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風破浪的姐姐這檔選秀綜藝裡,各位漂亮姐姐可謂是金句頻出,熱度不斷。李斯丹妮一句「為什麼要用紅不紅來評判藝人」衝上了熱搜榜。這一句話會引發熱論也不奇怪,不少人認為,如果你很紅,說這句話或許會更有份量,也有人指出,如果你很紅,說這句話,又反而會被認為在裝。
觀眾很難伺候,原因也很簡單,流量時代,各種有趣的東西太多太多,今天粉絲可以喜歡這個明星,明天或許就會被另一個小鮮肉奪走眼球。一個藝人紅了,不意味著他很有實力,但最起碼,他是具有商業價值的,能夠讓大量粉絲為其花錢的,這種藝人,恰恰是這個社會各行各業所喜歡的。
紅與不紅決定了你的資源
紅與不紅不是評判藝人的唯一標準,但絕對是重要標準之一,你不紅,就意味著你流量不夠大,不能為商家帶來足夠多的關注,那你的廣告自然就少;你不紅,那你就無法為電視臺帶來更多收視率,那你所能出演節目的機會也不會多;你不紅,就意味著知名度不夠,那你所能獲得的資源必然不會多。
流量快餐時代,藝人紅了,才會有更多機會,就像在這檔選秀綜藝節目裡,不紅,意味著獲得的票數也不會太多,接著自然就是黯然退場,被淘汰,哪怕是有復活環節,但所謂復活環節不也是在考量藝人紅不紅,粉絲消費能力高不高?你紅,你號召力就強,就會有許多粉絲來給你投票,然後再次登上舞臺。
不紅意味著收入不高
李斯丹妮這句話其實有失偏頗,李斯丹妮出道多年,一直以來熱度不高,直至此次參加浪姐熱度才一度飆升。說她沒實力嗎?不是。說她性格太差嗎?顯然也不是,但事實就是如此,在此之前,她不紅。
在國外,許多不紅的藝人甚至需要去兼職,以此來維持自己的日常生活,比如日本韓國。所以很多藝人都會在自己紅的時候發展副業,在國內亦是如此,發展副業也算是給自己留個後路,但不能否認,副業也帶有明星效應。你越紅,你的副業就越多人關注,收益自然也就越高。
這個世界很功利,或許說,藝人覺得哪怕自己不紅,但很快樂,那也沒事。但前提是,你是要恰飯,要生活,沒有收入,你的生活不會快樂到哪去,你所熱愛的東西,都可能因為資金問題而受到阻攔。
現實就是如此,紅與不紅是評判藝人的標準,但不唯一,畢竟世人還是更喜歡那些有實力,人品又好的藝人,這些藝人,只要給他們一個機會,就一定會紅,但機會又有多少呢?
編輯:西瓜
【本文由西瓜原創,圖片素材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