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時間:2012年6月24日——2012年7月15日
開幕式:2012年6月24日 15:00
展覽地點:北京泰吉軒畫廊
畫廊地址:北京市西城區白雲路6 號雲起時珍寶花園A1- 8 (長安街首都博物館向南500米路東)
畫廊電話:010 - 63287686
很多攝影師都曾對花卉拍攝產生過興趣,並親自實踐過。今天,我們面前的這兩位攝影師,應稱得上攝影史上花卉攝影的巨匠。
伊莫金·坎寧安作品
伊莫金·坎寧安(Imogen Cunningham) (1883-1976年)作為攝影史上最重要的女攝影家,作為純影派倡導者F64小組中唯一的女性,她是純影派攝影風格中當之無愧的代表。75年的拍攝生涯,她的藝術造詣達到了如火純青,她的許多經典之作已成為攝影藝術的範本。曾師從美國早期攝影大師愛德華·寇蒂茲,德國留學期間又為奧古斯特·桑德做過助手;完整而系統的專業理論學習與豐富的藝術實踐,鑄就了她嚴謹的攝影態度和深厚的藝術功底。師承兩位泰鬥級人像攝影大師,讓坎寧安在人像攝影方面頗有成就。她的人像、花卉攝影為世界攝影美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並影響了整個世界的攝影發展。1920-1940年,是坎寧安藝術創作的巔峰期,大部分高品質的代表作都創作於這一時期,特別是她的花卉攝影。在她的花卉攝影中,我們不難看出,她仿佛是在與花兒交談,為花朵拍攝肖像,她用精妙絕倫的光影變化來表達花卉細膩的質感,傳達著每一朵花卉那截然不同的性格和自身的品質。坎寧安曾經說過:「如果一張肖像真的很好,它永遠都是好的」。的確,她做到了。
羅伯特·梅普爾索普作品
羅伯特·梅普爾索普(Robert Mapplethorpe)(1946-1989年),1963-1970年在普拉特美術學院學習繪畫與雕塑。畢業後,在紐約結識了和他一樣毫無名氣的音樂人帕蒂·史密斯,倆人共同追求純粹的藝術。七十年代,梅普爾索普便與攝影結下不解之緣。他的拍攝大膽出新,但攝影技法與風格卻十分傳統。為了能夠充分表達不同作品的思想,他研究各種攝影工藝的表達特點,因此他的作品多種工藝並存。1976年,梅普爾索普在紐約成功舉辦了他的第一個展覽後,便在美國攝影界拔地而起。進入八十年代,他開始專注拍攝人體、名人肖像和花卉,他用極其柔和的光線將男性的陽剛與陰柔之美強烈混合;他的花卉攝影更是獨具匠心,他將一種隱含的危險、妖冶,藏匿在他的攝影作品中,他拍攝的花卉充滿了詭異與魅惑,這些呈現「詭異」之美的花朵其實恰恰是他心靈的表現。他用花的「詭異」來為自己繪製一幅靈魂的肖像。純淨的畫面,黑暗的背景,被光線精心照亮著的花朵,沉靜、妖冶、冷豔、詭秘,同樣堪稱經典。舉世矚目的藝術才華,使他成為攝影史上少數幾個被美術界接納的攝影家。驚世駭俗與賞心悅目同在、「黑暗王子」與「光的天使」並存,是他獲得成功的秘訣。他自己說過:「我希望我能活著看到我成名的那一天。」他實現了。
36年前的今天,伊莫金·坎寧安告別了她痴迷一生的攝影藝術。坎寧安安詳之日,恰是梅普爾索普崛起之時,今天,捧出攝影史中兩位花卉攝影巨匠的作品,旨在紀念她們、緬懷她們,感謝她們為人類、為世界影像藝術做出的巨大貢獻。這次展出了難得一見的坎寧安早期拍攝並同期製作的原版銀鹽照片,十分珍貴。現已95歲高齡的羅達爾(Rondal)從事攝影82年,5歲時便開始給母親坎寧安做暗房助手、他是多蘿西·蘭格的學生和安塞爾·亞當斯的第一位暗房助手,在坎寧安基金會的授權下,他使用坎寧安原始底片製作的照片同樣是不可多得的精彩之作。梅普爾索普的這組花卉題材作品,是1984年用照相凹版工藝製作的,每一幅的色彩差異都體現了他在藝術表達上的完美追求。
自拍、男性、社會名流、藝術家、花卉,不同時期的兩位藝術家,居然有著相同的拍攝興趣與拍攝對象,這些相同之處,並沒有影響到她們在攝影界各領風騷。構圖謹嚴、畫面簡潔、精緻細膩,不同性別、大相逕庭的拍攝思想與拍攝視角,兩位藝術家竟然恪守相同的拍攝態度,相同的態度,使她們的每一幅作品都呈現出高貴優雅的古典品質。今天,泰吉軒畫廊大膽地把這些風格迥異的藝術作品對比展出,目的是讓大家感受攝影藝術的演變過程,尋覓影像藝術的發展軌跡,領略經典影像藝術觀賞與收藏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