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10座懸空寺,一片瓦懸空銅殿被稱為全國首座,世界之最!
銅殿常被稱為金殿,福建太姥山一片瓦懸空銅殿是全國首座,世界之最。
銅殿夾持兩峰之中,背靠太姥山主峰九鯉朝天峰,左搭升天石,右接蓮花峰,兩峰拱持銅殿。名山起名殿,奇景添奇觀。
銅殿高12米,佔地180平方,採用純黃銅建造,耗材一百餘噸,唐代風格精美絕倫全國首座之最。屋頂翹角飛簷,使整個宮殿的造型莊嚴又富於變化。屋脊順而向下傾斜,平緩坦然的坡度形成美麗的曲線,蒙生莊嚴雄偉的氣勢。
銅殿運用現代表面處理技藝,金碧輝煌,光芒四溢。寺旁立有銅鐘,晨鐘暮鼓,讓人頓生莊重與生動之感。目前,一片瓦懸空銅殿建成乃全國首座,世界之最,足以流芳百世。眾多的遊客和信徒登頂必到一片瓦禪寺,參觀大雄銅殿。
左邊升天石上由中國佛教協會會長傳印長老特為銅殿摩崖石刻題詞【梵剎莊嚴】四字,留下千古傳承!
煌煌乎!金閣熠熠,籍磊石而半壁,穹隆而臨無地,雲拭之錚亮,日曜之明晃,繞山棧道飄渺,通天台階陡壁,殿內法相莊嚴,庭前銅獅威雄,足下群山滔滔,眼底大海浩浩。
懸空寺,位於恆山金龍峽的半崖峭壁間,始建於北魏太和十五年(公元491年),迄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是國內現存唯一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獨特寺廟。
整座寺院上載危崖,下臨深谷,樓閣懸空,結構巧奇。共有殿閣四十間,利用力學原理半插飛梁為基,巧借巖石暗託,梁柱上下一體,廊欄左右相連,曲折迂迴,虛實相生。古人云:「蜃樓疑海上,鳥道沒雲中。」唐代詩仙李白醉書「壯觀」二字。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嘆其為「天下居觀」。
蒼巖山橋樓殿是我國三大懸空寺之一。據考證石橋為隋代建築,略早於趙州安濟橋。橋上的樓殿為唐代建築。它坐西向東,長15米,寬8米。橫跨在兩山峭壁之間,為敞肩拱式,翼角高翹,流蘇彩繪,高架於雲天霧海之上,有高不可攀之威、騰空欲飛之勢。建於橋上的橋樓殿內有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藥師琉璃光王佛三尊佛像,正中背麵塑觀音像,殿內兩側十八羅漢像。
巍峨獨特的橋樓殿堂,於重山疊翠、峽谷一線處,形成「橋殿飛虹」的天下奇觀,為蒼巖山「三絕」之一。最令人驚異莫名的是,在橋樓殿上方100米的彎路上,過往行人皮膚有變黃變綠的現象,光學專家、氣功大師、佛教人士說法不一,此為蒼巖山「一奇」。
三清閣,位於太華山南面的羅漢山。由北向南眺望,山形外廓酷似大肚彌勒,故名羅漢山。羅漢山懸崖峭壁,與南面掛榜山千仞削壁相連,山麓下即浩渺滇池。三清閣九層雲南西山懸空寺十一閣道觀建築群,層疊嵌綴於懸崖絕壁之上,成「懸空寺」險境。
元代,統治雲南的梁王由羅漢山麓築「千步崖」石磴上山,開闢羅漢山南崖之避暑宮。過去一度認為今之三清閣即元梁王避暑宮,實際梁王避暑宮在三清閣、龍門下層更南,臨掛榜山邊緣。
位於淇縣城西5公裡朝陽山半山腰處,寺依山建造,絕壁而生,飛簷凌空,遙望如空中樓閣,故名懸空寺。該寺北靠朝陽山,青松翠柏及奇花異草在太陽光照射下,如彩鳳當陽,翠盤捧日,故稱朝陽懸空寺。據明、清《淇縣誌》記載,朝陽山原為殷故宮,是殷紂王冬季設行宮採暖的地方。東魏武定七年在此創建寺院,建築金碧輝煌,氣勢雄偉,十分壯觀。
朝陽山後有著名的清涼庵。這裡綠樹成蔭,清靜涼爽,是殷紂王當年消夏避暑的地方。穿過庵西凌空飛架的石拱橋,經2l個臺階,穿越一自然溶洞,便到了清涼庵。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主持僧海闊所立《碾子溝清涼庵恩準執照碑記》中言及此俺修建曾得到皇帝恩準。庵後崖壁上有一清澈見底的山泉,久旱不竭,甘冽爽口,清泉飛瀑,山谷回應,宛如龍吟虎嘯,山澗亂石下,涓涓細流叮咚作響,美妙動聽石拱橋西,崖壁平繞山頭6個石窟,窟內有雕像及摩崖題記。
寧武古棧道與懸棺是寧武地區與蘆芽山相媲美的人文景觀。棧道的名稱叫作「水平連洞式懸空古剎棧道群」,是為連接懸崖上的諸多懸空佛寺而建,創建年代據說可上溯到唐朝貞元年間。
上古石門棧道要攀登一段艱險的棧道,還要通過一座長達數十米懸於兩座山崖之間的鐵索橋。棧道中間建有一座兩層的懸空寺,氣勢雄險。為了區別於恆山懸空寺,也有人稱其為小懸空寺,因為棧道狹窄,目前已禁止遊人攀爬。
聖泉寺建築基本保存完好,登寺而望一覽眾山小,沿途峰嶺溝谷間松柏成林,灌木蔥翠。絕塵世喧囂,空氣清新,適宜漫步觀景。核心景觀區,有眾多人文和自然景觀。尤其人文遺蹟中,存在許多無從破解的神異古怪的謎團。
自古以來,無數到訪者揣摩猜測,見仁見智,在民間醞釀成眾多神奇的傳說故事。這些故事口耳相傳,使聖泉寺名聲遠播。信仰者、尋醫者、獵奇者、訪奇者絡繹而來,各有心得而雲,使聖泉山觀音寺地處深山卻不蕭索,遠離人境卻香火殷盛。
轆轤窯溝懸空寺,位於烈堡鄉烈堡村西南5公裡處的列石峰上,那裡山勢崔巍,聳立雲表,疊石崎嶇,人難踐履,巖懸一洞曰為轆轤窯。
據碑文記載,懸空寺始建於明天順四年,當年寺院主持為道玄禪師,懸空寺懸崖與人工建築相結合,景色別致,六孔並列,小洞星羅棋布,大洞深遠莫測,洞壁上有人工修鑿痕跡,配合自然狀態宛若巧奪天工。
四川省旺蒼三江懸空寺位於旺蒼縣城39公裡的三江鎮下石村。它是一處在觀音巖絕壁上修建的明代懸空寺。懸空寺在三江鎮下石村厚壩河絕壁上,臨空懸掛著一寺廟建築群,層疊的殿閣如瓊樓仙閣從天而降在半山腰。這裡山勢險峻,兩邊是直立百餘米、如斧劈刀削一般的懸崖。
該寺是在懸崖上鑿洞,插入木樑,寺的一部分建築就架在這一根根木樑之上,另一部分則利用突出的巖石作為它的基礎。懸空寺簷牙高挑,門窗屋簷雕刻華麗,柱石上飛禽走獸刻工精良。整個寺廟建築依山而建,布局嚴謹,做工巧妙。
懸空寺坐落於河北省南宮市東南39公裡董家廟鄉懸空村西,該寺廟始建於唐朝初,歷年多有修繕。該寺院建築在懸空村村西廣闊的沙地內的土臺上,高出地面六、七米,遠處望去好像懸在空中一樣,因此而得名懸空寺。
整座寺廟佔地面積約百畝,主體殿宇分為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殿、客堂、念經堂等是一個四合院似的寺廟。現存古蹟有觀音臺一座、千年古井一座、盛唐建寺石碑一座。
(文/蔡菲菲整理, 圖/釋長心,網絡)
越關注 越驚喜
轉發太姥山旅遊微信有機會贏門票
太姥山旅遊編輯部
投稿熱線:0593-7288160
投稿郵箱:fdhfgs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