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聯絡了非洲的農場主,知道了發財的奧秘

2021-01-19 懂球帝官方

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X博士(id:doctorx666)。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策劃:尼古拉

剛剛過去的2020年,對於大多數行業的人來說,最直觀的感受就是疫情之下,錢太難賺了。

尤其是大批年輕人,一邊被「福報」損耗著幸福指數,一邊又試圖通過加倍「福報」期待有朝一日收穫幸福生活,別提多擰巴了。

但是我們X博士編輯部卻發現,有些聰明、膽兒大的年輕人根本不願意被一個個概念框定,他們早已擼起袖子,投身到另一片充滿機遇的大陸——非洲。

我們X博士的好朋友邵小姐就是這樣一個real cool girl,她在非洲開了一家農場。

於是我們直接派出了非洲的線人採訪了她。

邵小姐是個正牌外語系畢業生,而她學的是一門不算小的小語種——法語。

而很多人不知道,使用法語最多的地區不在法國,而是在非洲。

邵小姐在畢業後,選擇去了非洲當翻譯,能拿幾倍於國內的薪水,她加入了一家大型國有企業,並且外派去了一個在非洲都不算太平的國家:剛果。

剛果民主共和國,非洲第二大國家。

今天的剛果歸納起來就兩個字,窮和亂。

它資源豐富,但依然是全世界最窮的幾個國家之一;東部大湖地區的各種武裝衝突也從來沒消停過。

在剛果工作過的人對這種場景早就習以為常了。

這種環境就像一塊試金石,很多剛從學校出來的小年輕直接就sui了,每天龜縮在辦公室,門都不敢出,更不用說開展業務了。

但是邵小姐很快就適應了這種複雜的環境,上到大大小小的政府官員,下到街面上的各種牛鬼蛇神,依靠著語言優勢,邵小姐和這些人打起交道來可謂遊刃有餘。

但是大國企「體制」之下,有能力的人有時也只能做個低三下四、看領導臉色的小職員。

邵小姐厭倦了這種跪著賺錢的生活,於是她拿出了工作幾年積攢的全部薪水,搞了一塊接近10公頃的土地,正式開始了她的「農場主」生活。

選擇開農場並不是因為中國人的「種地天賦」,但是邵小姐敢在非洲開農場,是經過縝密思考的。

第一,在非洲開農場成本很低。

相較於國內的土地價格,剛果簡直太便宜了,萬把塊錢一畝地,還是永久產權。而且這裡很多是未經開墾的肥沃土地,一腳能踩出油來。

第二,這是個剛需。

剛果人雖然自己種菜,但無論品種還是數量都只能勉強滿足自己的需求。

而邵小姐農場的主要客戶是在那裡生活工作的中國人。

剛果雖然經濟依然落後,但是近幾年隨著政治局勢穩定下來,發展的速度在加快,而且因為資源豐富、機會眾多,一大批中國企業在當地搞起了大型項目。

一個項目,成百上千中國人,是要吃飯的。

主糧或許還能勉強在當地採購,但是蔬菜可就不那麼好找了,除非你能和當地人一樣每天把木薯、香蕉和芒果當菜吃。

木薯是當地的一種主食。

香蕉和芒果都算正經飯菜。

第三,行業競爭弱。

你可能會問,難道當地人不會種菜嗎?

規模農業也是個技術活,即使不考慮中國人的胃口,要滿足眾多項目上成千上萬中國人,一日三餐規模的菜,以當地人的水平還真就種不出來。

看準了這三點的邵小姐,拉上了技術合伙人,從附近村子裡找來幾十名農民,如同當年的西部拓荒者一般,開始了她的事業。

而邵小姐最初的全部家當,只有從萬裡之外的中國空運而來的幾箱蘿蔔、白菜種子。而這些都是中國人最常吃的品種。

開荒與燒荒。

幹事業講究天時地利人和,但是剛果這塊曾經讓切·格瓦拉吃癟的地方,似乎喜歡給不屬於這塊土地的外來者以嚴峻的考驗。

邵小姐的拓荒之路用艱苦卓絕來形容一點也不過分。

未開墾的土地同時也意味著不會有任何基礎設施。建立農場初期,邵小姐和她的夥伴們經歷了一段近乎原始人的生活。

不僅沒水沒電,連住的地方都是用貨櫃臨時改裝的,烈日之下鐵皮屋如同蒸籠。

當地衛生狀況本就不佳,新開墾區域的蚊蟲數量更是驚人,一不小心就會染上瘧疾。

當地人的「撤碩」。

既然是種地,因地制宜就很重要,要在剛果種好地,生搬硬套中國經驗是不夠的。當地的水熱條件和病蟲害情況和國內都很不一樣,邵小姐為此著實吃了幾次虧。

招了蟲災的西瓜。這瓜,不保熟。

一場冰雹過後,青菜都被打成了麻子。

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在開農場的過程中也顯得尤為重要。因為你不僅要與天鬥、與地鬥,還要「和人鬥「。

邵小姐再神通廣大也不可能一個人種100畝地,如何從無到有,建立一支高效的農民隊伍是決定農場成敗的核心問題之一。

附近村裡招募的農民,對農業的理解還幾乎處於刀耕火種的時代。畢竟剛果的自然條件實在太好,靠著老天的恩賜,莊稼不用刻意打理,也能勉強果腹。

而且剛果人的命運長期以來根本就不掌握在自己的手裡。

曾經的比利時殖民者除了讓這塊土地上的先民帶著鐐銬在叢林中採橡膠,並沒有教給這些倒黴的黑人更多農業技術。

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對剛果進行了慘無人道的殖民統治,砍掉一隻手是比利時人在種植園的重要「管理手段」。

雖然黑叔叔們體力一流,但是距離成為合格的勞動者,還差著老大一截。

邵小姐在團隊和管理上確實下了功夫。

首先,門檻要高。招人的時候,不會種地不要緊,但是要踏實肯幹體力好。招來之後馬上進行培訓。從犁地、播種、育苗到除草、施肥、灌溉,邵小姐的團隊手把手把這些技術毫無保留的教給工人們。

其次,待遇給夠。在邵小姐的農場工作不僅能拿到一份相當不錯的薪水,定期還能收到一些農產品作為福利。

最後,中國人和當地人一律平等。人手緊張的時候,中國工人也要身先士卒和黑叔叔們一起在田間勞作。

從開荒到耕種,有時候成事兒靠的就是「日拱一卒」的精神。

度過了初期的種種難關,邵小姐的農場很快就走上了正軌。產出的蔬菜物美價廉、品種繁多,迅速在當地打開了市場,在很短的時間裡就爭取到了幾個大客戶(華人超市,大國企)。

這個瓜,保熟,黑人姐姐都說好。

雖然憑著對客戶良好的服務與優質產品站穩了腳跟,但是邵小姐也向我們坦言,農場生意正面臨著新的挑戰。

藍海不可能永遠是藍海,種菜畢竟是個低門檻的生意,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到非洲淘金,不少人也想在農業生意上扎一筆錢。

這其中甚至不乏一些資本雄厚的大公司。他們在當地搞出了相當現代化的農場,甚至一度想用價格戰的方法打垮其他「個體戶」農場。邵小姐曾眼見他們用巨大的貨車將一車車蔬菜以遠低於成本的價格傾銷到市場上。

好在「個體戶」體量輕,成本夠低、運作靈活,沒那麼容易被打死,搞價格戰的大公司除了「補貼」了客戶,也沒撈到什麼便宜。

商業之外,農場還給這片古老的紅土地帶了新的轉機。在這個失業率高達40%的國家(數據來源剛果(金)計劃部國家促進投資辦公室),邵小姐的農場為周圍的村莊提供了就業機會,對這些農民來說,或許這將成為改變他們命運的起點。

你們肯定都想知道邵小姐經營農場一年能賺多少錢,雖然她不想說,但是超過「知乎人均水平」還是綽綽有餘的。

在邵小姐看來,非洲在絕大多數人眼中更像世界的B面。

人們對於它印象總是兩極化的。要麼把它想像成充滿異域風情的大草原;要麼就把非洲視作充滿戰亂、瘟疫的荒漠。

梅麗爾·斯特裡普出演的《走出非洲》是典型的坐在大莊園中的西方人對非洲的單方面憶想。

但真實的非洲是複雜的,遠非一兩句話所能概括。他們可能住著全世界最差的房子,但是用著和你我一樣的5G手機。

還沒吃上外賣的非洲小哥,已經先穿上了外賣小哥的衣服。

但其實了解我們所生活的社會也並不比認識遙遠的非洲更容易。

在大風大浪的時代下,想要抓住浪潮就需要勇氣與眼光。

有人一邊拼命在國內搶蛋糕一邊拼命抱怨蛋糕不好搶時,有人已經選擇去另一片市場做蛋糕了。

還是那句老話,If you want the truth, follow the money.

黑叔叔們距離真正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可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也意味著這個巨大的市場還充滿著潛力。

中國幾千年來一直走在農耕文明的道路上,中國人的民族性格,如同糧食一般,是從這些黃的、黑的、紅的土地中長出來的,安土重遷似乎是一種宿命。

但中國人也從不缺少走出去的勇氣。

走西口、闖關東、下南洋,無論何種原因,都有大批國人走向海外,去尋找生的機會,尋找財富與尊嚴。

在這個增速放緩,壓力增大的社會中,不少自認為是天選之子的boy們,稍微被時代的小小浪頭拍了幾下,嗆了幾口水,就開始哭爹喊媽,甚至還懷念起 good old days 來。

呼喚教員的時候,別忘了教員還說過:廣闊天地,大有作為。

其實很多抱怨自己沒趕上好時代的人的人生,就是那種需要活兩遍才好意思承認活過的無聊人生。

對於富有勇氣的人來說,投身時代的潮流才是正確的選擇。

而其實我們每個人本就身在時代潮流之中,而時代永遠在召喚。

設計/視覺  東北

相關焦點

  • 南非八旬黑人農場主被襲殺:農場犯罪真的不分種族
    【搜索下載華輿APP(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關注全球華僑華人,瀏覽世界各國媒體新聞資訊,無需翻譯——華輿在「手」,世界盡在掌握】華輿訊 據非洲時報報導 近日,在誇祖魯納塔爾發生的一起農場襲擊案件當中,一名80歲的黑人農場主不幸被殺。
  • 大自然的奧秘我們又知道多少
    經過此次疫情,我們是否應該重新思考幾個問題:我們真的懂自然嗎?我們是否真的做到了與大自然和諧相處?老祖宗的話真的已經過時了嗎?無數的科學家傾畢生之力想揭開自然界背後的奧秘,然而事實證明,人對自然的了解還很有限。把自然當成老師吧,我們向自然學習的東西還有很多。當然,學習大自然的目的不是要我們去改變它而是去保護它,我們不能離開自然而獨立生存。那麼,與之和諧共處不是顯得輕鬆而愉快嗎。大家對此問題怎麼看?歡迎留言評論。
  • 非洲真的很貧窮嗎?看了菜市場才發現貧窮的是我們,他們是思想窮
    如果我問你世界上最窮的國家是哪一個,你肯定會首先說非洲地區吧。可以說你到了非洲的菜市場,才會發現其實更貧窮的是我們,他們窮的只是思想而已。相信在大多數人的印象當中,非洲都是一個相對比較貧苦的地方,所以就算是在電視的新聞上面,我們也經常會看到國家的新聞報導,援助非洲地區,援助非洲的人民。當然非洲的很多國家也親切的把我們中國稱為老大哥,畢竟我們對他們的幫助也不是一星半點,簡直可以說是非常關愛有加了。
  • 一百萬華人在非洲為啥不願回國?驢友:在非洲是土豪,回國變窮鬼
    如果大家真的了解過非洲的歷史,就應該知道,非洲是一個比較「富裕」的地區,但是這種富裕,並不是單純的指金錢,而是指非洲的各種機遇。 例如非洲有各種各樣的礦藏以及農產品,其中包括黃金鑽石,還有各種各樣隨處可見的各種高熱量食物。
  • 非洲是巧克力的原產地,為何當地小孩卻吃不起?看完很心酸
    就說我們中國吧,各種款式味道的巧克力應有盡有。就是這樣一個風靡全球的美食,它誕生在非洲,但是在當地卻很少有人能吃得起巧克力。一個正常人不用想都知道巧克力在非洲可是最廉價的,但是為何當地的小孩連最廉價的巧克力都吃不起呢?製作巧克力的原材料是可可豆。
  • 農場主、小鬼和菸草 | 特稿
    《洛杉磯時報》報導說,邊境關閉和航班取消阻隔了全球移民工人流動,讓韓國農場主和東南亞移民工人同時陷入絕境。我們翻譯並向各位推薦這篇報導,理由有兩點:這是2020年全球糧食問題的很好腳註,也是後工業化國家的農村和社會結構變化的過程。農場主、小鬼和一萬八千株菸草:新冠疫情如何打亂韓國農業陣腳?
  • 尋根|每個中國人都該知道的身體奧秘
    我自認為已經掌握了終極之奧秘,那就是:◆ 老祖宗當農民的時間太長了!沒有開玩笑的意思。已經有了非常充分的考古學證據證明,人類從狩獵採集的生存狀態轉入農業耕作後,身高會變矮。人類學家早有共識,中國人與歐洲人並不是從不同品種的猴分別進化而來的,我們的先猴是同一群猴。大約100萬年前,一部分先猴們從非洲大陸來到歐亞大陸,而後又分為幾支。只是幾十萬年間在不同地理環境中的演變,不同群體當然會產生一些基因上的差異。
  • 大家都是黑人,美國黑人很多肌肉猛男,為何非洲黑人卻顯得瘦弱?
    就拿我們熟悉的黃種人來說,可以清楚地看到,如家文化圈的中國、日本、韓國等,體格都十分接近,幾乎沒有差別。而就算是東南亞各國的黃種人群,雖然長相、體態等方面有著不小的差別,但是高低、胖瘦等方面卻並沒有多麼明顯的差距。
  • 英超升班馬解析之富勒姆:臥薪嘗膽,低調農場主志在雪恥
    接下來,我們就詳細說說這支富勒姆的陣容構成,瞧瞧不起眼的農場主究竟有多少把握實現內心的野望吧。這名96年生的小夥子上賽季踢了32場意甲聯賽,並且已經代表非洲雄鷹出場14次。諾卡埃的國籍、場上位置和身高會讓人不由聯想起曾經在富勒姆效力過的馬爾布蘭克,而且他也的確像前輩一樣能徵慣戰:上賽季英冠45場貢獻3球5助攻,和卡瓦萊羅構成了農場主左右兩條邊路的「雙卡」組合。
  • 奈及利亞暴發非洲豬瘟疫情,英媒:估計近百萬頭豬被撲殺
    據英國《衛報》6月18日報導,西非國家奈及利亞最近暴發了嚴重的非洲豬瘟(ASF),據該國農戶估計,已經有近百萬頭豬因此被撲殺。據農戶稱,今年早些時候,非洲豬瘟疫情和新冠疫情同時在奈及利亞暴發。非洲豬瘟最初出現在該國最大的港口城市拉各斯和臨近的奧貢州部分地區,現在已經蔓延到全國36個州的四分之一以上。目前官方還沒有給出疫情造成的損失數據,據《衛報》採訪的農戶估計,到目前為止,已有近100萬頭豬被宰殺。位於拉各斯的Oke-Aro是西非最大的養豬合作社,農場主貝羅表示,僅該合作社就宰殺了約50萬頭豬。
  • 辛巴威:從非洲第二淪為紙幣不如紙的貧困國家,為何越混越慘?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在1980年辛巴威剛剛獨立的時候,在非洲的南部地區是僅次於南非的強國,很多的工業品能夠滿足自身的需求,糧食自給自足還能夠外銷,當地民眾的生活水平甩出好多的非洲國家一大截。當時的辛巴威是「非洲的糧倉」,向非洲各國出口了大量的糧食,養活了無數的饑民,難能可貴的是在災荒年仍然出口糧食緩解災荒救濟受災國家,而自己的民眾衣食無憂。
  • 球星退役後的奇葩職業:撲克玩家、農場主,還有人當了市長!
    很多球員都會依靠自己球員時代積累的人氣和人脈在退役後繼續從事著籃球相關的行業,比如魔術師詹森現在是湖人的運營總裁,比如喬丹是黃蜂隊老闆,奧尼爾和麥迪也經常會出現在NBA比賽的解說席上面。而有些球員則不同,他們在退役之後幾乎是徹底告別了籃球,將自己的天賦帶到了各行各業。
  • 農場主富裕了,為什麼日子還不好過呢?不捨得花錢嗎?
    農場主富裕了,為什麼日子還不好過呢?不捨得花錢嗎?農場主種地養家餬口,以前種地要交農業稅,現在不僅不用交稅,而且國家還給農場主種地補貼,所以農場主的生活就比較過去那是富裕了,可是農場主的日子還是過得緊,難道他們有錢不捨得花?農場主真的富裕了嗎?
  • 有關非洲蝗災,網友問的最多的幾個冷知識,我不許你還不知道
    前天我發表了一篇關於非洲蝗蟲災害的文章,不少網友紛紛留言,評論中提出了很多有意思的問題,接下來我解答一下大家的疑問,也希望大家多多轉發,讓更多人了解一下這些冷知識。1、這麼多蝗蟲是哪來的?會不會是人工飼養的?
  • 【未來一個月】星座發財排行榜
    歡迎註明出處「塔羅星座艾菲爾老師」後轉載!但其實這些舉動都是會趕跑財神丶洩財氣的。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趕走財運的壞習慣有哪些。另外,11/8立冬日是轉換年運的時機,老師要告訴你接下來這個月到11/8日立冬前的星座發財排行榜。請參考太陽丶上升星座。記得看到朋友或家人皺眉頭時,提醒他們喔!在老師官方微信a529597輸入關鍵字【火焰貔貅】,下載粉晶與貔貅圖陣讓妳獲得正財和實業財,滋潤妳的愛情,讓自己『愛情事業丶人財兩得』!預
  • 100萬「華人」在非洲為何不願回國?可能是土豪與窮人的差別
    一、非洲印象平心而論,對比於西方,人們對於非洲的影響可能大部分都不是特別好。首先從教科書中認識到的非洲,那是我們人類文明的發祥地,擁有著許多古老的物種和原始森林,的確是一個了不起的地方,甚至我們還記住了埃及和獅身人面像。
  • 殖民時代,非洲女子由於身形特別,歐洲人把她關在鐵籠展覽5年
    今天,我們來聊聊發生在殖民地時代非洲大陸的一件「怪事」。一位非洲女子因為身型特別,被西方列強關在鐵籠裡當成「動物」展覽5年。這個非洲女孩叫巴特曼,其於1789年出生在南非的一個部落。西方殖民者甚至派出軍隊前往非洲大陸捕捉屠殺黑人。巴特曼所在的部落也未能倖免。戰爭、黑奴貿易和飢餓讓巴特曼九死一生,其父母先後在西方殖民者的入侵中失去了生命,僥倖生還的巴特曼被運往荷蘭,幾經輾轉成為了荷蘭農場主的奴隸。
  • 《三體》細思極恐:「農場主假說」若成立,物理不復存在
    這個假說就是「農場主假說」,一個農場裡有一群火雞,農場主每天中午十二點來給它們餵食,火雞中的一名科學家觀察這個現象,一直觀察了近一年都沒有例外,於是它也發現了自己宇宙中的偉大定律:「每天上午十二點,就有食物降臨。」它在感恩節早晨向火雞們公布了這一定律,但這天中午十二點食物並沒有降臨,農場主進來把它們都殺了。
  • 中國捐出的舊衣服,送到非洲後成什麼樣了?看完你還敢捐嗎
    隨著中國的不斷強大,在國籍上的作用也越來越顯著,面對一些貧困的國家我國也會幫助援建當地建築,發揮自己一個大國的力量,而我們都知道非洲很多地方,就非常的貧窮,而我們也是對非洲伸出援手,其中就包括捐贈舊衣服到非洲去,這些衣服送到非洲以後,成什麼樣子呢?看完你還會捐麼?
  • 國外最牛的「雷電馬」,天天蹭電蹭上癮,農場主都快氣暈了
    為了防止圈養的牲畜走失,很多農場主都會在農場四周裝上一圈電網,一般來講,當動物無意中碰到電網,都會被其強烈的電流給刺激到,以此來杜絕「越獄」的事件發生。不過,奇妙的生物圈這麼大,怎麼可能會沒有幾個憨憨來給農場主上一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