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爾巴菲特是世界公認的「股神」,自他進入投資行業以來,憑藉一己之力登上了世界首富榜上的大佬,他也是世界上第一位通過投資登上世界首富榜上的人。
他曾在公開場合談及窮人和富人的區別時,越窮的人往往越愛買東西,而其實越富有的人,家裡卻沒有多少東西。
而事情真的像他這麼說嗎?巴菲特給出明確的解釋,窮人和富人其實最大的差異就是在思維上,有以下幾條解釋:
一、窮人在乎價格、富人注重價值
窮人和富人對一件事情的關注點是很不同的,富人通常都會重視產品的質量與性能,不會在乎價格;而窮人則恰恰相反,他們通常會把價格放在第一位,之後再去考慮其他的屬性。
比如拿一件皮草來說,富人就會看它的材質是動物毛還是纖維毛,它的樣式是否新穎,然後才去考慮價格的問題;而對於那些生活拮据的人來說首先就會考慮這件衣服是否超出了自己的經濟範疇之內,如果遇到了一件類似的,但是便宜很多的,那麼就會果斷捨棄自己心儀的那一件,最終選擇了將就。
二、真正的富人,不會將時間浪費在買東西上
很多人都認為那些有錢人花錢一定是大手大腳的,但是其實恰恰相反,真正的富人更在乎自己的「剛性需求」,一旦自己缺少什麼東西便一次性下單,之後便不會把心思放在上面;而對於窮人來說,哪裡有打折,哪裡就有消費,儘管他們不缺某一樣東西,但是只要發現這樣東西在打折,他們就恨不得把它們搬回家,這一招在窮人身上屢試不爽,殊不知這是商家抓住了人們的痛點在吸人們的「血」。
三、富人相比窮人,往往更具自控力
回想一下自己在大促活動上花費了多少精力與金錢,如果比較少,那麼說不定你也有隱藏的富人思維。
窮人在看到某一件動心的產品時心裡會非常的癢,老是想把它們帶回家,但其實這是極度缺乏自控力的一種表現,而富人卻剛好相反,他們一定會嚴於律己,把時間和精力放在更有意義的事情上。
以上三點,便是巴菲特對於「為何越窮的人,越愛買東西」的解釋,股神的分析清晰透徹,以便於大家對號入座,避免掉坑裡。
最珍貴的財富密碼
巴菲特出生於一個富裕的家庭,但是這並沒有阻礙他創造屬於自己的財富,雖然他有著獨特的經商頭腦,但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大部分財富全部都是在50歲以後獲得的,直到今天,他仍然在堅持自己想法,做著投資。
巴菲特將自己的私人財富的85%都捐給慈善事業,當被問道給兒女留下了什麼?
巴菲特說:我已經將自己最珍貴的財富都留給了子女!
這筆最珍貴的財富就在《巴菲特寫給兒女的一生忠告》這本書中,這本書涵蓋了社交、生活、學識、成長、修身、處事、財富的內容,記錄了巴菲特的許多與普通人不同的成功思維。
點擊上方商品卡,即可~願每個人都能找到真正的財富,獨屬於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