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天使症候群,又稱安格曼症候群,這是一種由基因異常的神經發育紊亂,屬於非進行性腦疾病。主要表現為智力低下,嚴重的語言障礙,以及共濟失調,睡眠障礙和癲癇發作。患病率是1/40000~1/10000。該病不能治癒,但隨年齡增長症狀會減輕。
01什麼是天使症候群?常用的別名有哪些?臨床表現主要有哪些?
1、什麼是天使症候群?常用的別名有哪些?
天使症候群,別名有:上帝的症候群,歡樂木偶症候群,天使症候群等。一般是兒童易患的疾病。和遺傳因素有關。一般會有這些特徵:智障、嚴重的語言障礙、共濟失調、睡眠障礙、癲癇。這是由於15q11-q13ube3a基因表達不正常或功能不全造成的基因缺陷。該病由母系單一遺傳缺陷所致,例如15q的染色體印跡區有母親的15q缺陷,或有此缺陷的父親的2條15號染色體。
2、臨床表現主要有哪些?
其臨床特徵主要表現為智力遲鈍和全面性遲鈍,尤其是語言遲鈍、小頭畸形、多動、共濟失調、寬基步態及肢體震顫等運動障礙。經常爆發出難以解釋的笑容或微笑,令人愉悅,鼓掌等與周圍環境不符的快樂行為。其它相關的症狀和體徵也比較常見。
(1)失眠
主要表現為入睡困難,容易驚醒,在睡覺時害怕或大叫,總睡眠時間較短,睡眠會出現障礙,色素減少(表現為膚色淺,頭髮發黃),顎突出,齒尖寬。病人易並發多動症、焦慮症、孤獨症、侵略性、自殘性等精神病。據國外學者報導,兒童期可伴有嚴重的感染,如細菌性腦膜炎,單核細胞增多症,以及敗血症等疾病。
(2)癲癇
兒童癲癇發作比例在80%-95%,50%發生在1歲以下,75%發生在3歲以下。抽搐發作形式多樣,主要有非典型抽搐、肌陣攣性抽搐、強直性抽搐、肌陣攣性抽搐、弛緩性抽搐和部分抽搐,其中抽搐發作較少。這些症狀中,非典型失神發作和肌陣攣發作最常見,1/3以上的兒童有局部發作,如嘔吐、偏頭痛等。其中90%以上為癲癇持續狀態。EEG檢查表明兒童爆發性笑並不是由於腦電圖異常放電引起的。
02天使症候群如何進行檢查,一般要做的檢測有,磁共振成像和腦電圖
1、磁共振成像(MRI)或CT
核磁共振或CT是檢查顱內病變的常用方法。CT和MRI均能顯示輕度皮質萎縮和髓鞘不全。
2、腦電圖
EEG在出現症狀時能實時記錄腦電圖活動,發現異常後可協助診斷。Gangel症候群的典型 EEG表現為雙側性的高振幅慢波活動,其疊置同步,通常是單節奏,並且具有每秒2周的慢波分量。
3、遺傳檢驗
遺傳學檢查能夠發現染色體異常,包括甲基化聚合酶鏈反應(MS-PCR)以及基因序列分析,此外,甲基化多結核依賴探針擴增(MS-MLPA)也可幫助分析檢測。在15q11-12中,大約50%的病人出現了微缺失,另外一半的病人可以用15q11-12 DNA探針來檢測。
威廉斯等人在2006年發布於2005年的angel綜合症診斷標準,它總結了天使綜合症的相關特徵,包括發展歷史,實驗室檢查,臨床特徵和遺傳異常。American症候群的發展和實驗室檢查結果包括:圍產兒和分娩史正常,頭圍正常,無明顯出生缺陷,新生兒和嬰兒餵養困難;6-12月齡生長發育明顯遲緩,肢體運動不穩。
嬰兒期一般比較的嚴重,青春期會出現逐漸的減輕。隨著年齡的增,癲癇可會加重。有多抗癲癇藥物可選擇,如丙戊酸鈉、苯二氮卓、託吡酯、左乙拉西坦等,癲癇發作難以控制時可用生酮飲食。MRI或CT顯示正常或輕微的皮質萎縮或髓鞘發育不良。另外,85%-90%的病例可以通過基因檢測得到診斷。
03如何進行治療天使症候群,預後如何?生活中要注意什麼?
(一)如何進行治療天使症候群?
1、康復訓練
一定程度的康復訓練能改善兒童的運動、語言功能,提高生活質量。由於缺乏有效的治療手段,一定程度的康復訓練能改善兒童的運動、語言功能,提高其生活質量。嬰兒期的癲癇很嚴重,到青春期就會減輕。
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癲癇可能會加劇。所以平時注意患者的身體變化,即使已經步入青春期,也需要時刻警惕,不要放鬆。現在有許多抗癲癇藥物可以選擇,如丙戊酸鈉、苯二氮卓、託吡酯、左乙拉西坦等,當癲癇發作難以控制時可以使用這些藥物。
2、基因治療
有研究機構同時對基因治療進行了試驗,如用端粒酶抑制劑和反義寡核苷酸激活父親相關基因,補充母親相關基因缺陷,從而達到治療目的。若是有條件的,可以採取這種治療方式。
(二)預後
康復訓練對預後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如運動功能和語言功能。總體預後與特定的基因異常機制有關。現在認為UBE3A基因突變導致的損害程度最輕,15號染色體較大區域缺失最嚴重。用藥控制癲癇發作,改善睡眠,可改善生命功能,提高生命質量。
(三)生活中要注意什麼?
兒童易患癲癇,在外出或活動時需要有人陪伴,以防意外。掌握治療癲癇發作的方法,如移動病人使其平躺以防止跌倒。去除銳器,硬物及周圍可能導致創傷的物品。平時注意放鬆,不要將一些液體或者是其他的物質給患者,以免導致窒息。此外,要注意保護患者的身體,以及四肢等部位,不要捏或者是故意的碰觸,以免導致受傷。
結語:此類疾病,多半是遺傳導致的,所以在生育之前,最好做一些基因檢查,或者是婚檢等,可以幫助預防。若是家中有患病的兒童,建議儘早到醫院接受治療,早診斷,早治療,才能讓患者儘快的康復。此外,需要多了解這種疾病的各種知識點,幫助孩子儘快的擺脫病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