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粹德國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籤署投降書的三名將軍,下場如此慘

2020-12-26 落筆曉生

就在1945年5月份,納粹德國所面臨的情況非常嚴峻,不能選擇繼續前進,更沒有辦法後退,夾擊在兩國之間,最終還是走投無路,無奈之下向兩國無條件投降。最終有三名將軍代表該國來籤署投降書,那如今他們的結局又會是什麼樣的呢?其實在當時籤署投降書的將軍不只是三名,當時走投無路的德國只能任人宰割,竟然兩天內投降了兩次。

1945年5月7日,德國政府派約德爾上將籤署無條件投降書,當時代表盟軍籤字的就是史密斯將軍。當時蘇聯的代表僅僅就是臨時找到的一個不出名的蘇斯洛帕羅夫少將,還沒等到這位少將去上報情況,儀式就正式開始了,雖然內心裡不願意,但也很無奈,只能坐在那裡。

整個投降儀式比較順利,盟軍也沒有刁難德國人。後來史達林知道這種情況之後,暴跳如雷,莫斯科不承認這一次投降儀式。後來莫斯科強調,當時所籤署的投降書只是一種「預演」,投降書上面的內容必須要改掉,這一次投降儀式不算數。

剛才我們所說的三位代表德國投降的將軍,他們最終的結局是怎樣的呢?第1位就是凱特爾,不得不說他似乎和投降活動很有緣分,在1940年6月份時,凱特爾元帥當時在和戰敗的法國進行談判,最終無奈之下也只能答應他們全部的條件,後來上級看到他所做出來的貢獻之後直接給他加封,其實這似乎就是他在二戰中唯一一次能夠拿得出手的功績。

沒有想到時間還不到5年,他竟然成為第三帝國無條件投降的代表。籤署投降書還沒有多長時間就被逮捕,最終作為主要的戰犯,在紐倫堡收到審訊,於1946年10月執行絞刑。

再來說一下第2位代表弗雷德堡上將,前一天才剛剛籤署了一份投降書,沒有想到後來半夜從法國趕回到柏林再一次投降,經過了兩次投降受了兩番侮辱。在籤署投降書不長時間,後來法院就開始宣布一定要逮捕他,在同年5月23日,似乎後來沒有辦法忍受這種屈辱,最終自己竟然自殺,他死之後還沒有停止,最終被定為二級罪犯。

其實他們三個人當中,也只有史託普空軍上將的結局沒有這麼慘烈,他在戰俘營被關押,到1947年10月份獲得釋放,在1968年5月份的時候因病去世。相信大部分人也比較好奇當時的約德爾怎麼樣了,其實關於他的刑罰,盟軍之間也存在著巨大爭議,蘇聯本身就是一再強烈要求必須判處死刑。最終他也是收到了死刑判決,之前也要求法庭予以槍決,只不過還是被拒絕,最終處以帶有侮辱性質的絞刑。

更悲催的就是他在死亡的過程當中特別痛苦,在絞刑架上足足掙扎了18分鐘,之後才離開人世。不過更加悲催的事情還在後面,最終法院又重新審理了約德爾的主要罪行,結果他們認為罪名根本就不成立,所以就撤銷對於他的有罪判決。不過最終到底是不是真有冤情至今仍然沒有準確答案。

相關焦點

  • 歷史上的今天,日本遞交投降書為什麼要在密蘇裡號軍艦上進行?
    73年前,在美國向日本的廣島長崎丟下兩枚原子彈以後沒多久,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無條件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遞交了投降書,那麼,籤署投降書是在哪裡舉行的呢?相信我們在課本上都學過,為什麼這個儀式會在美國的「密蘇裡號」軍艦上進行呢?
  • 二戰德國投降時,究竟還有多少軍隊,是不是已經山窮水盡了
    幸運的是,在盟國的英勇反擊下,挑起戰爭的納粹德國節節敗退,最終在希特勒自殺後,不得不選擇投降。 1945年5月7日,德軍陸軍上將約德爾,在法國蘭斯的艾森豪總部向美、蘇、英、法籤署了無條件投降書,於是各個戰場的德軍紛紛放下武器。
  • 1945年手握80萬大軍的岡村寧次,聽到投降後是啥反應?他說了4字
    1945年,法西斯聯合軍隊遭到了同盟國軍隊的毀滅打擊,隨後始作俑者德國於1945年5月宣布無條件投降。隨後日本法西斯成了全世界關注的焦點,在投降前,日本再次集結大部隊,發動了空前的戰爭大動員。但是在毫無懸念的武力壓制下,日本還是宣布投降了。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發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無條件投降,然而日本打算進行最後的掙扎。
  • 日本宣布投降前一晚,日本皇宮死傷無數,只因日本天皇要演一齣戲
    可結果卻是造成了日本國內的自相殘殺和混亂,讓投降前夜的日本皇宮變成了"屠宰場""一億玉碎"軍國主義思想洗腦下的日本好戰國民1945年的5月8日,掀起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軸心國中,軍事力量最強的德國宣布投降。此時,全世界的二戰局勢已經十分明朗,德國一敗,距離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全面結束已經開始了倒計時,法西斯軸心國落敗在全世界看來已經沒有了懸念。
  • 二戰法國為什麼戰鬥力如此弱,僅抵抗了四十多天就向德國投降
    上圖_ 敦刻爾克大撤退 1940年6月14日納粹德國裝甲師開進巴黎凱旋門,6月22日貝當元帥建立維希法國,宣布投降。 法蘭西,當今世界五常之一,在決定20世紀歷史格局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竟然在區區四十餘天的抵抗後,體面地向納粹德國舉起投降的白旗,而後戴高樂將軍流亡英國,此等戰鬥力當得起「戰五渣」之稱!歐洲的高盧雄雞如此輕易戰敗,原因卻是極多,以下的原因聊博讀者細思。
  • 1945年德軍有700萬士兵,為何被迫投降?多年消耗早沒底子了
    從這個角度上看,羅馬尼亞相對於德國老打敗仗的義大利、自顧自不講戰略配合的日本兩大核心盟友來說,戰鬥力和配合度方面還真是可圈可點。而在史達林格勒戰役中,羅馬尼亞被蘇軍打得很慘,損失極大,後來乾脆就改變立場,站到同盟國這一邊,成為僅次於蘇、美、英的歐洲第四大盟軍,狠狠踹了德軍一把。
  • 同為二戰戰敗國的德國和日本,為啥一個能建立軍隊,一個卻只能成立...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為何同盟國處理戰敗國家德國和日本的方式不同呢?為何德國能成立自己的軍隊,而日本卻只能成立自衛隊?日本和德國戰敗後的武裝力量為何相差如此之大?
  • 美國將軍麥克阿瑟為羞辱日本,在投降儀式上,一連換了五支筆籤名
    之後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在德國都已經投降後日本還在負隅頑抗,且準備實施"一億玉碎"計劃,說白了就是讓一億軍民跟美國戰士以命換命。 原子彈跟當時所有武器壓根就不處於一個量級,可以說原子彈一出,日本再怎麼抵抗都是無用功,因此在1945年8月15日,裕仁天皇向全日本廣播,選擇接受《波茨坦公告》,進行無條件投降。
  • 附日本投降書全文
    (視頻為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籤字儀式實錄)今年是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75周年。1945年9月2日,在「密蘇裡」號戰列艦上,日本對盟國的投降儀式正式舉行。值此日本投降書正式籤署75周年之際謹以此篇,獻給和平。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 日本在二戰上投降,美國的麥克阿瑟將軍為什麼要用五支筆來籤字?
    我們都知道美國在廣島和長崎投下的兩顆原子彈和蘇聯出兵對日本作戰,加快了日本帝國主義的潰敗,促進了日本政府的迅速投降。可是在日本投降籤字儀式上,麥克阿瑟將軍卻一反常態,用了5支筆才籤完日本遞過來的投降書,你知道他使用五支筆的用意嗎?
  • 你所不知道的英文版《日本投降書》:是誰代表中國籤字
    何先生展示的日本降書複製本今天(2014年2月26日)一早,熱心網友何先生來到東方網,展示了他收藏近30年的《日本向同盟國投降之降書》複製本。他表示,聽聞全國人大常委會擬定9月3日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他希望通過這份珍貴的物件,告訴年輕人歷史不能忘卻。
  • 抗戰勝利紀念日|戰敗後的日本:軍隊無條件投降,國家有條件投降...
    1942年3月到5月,美國拿出了戰後政策的最早官方版本,助理國務卿戴維斯領導下的戰後對外政策諮詢委員會下設的安全問題小組對日戰後處置問題展開了幾輪討論,最後向羅斯福總統提出了要求德國和日本無條件投降的建議。這是無條件投降原則第一次被提出,目的是根除德日法西斯主義的政治基礎,而瓦解德日法西斯也是美國主導重建國際秩序的要點所在。
  • 二戰納粹德國前五將軍排名,隆美爾僅列第三,第一敢硬懟希特勒
    第二次世界大戰雖然已經結束70餘年,但是一直到今天關於二戰的一些事情都沒有定論,其中納粹德國知名將軍眾多,前五都是哪幾位?可謂是眾說紛紜,今天我就將我個人認為前五的將軍羅列出來,看看和大家想的一樣不一樣。
  • 二戰德國投降後,為什麼日本還在負隅頑抗,不肯投降
    1945年5月8日,德國籤署了無條件投降書,向盟軍投降。二戰的歐洲戰場就此宣告勝利。不過日本並沒有打算承認失敗,而是積極準備本土作戰。早在菲律賓戰役打響的時候,日本意識到敗局難以挽回,開始考慮本土作戰。
  • 二戰唯一向軸心國和同盟國都宣戰的小國,只有三萬人,卻很富有
    戰爭雙方主要是法西斯集團組成的軸心國和其他國家組成的同盟國。戰爭爆發之後,同盟國和軸心國之間是相互宣戰。當然,有一個國家很特殊。這個國家同時向同盟國和軸心國宣戰。而且這個國家並不是大國,是個只有三萬人的小國,這個國家就是聖馬利諾。聖馬利諾去全稱聖馬利諾共和國,是一個袖珍國家。這個國家只有60多平方千米,人口三萬多人。是位於義大利境內的國中國。
  • 納粹德國:崛起的災難
    5月7日,存在了十二年四個月的第三帝國,籤下了無條件投降書。5月8日午夜,鏖戰了五年八個月零七天的歐洲迎來了和平。炮火和轟炸停止了,但歐洲已是斷垣殘壁。這對六十年後熱愛自由和和平的人來說,依然是一場揮之不去的夢魘。 「阿道夫·希特勒是世界歷史上可怕的人物。
  • 「無條件投降」的條件,假如盟國不答應,日本仍將負隅頑抗
    眾所周知,二戰時,在美國向日本投放原子彈沒多久後,日本就在在1945年8月15日宣布無條件投降。可其實,日本並不是真正的無條件投降。日本在投降時提出了必須要答應一個條件,才接受無條件投降。什麼是無條件投降呢?無條件投降,這個主張最早是由美國總統羅福斯在1943年提出的。
  • 帝國興亡——德意志第三帝國(納粹德國)
    1933年5月10日,親納粹的學生響應納粹黨號召,在柏林市內,公開焚燒兩萬本被認為違背日耳曼民族精神的書籍。9月1日,希特勒在紐倫堡召開的納粹黨代表大會上首度使用「第三帝國」指稱納粹統治下、「國祚千年」的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