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中的生存之道,做到這4點,人生無咎,沒有災害

2020-12-22 星落澤洋

老話說:「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世事無常,人的一生有好的時候,也有運交華蓋的時候,易經其中一個現實功用就是趨吉避兇,但很多學習易經的人,都只是在學,沒有運用。

實際上易經最提倡的不是「大吉大利」,而是無咎的狀態和境界。

所謂無咎,就是沒有過錯和災害,沒有後遺症,不是不犯錯,而是知錯能改,並且能最大程度上減少犯錯的損害。如果我們可以做到易經中的以下4點,人生就不會有那麼多不必要的麻煩和災禍。

無咎者,善補過者也

點評:《左傳》有云:人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錯是難免的,所以我們必須要有及時改正的心理準備,不能夠逃避,如此自然會越來越好。顏回是孔子認為最有可能繼承他衣缽的弟子,他被稱讚「不遷怒,不貳過」。不貳過,也就是同一個錯誤不會犯第二次,知錯則能改。

對於錯誤,我們正確的態度應該是: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及時改正錯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和災禍。

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點評:君子每天勤勤懇懇,保持上進,無時無刻不謹慎從事,不懈怠,永遠保持警惕,朝乾夕惕,並不會有什麼災禍。

事情發展是複雜的,不總是一帆風順。在生活中,我們應該要保持一種航海的心態,一直小心謹慎,提防隨時可能到來的風暴和暗礁。雖然風暴還是會到來,我們卻能夠提早發現,加緊躲避或是修補帆船!

古人云,「行謹則能堅其志,言謹則能崇其德。」行動時謹慎能夠使人的心志堅強,言語上謹慎能夠培養德行,減少災禍。只要能牢記一個「謹」字,你所犯的錯誤就會越來越少。

白賁,無咎。

點評: 賁是華麗的色彩斑紋,白色是七彩光芒集中而形成的,絢爛之極以至於平淡,所謂白賁就是雖然經歷萬千世事,卻能不同流合汙,返璞歸真。

人活一世,在不斷得到的同時,也會不斷失去。我們通過奮鬥得到物質,疾病和憂愁也隨之而來。得失之間,全靠自己的判斷和選擇。

有的人在事業上不斷奮鬥,卻發現身體變差、家庭矛盾變多、生活越來越累。

要想擺脫這種得失之間的困惑,必須做到返璞歸真,歸於平淡,學會放下,達到白賁的境界。

學會放下的人,心是寧靜的,寧靜容易誕生智慧,從而身心安定從容!

要想身體舒適,就不能胡吃海喝。要想用用好的睡眠,就不能妄想太多。要想舒適自然,就不能追趕潮流。要想心情舒緩,就不能老管閒事!人生要有取捨,學會放下,放下不是放棄,而是看開了,看開了也就沒有什麼能夠威脅到自己!

無平不陂,無往不復,艱貞無咎。

點評: 平坦的地方也會有坡度,有去一定會有來,如果能在艱難困境中堅守正道,就不會出錯。

世界上時時刻刻都在發生變化,人的境遇也隨著環境的變化而不斷變化,幸運不可能永遠跟著一個人,黴運也同樣不會如此。幸運和黴運總是不斷轉化,因時因地因人而變得!

我們不能避免一些災禍的發生,但只要我們能夠擁有一顆堅忍的心,直面困難,永不言棄,最終能夠迎來美好的明天。這4點雖然說起來容易,也很好理解,但實際上做起來,還是有難度,僅君子終日乾乾一條,就非得自身有修養不可!

最後,可能很多人包括身邊的很多朋友都覺得《易經》太過於高深,又是文言文,別說是將裡面的道理運用到實際生活中了,就是光讀起來就很費勁,也很無聊,即使想讀也有些力不從心。但一次有個朋友偶然發現了這本《圖解易經》,我讀完後受益匪淺,很讓人驚喜,後悔怎麼沒有早一點讀一讀這本書,而且這本書完全不存在讀不懂的情況。

本書在全譯其原文的基礎上,在每一卦每一爻後面都加入「啟示」小節,用通俗的語言和生動的故事為你掃清所有閱讀障礙,準確理解原著的精妙。並且給每一卦都配以古籍《斷易天機》中繪製的古圖,並對圖中謎語般的寓意進行破解。

這本書是採用圖解的方式,深入解析《易經》原文中的道理,通過圖畫、圖標並結合實例,讓原本枯澀的內容變得通俗易懂,讓人一看就懂,一讀就能理解其中蘊含的奧秘。《易經》是群經之首,智慧源頭,一經在手,運轉乾坤。

這樣一本50塊不到的書,只是一頓飯的錢,卻蘊藏著如此的人生智慧,令人終生受益。感興趣的話,點擊下面橫幅就可以購買了。

相關焦點

  • 人生充滿變數,想要生存有道,一定要學學《易經》,避免多栽跟頭
    在《易經》中看到過這樣一句話:「一個健全的心態比一百種智慧更有力量。」大意是說在生活中,要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才能妥善解決生活中的瑣事。在《易經》中,無咎是每個人最根本的生存之道,人生充滿變數,想要生存有道,一定要學學《易經》,避免多栽跟頭!
  • 人生如何能逢兇化吉?《易經》早就暗示過世人,要注意這3點
    人生如何能逢兇化吉,《易經》中早有明確解釋,一定注意這三點明朝蘇州城裡有位尤老翁,開了間典當鋪。一年年關前夕,尤老翁在裡間盤帳,忽然聽見外面櫃檯處有爭吵聲,就趕忙走了出來。原來是一個附近的窮鄰居趙老頭正在與夥計爭吵。
  • 《易經》萃卦:與六爻兼吉相似,六爻無咎同樣很少見
    古今賢聖通過各卦中的智慧見解告誡人們,爻象與爻辭,要麼是兇中帶吉,要麼是吉中帶兇,六爻兼吉或兼兇的狀態是極個別的存在,同樣的道理,六爻都可以得到「無咎」結果的卦像也是極為少有的,但《易經》萃卦中的六爻便是六爻無咎。
  • 《易經》中的成功之道:別羨慕別人成功,學會這4點,先改變自己
    《易經》中的成功之道:別羨慕別人成功,學會這4點,先改變自己書籍是人們不斷進步的原動力,這句話被譽為金科玉律從來沒有被打倒過。可是我們可以見到的是,好像日常生活的擁堵始終沒有時間使我們再撿起童年時期的夥伴,靜下來讀書。
  • 易經大智慧:一個人的運勢跟吉兇沒關係,關鍵是能否知道這2個字
    中華民族,一直都是以易經文化作為根基的民族,不論是老子《道德經》中的道,還是孔子所提倡的仁,又或者是程朱理學的思想,都脫離不了易經的思維體系。所以古人就說「易是大道之源,群經之首」。倘若佔到了吉,如果不按照天道的運行規律去行事,依舊會樂極生悲,倘若佔到了兇卦,也不要垂頭喪氣,要知道否極泰來的人生道理。所以易經的精彩之處,是任何事物都存在變化和互相轉化的規律,這就是「一陰一陽之謂道」的說法。易經這部書認為,人的運勢其實和吉兇沒有關係,吉兇是結果,而並非是過程。
  • 《易經》:四大難卦之「困」卦,寓示怎樣的脫困之道
    所以《序卦傳》說:「升而不已必困,故受之以《困》」生活中,不管是個人還是團體抑或企業的發展,都會經歷這一過程,此時需要進行相應的調整,採用更為有效的方法與策略去加以改變,從而突破當前的困境,繼續向前發展,向上提升。
  • 《易經》中暗藏的「財富密碼」,成功不只靠努力,還要做到這3點
    《易經》中暗藏的「財富密碼」,成功不只靠努力,還要做到這3點學習改變命運,想賺錢,多讀易經,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周易財富學》是可以幫助人們趨吉避兇、開起轉運的財富寶典,它立足於《易經》的智慧,分析了不同的卦象可能會面臨的財運問題,並給出了相應的決策建議。
  • 易經中非常經典的4句話,每天多讀幾遍,好運不請自來
    易經是中華文化的偉大寶庫,裡面的知識和智慧,可以說是人類研究宇宙人生的一部寶典,其中含有大量的密碼,多少代人皓首窮經,也是略知一二。易經素來就被稱為「大道之源」,裡面擁有很多哲學辯證的思想,但是歸納起來又十分的言簡意賅。
  • 《張其成講易經》中64卦,學會這卦,解決人生90%痛苦
    半步治理天下,論語的地位,毋庸置疑,但對《易經》而言,則是足矣定乾坤,這篤定,可見《易經》的地位,又在論語之上,這也是為何《易經》被稱為群經之首了 。關於《易經》爻辭卦辭的說法,眾口不一,傳言稱,易經是一門高人神仙的學問,凡人一旦學了,就會被套路,導致高不成低不就,卡在中間反而是種傷害。
  • 《易經》:人生難免有過,怎麼做才能使小過之咎反成大吉之道
    在中華民族最古老的智慧經典《易經》中,古人便為我們如何正確地去認識這小過獲吉的智慧打開了一扇門,使我們從中可以一窺先賢對於小過之道的辯證認知,下面就簡單的給大家介紹一下相關的內容。網圖雷山小過卦,是《易經》六十四卦中的第六十二卦,卦象為下艮上震的異卦相疊而成,下卦為艮為止為山,上卦為震為動為雷,其卦二陽在中,四陰在外,陽爻為身而上下陰爻像翼,有鳥之欲翼而飛之像。
  • 《易經》萃卦:「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寓示怎樣的萃聚之道
    易經之樹卦辭:「亨。王假有廟。利見大人,亨,利珍。用大牲,吉。利有攸往。」《萃》卦的下卦是坤卦為地,上卦是兌卦為澤,為地上有湖之象,喻示涓涓細流從四面八方不斷地向湖中匯入的情形,表示聚集、聚合;在大量的人員的聚集在一起的時候,必然會出現混亂繁雜,難以管控的情況,因此君子要修繕準備好棍盾等兵器,以防止發生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
  • 易經言:這4個傷過我們的人,可放過卻不可原諒,也不要輕易信任
    《易經》經得住時間的考驗,也配得上財富寶典的美譽。它被譽為「諸經之首大道之源」,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總綱領,蘊涵著樸素深刻的自然法則和和諧辨證思想,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結晶。《易經》言:初九:悔亡。喪馬,勿逐,自復。見惡人,無咎。
  • 《易經》智慧,人生在世,能夠明白這5點,便能受益匪淺
    在中國的歷史歷程中,無數祖先的智慧傳承至今。早在數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就依靠自己的個人經驗和智慧來編寫書,供後代學習。這就是易經。作為年輕一代,如果我們要過上美好的生活,那麼這些祖先的智慧必不可少。周易之謎無窮無盡。當我們在生活中遇到困難時,可以從《易經》中找到合適的建議。人們不可避免地會在一生中磕碰。
  • 易經:「厚德載物,德不配位,必有殃失」,值得深思的為人處世之道
    易經:"厚德載物,福祿在上;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值得深思的為人處世之道「厚德載物,福祿在上;德不配位,必有災殃」,《易經》裡這句話翻譯過來就是:一個人只有順應事物發展規律工作學習生活才能承載萬物,獲得富貴福祿,若是德行不配我們的福報,則災殃就來了
  • 《易經》告誡男人:後半生記住這3點,你的後半生的運勢會更好
    當然在逆境來臨時,也不要太有壓力,因為所以的困局都只是暫時的,《易經》就有提到,一個男人後半生能不能扭轉困局,越過越順,就要看能不能做到這3點了。第一、面對困境,停止抱怨,不找理由,勇敢邁出改變的第一步。
  • 易經-人生 47.澤水困卦(上)
    像這樣堅守正道,面對危險而歡喜以對,窮困而還能夠求通的,惟有偉大的人物,才能做到;因而吉祥,沒有災難(貞,大人吉,無咎)。但是人在窮困潦倒之時,應該務實,保持晦默,少說多做,因為處此困頓中,難免會產生「人微言輕」的現象,你說的再好,不會有人相信(有言不信),最終讓事實說話才靠譜。若是花言巧語,光用嘴巴來解決問題,那麼就會萬劫不復,引來罪咎與羞辱,那才是真的窮困(尚口乃窮也)。
  • 易經:「人無信而不立」,信譽是人生的基礎
    本文由【墨書國學】原創,品讀《易經》智慧,學習古人文化。對於很多人來說,財富都是人生追求的一個目標,但是在聚集財富的過程中,信譽則是基礎。人無信而不立,沒有以信譽作為基礎,任何事業都不可能有長久的發展,即便你在當下有所收穫,也難有長久的支撐。《語之》中有這樣一段話:有一天子貢問孔子治國之道,孔子說:「治國要義有三,足食、足兵、足信。」
  • 易經提醒你:這4個傷過我們的人,不可原諒,更不值得再信任
    在《易經》之中有這樣一句話:初九:悔亡。喪馬,勿逐,自復。見偽君子,無咎。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初九,不用懊悔,丟失了馬匹不用尋找,它自己會回來。途中遇見了壞人,也不會有災害。因為咱們知道寬恕他人是一種好的心態,可是一直做不到,這是拿他人的過錯在懲罰自己,其實寬恕他人也是有技巧的,並不是有所的損傷都值得被寬恕。易經透露:這4個傷過咱們的人,可放過,卻不行寬恕,更不值得再信任榜首個人:欺負過咱們的人。
  • 群經之首《易經》,是什麼意思?看懂這24個字,絕路逢生逆風翻盤
    《易經》被稱作群經之首,中華文化的文明史,簡單點來說便是一部《易經》發展應用史。在中國歷史上,曾產生過幾位「多智近妖」的智謀大亨:周公旦、姜子牙、孔子、張良、諸葛亮、劉伯溫、周敦頤等,這些人或為肱股之臣,或為萬世師表,在古代歷史上,留下了不滅的功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