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日子:人神共處的唐時日常生活
妝粉、坊市與愛情
坊市在唐代之前即有,如耳熟能詳的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木蘭辭》),可見南北朝時期集市即以方位為名,拓跋元魏期間的洛陽集市,南邊鄰近四夷館的四通市,又叫永橋市,從四通市這個名字名字推測,大概其它部族的胡人或外國使者只被允許在此做生意,西邊是洛陽大市,東邊則是洛陽小市,又被稱作東市。
唐代的洛陽集市分為南市、北市,北市在東北方向,南市在東南方向,因為宮殿朝廷在西北方向,因而更加接近朝堂的東北、西南的裡坊住戶都是顯貴或者富豪,東南方向則不那麼受歡迎。因此,南市方向的裡坊住戶不多,並且胡商只被允許在南市做生意,大概集中了不少異國他鄉的商隊夥計,在等待貨物售出的空閒時日,學著唐人那樣玩陸博消遣寂寞無聊。下述張秀才在居處所見的異象,就是雙陸這種棋類博戲的棋子,即三十個長行子,以及一對骰子幻化所致。
大和年間,一位姓張的秀才到洛陽求學,洛陽是東都,人多,房舍租金較貴,僅東南方向的裡坊便宜,張秀才因此去南市的南邊嘉善裡再往南的陶化裡尋訪住處,找了座空房子,以合適的價錢租了。
夜深人靜,張秀才有點睡不著,靠在床頭,閉目養神。突然,房間裡來了一群和尚、道士,張秀才仔細點了下人數,其中僧、道各有十五人,高矮差不多,長得很像,排成六行,容貌、舉止莊重嚴肅,都是值得尊重的有道之人。張秀才以為自己遇上仙人顯靈了,不敢大聲喘氣,他假裝睡覺,其實眯著眼偷窺。
一會兒,又出現兩個奇怪的東西,每個東西都有二十一隻眼睛,其中四隻眼紅得像燃燒的火焰,兩個怪物在地上急劇旋轉,並且互相追逐,盤旋著的紅眼睛流光溢彩,發出響動。同時,排列整齊的三十位和尚、道人突然散開,或者飛奔,或者快走,各自佔據位置,如果有一位道人獨自站立,就會被一位僧人擊打,逐走,反之亦然。(張讀《宣室志》參見唐人喜劇:局外人)
長安的坊市分東、西市。因為宮城在東北方向,因此東市較為高級,貨物與服務大概主要面向住在東邊消費較高的達官貴人。胡商只被允許在西市做買賣,而西市的檔次相對較低,從提供喪事服務的兇肆之間的商業競爭來看,西市的地位確實較低,「一直以來,東肆的車馬器物都貴重華麗,但是在唱輓歌方面比不過西肆。賭鬥的當天,從早上到中午,凡是車馬威儀方面的用具,西肆都及不上東肆。」(白行簡《李娃傳》)
早前,西市秤行的南邊,有十餘畝低洼之地,潮溼積水,被稱作小海池,是坊市崗亭附近堆放垃圾堆的地方。
竇義求購這塊地,地主沒想到會有這種好事,竇義把這塊地作價三萬錢給了地主,然後在窪地豎起杆子和旗幟,沿著水邊設立六七個攤子,陳設煎餅和飯糰。竇義讓人聚集附近的小孩子,告訴他們。
——你們自己去撿瓦片碎石,扔向旗幟和旗杆,不管是誰只要擊中旗杆旗幟。
——我就獎勵他煎餅、飯糰。
為了贏取零食,街上的孩子們爭先恐後地參與這個遊戲,不到一個月,小海池就被磚瓦石塊填平了,竇義在此建造二十間店。
因為這裡是交通要道,生意很好,這些店每天盈利數錢,現在這些店還在,街坊們把它們稱作號為竇家店。(溫庭筠《乾巽子》)
竇義富有心機,在方方面面展示其商業天分,此處僅為一例,我們可以觀察到坊市制度的崩壞,此前,不僅隔離居住區和市場,甚至嚴禁加蓋或拓建店面,「諸坊市街曲,有侵街打牆、接簷造舍等,先處分一切不許,並令毀拆,宜委李勉常加勾當,如有犯者,科違敕罪,兼須重罰。」(《唐會要》)「兩京市諸行自有正鋪者,不得於鋪前更造偏鋪。」(同上)
竇義則無視這些規矩,作者溫八叉是晚唐時人,故可見這些規矩命令已經淪為紙面文書,商業行為與行政命令之間的衝突,或者說經濟與政府之間的抗衡,讓坊市的形態不斷變化,如,原本只允許中午到傍晚營業的坊市,甚至出現通宵營業和清晨的早點鋪子。
天寶九年,有個叫做韋崟的人,日子過得落拓,愛喝酒。他的堂妹夫鄭六,早年練過武,如今住在妻子家中,跟韋崟差不多,好酒色,又窮,兩個人常常往來遊玩。
這年夏天六月,韋崟與堂妹婿鄭六打算去新昌裡喝酒,還在去路上的時候,鄭六因為有別的事,要暫時先走一步,待會再去酒店碰頭。鄭六騎驢向南,穿過昇平坊的北門,路上看見三位女子和幾個女僕在街道上走著,其中,有位白衣女子,容貌格外美麗。
鄭六又驚奇,又興奮,駕著他的驢子,跟隨著這幾個女子,一會兒超過她們,一會兒跟在她們後邊,想要勾搭她們,卻又有賊心沒賊膽。這位白衣女子時不時左顧右盼,好似明白鄭六的心思,鄭六因此膽子大起來,戲謔地問她。
——像你這樣美豔的女郎,不應該徒步而行,為什麼會這樣呢?
白女女子笑著回答。
——郎君有騎乘而不相借,我不自己走路,還能怎麼辦呢?
鄭六很會接話,說。
——這頭驢子,不是什麼高級的騎乘,不足以給佳人代步。
——現在請女郎勉強騎吧,我走路跟著句號。
兩個人相視大笑。
同行的另外兩個女子為他倆煽風點火,很快就熟絡起來,互相親近。鄭六跟著她們,向東來到樂遊園的時候,天色已經黑了,這裡有一座宅邸,環繞圍牆,有可以駕車進入的大門,白衣女郎進門之前,向鄭六說。
——我先進去,請郎君稍待。
一位女僕在門邊看顧鄭六,問他姓名家庭情況,鄭六回答之後向她問白衣女郎的消息,女僕告訴他。
——我家女郎姓任,排行二十。
一會兒,宅邸裡的人有請鄭六,鄭六把驢系在門邊,帽子搭在鞍上,登堂入室,看到一位三十多歲的婦人來招呼他,她就是任氏的姐姐。列燭置膳,舉酒數巡,任氏換妝出來,陪鄭六喝酒,極其歡樂。
夜深,鄭六就留在宅邸,和任氏共寢,她的婀娜體態,潔嫩的肌膚,柔媚的態度以及超凡絕倫的技巧,實在是人間難得,兩個人纏綿不已,到天快要亮了,任氏說。
——郎君可以走了,我的姐妹們在教坊掛名,為南衙服務。
——因此,一早就要出發,不能延遲。
兩人戀戀不捨,約下再會的日子,鄭六就離去了,等他回到自己住的坊裡,裡門還沒有開,門邊有賣燒餅的胡人,燒餅鋪剛剛點燈、燒爐子。
鄭六在燒餅鋪的門帘邊坐下,一邊等待凌晨四點的開門鼓,一邊和店主聊天,鄭六問他。
——從這裡向東邊去,有圍牆有大門的房子,是誰家的宅邸?
店主漫不經心的回答。
——那邊是塌牆廢地,並沒有住宅。
鄭六感到奇怪,和店主爭辯。
——我剛才還路過,怎麼會沒有呢?
店主猛地恍然大悟,說道。
——啊,我知道了。
——這附近有一隻狐狸,經常引誘男子過夜,好像發生三次了,郎君也碰上了嗎?
鄭六因為羞愧而隱瞞昨夜之事,回答。
——無。
等天大亮了,鄭六去故地重遊,看見土牆車門還是老樣子,圍牆之內卻是廢棄的園子,長滿了野草。
此後的事情概述如下,鄭六雖然知道任氏是狐狸幻化,仍然念念不忘,有一天,他在西市的衣店,重逢任氏,約為婚姻。雖然期間發生韋崟逼奸任氏,卻被任氏以言語感化的事,兩個人還是幸福的生活在一起,此後,鄭六日漸富裕,直到出遊洛川,任氏被獵犬所害。
上述的衣店、胡餅店、煎餅飯糰店、喪葬店之外,坊市中幾乎無所不有,即使是像任氏這種狐狸之類的異物同樣喜歡逛街、選購衣妝等物。當時,「額黃、花鈿、妝靨這些化妝手法恐怕都是來自於西域」、「唐代後期還流行另外一種化妝法,即嘴唇塗上叫做烏膏的黑色口紅,將臉頰塗成紅茶色,眉毛描成細細的八字形,頭髮蓬亂,據說這是受到了吐蕃的影響。」(氣賀澤保規《絢爛的世界帝國:隋唐時代》)在白居易《時世妝》等詩歌裡可見詳情。此處舉女性大眾都用的胡粉為例。
胡粉是美白用的妝粉,大概類似如今的粉底,據稱漢代即有此物,大概也是受到西域或北方的人影響,坊市中有很多賣胡粉的商鋪,既然賣的是女性最為關心的化妝品,此類店主則為女子。
這個男子是有錢人家的兒子,家中只有他這一根獨苗,父母對他溺愛得不得了,有一天,他在集市中逛街,看見一名在坊市上賣胡粉的女郎,十分美麗,就動心了。
他的臉皮薄,沒有認識這個女孩的藉口,又不敢表白,非常苦惱,因此,男子打著買胡粉的幌子,每天去市場上去她的化妝品店買胡粉,買完就走,只圖看她一眼。雖然沒有交談,然而時間久了,女郎看著他眼熟,對他每天都購置胡粉的事情感到很疑惑。
有一天,女郎忍不住問他。
——這些化妝才要敷的胡粉,你買來作甚麼,為什麼得天天置辦?
男子囁嚅答道。
——我喜歡你,不敢貿然向你傾訴,但是,時時刻刻都想見到你。
——只要每天來買胡粉,就能看到你。
女郎被感動了,就更他私定終身,約好第二天晚上相會。時辰緩慢流逝,當晚,男子很早就回家歇息,在室內等她到來,薄暮,女郎果然到了。
男子極為高興,緊緊握住她的手臂,說道。
——這麼久的心願,今日終於得償。
當晚,兩個人如膠似漆,非常歡悅,沒料到,男子情緒太過激動,猝死,女郎惶恐不安,不知道如何是好,就逃走了,天明的時候回到粉店。
早上,大約早餐的時候,這家父母看到兒子還沒起床,去他的房間察看,發現兒子死了,只好哭哭啼啼的準備入殮,收拾遺物的時候,發現兒子的箱籠裡有一百多包胡粉,包裝大小都一樣。
這位母親說。
——殺我兒的人,一定是和這些粉有關的人。
家人去集市,逐個店鋪購買胡粉,到這個女郎的店,對比胡粉包裹大小,發現一模一樣,因此捉住女郎,問她。
——為什麼殺死我的兒子。
女郎嗚咽著訴說事情的經過,父母不相信她的話,認為是她殺死了自己的兒子,並向官府告狀,女郎向縣令請求,說道。
——小女子並不怕死,只求讓我去看郎君的屍身,盡到我的哀思。
縣令答允她的請求。
女郎去男子家中,抱著男子的屍體慟哭,哽咽著說。
——不幸到這個地步,如果人死後有靈魂,我們還能在一起,我就沒有遺憾了。
男子此前大概只是假死,聽到女郎的號啕大哭,竟然復活了,並向父母和縣令說了事情的經過,此後,就和女郎結為夫婦。
(《幽明錄》)
這個故事《買粉兒》出自《幽明錄》,是南北朝時期劉義慶及其門客所著,劉義慶也是《世說新語》的作者,原文中的「購遍諸鋪」,到隋唐化妝品買賣恐怕更為繁榮。
尤其可以注意的地方是,原文說男子和女郎當晚約會,男子「歡踴遂死」,上述譯文為了情節流暢,並不直譯,用「兩個人如膠似漆,非常歡悅,沒料到,男子情緒太過激動,猝死」之類的文字進行描述。
胡粉的化妝美白效果好,但是含鉛,主要成分是氧化鉛,「燒鉛錫成胡粉」(張華《博物志雲》)鉛對人體有毒,中毒的部分症狀包括先是心悸、易激動,進而發展為狂躁、失明、神志模糊、昏迷,最後死亡。如果原作者不是因為其故事性安排復活的結局,這些症狀恰可對應「歡踴遂死」,歡,即為愉悅,踴,就是跳躍。
假使此前其它的文獻中沒有類似情況,那麼,這個《買粉兒》的故事,恐怕是有文字可查的第一例鉛中毒案例,當然,這只是我的個人推測,不過,亦能從此感受到當時風俗中的趣味。
(一愚詩,丈二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