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如果蘇聯不出兵,中國只靠自己,能打敗日本嗎?

2020-12-26 文史江山

戰爭是一個殘酷的詞彙,兩次世界大戰讓無數人失去家園,甚至失去自己的生命,戰爭給普通人帶來的是幾十年無法消弭的苦難。

中華大地近代以來戰火紛飛,其中十四年抗戰更是歷史書上無法忽略的一段,我們用巨大的犧牲換來了最後的勝利,我們今日的和平之中,流淌著前輩革命烈士的鮮血,因為明白戰爭的殘忍,人們才會更加珍視和平。

共抗日寇

當時對日作戰的人們可能並不知道,自己所在的,只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其中一個戰場,全世界都不曾在戰火中倖免,抗戰到了後期,全世界的反法西斯戰爭也進入了尾聲,最後蘇聯軍隊攻佔了日軍在中國的大本營東北,隨後美國在日本的廣島長崎投放原子彈,日本天皇宣布投降,至此,抗日戰爭結束。

"蘇聯出兵東北"雖然只是簡簡單單的一句話,但是在當時,蘇聯的這一行動大大加快了我們勝利的進程,於是很多人也會疑惑,假如當年沒有蘇聯,我們中國靠自己的力量,能不能打贏?

這個問題無法得到定論,從當年的戰局來推測,蘇聯這一次出兵,也是下了很大的成本,當年日本在東北的軍事實力其實非常恐怖,當時日本關東軍還有24個師,正規軍共計75萬,還有幾十萬偽軍,這些人即便是一盤散沙,把他們驅逐出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當時的日本關東軍是困獸猶鬥,面對在戰爭尾聲忽然出兵援助的蘇聯,關東軍拿出來的兵力共有120萬人左右,而蘇聯方面也不敢小覷,派出了大約150萬人的兵力與之對抗,還有數以萬計的坦克和轟炸機,這樣的火力和裝備遠遠超過當時中國正規部隊的水平。

但是日軍的頑抗讓這場仗變得並不好打,事實上直到日本天皇發布投降宣言之後,東北一帶的日軍仍然還有不少人在負隅頑抗,中蘇兩國將士在日本投降之後又血戰了將近半個月,才徹底將日寇趕出東北,所以事實上,中國抗日戰爭真正結束的時間,要比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結束的時間還要晚。

歷史的假設

蘇聯強援,尚且如此艱難,所以很多人在犯嘀咕,要是沒有蘇聯,我們是不是就輸掉了?但是這個假設又很難成立,因為這場世界規模的戰爭從來就不是中日兩個國家的事情,我們打不敗日本,意味著整個同盟國的反法西斯戰爭的失敗,也意味著蘇聯要遭受日本軍國主義的威脅,世界上近代以來所有發生在兩國之間的戰爭,最後都會演變成局部地區戰爭,乃至於全世界縱橫的戰場,因為國與國之間根本就不可能完全置身事外

所以蘇聯以及其他國家對於日本的打擊是必然,縱然中國的死活對他們不重要,他們也不得不考慮日本對於自己的威脅。假設真的失去援助的話,中國的戰事也必然會變得更加艱難,但如果說必死無疑,也未免是太小看了當時的中國軍民

蘇聯開始大規模出兵東北是在抗日戰爭最後的三個月,那個時候,全世界同盟國的勝利和協約國的戰敗,其實已經是註定的結果,無非是時間的問題。那時候東三省的日軍被切斷了空中和海上的應援,其實已經很很難再和本土取得聯繫,此時的關東軍處在"孤立無援"的境地。

當然,唯一的變數是,日軍在東三省經營多年,對於一支軍隊來說,土地就意味著無盡的支援,更何況東三省的資源在當時無比的富饒,錢糧、石油、煤炭,還有許許多多的工廠鐵路,有了這些,日寇就有了長期作戰的條件,即便是百萬日軍在這裡頑抗十年也未必不可能,而且我們無法預料,一塊土地長期被他國佔領會發生什麼,日本在當時的東北大量開辦日語學校,如果他們在這裡盤踞的時間過久,老一輩中國人死去,下一代在日本的影響中成長起來,到時候會不會後院起火,兄弟鬩牆,也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當年戰局極其不利的時候,許多戰士都做好了打一場百年戰爭的準備,至少中國的土地足夠遼闊,日軍再怎樣厲害,也總有一塊土地是能守住的,只要我們能無限度的和日本死磕下去,總會有勝利的一天,這樣的想法,在當時就是絕望之中的希望。

得道多助

但是令人欣慰的是,我們還沒有被逼到這樣的絕路上,我們很快就從單方面挨打變成了雙方拉鋸戰,最後開始反擊,到了蘇聯支援的時候,我們其實已經看到了勝利的曙光。

所以史學界普遍認為,當年即使沒有蘇聯,最後的贏家也會是我們,只是這個勝利的時間會變得更長,也許十年,也許二十年,只要一直打下去,我們一定會是最後的贏家。而且現在很多人的一個誤區是,我們當時打日本一直都停留在"小米加步槍"的程度,但事實上在戰爭後期我們正規部隊的裝備和數量雖然與日本有差距,但絕沒有這麼大,再加上我們在本土作戰,天時地利人和盡歸我們,所以當時雙方的差距並非天上地下,我們也並不是全靠人數取勝,翻開史冊我們也知道,當時我軍的戰略戰術是非常先進的

當然,戰爭及早結束時所有人都盼望的,歷史不存在任何"如果",所有的事情都早已蓋棺定論,我們也不可能在分析抗日戰爭勝利時把蘇聯的作用剔除出去,《論持久戰》中提到我們當時勝利的條件,其中一條就是"我多助,敵寡助",有眾多同盟國的援助,本身就是我們實力的一部分,又為什麼非得把勝利的功勞往別人身上推呢?

蘇聯的幫助的確很重要,但是在這場勝利中付出最多的,是我們的將士,在蘇聯的援軍到來之前,他們已經在戰事不利於自己一方的情況下,拼死力戰了十三年的歲月,如果沒有前面十三年的堅持,十四年的抗戰又怎麼等得到最後的勝利?

次反法西斯戰爭可能是世界諸國百年來難得一見的一次同仇敵愾,儘管世界局勢波譎雲詭,但至少我們還曾經有過與子同袍的時候,在罪惡的戰爭面前,沒有人可以袖手旁觀,我們都是戰爭的受害者,所以我們更加祈禱和平。

相關焦點

  • 如果當年蘇聯不出兵東北,中國只靠自己的軍隊,能打敗日軍嗎?
    抗日戰爭後期,蘇聯派兵我國東北打敗了當時駐紮在東北的關東軍,而且還俘虜了幾十萬人,蘇聯當初的軍事行動,給我國提供了很大的幫助,有不少人認為,如果當初不提供軍事支持,不出兵中國東北的話,中國很難獲得戰爭的最終勝利,那麼事實真是如此嗎?
  • 當年如果蘇聯不出兵,中國軍隊多久才能打敗關東軍,戰勝日本?
    直到1945年,法西斯三巨頭的義大利和德國相繼投降,只剩下日本還在苦苦支撐。當時日本的實力還相對強大,甚至在我國東北地區還有著百萬大軍,他們妄想著和盟軍決一死戰,這就是我們都非常熟知的「關東軍」。不過為了儘快結束二戰,蘇聯在歐洲戰場結束以後便出動了150萬大軍對日宣戰,以勢不可擋之勢在一個月內便摧毀了關東軍。
  • 為什麼1945年蘇聯遲遲不肯出兵中國東北?
    二戰時期的1945年年初,蘇聯兵力高達1000多萬,可是蘇聯一心進攻德國,遲遲不對曾經的宿敵日本開戰。這其實是基於國家利益而做出的明智選擇,其中原因主要有以下五點:一、蘇聯迫切希望早日戰勝德國。二戰時德國給蘇聯造成了巨大傷害,蘇聯二戰死亡高達2700萬左右,徹底戰勝德國、向德國復仇是蘇聯全體軍民的最迫切希望。越是到快要勝利的時候,越不能掉以輕心,當年希特勒就是沒有一鼓作氣拿下蘇聯導致後來失敗的下場。蘇聯也擔心英美對蘇聯支持有變,萬一英美突然改變立場,扶持德國,德軍可能就會滿血復活,到時候蘇聯能自保就不錯了。
  • 如果當初美蘇不幫忙,讓中國與日本單打獨鬥,我們最後會贏嗎?
    眾所周知,二戰時,日本侵略中國長達十四年,在此期間中華民族憑藉頑強的意志和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最終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但是在二戰後期,蘇聯和美國為中國對抗日本提供了巨大的幫助,但是中國在抗日戰場上做出的貢獻也是巨大的,那麼如果當年美國和蘇聯沒有支援中國,那中國還能取得抗日戰爭的勝利嗎?
  • 二戰中日本為什麼不進攻蘇聯?反而要偷襲珍珠港和英美開戰?
    老周 摘要:二戰期間,日本和德國是盟友,在德國進攻蘇聯,特別是在1941年下半年,蘇聯最為困難時,如果日本出兵進攻蘇聯,很可能就會將蘇聯徹底打敗,為什麼結果日本不但沒有進攻蘇聯,反而偷襲珍珠港和英美開戰?
  • 二戰中如果日本和德國共同夾擊蘇聯,蘇聯會滅亡嗎?
    短暫的交手之後,雙方很有默契地籤訂了停戰協定,一直到二戰後期雅爾達會議後,蘇聯才再次出兵東北,進攻關東軍。這場戰役,日軍在軍事重工業上的劣勢暴露無遺,面對蘇聯的重型坦克、火炮,被壓製得很慘,打得十分艱苦,但日軍的頑強作戰意志,也使蘇軍承受了巨大損失,雙方對比下來,蘇聯贏也是慘勝而已。
  • 為什麼二戰時蘇聯打日本人那麼輕鬆,而美國打日本卻很艱難?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以德國和日本為首的軸心國對眾多國家發起了野蠻的侵略,其中日本在東亞犯下了不可饒恕的戰爭罪行,對以中國為主的亞洲國家進行了侵略,甚至在二戰後期,瘋狂的日本還和其他同盟國交手過,然而戰爭進行的狀態卻大不相同。當然,這些戰鬥都是以日本法西斯的失敗為結局。
  • 二戰時期,假如美國沒有參戰,英國和蘇聯能打贏德國嗎?
    導語:二戰時期,假如美國沒有參戰,英國和蘇聯能打贏德國嗎?眾所周知,二戰前期美國是沒有參與戰鬥的,他參戰的契機在於「日本突襲珍珠港」。1941年12月份,美國全面向日本宣戰,並在不久之後派遣航母運送轟炸機實施轟炸,正式打響太平洋戰爭的第一槍,隨後雙方海軍展開交鋒。美國的加入,緩解了各大戰線的壓力,日德兩國不得不增添兵力,抵擋同盟國軍隊的反撲。希德勒聽到這個消息時也是氣得不行,他十分害怕美國參戰,一直不去主動招惹,結果日本就如此堂而皇之的拉他下水,簡直就是「豬隊友」般的操作。
  • 中國出兵入朝參戰,老大哥蘇聯和東歐八國,為何沒有出兵?
    從1950年10月開始,中國派遣人民志願軍入朝作戰,把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從鴨綠江邊反推回三八線附近。一個問題出現了,在整個東方陣營中為何只有中國出兵,蘇聯和東歐八國為何都沒有出兵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關鍵還是蘇聯的態度。首先,我們聊聊朝鮮的歷史。在古代歷史上,李氏朝鮮王朝曾經是明清兩朝的核心藩屬國之一,其他兩個藩屬國是安南和琉球。李氏朝鮮在各方面,向明清兩朝學習。
  • 如果美國不參與二戰,結局又將如何?我們還能打敗德國和日本麼?
    據不完全統計,二戰中軍民共傷亡9000餘萬人,經濟損失達5萬多億美元……好在這場戰爭,最後以中國、美國、蘇聯、英國等反法西斯國家和世界人民共同戰勝了法西斯侵略者告終。那麼問題來了,如果當初美國不參戰,二戰發展到最後又會怎樣?英國和蘇聯能打敗納粹德國麼?中國又能打敗日本侵略者麼?
  • 如果沒有中國拖住日本,美國二戰中靠自己能打贏日本麼?
    前段時間,在網上出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如果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沒有中國的八年抗戰,沒有中國拖住日本,那麼,日本在最後還會失敗嗎?首先,我們必須堅信的是,抗日戰爭是我們中華民族奮盡全力的背水一戰,這一戰,對於我們全民族來說,只有勝利沒有失敗。
  • 錯失這一投降時機,日本人沉痛反思二戰:怎麼能奢望蘇聯人調停?
    1945年8月9日凌晨,150萬蘇聯紅軍突然對日本關東軍發起進攻。毫無疑問,作為二戰收官之戰,這場代號「八月風暴」的軍事行動精彩紛呈,氣勢如虹。 不僅如此,遠東戰役還為儘快結束二戰做出突出貢獻,與美國那兩顆原子彈一同給了日本法西斯致命一擊。
  • 二戰時期,如果把侵略中國的日本換成義大利,結果會是怎樣的?
    二戰時期,如果把侵略中國的日本換成義大利,結果會是怎樣的?在二戰時期中,大家都認為德國的實力是可以獲得戰爭勝利的一個國家,但無奈德國攤上了兩個豬隊友,不管是日本還是義大利,對於德國來說都沒有實際的幫助,即便日本,一個小小的島國,實力並不怎麼樣,但是在亞洲戰場上的表現還是非常勇猛的,更導致中國在抗戰八年後才迎來勝利。在這裡做一個假設,如果將當初侵略中國的日本換成義大利,中國在這場戰爭上又會是怎樣一個結果呢?
  • 二戰時期德國都投降了,為什麼日本還要負隅頑抗!
    而且日本由4個大島和數千個小島組成,非常有利於防守,每一次登陸戰,都能讓美軍付出沉重代價。誰都知道美軍最怕的是傷亡,如果日軍拼死一戰,實施一億玉碎計劃,說不定能讓美軍望而卻步,美國政府說不定會迫於國內民意跟日軍籤訂停戰協議,保證日本利益最大化。
  •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如沒有中國拖住日軍,美國能靠自己打敗日本嗎
    二戰中中國的抗戰拖住了日本,消耗了日本國力,日本陸軍多達一半的力量被牽制在中國戰場,中國的抗日戰爭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比如美國羅斯福認為,如果沒有中國的堅持抗戰,那麼日本節省下來的兵力很可能佔領澳大利亞,佔領印度,與德國在高加索地區會師。
  • 二戰時期,如果德軍來到亞洲,日軍去到歐洲,二戰結果會怎麼樣?
    二戰時期德國在亞洲,日本跑到歐洲,也就是二戰時期的德國全部換成了日本人,日本全部換成了德國人,會發生什麼事情呢?日本到歐洲會被完虐首先在歐洲戰場,日本會被完虐。而日軍顯然是不具備發動閃電戰的條件的,因為日軍的裝甲部隊向來都很弱,基本以輕型坦克為主,日本人的坦克能輕到什麼程度呢?在緬甸戰場,中國遠徵軍曾經開著美國的大卡車撞翻過日本人的坦克。如果是這樣的裝甲部隊,不要說發動閃電戰,能不被對方給閃電了就算運氣好了。同時日本步兵的作戰也缺乏火力。
  • 二戰時期,日本提出「三個月滅亡中國」,其實源於內心的「自卑」
    中國的抗戰,是二戰的一個組成部分,因此,對於這個問題,我們要放到整個二戰的維度來看。雖然蘇聯的出兵是有條件的,那就是維持外蒙古現狀,恢復日俄戰爭前在中國的利益,佔領千島群島。但是客觀上是對日本形成了威懾作用,加速了日本的投降。在華北,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武裝,已經在敵後形成了無數個小的根據地,不斷地對日軍進行侵擾,並有形成反包圍之勢。
  • 二戰中如果德國單挑蘇聯,蘇聯會是對手嗎?
    二戰爆發後,美英蘇等國家紛紛捲入戰爭。作為歐洲反法西斯戰爭的中流砥柱,蘇聯在二戰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在美英的幫助下,蘇聯人打敗了德國軍隊,取得了蘇德戰爭的勝利。儘管蘇聯人在蘇德戰爭中擊敗了德國,但很多人認為如果沒有美英的幫助,單憑蘇聯自己是打不贏德國的。那麼如果蘇聯和德國單挑,蘇聯能不能打贏德國?答案自然是否定的。看看二戰時德國和美英的較量,就知道蘇聯根本不是德國的對手。
  • 二戰時期,如果日本和德國同時夾擊蘇聯,蘇聯會不會因此滅亡?
    日本用事實證明了行不通的方式!日本很早便有了與標題類似的想法,並打算在中國東北地區再上演一出「日俄戰爭」。只可惜,可理想是豐滿的、現實卻是骨感的!日本的所謂「帝國精銳」直接讓朱可夫的「鋼鐵洪流」虐到了「菊花殘」……諾門罕一役讓日本徹底明白了一個道理,自己跟蘇聯根本不在一個數量級上!史達林輕輕鬆鬆派出一支「二流」軍隊,便將日本的所謂「帝國精銳」關東軍虐到了「菊花殘」。如果不是日本主動求和,朱可夫像四五年的蘇聯紅軍那樣滅掉整個關東軍恐怕也未見得是什麼難事。
  • 二戰中,日本如果真的北上進攻蘇聯,蘇聯會滅亡嗎?
    當時不是只有他們三個國家在掐架。蘇聯面臨著兩線作戰,德國難道就不是在兩線作戰?  日本如果北上進攻蘇聯,面臨的就不僅僅是兩線作戰,而是多線作戰。日本的處境會比蘇聯還要更加艱難。  一個中國已經讓日本精疲力盡了,日本哪裡還敢再去招惹蘇聯。更何況還有一個美國在等著坐收漁人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