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學論教】高中數學有效教學探究

2020-12-23 騰訊網

高中階段,學生的學習壓力很大,學習難度也大大提升。為了在有限的時間內給學生傳授更多的知識與技能,教師需要積極探索有效教學路徑。

一、 有效教學內涵辨析

凱洛夫教學模式對於國內的課堂教學活動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此種教學模式,要求教師在課上採取接受式教學方法組織授課,學生則被動學習。從教學效果的角度來看,此種教學模式的推廣和實施,確實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實現學生對知識的快速接受和掌握。

不過此種教學模式的弊端亦顯現無遺,即處於此種教學模式之中,學生無法產生對相關知識的學習熱情。學生本應感受到知識學習的充盈感,但實際情況恰恰相反,學生基本沒有感受到知識學習的樂趣,而是在被動的學習狀態之中表現出對於知識學習的無奈與抗拒。

有效教學模式的目的在於確保教師的授課活動能夠真正讓學生有所收穫,此種教學理念涵蓋了對授課效果的追求、對授課效率的追求,通過有效教學活動的開展,確保學生從課堂學習過程當中領會和接受更多的知識,並且使學生的感性經驗得到提升。

二、強化高中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的價值

(一)強化高中數學課堂有效性是「新課標」對課堂教學做出的要求

按照《高中數學新課程標準》的規定,數學教師應當藉助系統的教學活動使學生掌握進一步學習和實現個人健全發展所必備的數學知識、技能、實踐經驗,並且能夠從數學的視角看待和解決問題。

有鑑於此,藉助有效課堂的構建,將讓學生在此種課堂之中可以逐步提升自己對於數學知識的研習興趣,強化提升自身數學素養的信心,形成良好的數學知識學習習慣,掌握正確的數學知識學習方法,塑造自身能夠實現對數學知識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自身養成勤於思考、敢於發表個人見解的求真精神,使學生的實踐水平不斷地得到強化與提高,創新意識得到持續的增強。

為此,高中數學教師應當積極致力於對傳統教學模式的反思和改進,以此讓有效教學活動成為課堂教學的主旋律,使學生真正從中獲益。

(二)能夠促使教師給予課堂教學及學生學習以足夠的關注和重視

從高中數學課堂教學實踐的角度來看,當課程的授課教師不同時,會產生不同的教學效果。每一個授課教師所獨具的具有個人特色的教學方法會直接對課程的教學效果形成直觀的影響。

從高中數學教師所處的位置以及立場來看,為了確保所任教班級學生的數學成績能夠顯著提高,教師會習慣於採取講授式的教學模式,並通過布置大量的數學習題來幫助學生實現對課上所習得的數學知識的加深和鞏固。

不過,在這樣的教學狀態下,學生極易對數學課堂產生厭倦感乃至牴觸情緒,其絲毫不會從中感受到習得數學知識、掌握數學技能的樂趣。而在高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的促使下,教師必須要給予課堂教學有效性問題以及學生的學習情況以足夠的關注和重視,並結合觀察到的現象,對自己的授課模式加以反思和改進。

三、高中數學有效教學應當秉承的教學理念

(一)主體性理念

高中數學教師必須確保學生成為數學課堂的主體,在精準了解學生數學知識學習訴求的情況下,為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活動開展提供幫助和指引,鼓勵學生主動思考和提出質疑。

(二)過程性理念

高中數學教師不應當僅僅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還應當給予學生數學知識學習過程以足夠的重視。具體而言,高中數學教師應當關心學生課上學習活動的參與程度、學生的思考情況、學生的學習體驗以及知識反思等。

(三)發展性理念

高中數學教師應當確保開展有效教學活動的目的在於幫助學生實現個體的健全發展,以此作為構建有效教學模式的指導理念。

(四)研究性理念

高中數學教師必須對學生的身心特點、知識接受能力展開系統的研究,以此來確保教學手段的科學性與合理性。

四、高中數學教師如何實施有效教學

高中數學教師實施有效教學,應該學會放手,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在課堂中融入人文資源,使數學課堂內容更豐富,更多元;針對不同學生的學情採取不同的教學方式與方法;積極組織合作學習,以合作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藉助信息化教學,提升數學教學有效性。

(一)學會放手,引導學生獨立思考

傳統的數學教學中,教師更多的是傳授知識,手把手地教會學生課本上的內容。這樣一來,雖然學生掌握了知識,卻無法真正形成獨立思考的能力。為此,教師應該學會放手,要重視對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

高中數學是一門對邏輯思維能力與獨立思考能力要求比較高的學科,教師對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加以培養,才符合數學的教學目標。例如,教師在進行課堂提問的過程中,結合教學目標,向學生提出一些具有開放性的問題。在學習反比例函數與正比例函數的時候,可以問學生在平時有沒有發現一些關於反比例函數和正比例函數相似的例子,有的話列舉出來。這樣的方式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

同時,教師在授課之前要對全班學生的整體學習情況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在上課提問的過程中根據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提出相應的問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只有對學習產生興趣,才會主動地對問題進行思考、尋找解決方案。

(二)在課堂中融入人文資源,使數學課堂內容更豐富,更多元

數學是一門邏輯思維學科,教材中充滿了各種公式、定理、數據、圖形等等,因此很多人都認為數學與「人文」並沒有太大關聯。其實,數學中也蘊含著深厚的人文內涵,數學學科中也不乏趣味的數學發展史、豐富的跨學科關聯性知識,以及數學家不懈探究的故事,這些都是數學學習中寶貴的人文資源。

在課堂教學中融入人文資源,一方面能夠為枯燥的學習增加亮點、樂趣,吸引學生的關注度;另一方面還能讓學生從中吸收豐富深厚的精神內涵,從而促使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更加投入,更具方向和目標,更能沉澱學習素養。因此,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引入數學故事、歷史等學生感興趣的話題。

(三)針對不同學生的學情採取不同的教學方式與方法

由於學習基礎不同,學習態度不同,接受知識的能力也不同,因此不同的學生具有不同的學情。而無論是優等生群體、中等生群體還是學困生群體,其群體中的學生又各不相同。為此,教師不能一概而論,採用同樣的方法來對學生進行教導。

為了最大限度地實現有效課堂、高效課堂,教師應該採取因材施教的方法,針對不同學生的學情採取不同的教學方式和方法。

比如,有的學生學習態度很端正,非常刻苦,但是思維能力比較薄弱,尤其是邏輯思維能力和空間想像能力非常缺乏。對於這樣的學生,教師應該對其思維進行點撥和培養,如可以為其找一些訓練思維的書籍、習題,鼓勵學生課下多閱讀、多做練習。

有的學生學習基礎很紮實,接受知識的速度很快,但是非常馬虎,經常因為粗心失分。對於這樣的學生,教師應該多強調學習態度、考試態度,要求學生養成做完作業之後檢查驗算的習慣。

而對於那些天資較差的學生,教師應給予更多的鼓勵,重視對其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培養,通過耐心的講解、指導,幫助其提高學習能力。從而使處於各個層級的學生都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長處,更好地完成高中階段的數學學習。

(四)積極組織合作學習,以合作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在數學課堂上,由於時間問題,教師較少運用合作學習模式,常常進行常規式教學。其實,合作學習雖然需要一定的時間,但是在教學效果方面還是可圈可點的。因為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更強,也更能夠學會合作與互動,更有責任心。

為此,教師應該積極組織合作學習,以合作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所要做的就是合理分組。按照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方法進行分組,隨時監控小組合作學習的進程和質量,注意對各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產生的問題進行分析和引導。在教師的輔助下,小組合作學習會更高效,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合作能力也能夠得到增強。

(五)藉助信息化教學,提升數學教學有效性

現如今是一個信息化的時代,各個領域都逐漸信息化、智能化。在高中數學課堂上,我們也早就開始了多媒體教學。多媒體教學具有動態感強、信息量大等特點,節省了時間,拓展了教學內容,提高了教學效率。其實,多媒體教學只是信息化教學的一個方面。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我們可以開展的信息化教學手段還有很多。比如,可以引導學生關注一些高中數學的相關公眾號,利用在線學習軟體進行相關專題的學習,也可以要求學生利用網際網路來搜集資料,進行某一個專題的自主研究,或者利用微課讓學生在課後預習、複習等。信息化時代,高中數學教學面臨著巨大的機遇,教師完全可以拓展思路,藉助網際網路來實現數學教學的開放化、多元化。

綜上,本文從有效教學內涵辨析著手,分析了強化高中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的價值,並對高中數學有效教學應當秉承的教學理念展開了分析,然後重點就高中數學教師如何實施有效教學展開了論述。希望本文的論述能夠對廣大數學教師起到一定的借鑑作用。

本文轉自數學好教師

相關焦點

  • 基於核心素養視角下的高中數學教學對策探究
    核心素養已作為教師開展教學時應當關注的重點。但結合目前高中數學教學現狀,教學過程中仍存在諸多的問題,如教師仍採用較為老舊的教學方法;實際教學中僅對課程內容進行重點講解,並不關心相關聯的其它知識點,對於所涉及其他學科的知識更為忽視。新時期,高中數學教學面臨更多的機遇與挑戰,數學教學急需理清思路,充分結合核心素養培育目標,從而開展高效的教學活動。
  • 組織數學文化素材是有效教學的前提
    第一 根據數學文化素材的組織方式選擇教學側重點從兩個屬於不同數學文化素材組織方式的教學案例中可以看出,不同類型的組織方式體現了不同側重的數學化活動過程。在「起床後的學問"中,教師為學生提供了充分的數學文化情境,使學生能在發現探究統籌方法的過程中感悟合理安排事情,事物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協作的統籌思想,也能讓學生通過火鍋底料的製作和三峽工程感受通過統籌思想的廣泛應用。但是,這一過程中缺乏學生對統籌學相關知識之間關係的組織和理解。
  • 記晉中市梁建國高中數學名師工作室
    梁建國(左四)與青年教師開展教學研討走進平遙中學梁建國高中數學名師工作室,高高的書架上擺放著各類書籍和期刊雜誌。在一張堆滿書籍的辦公桌前,記者見到了工作室的領銜人——梁建國。「『問題引領、自主探究』教學模式的認識與實踐」獲全國一等獎,並在教育核心期刊《教育理論與實踐》上發表;「平面解析幾何解題新路」「關於中小學校長職級制的理性思考」「校本研訓: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等多篇論文在《數學通報》《人民教育》《教學與管理》等國家級期刊上發表,主編、參編了《教研同行》《高考數學導學》等多部著作。
  • 《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2017版)》學習筆記(一)
    二、關於前言中的課程標準修訂背景(P1) 2018年1月在《數學教育學報》(2018.01)中,高中數學課程標準修訂組的核心成員發表6篇文章進行了高中數學課程標準的解讀;2018年5月由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工作委員會組織編寫
  • 高中老師自創快樂教育方法:數學=故事 數學=歌曲
    數學=故事 數學=歌曲  這位高中老師自創快樂教育方法  為什麼孩子對數學的興趣不及其他科目?重慶南開(融僑)中學一位高中數學老師,利用文化與數學的邏輯聯繫,開啟微信公眾號,講述數學與故事之間的聯繫,很快在網絡上就火了。
  • 潛心教研攀高峰 甘為人梯育英才——記我市梁建國高中數學名師工作室
    本報記者 王晶走進平遙中學梁建國高中數學名師工作室,高高的書架上擺放著各類書籍和期刊雜誌。在一張堆滿書籍的辦公桌前,記者見到了工作室的領銜人——梁建國。談起他的工作室,梁建國的話匣子一下就打開了。「『問題引領、自主探究』教學模式的認識與實踐」獲全國一等獎,並在教育核心期刊《教育理論與實踐》上發表;「平面解析幾何解題新路」「關於中小學校長職級制的理性思考」「校本研訓: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等多篇論文在《數學通報》《人民教育》《教學與管理》等國家級期刊上發表,主編、參編了《教研同行》《高考數學導學》等多部著作。
  • 初中物理實驗探究的教學策略探究
    作為初中物理教師,應重視物理實驗探究的教學策略,多方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規範試驗步驟,注重觀察試驗對象,強化課內外試驗,利用實驗的潛在作用,為教學服務。 一、注重構建物理探究性課堂教學實驗的完整框架 物理教師應從收集背景材料、提出問題、做出猜想和假設、進行實驗行動與收集證據進而得出結論來創建物理探究性課堂教學實驗的完整框架。
  • 高中新教材有啥變化?文科生會吃虧嗎?省重點數學名師分析
    11月16日,黑龍江省教育廳發布了《關於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教學內容和考試命題依據說明的通知》,內容如下: 各市(地)教育局: 我省已於2020年秋季學期起實施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相關年級學生2023年開始參加高考。
  • 「優質高中推薦」昆十二中:課程設置豐富優質 教學改革助推教學...
    環湖校區文化走廊學校正積極推進以「教師創設情境為導入,師生共同探究為主體,學生自主學習為途徑」的「163高效課堂」的教學實踐研究。「163高效課堂」教學策略倡導教師按照不同學科的學科特點與育人價值,將學生的個體認知與生活體驗作為學習的起點,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來設計和組織實施課堂教學,同時,藉助智慧課堂和現代教育手段,提高教學的精準性與實效性。要求教師教學過程的組織更多地關注學生的自主活動、主動探求和主體建構,建立民主、 平等、對話的師生關係,建立體驗、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
  • 孩子上高中後數學成績差怎麼辦?如何提升數學成績?名師為你支招
    為此,筆者結合自己高一教學實際,對初高中數學成績分化的現狀及成因進行了分析,並就如何採取有效措施搞好銜接,全面提高高一數學教學質量進行實踐和探討,談談自己的觀點。相當部分學生進入數學學習的「困難期」,數學成績出現嚴重的滑坡現象。漸漸地他們認為數學神秘莫測,從而產生畏懼感,動搖了學好數學的信心,甚至失去了學習數學的興趣。為此,筆者結合自己高一教學實際,對新課程背景下初高中數學成績分化的現狀及成因進行了分析,並就如何採取有效措施搞好銜接,全面提高高一數學教學質量進行實踐和探討,談談自己的觀點。
  • 中小學數學遊戲化教學的設計原則
    我們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發現學生喜歡課堂歡樂的氣氛以及豐富多樣的畫面內容,所以將在教學中開展遊戲化教學。通過文獻,筆者總結將遊戲化應用在小學數學課程中對其進行教學設計時,還需要注意以下四點。數學是大部分學生在走進學校之前就已經在校外接觸、遇到過的,他們可能獲得積累了一些原始初步的經驗,所以對於數學這門學科中新知識的習得,有時需要與已有的生活活動經驗建立溝通,把它作為一個背景,讓數學和生活兩者的經驗形成「有效對接",從而使日常生活經驗「數學化」,數學活動經驗「生活化」。
  • 組合教育發布《高中數學真經》,雙十二登京東教輔銷量榜第一
    組合教育的創始團隊決心針對新課標的教學輔導編寫一本書。 這本書採用了在當時來看比較超前的「題型+例題+變式+模型」編寫理念,對高考數學十年真題的每一道試題進行了刨根問底的研究,並以此劃分出100多個經典的題型。因此把這本書命名為《高考數學題型全歸納》。 十年後的當下,中國的教育又一次面臨著宿命式的變革。
  • 數學主題式教學的素材組織類型一
    在如何有效地組織教學經驗中,泰勒提出,「任何單一的學習經驗都不能對學習產生極其深遠的影響。為了使教育經驗產生累積效應,就需要將他們組織起來,使其互相強化。教師通過圍繞數學文化主題組織數學文化素材,使學生在數學活動過程中獲得學習經驗。教師圍繞主題組織的數學文化素材是教師為學生提供的外部環境,而數學活動則是學生和外部環境之間相互作用的途徑。學習經驗則是學生的思維活動及其對數學思想的感悟。
  • 解讀課程性質與基本理念,讓教學更有效|新課標解讀
    2018年1月中旬,教育部正式印發了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從2018年秋季開始執行。新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修訂歷時四年,凝聚了260多位專家的智慧與心血,將對普通高中教育教學和2000多萬高中生的學習產生重大影響。
  • 高中數學教師楊帆做客瀟湘晨報2020年生涯大講堂
    3 月 21 日晚 8 時 , 青年高中數學教師楊帆做客瀟湘晨報 2020 年生涯大講堂, 帶來一場題為《2020 年高考數學核心板塊題型方法總結》的講座。楊帆,北京師範大學數學專業碩士畢業。曾任長沙麓山國際實驗學校高中數學教師,北師大高中數學教研組成員。
  • 高中數學新課程、新教材9月實施 聚焦培育學生核心數學素養
    ■馬峰今年9月份,高中數學新課程、新教材(簡稱「兩新」)開始實施,這將是數學教學的一個新起點。常常有人在評論數學教育的時候,會把中國的數學教育和國外的數學教育進行對比,結論就是國外的數學課程是「一英裡寬,一英寸深」。但這樣對比,以及這個結論其實都過於「輕率」,甚至可以說很不妥當。
  • 高中數學《等差數列》教學設計及說課稿模板!
    《等差數列》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能夠複述等差數列的概念,能夠學會等差數列的通項公式的推導過程及蘊含的數學思想。數列是高中數學重要內容之一,它不僅有著廣泛的實際應用,而且起著承前啟後的作用。一方面,數列作為一種特殊的函數與函數思想密不可分;另一方面,學習數列也為進一步學習數列的性質與應用等內容做好準備。而等差數列是在學生學習了數列的有關概念和給出數列的兩種方法——通項公式和遞推公式的基礎上,對數列的知識進一步深入和拓廣。同時等差數列也為今後學習等比數列提供了學習對比的依據。
  • 「黃浦」格致初級中學:創設活力課堂 提升教學有效
    為進一步提高教師隊伍的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夯實教師駕馭課堂教學的基本功。近日,上海市格致初級中學以「創設活力課堂,提升教學有效」為主題開展了為期兩周的高級教師觀摩學習展示活動。第一周涉及了語文、數學、科學、體育、地理五門學科,6位教師進行了教學展示。
  • 動態丨江北新區高品質高中建設數學教學活動在大廠高級中學進行
    為了引領教學教研新方向,凝聚高考備考新動力。11月18日,江北新區高品質高中建設數學學科教學活動在南京市大廠高級中學順利進行。本次活動以「新高考數學複習策略課堂展示與交流」為主題,主要以「試卷講評」、「專家評課」、「專家講座」等幾個部分組成。
  • 初中數學課堂遊戲教學策略
    一、初中數學遊戲教學的可行性《初中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主動參與的學習活動,是幫助學生積累數學活動經驗的重要途徑,學生藉助所學的知識和生活經驗,正對問題情景,與他人合作,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加深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