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名曾參與過南京大屠殺的日軍士兵,在戰爭結束之後回到家中對在中國所發生的一切都閉口不提。與他一起參加過戰爭的戰友也同樣的對侵華戰爭說得很少。他只承認自己是服從國家的指揮,對殺害中國人的暴行並沒有太多的愧疚。不過這名侵華日軍卻有著唯一的愛好就是攝影。在當時日軍部隊中,對於士兵使用相機進行拍攝規定得並不嚴格,所以這名侵華日軍留下了一本相冊,儘管他對自己侵略中的所作所為閉口不提,但在他的相冊中卻留下了侵華戰爭的真相。
這名侵華日軍的兒子在看到這些照片後,認為無論國家的命令多麼重要都不能將此作為屠殺和掠奪另一個國家的理由,做出超越人類良知的舉動。他不相信良知會因為日本輿論的欺騙和政府官員的拒不承認而被埋沒,也不可能因為這樣的洗白而表明日本在戰爭中無罪。
在日本學校圖書館裡,日本人因為一張卡通畫裡描繪了一個男孩受到原子彈襲擊後,在死亡邊緣垂死掙扎而認為太血腥殘酷,而不適宜讓青少年展示。這名侵華日軍的兒子卻認為有必要將自己父親在中國拍攝的這些照片向人們展示。他認為人們有必要知道80年前當日本政府一聲令下,數百萬的日本年輕人成為了戰爭機器,對亞洲尤其是中國人民實施了殘酷的戰爭罪行。但後來因為日本政府和軍隊的原因,他們並沒能告訴後代戰爭的真相。
正如前西德總統裡夏德.馮.魏茨澤克在德國投降四十周年之際發表的演說中所說:「過去在事後是無法改變的,也沒辦法不讓它發生。但是面對過去要是閉上眼睛,那他面對當下也會成了盲人。」
在這名侵華日軍的相冊中,記錄了日軍行軍作戰,日本的戰地慰問團,對中國村莊進行掠奪等情景。
而在這本相冊中還有著唯一的一張殘酷斬首照片。照片拍攝於1938年9月13日,地點為安徽舒城縣。照片中的日軍為機械化部隊的一名軍官Tetsuchin,他戰前的夢想是成為一名藝術院校的學生。拍攝這張照片的時候Tetsuchin年紀為23歲,他希望能夠留下這張斬首照片來炫耀自己新配備的軍刀。在照片中這名綽號「鋼鐵先生」的日軍並沒有穿著自己的軍服,而是穿著被徵用的外套,以免鮮血弄髒自己的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