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福音靈修 | 耶穌受難記

2021-02-19 雅米——心青年的角落

有聲播讀:楊瀾-中國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2 兵丁用荊棘編做冠冕,戴在祂頭上,給祂穿上紫袍, 3 又挨近祂,說:「恭喜,猶太人的王啊!」他們就用手掌打祂。 4 彼拉多又出來對眾人說:「我帶祂出來見你們,叫你們知道我查不出祂有什麼罪來。」 5 耶穌出來,戴著荊棘冠冕,穿著紫袍。彼拉多對他們說:「你們看,這個人!」 6 祭司長和差役看見祂,就喊著說:「釘祂十字架!釘祂十字架!」彼拉多說:「你們自己把祂釘十字架吧,我查不出祂有什麼罪來。」 7 猶太人回答說:「我們有律法,按那律法,祂是該死的!因祂以自己為上帝的兒子。」 9 又進衙門,對耶穌說:「你是哪裡來的?」耶穌卻不回答。 10 彼拉多說:「你不對我說話嗎?你豈不知我有權柄釋放你,也有權柄把你釘十字架嗎?」 11 耶穌回答說:「若不是從上頭賜給你的,你就毫無權柄辦我。所以,把我交給你的那人罪更重了。」 12 從此彼拉多想要釋放耶穌,無奈猶太人喊著說:「你若釋放這個人,就不是愷撒的忠臣。凡以自己為王的,就是背叛愷撒了。」 13 彼拉多聽見這話,就帶耶穌出來,到了一個地方,名叫鋪華石處,希伯來話叫厄巴大,就在那裡坐堂。 14 那日是預備逾越節的日子,約有午正。彼拉多對猶太人說:「看哪,這是你們的王!」 15 他們喊著說:「除掉祂!除掉祂!釘祂在十字架上!」彼拉多說:「我可以把你們的王釘十字架嗎?」祭司長回答說:「除了愷撒,我們沒有王!」 17 他們就把耶穌帶了去。耶穌背著自己的十字架出來,到了一個地方,名叫髑髏地,希伯來話叫各各他。 18 他們就在那裡釘祂在十字架上,還有兩個人和他一同釘著,一邊一個,耶穌在中間。 19 彼拉多又用牌子寫了一個名號,安在十字架上,寫的是:「猶太人的王,拿撒勒人耶穌。」 20 有許多猶太人念這名號,因為耶穌被釘十字架的地方與城相近,並且是用希伯來、羅馬、希臘三樣文字寫的。 21 猶太人的祭司長就對彼拉多說:「不要寫『猶太人的王』,要寫『祂自己說我是猶太人的王』。」 23 兵丁既然將耶穌釘在十字架上,就拿祂的衣服分為四份,每兵一份。又拿祂的裡衣,這件裡衣原來沒有縫兒,是上下一片織成的。 24 他們就彼此說:「我們不要撕開,只要拈鬮,看誰得著。」這要應驗經上的話說:「他們分了我的外衣,為我的裡衣拈鬮。」兵丁果然做了這事。25 站在耶穌十字架旁邊的,有祂母親與祂母親的姐妹,並革羅罷的妻子馬利亞和抹大拉的馬利亞。 26 耶穌見母親和祂所愛的那門徒站在旁邊,就對祂母親說:「母親,看,你的兒子!」 27 又對那門徒說:「看,你的母親!」從此,那門徒就接她到自己家裡去了。」

你有看過《耶穌受難記》嗎?每一次受難節,我的教會都會播放這支影片,提醒我們耶穌為了救我們的靈魂,所付出的代價。幾乎每一次,我都不敢直視耶穌被打、被釘的片段,通常都是閉著眼,聽著祂的痛苦哀嚎,流下眼淚。這段經歷也應驗了「……因祂受的刑罰我們得平安,因祂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以賽亞書53章5-6節)。

約翰福音19章就記載了耶穌被審判並被釘在十字架的殘忍過程。耶穌並沒有被證實犯了什麼錯,但祂還是被無禮地對待及戲弄。第一節,彼拉多將耶穌「鞭打」了。羅馬人打罪犯的時候,鞭子是用皮帶做的,上面嵌有小塊骨頭或金屬,能把人打得皮開肉綻。同一個時間,羅馬士兵還做了個荊棘的皇冠,讓耶穌戴著。光是想像,就覺得耶穌被折磨得好慘。從這裡,透過祂的遭遇,我們清楚看見,這世界,是多麼地不講理。就連萬軍之耶和華的兒子,也沒有免於此苦。所以,當我們正在經歷不公不義時,耶穌是能夠明白並且理解我們的感受的。

 

實際上,耶穌的情況更為苦澀。因為,巡撫彼拉多,三次宣告耶穌無罪(約翰福音18章38節;19章4、6節),並且想要釋放祂。當耶穌戴著荊棘冠冕、穿著紫袍出現在眾人面前的時候,彼拉多對他們說:「你們看這個人!」(第5節)他或許是想要讓他們注意到耶穌身上的傷以及血,證明自己已經懲罰過耶穌了,希望他們能就此放過無罪的他。可是耶和華所揀選的猶太人,非但想置上帝的愛子耶穌於死地,還特別申明要讓耶穌「釘十字架」—— 一個用來處決重大人犯(如殺人、叛國等)的酷刑。無辜的耶穌本不應該承受這樣的刑法。他們見彼拉多遲遲不願意判處耶穌死刑,便威脅他,如果釋放耶穌,他們會向羅馬皇帝愷撒報告,說他背叛愷撒,不是一個忠臣。這讓彼拉多害怕自己的性命及官職被影響,所以選擇聽從了他們。

那一日,剛好是逾越節,猶太日曆裡的正月14日,將近黃昏時要殺羔羊。這時的耶穌,就是那隻羔羊——無殘疾、無罪的,完全人。接下來發生的,很多都應驗了舊約的預言,比如:同時有兩個強盜和祂同釘十字架,一邊一個,這應驗了以賽亞書53章12節說的:「祂也被列在罪犯之中。」當時負責處決的士兵是可將死刑囚犯的衣物拿來作為犒賞的。而士兵們的舉動,比如只撕開外衣,卻沒撕開裡衣,其實都被預示過(詩篇22篇18節)。這也證明主耶穌的受難和受死,雖然看似出於人的手,卻在上帝的掌控之中。上帝允許某些事的發生,是為了成就更大的事。耶穌忍受著痛苦,都要完成這些事,就是為了愛我們。

在耶穌最痛的時候,其他門徒都棄主而逃,只有卑微的婦女,從加利利一直跟隨主到十字架下,這是何等的忠心。所以,上帝揀選她們作基督死而復活的見證人。在這群人當中,有耶穌的母親,馬利亞。在臨死之前,祂還是記念了自己的媽媽,為她下半生的生活做安排,交代在場的門徒要照顧好她。

從人的角度來看,是猶太教的領袖和彼拉多使主耶穌被釘的事成了定局;但是從上帝的安排來看,是「耶和華卻定意將祂壓傷,使祂受痛苦。耶和華以祂為贖罪祭」(以賽亞書53章10節)。主耶穌的受難及受死,都證明舊約的預言成真以及祂是上帝的兒子。祂借著所承受的一切,成全了上帝所要做的救贖。這一切,都是出於愛。耶穌曾經活在這個世界,酸甜苦辣,祂都知道是怎麼樣的滋味,而且,最難的事,祂都戰勝了!所以,我們當依靠耶穌去面對所有的事,因為祂能完完全全理解我們並且給予幫助。

1. 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時,祂雖然很痛苦,但祂顧念的,還是他人的需要,只因為祂看見並順服父上帝的旨意。如果我們正在遭遇一件很艱難的事,我們願意順服,並且以父上帝的眼光看待這件事嗎?


2. 當我們因為不公平而感到憤憤不平時,我們願意放下自己的情緒,來到耶穌裡面,尋求祂的幫助嗎?

相關焦點

  • 讀《約翰福音》思考:耶穌的到來意味著什麼?
    (約翰福音 1:11 和合本)約翰福音的特別之處就在於,約翰把自己對耶穌的敘述放在上帝創世的視角之上,他是從上帝的高度來看待耶穌的整個人生,而不是站在世人的世俗角度,把耶穌當做一個普通的人來敘述。約翰把耶穌的到來放到上帝整個拯救計劃之內,因此,在約翰筆下的耶穌就不僅是一個人,還是一個上帝計劃的參與者與擔綱者。
  • 聖經揭秘 馬可福音 作者為什麼要以施洗約翰引出耶穌
    作者說,神的兒子,耶穌基督福音的起頭,正如先知以賽亞書上記著說,看哪,我要差遣我的使者在你面前預備道路。在曠野有人聲喊著說,預備主的道,修直他的路。照這話,約翰來了,在曠野施洗,傳悔改的洗禮,使罪得赦。猶太全地,和耶路撒冷的人,都出去到約翰那裡,承認他們的罪,在約但河裡受他的洗。約翰穿駱駝毛的衣服,腰束皮帶,吃的是蝗蟲野蜜。
  • 受難周默想-復活日(祂已復活)
    按著教會的傳統,從復活節之前的主日開始的一周,被稱為「受難周」,或者「聖周(Holy Week)」。「受難周」是四本福音書共同的重點,約有五分之一的篇幅直接記載受難周所發生的事件,再加上間接提及的經文,可能佔了福音書的一半篇幅,因為這一周所發生的事實在太重要了,耶穌基督的身份、使命都在此表達得淋漓盡至,這一周所發生的,也改變了猶太民族及全人類的前途。
  • 受難周靈修:權柄日——耶穌咒詛無花果樹的屬靈教訓
    耶穌回答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若有信心,不疑惑,不但能行無花果樹上所行的事,就是對這座山說,『你挪開此地,投在海裡』,也必成就。你們禱告,無論求什麼,只要信,就必得著。」受難周第二天是禮拜一,稱為權柄日。耶穌在這一天中,潔淨聖殿,咒詛無花果樹,彰顯神子的權柄和榮耀。
  • 天國的奧秘|主耶穌最愛的門徒,在約翰福音中記載了哪七大神跡?
    約翰福音讓我們看到,主耶穌能帶給人類哪些屬靈的福分。1.【約2:1-11】在迦拿的婚宴上,耶穌將普通的水變成好酒,這是耶穌所行的頭一件神跡,顯出他的榮耀來,他的門徒就信他了。人總喜歡在神以外到處尋找刺激和意義,總認為信仰生活充滿約束、寡淡無味。不知道神的偉大,不知道神是生命的源頭,萬物靠神維繫。
  • 約翰福音靈修|超越時空的醫治者(有聲中文)
    今日經文:約翰福音4章43–54節過了那兩天,耶穌離了那地方,往加利利去。因為耶穌自己作過見證說:「先知在本地是沒有人尊敬的。」到了加利利,加利利人既然看見祂在耶路撒冷過節所行的一切事,就接待祂,因為他們也是上去過節。耶穌又到了加利利的迦拿,就是祂從前變水為酒的地方。有一個大臣,他的兒子在迦百農患病。
  • 晚間靈修 |《約翰福音》7:1-13
    內容摘要主題:耶穌上耶路撒冷守節1-13節:上耶路撒冷14-36節:在殿裡教訓人37-52節:耶穌呼召人這一段有三個角度,一是耶穌在加利利遊行,祂不去猶太傳道,因為猶太人想要殺祂。這可以接著約翰福音三章看,祂和約翰同施洗;到第四章說,猶太人知道祂施洗比約翰還多,就想逼迫祂,祂就躲開了,回到加利利。
  • 施洗約翰丨耶穌基督的先鋒
    有學者將這節經文和馬太福音 11 章 10 節對照,舊約的「我」,到新約換成了「你」,從而主張舊約的耶和華神就是新約道成肉身的耶穌基督,頗有點中國「媳婦熬成婆」的味道,筆者對此不認同!神有三個位格,同質、同尊、同榮、同受敬拜!舊約的神是三位一體(參創世紀 32章24節,出埃及記33 章 11 節)。
  • 【今日名曲】《馬太受難曲》
    這次演出之後,巴赫得以復甦,成立了巴赫學會,搜尋、整理並研究巴赫作品,至今,經研究發現的巴赫作品有一千多部,但仍有大量手稿沒有找到。在巴赫身後發生過多次戰爭與動亂,全部找到這些作品是完全不可能的。以受難曲來說,知道巴赫共寫過五部,現在存世的就只有《約翰受難曲》和《馬太受難曲》了。
  • 「馬太福音」基本結構及與其他三個福音的關係
    「馬太福音」 在新約福音書中的順序排在第一位。但是「馬太福音」不是最早成書的福音書,一般認為最早成書的福音書是「馬可福音」,後來馬太和路加參照馬可福音」撰寫了「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最後,約翰又在前三個福音的基礎上寫作了「約翰福音」。
  • 耶穌受難,他是一個失敗的人嗎?
    今日福音有兩個部分,第一部份是耶穌第二次談到他的苦難。如同第一次一樣,門徒們仍然不明了、也不願明了耶穌關於苦難的話語,經文提到「門徒卻不明白這些話,又害怕詢問他。」第二部分是耶穌對於門徒的教訓。耶穌預言自己將受難,其目的在於「教訓」門徒他自己的身份與使命。
  • 受難周每日默想
    點擊「上方藍色字體「關注【福音滿滿耶穌愛你】
  • 聖經揭秘 馬可福音 耶穌是基督的事究竟是誰傳出去的
    第8章第五段,彼得認耶穌為基督。作者說,耶穌和門徒出去,往該撒利亞腓立比的村莊去。在路上問門徒說,人說我是誰。他們說,有人說,是施洗的約翰。有人說,是以利亞。又有人說,是先知裡的一位。又問他們說,你們說我是誰。彼得回答說,你是基督。耶穌就禁戒他們,不要告訴人。本段結束。
  • 本科:約翰福音 第六課丨耶穌路過撒瑪利亞回到加利利
    撒瑪利亞婦人對耶穌的認識a.  跟她說話的是個猶太男人,後來尊稱其為「先生」(我主);b.  他比雅各大,是能賜予水的人;c.  是先知(未卜先知);d.  是猶太人的拉比;e.  最後才認識到耶穌就是彌賽亞─基督。4.  耶穌的結論(約4:23–24):撒瑪利亞人跟猶太人種族歧視很深。
  • 聖經揭秘 馬太福音 猶大出賣耶穌這個故事漏洞有多少
    為什麼馬太福音要寫三十個銀幣,有人說是因為出埃及記21:32寫一個奴隸的價錢是三十合客勒,所以猶大出賣耶穌就是三十塊錢,他們怎麼能把耶穌當成跟奴隸一樣呢。其實作者為什麼寫三十個銀幣,在馬太福音27:9-10有說:這就應了先知耶利米的話,說,他們用那三十塊錢,就是被估定之人的價錢,是以色列人中所估定的,買了窯戶的一塊田。
  • 晚間靈修 |《約翰福音》9:1-12
    內容摘要主題:瞎眼的得醫治約翰福音第九章的主題是耶穌醫治瞎子。八到十二章講到耶穌是生命的光,祂讓人在光中得自由,祂讓人眼睛得看見,祂賜給人生命,祂賜給人復活,祂讓人作光明之子。約翰福音九章有三段。第一段是1-12節,講到醫治瞎子。1-5節是醫治的背景,6-7節是醫治的過程,8-12節是醫治的結果。
  • 約翰福音14:耶穌是好牧人
    經文:約翰福音10:1-21題目:耶穌是好牧人
  • 「邏各斯原本就在」:關於《約翰福音·導言》的解釋
    這種期待感動了我,所以,我鬥膽基於淺薄的才學,分享一下一個非基督徒關於《約翰福音·導言》的理解。2016年12月22日 記於重慶北碚 西南大學拉丁文經藏研究所《聖經·約翰福音》第一章古希臘文吟誦這句話在解釋作為聖子的耶穌基督與萬物的關係,即萬物因祂而成。第一句話講耶穌基督是「邏各斯(λόγος)」。因此,所謂「一切因祂而成,無祂則所成者無有所成」,指一切因原本就存在的「邏各斯(λόγος)」而「成」。這裡的「成」指「被造就」。如何理解「一切因原本就存在的『邏各斯(λόγος)』而『成』」?顯然,約翰在此處呼應了《創世記》的創世過程。
  • 聖經揭秘 馬太福音 耶穌十二個門徒的真假
    在三部對觀福音書中,主要是講耶穌的故事,十二個門徒除了猶大在出賣耶穌的故事中經常提到,還有一些故事讓彼得當配角,其他的十個門徒基本上只提到過名字、並沒有戲份。後來的約翰福音較靈活,才給多馬、腓力、安得烈等都編出一點跑龍套的戲。耶穌十二個門徒的名字三部對觀福音書都有提到,分別在馬可福音3:16-19,馬太福音10:2-4,路加福音6:14-16。
  • 耶穌說:我來本不是召義人悔改,乃是召罪人悔改 - 耶穌基督福音
    我們打開聖經路加福音5章32翻到一起讀:我來本不是召義人悔改,乃是召罪人悔改。」今天我與大家一起查考、交通、分享《悔改》獻上禱告:親愛的阿爸聖天父、我主耶穌基督、感謝聖靈常與我們同在!阿們。感謝主恩!耶穌基督教會差遣工人岑弟兄,藉著他手中所寫的和"口中"所講的真理的道,就是叫我們得救的福音。按時分糧供應給我們,將屬靈的事講與屬靈的人聽,使我們生命更豐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