當年如果蘇聯不出兵,中國軍隊多久才能打敗關東軍,戰勝日本?

2020-12-22 子淵談史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整個人類史上的一次大浩劫,這場戰爭幾乎席捲了世界上全部地區,其慘烈程度史上絕無僅有。在面對法西斯軍隊的鐵蹄和魔爪時,反法西斯聯盟擰成了一股繩,他們無畏犧牲,堅決與法西斯勢力做鬥爭,終於拖垮了戰爭狂熱者的妄想。直到1945年,法西斯三巨頭的義大利和德國相繼投降,只剩下日本還在苦苦支撐。

當時日本的實力還相對強大,甚至在我國東北地區還有著百萬大軍,他們妄想著和盟軍決一死戰,這就是我們都非常熟知的「關東軍」。不過為了儘快結束二戰,蘇聯在歐洲戰場結束以後便出動了150萬大軍對日宣戰,以勢不可擋之勢在一個月內便摧毀了關東軍。也正是因為蘇聯的出兵,日本的投降被進一步提前,這也大大減少了我國軍隊的損失。不過人們始終好奇,如果當初蘇聯不出兵中國東北,中國軍隊能打敗這支人數百萬的關東軍嗎?

在中國的抗日影視劇中,經常都會出現關東軍的身影,在人們的印象中,這是一支實力非常強大,而且武器裝備都非常精良的隊伍,堪稱是日本陸軍的精英。那麼,既然關東軍如此強大,又為何會被蘇聯僅用了一個月就擊潰呢?

其實,真正的關東軍並非人們想像的那麼強盛,這不過是一支徒有虛名的部隊罷了。根據二戰後國際法庭對日本的審判結果可以得知,關東軍是日俄戰爭後日本根據《樸茨茅斯條約》陳列在我國「關東」地區的軍隊,這支部隊的作用是為了保護日本的在華利益,其實戰性很是缺失。而且在經過幾次擴張以後,關東軍被補入了大量的新兵,再加上之前的關東軍士兵漸漸老去,因此,這支部隊實際上就是有新兵和老兵組成的隊伍,其戰鬥力遠遠不如人們想像的那般強大。

而且在經過十四年抗戰以後,我國軍隊不論是戰鬥力還是武器裝備都得到了非常大的提升,所以對於我國軍隊而言,對付關東軍這麼一支部隊也是勝券在握的。雖然我們不能保證能夠像蘇聯那樣在一個月內解決戰鬥,但就算是持久戰,我們也能將這支部隊殲滅,畢竟抗戰後期的中國軍隊已經勢不可擋!

相關焦點

  • 如果當年蘇聯不出兵東北,中國只靠自己的軍隊,能打敗日軍嗎?
    抗日戰爭後期,蘇聯派兵我國東北打敗了當時駐紮在東北的關東軍,而且還俘虜了幾十萬人,蘇聯當初的軍事行動,給我國提供了很大的幫助,有不少人認為,如果當初不提供軍事支持,不出兵中國東北的話,中國很難獲得戰爭的最終勝利,那麼事實真是如此嗎?
  • 二戰時期,如果蘇聯不出兵,中國只靠自己,能打敗日本嗎?
    "蘇聯出兵東北"雖然只是簡簡單單的一句話,但是在當時,蘇聯的這一行動大大加快了我們勝利的進程,於是很多人也會疑惑,假如當年沒有蘇聯,我們中國靠自己的力量,能不能打贏?這個問題無法得到定論,從當年的戰局來推測,蘇聯這一次出兵,也是下了很大的成本,當年日本在東北的軍事實力其實非常恐怖,當時日本關東軍還有24個師,正規軍共計75萬,還有幾十萬偽軍,這些人即便是一盤散沙,把他們驅逐出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 為什麼1945年蘇聯遲遲不肯出兵中國東北?
    二戰時期的1945年年初,蘇聯兵力高達1000多萬,可是蘇聯一心進攻德國,遲遲不對曾經的宿敵日本開戰。這其實是基於國家利益而做出的明智選擇,其中原因主要有以下五點:一、蘇聯迫切希望早日戰勝德國。二戰時德國給蘇聯造成了巨大傷害,蘇聯二戰死亡高達2700萬左右,徹底戰勝德國、向德國復仇是蘇聯全體軍民的最迫切希望。越是到快要勝利的時候,越不能掉以輕心,當年希特勒就是沒有一鼓作氣拿下蘇聯導致後來失敗的下場。蘇聯也擔心英美對蘇聯支持有變,萬一英美突然改變立場,扶持德國,德軍可能就會滿血復活,到時候蘇聯能自保就不錯了。
  • 日本關東軍戰鬥力究竟有多強?怎麼在蘇聯面前就不堪一擊?
    一開始,駐紮在東三省的日本軍是由好幾個甲級師團和部分乙級師團組成的,戰力極為強悍,被日本稱為「皇軍之花」。正是由於這樣一支部隊駐紮在此,才導致了我國在抗日戰爭期間始終沒有奪回東三省。不過在二戰末期的事情我們都知道,德國投降蘇聯開始把重心轉向日軍,不久後便出兵東三省,很快就與關東軍交上火了。
  • 1945年8月,蘇聯出兵東北消滅百萬關東軍,付出了多少代價?
    在我國抗擊外來侵略者的歷史上,抗日戰爭是極為重要的一場戰役,這不僅僅是新中國成立之前最大型的一場反侵略鬥爭,而且還標誌著中國人民是不可戰勝的。這場戰鬥有血有淚,最終的勝利和國內外軍民的努力是分不開的。昔日不可一世,如今已是昨日黃花當談到各國軍隊戰鬥力的時候,我們需要站在客觀的立場來看待。在抗日戰爭時期,我們不得不承認日軍的戰鬥力還是比較強的,雖然我軍正面戰場的武器配備不算差,但是敵軍擁有先進的武器,再加上他們的戰鬥力很強悍,所以日本的關東軍一直被稱為"皇軍之花"。
  • 1945年8月,蘇聯出兵東北消滅日本關東軍:蘇軍付出了多少代價?
    蘇聯為了全人類的解放在我國這邊的戰線還是做出了比較大的犧牲,當年的他們主要負責消滅關東軍,現在來統計他們的犧牲究竟又有什麼呢?「皇軍之花」——關東軍在眾多的抗日題材電視劇裡,我們看到的很多關於武力鎮壓我國軍民的日寇們,其實他們很多都屬於日本的關東軍。
  • 蘇聯出兵東北對關東軍作戰,20天擊斃8.3萬日軍,俘虜60.9萬!
    二戰爆發的時候,德國主要戰場在歐洲,他肆虐歐洲各國,接連打敗了法國和英國等資本主義國家,而日本這個國家的主要戰場卻在亞洲,它對亞洲很多國家發動了瘋狂襲擊,連地大物博的中國都沒有倖免於難。日本侵佔我國的東北後,利用當地的自然資源迅速壯大崛起,準備北上對蘇聯發動進攻。
  • 二戰後期,關東軍號稱70萬大軍,為何抵擋不了蘇聯紅軍
    當年,抗聯為了關內的老百姓可以過得輕鬆一點。與關東軍進行殊死的鬥爭。最後,抗聯3萬將士,大部份英勇犧牲。到了諾門諾和蘇蒙聯發動戰事的時候,關東軍雖然戰敗,但也讓蘇軍遭到不小損失。更何況,那個時候對手還是蘇聯戰神朱可夫率領的西伯利亞方面軍。
  • 二戰末期的「八月風暴行動」,蘇聯出兵東北,70萬關東軍迅速瓦解
    1945年8月2日至9月2日,蘇聯出兵東北,對日本關東軍發動「八月風暴行動」,在東北抗日聯軍和外蒙軍隊的配合下,迅速瓦解並消滅了日本關東軍。此戰70萬日本關東軍基本消滅殆盡,但其實並非全部被擊斃,更多的只是被俘虜而已。
  • 二戰德國突襲蘇聯,日本為何不支援德國進攻蘇聯?日本:我太難了
    日本關東軍派出主力部隊第23師團發動戰爭,雖然23師團是關東軍新組建的一支部隊,但第23師團中擁有大量的戰場經驗豐富的老兵,其中包括來自第7師團的兩個聯隊的老兵,加上新配備的炮兵部隊,以及中國東北地區的航空兵支援,第23師團的戰鬥力空前強大,這也成為日本「北進派」作戰成功的底氣之一。
  • 大戰日本關東軍 《抗戰2》首建遊擊兵工廠
    【導語】:1904年,日本出兵入侵中國東北,從此,關東軍便開始了盤踞東北長達40年之久的罪惡行徑!《抗戰2》還原真實歷史場景,首次建立遊擊兵工廠,所有遊擊兵團英勇出戰,磨刀霍霍向關東!日本侵略者長期覬覦中國東北土地,罪惡滔天的「九一八」事變,讓無數中國平民百姓喪生鬼子刀下!
  • 1949年蘇聯伯力審判:日本關東軍司令受審,揭細菌戰罪行
    66年前,在蘇聯人組成的軍事法庭上,包括最後一任關東軍司令山田乙三在內的12名日本戰犯當庭受審,被判處有期徒刑2年至25年不等。審判集中揭露了日軍在中國東北進行的活體試驗及細菌戰罪行,而這正是東京審判前後,在美國的操縱下被遺漏乃至通過「交易」隱藏的——那些細菌戰的罪魁如石井四郎、北野政次乃至親自批准實施細菌戰的裕仁天皇等,皆逃脫了法網。
  • 二戰美國打日本很困難,為何蘇聯對陣日本關東軍卻「摧枯拉朽」?
    反觀蘇聯,於1945年8月9日開始進攻日本關東軍,只用了十幾天就徹底打敗了日本關東軍,簡直是天壤之別,這其中的原因是什麼呢?首先,美國只所以打的苦,一個是當時的日本還很強大,需要美軍一口一口地吃掉日本帝國海軍的軍艦,還有島嶼上的日軍,日本帝國海軍基本上都是被美國消滅的,這是一個龐大的工作。
  • 70萬關東軍被打敗後,蘇軍為啥不要他們的武器?八路軍拉了3天3夜
    經常看抗日題材的影視劇的人通常會聽到一支名為「關東軍」的部隊,實際上關東軍是日本侵華部隊的一部分,關東軍的起源於上個世紀初,日俄戰爭後,沙皇俄國慘敗,日本趁機佔領了中國的遼東半島。日本人為了實現進一步侵華的戰爭,於是將遼東半島改名為「關東州」,駐紮在關東州的日軍自然就成為了關東軍。
  • 二戰時期,如果日本和德國同時夾擊蘇聯,蘇聯會不會因此滅亡?
    為了贏得這場戰役,日本派出了所謂「帝國精銳」關東軍的主力,甚至還派出了「壓箱底的老本」——航空兵和裝甲兵!彼時的小鬼子正憧憬著再次上演一出「日俄戰爭」、重溫當年「勝利凱旋」的美夢。只可惜,蘇聯紅軍早已不是當年的沙俄軍隊、蘇聯也早已不是當年那個沙皇俄國。蘇聯紅軍的武器裝備無論從代差上還是數量上都對日本形成了絕對碾壓之勢!
  • 為什麼二戰時蘇聯打日本人那麼輕鬆,而美國打日本卻很艱難?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以德國和日本為首的軸心國對眾多國家發起了野蠻的侵略,其中日本在東亞犯下了不可饒恕的戰爭罪行,對以中國為主的亞洲國家進行了侵略,甚至在二戰後期,瘋狂的日本還和其他同盟國交手過,然而戰爭進行的狀態卻大不相同。當然,這些戰鬥都是以日本法西斯的失敗為結局。
  • 中國抗日戰爭打了14年,為何蘇聯只用了十天就把日本打得落花流水?
    1945年8月,按照蘇聯與美國的協議,157萬多集結在遠東地區的蘇聯軍隊對盤踞中國東北多年的日本關東軍發動了裝甲突擊,蘇軍裝甲部隊狂飆突進,僅僅用了十多天時間便將號稱為精銳的日本關東軍打得落花流水。
  • 二戰末期蘇軍為什麼只用十幾天的時間就把日本關東軍打得落花流水
    1945年昔日不可一世的日本帝國已是強弩之末。這年8月6日美軍飛機在日本廣島投下了代號為「小男孩」的原子彈。這時日本把全部希望寄托在蘇聯的調停之上——他們指望著通過蘇聯的調停使日本得以較為體面地結束戰爭狀態,然而卻被蘇聯方面告知:即日起蘇聯與日本處於戰爭狀態。8月8日蘇聯紅軍及蒙古軍隊越過中蘇、中蒙邊境開始展開對日本關東軍的「八月風暴」軍事行動。
  • 蘇德戰爭爆發,日軍曾想出兵蘇聯,為何最後又放棄了?
    松崗認為:蘇聯是中國重要的抗戰後盾,如果蘇聯屈服了,中國問題也就解決了。其實事實上,日蘇籤訂中立條約之後,蘇聯對中國的軍事援助就慢慢地停了下來。但是,他的這個提議遭到海軍的反對。陸軍大臣東條英機,參謀總長山杉元,也站到了海軍一邊,這日本的政壇上是非常罕見的。
  • 日本為何不出兵進攻蘇聯?不是日本不想進攻,而是蘇聯太強大
    因此,當1941年6月22日,德國和蘇聯爆發戰爭後,日本對於德國的邀請也採取了觀望態度,其中不免有1939年諾門罕戰役的原因。一句話,日本內心有怨氣啊。日本的進攻準備當然了,國與國之間不存在永遠的仇恨,只有利益是真正永恆的。因此1939年的一點點怨氣,未必就真的能讓日本拒絕德國。事實上,恰恰相反,日本對於進攻蘇聯是早有準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