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說:「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世事無常,人的一生有好的時候,也有運交華蓋的時候,易經其中一個現實功用就是趨吉避兇,但很多學習易經的人,都只是在學,沒有運用。
實際上易經最提倡的不是「大吉大利」,而是無咎的狀態和境界。
所謂無咎,就是沒有過錯和災害,沒有後遺症,不是不犯錯,而是知錯能改,並且能最大程度上減少犯錯的損害。如果我們可以做到易經中的以下4點,人生就不會有那麼多不必要的麻煩和災禍。
無咎者,善補過者也
點評:《左傳》有云:人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錯是難免的,所以我們必須要有及時改正的心理準備,不能夠逃避,如此自然會越來越好。顏回是孔子認為最有可能繼承他衣缽的弟子,他被稱讚「不遷怒,不貳過」。不貳過,也就是同一個錯誤不會犯第二次,知錯則能改。
對於錯誤,我們正確的態度應該是: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及時改正錯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和災禍。
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點評:君子每天勤勤懇懇,保持上進,無時無刻不謹慎從事,不懈怠,永遠保持警惕,朝乾夕惕,並不會有什麼災禍。
事情發展是複雜的,不總是一帆風順。在生活中,我們應該要保持一種航海的心態,一直小心謹慎,提防隨時可能到來的風暴和暗礁。雖然風暴還是會到來,我們卻能夠提早發現,加緊躲避或是修補帆船!
古人云,「行謹則能堅其志,言謹則能崇其德。」行動時謹慎能夠使人的心志堅強,言語上謹慎能夠培養德行,減少災禍。只要能牢記一個「謹」字,你所犯的錯誤就會越來越少。
白賁,無咎。
點評: 賁是華麗的色彩斑紋,白色是七彩光芒集中而形成的,絢爛之極以至於平淡,所謂白賁就是雖然經歷萬千世事,卻能不同流合汙,返璞歸真。
人活一世,在不斷得到的同時,也會不斷失去。我們通過奮鬥得到物質,疾病和憂愁也隨之而來。得失之間,全靠自己的判斷和選擇。
有的人在事業上不斷奮鬥,卻發現身體變差、家庭矛盾變多、生活越來越累。
要想擺脫這種得失之間的困惑,必須做到返璞歸真,歸於平淡,學會放下,達到白賁的境界。
學會放下的人,心是寧靜的,寧靜容易誕生智慧,從而身心安定從容!
要想身體舒適,就不能胡吃海喝。要想用用好的睡眠,就不能妄想太多。要想舒適自然,就不能追趕潮流。要想心情舒緩,就不能老管閒事!人生要有取捨,學會放下,放下不是放棄,而是看開了,看開了也就沒有什麼能夠威脅到自己!
無平不陂,無往不復,艱貞無咎。
點評: 平坦的地方也會有坡度,有去一定會有來,如果能在艱難困境中堅守正道,就不會出錯。
世界上時時刻刻都在發生變化,人的境遇也隨著環境的變化而不斷變化,幸運不可能永遠跟著一個人,黴運也同樣不會如此。幸運和黴運總是不斷轉化,因時因地因人而變得!
我們不能避免一些災禍的發生,但只要我們能夠擁有一顆堅忍的心,直面困難,永不言棄,最終能夠迎來美好的明天。這4點雖然說起來容易,也很好理解,但實際上做起來,還是有難度,僅君子終日乾乾一條,就非得自身有修養不可!
最後,可能很多人包括身邊的很多朋友都覺得《易經》太過於高深,又是文言文,別說是將裡面的道理運用到實際生活中了,就是光讀起來就很費勁,也很無聊,即使想讀也有些力不從心。但一次有個朋友偶然發現了這本《圖解易經》,我讀完後受益匪淺,很讓人驚喜,後悔怎麼沒有早一點讀一讀這本書,而且這本書完全不存在讀不懂的情況。
本書在全譯其原文的基礎上,在每一卦每一爻後面都加入「啟示」小節,用通俗的語言和生動的故事為你掃清所有閱讀障礙,準確理解原著的精妙。並且給每一卦都配以古籍《斷易天機》中繪製的古圖,並對圖中謎語般的寓意進行破解。
這本書是採用圖解的方式,深入解析《易經》原文中的道理,通過圖畫、圖標並結合實例,讓原本枯澀的內容變得通俗易懂,讓人一看就懂,一讀就能理解其中蘊含的奧秘。《易經》是群經之首,智慧源頭,一經在手,運轉乾坤。
這樣一本50塊不到的書,只是一頓飯的錢,卻蘊藏著如此的人生智慧,令人終生受益。感興趣的話,點擊下面橫幅就可以購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