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人生有4個關鍵點,如果錯過前兩個,可能一生平庸

2020-12-18 佳佳樂多

人生的路有多長,有多寬?可以走到什麼高度?我想這是每一個人都在思考的問題。其實人生是不能用時間、空間和距離來衡量的。正如金剛經所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你想過去,也回不去。你看現在,現在也在流失,你憧憬未來,其實未來就是現在的延續。

孔子晚年讀《周易》,韋編三絕,最後說出了重要的一句話來總結人生:吾十有五而至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孔子說出了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四個階段:十五歲時要致力於學業,三十歲成家立業,四十歲的時候人生就不再有什麼困惑了,五十歲就知道自己的天命了。

孔子的這句話流傳了及掐你那,但你知道孔子為什麼說出這句話嗎?因為他的深層次含義在《易經》中。我們都知道易經有64卦。易經64卦第十五卦是什麼?謙卦。

人生十五當立謙道

孔子說自己十五歲而致於學,他學了什麼?學習了謙道。注意,是謙道,不是我們現在說的謙虛,現在人謙虛說多了,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了。

謙卦是謙道,上坤下艮,就是在說人生十五要懂得止,止於學,止於禮,止於內在的修行。說到根本就是足夠的內心心理建立。一個人只有把握了人生的謙,走上了人生的謙道,未來才是一條金光大道,正如謙卦初六爻所說:謙謙君子,用涉大川。大川就是易經的坎卦,只有懂得謙道,才能度過大川,走向輝煌。

三十而立重在立身與立心

三十而立,到底立什麼,很多人不知道。易經第三十卦是離卦。是兩個八卦離卦的重疊,離在五行為火,離卦中解釋離者,麗也。世間美好的東西很多都離不開火,火是文明。但火需要依附,人生三十歲是就要建功立業,那麼這個功和業需要依附在一個載體之上。

說到根本就是平臺和事業。世上沒有無源之水,也沒有虛空之火。凡事都有根本,你依附的事業和平臺就是你這團生命之火的生命力,你能燃燒多長時間,在於你選擇的平臺多大。人生三十,要慎重考慮這個問題。

四十不惑重在寬恕

不惑就是不再迷惑,對過去,對當下,對未來,不再像以前那樣迷惑。易經第四十卦為解卦,雷水解,上震為雷為動,下坎為險為陷,動而免乎險,坎就是易經中常說的大川,走過了大川,經歷了人生前半生的各種風險,人就會明白一個道理:赦過宥罪。以往的恩怨都是過眼雲煙,人到四十要學會寬恕別人,寬恕自己,寬恕過去、未來。此生,便方得不惑。

五十知天命,自己今生該做什麼

人生五十對應易經第五十卦,鼎卦,上裡下巽,以木燃火,煮東西的器皿就是鼎。鼎在古代是王權的象徵。那麼人生五十為什麼會知天命呢?正如鼎卦卦辭所言:君子以正位凝命。人生以往的事情都已看透,人的一生不知會選擇多少職業,學習多少學問,但到了五十,才知道這輩子的使命,該是幹什麼終究爭不過命運的安排。

這就是孔子總結的4個重要階段,我們要清楚的是,這4個階段,最重要的是前兩個階段。如果錯過了,那麼人生的層次和境界基本會定格在平庸的階段。

這就是《易經》的博大精深,包羅萬象,64卦對應64個人生決策心法,道明了婚戀、家庭、教育、職場的基本發展規律。

我們普通人學《易經》,最根本的是,改變自己的固定思維,讓腦袋開竅,洞察萬事萬物的規律,順應規律做事,逐漸修正自己言行,把工作和事業做得更好,生活過得更好。

人生一世,真的該好好讀一讀《易經》,去感悟裡面的大智慧,或許會讓你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經常聽到周圍看易經的朋友說:古書文言文看不懂,解讀得很無聊看不下去,不知道如何用到實際生活中等等。

所以大家要讀,還是建議去讀帶有白話文譯文版的《易經》,最好還帶有配圖,這樣圖文並茂更便於理解《易經》。

目前我看的這本就是帶有白話文翻譯的圖解版易經,名叫《圖解周易》。它採用圖文解讀的方式,一一解讀了《易經》中的每一句話,將其深奧無比的智慧,以最淺顯易懂的方式展現在讀者面前,讓大家可以一探《易經》的古老智慧。

國學大師南懷瑾也曾說:千萬別晚上讀《易經》,不然一下就天亮了,足見其智慧的廣博

馬雲更多次公開推薦《易經》,並忍不住感嘆「自己得益於比別人讀得早。」

如此一本智慧"聖書"45元,是消遣娛樂時的一頓飯錢,卻可以學習到古人的偉大智慧,讓你受益終生!

想要閱讀學習的朋友,可以點擊下面購買正版。

相關焦點

  • 易經記載:人到五十,人生有三個遺憾,錯過了,就很難再回來了
    然而《易經》忠告:人到五十,人生有三個遺憾,錯過了,就很難再回來了有人說:「過錯是暫時的遺憾,而錯過則是一輩子的遺憾。」生活中出現的過錯,讓人有了反省的機會,很多事情可以重新開始,是人生的幸運,而錯過,卻是生活的無可奈何。如果人生能夠圓滿,誰又喜歡遺憾。
  • 《易經》:人生有三個錯誤不能犯,否則會後悔一生
    《易經》講:「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沒有道德,卻有偉大的官職;智慧貧乏,卻追求大事;沒有能力去承擔一個沉重的負擔時,他很難不感到痛苦。」這三個錯誤千萬不能犯,否則將是一生的遺憾。1、德薄而位尊古人說,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如果一個人的性低而官位高,必然會有災難。《易經》中說:厚德載物。
  • 易經中最智慧的3句話,你若能參透1個,就不是平庸之輩
    俗話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不能真正理解易經的內涵,掌握點皮毛的東西,是一種華而不實膚淺的表現。易經是透過現象看本質,對未知的事態進行分析,總結預測規律理論的一本科學書籍。《易經》最具有大智慧的3句話,是易經的精髓,人們看過易經的都知道,但真正能參透沒有幾個,你要是有悟性,能參透一個,就不是平庸之輩。
  • 易經:一個人「交財運」前有3個徵兆,如果有一個,好運就要來臨
    易經暗示:一個人「交財運「前有3個徵兆,如果有一個,好運就要來臨有一次我約了幾個兄弟喝酒聊天,就是想問問他們這幾年是怎麼發家的。一開始他們不想談,就支支吾吾的。最後,喝得差不多了。這時,他突然說:「到了40歲後,不能走錯一步,你需要「運氣」!這些其實都在《易經》。你看我平時沒事幹。這幾年我無論是思想還是行為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 易經:人的一生會有4個年齡段,真正聰明的人都守住了這4個底線
    易經:人的一生會有4個年齡段,真正聰明的人都守住了這4個底線說《易經》想必大家定不會陌生,它是中華歷史上最為獨特的一個存在,廣大細微,包羅萬象,被世人稱之為是大道之源。但是因為它的玄妙,很多人始終將它視為是一本算命的書籍,但是隨著現代對於國學的關注,人人漸漸發現,《易經》裡面的內容,已經將人生不同階段怎麼走都降解的非常細緻。
  • 《易經》:人生最關鍵的3個字,每個字只差一筆,說透人生大智慧
    《易經》可以說是包羅萬象。古代人用它對國事、軍事還有祭祀等進行預測,現代人用它來引導人生。《易經》是講變易、簡易、不易的書,從看似千變萬化、雜亂無章的天地人萬象中,但卻能總結出規律,來指導人生。今天就跟大家好好聊聊,《易經》中上、止、正,這三個字。《易經》:人生最關鍵的3個字,每個字只差一筆,說透人生大智慧!上:上進在東漢許慎先生的《說文解字》裡講到,「上,高也」。
  • 《易經》:最「辛辣」3句話暗藏乾坤,若你參透1個,不是平庸之輩
    如果你能參透1個,就不是平庸之輩。第一句:自天佑之,吉無不利。上天不會保佑任何人。因為如果上帝保佑某個人,就不公正了——保佑了張三,李四怎麼辦呢?不盡人事,就不要期待有什麼天命。天命是計劃,人是執行。沒有執行,計劃也等於空。我們一生都在追求大吉大利,要記住,重點在自己,不在別人。《易經》一開始就告訴我們,要靠自己,不要寄希望於人家的幫助。
  • 易經中的生存之道,做到這4點,人生無咎,沒有災害
    老話說:「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世事無常,人的一生有好的時候,也有運交華蓋的時候,易經其中一個現實功用就是趨吉避兇,但很多學習易經的人,都只是在學,沒有運用。實際上易經最提倡的不是「大吉大利」,而是無咎的狀態和境界。
  • 《易經》:人生可能是命中注定的,有這幾個特點的或許會接近成功
    每個人的人生其實都是命中注定的,在人生的旅途中,一個人的品質決定了這個人的將來是否能成功,而身上有這4個特點的人,往往能走向成功,將來非富即貴。都說《易經》是"群經之首""大道之源",諸子百家都從其中汲取營養。易道廣大,潔靜精微。而這一部中國人最重要的經典,將人的修養和修行以及人的命運講到了極致。
  • 易經:大道法自然,小道顯神通,普通人抓住3個核心,足夠用一生
    我寫完100多篇《易經》專欄後,常常清靜,做自己的事,很少和別人探討《易經》。學問如果不能用在實踐上,光在嘴上說是沒有意義的。對於《易經》,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用法,產生不同的效果並承擔不同的反衝。大道法自然,小道顯神通,普通人抓住3個核心,足夠用一生。
  • 不想變得平庸無奇,學會《易經》中這3點,你也可以實現目標
    《易經》這本書,貫穿我華夏文明五千年。從夏商時期就已經在這世上流傳了,後還被儒家奉為五經之首了。其中飽含著屬於我們先人們的智慧,它不僅僅是世人所狹隘地以為的算命術。其中是包含著很多人生,社會,世界的固有規律的講解。
  • 易經智慧:人一生拼到最後,不要放棄這3個制勝點!
    《易經》透露:人一生拼到最後,從不是靠運氣,關鍵是這3個制勝點,很多人不懂運用。若能掌握並靈活運用,會讓你的人生上到新的高度,這才是制勝法寶。易經透露:人一生拼到最後,從不是靠運氣,關鍵是這3個制勝點1、以退為進做人要懂得退讓一步,海闊天空。
  • 易經:一個人「發達」前有3大徵兆,如果有一個,好運或要來臨
    易經提醒:一個人「發達前」有3大徵兆,如果有一個,好運就要來臨!徵兆一:德若配位,福氣自來《易經·繫辭》中有言:「德不配位,必有災殃。」所以,如果你已經懂得了在沉默中積蓄自己的實力,恭喜你,你離成功更進一步了。如果一個人能真真正正地領悟到以上三點的真諦,並且也努力這麼做了,那麼這個人一定能做到自己想做的事情,並向成功慢慢靠攏。
  • 《易經》:人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悟透4個道理,人生逆風翻盤
    《易經》不僅僅是佔卜之術,更是將人生不同階段應對策略說到了極致。人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悟透4個道理,越來越有福氣在我們的一生中,就如《易經》所說的,我們的命運就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尤其是悟透這4個道理,人生會越來越有福氣,人生逆風翻盤。1.施人之恩,不記於心。
  • 易經:一個人「發大財」前有3個徵兆,如果有一個,好運就要來臨
    易經:一個人「發大財」前有3個徵兆,如果有一個,好運就要來臨提到《易經》,它是中華文化的「源頭之書」:儒學、道家均備受其影響。它也是人生道路難題的「答案之書」:這部應有盡有的神書,實際上將你將會碰到的絕大部分難題,都解答了。
  • 《易經》中的一個字是關鍵!懂得人可能福氣自來
    人生是禍是福,很多時候,就看你能否守住這一個「止」字。這是《易經》「艮卦」給我們的一點啟示,那,為什麼這麼說呢?就是因為人要想有光明的未來,有福氣,就要知道什麼時候該行動,什麼時候該止步,後者尤其關鍵。
  • 易經:有一條古老的規律,其特徵只有4個字,會用的人受益一生
    《易經》的本質是「易」,即變。一切變化都離不開它的教派,那就是規律。《易經》中有一條古老的規矩,它的特點只有四個字:吉兇悔吝,會用的人受益一生。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包括人類,都遵循著古老的易變規律。這一規律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誕生、萌芽、積累期;第二階段是生長發育期;第三階段是退卻、繁榮、過渡期;第四階段是消亡、衰落、毀滅期。
  • 《易經》對人生有什麼用?
    我比較誠實,算接觸和學過《易經》的吧,於是舉手。結果,好幾十號人竟然只有我一個人舉手,這可是關於《易經》的主題講座啊!這位主講嘉賓就問我:既然學過《易經》,講講《易經》對我們大家有什麼用?我猶豫了一下,回答說:《易經》是一門哲學,其實給了我們一種思維,能夠坦然面對生活中的問題,並有效解決……這時,這位嘉賓打斷了我的話,直接在黑板上寫道:風水、八字、預測!好像我真的想多了。後來,這位老兄各種貼金標榜自己的能力,關鍵是聲稱多少分鐘就能教會大家《易經》。
  • 楊振寧「跨行」談《易經》,其中暗藏人生之道,讀懂受益一生!
    如果只能找一本書代表中國文化,應該選哪本?《論語》?《道德經》?《詩經》?答案是《易經》。它是中國文化的「源頭之書」:儒家、道家均深受其影響;它也是人生問題的「答案之書」:這本包羅萬象的神書,其實把你可能遇到的絕大多數問題,都回答了。楊振寧「跨行」談《易經》,其中暗藏人生之道,讀懂受益一生!
  • 易經:人到五十,如果你還在奮鬥,餘生要給自己留這4條「後路」
    可是,在那樣的年紀,大家需要控制自身的人生方向,有著合理的判斷力。《易經》在大家的民族文化中一直佔有著十分關鍵的影響力。古語有云,「易為群經之首」,《易經》中有許許多多有名的格言警句,後代在著述時常常引入和增加。根據此,衍化出許許多多聰慧諺語。《易經》實質上是1本有關轉變的書,早已被作為「佔卜」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