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月24日)晚上,中國-世衛組織聯合考察專家組在結束對中國為期9天的考察後,在北京舉行新聞發布會。會上,聯合考察專家組外方組長、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高級顧問布魯斯·艾爾沃德在發言的最後說了這樣一句話:「我們要認識到武漢人民所做出的貢獻,世界虧欠你們!當這場疫情過去的時候,希望能有機會代表世界再一次感謝武漢人民。我覺得此刻,世界應該了解中國所做的事情。」
一時間,臺上負責翻譯的中方小姐姐語帶哽咽。我想在那一瞬間,在場許多人的腦海裡會閃過一幕幕動人的畫面:是一對戀人隔著負壓病房玻璃相互鼓勵,是武漢天河機場梯次降落的空軍運輸機走下一列列白衣戰士豪言「誓死不退」,是烈士李文亮醫生病重前留下的那句「將來康復了我還想上前線」,是武漢的滴滴司機瞞著家人全城奔走為他人解困。
舉國戰疫,犧牲、勇氣、擔當,歷歷在目,遠未結束,正值吃勁時,未獲全勝不輕言勝利。見證這一切的不僅是中國人民,還有遠道而來的世衛組織考察專家組成員。布魯斯·艾爾沃德在發言中提及:「正是由於中國採用了全政府、全社會的這一經典傳統、看似又老派的方法,避免了少則萬餘多,多則數十萬病例的出現,這是了不起的成就。」
布魯斯·艾爾沃德所言非虛也絕非恭維,這樣一位在疫情緊要關頭帶隊趕赴中國的世衛組織高級專家在進行總結性發言的時候一定經過了深思熟慮,他的講話不僅囊括了他在中國的所見所聞,更內化了他從業以來許多的親身經歷。
我們不妨進一步了解一下這位加拿大公共衛生應急專家的專業背景。
布魯斯·艾爾沃德(Bruce Aylward)先後在加拿大、倫敦衛生和熱帶醫學院和約翰霍普金斯公共衛生學院接受醫學系統培養。1992年加入世界衛生組織,在中東、西太平洋、歐洲、北非及中亞和東南亞的現場和區域層面從事過八年的計劃免疫、傳染病控制和消滅脊灰工作。從1998年到2014年,艾爾沃德博士領導了全球消滅脊髓灰質炎行動夥伴關係,對工作力度的不斷加強實施監督和管理,從而在世界上每個受脊髓灰質炎影響的國家開展活動,部署6000多名現場工作人員,開發新工具和疫苗,並將世界上脊髓灰質炎流行國家數量減到僅存的兩個。
2011年至2016年,艾爾沃德博士主持了世衛組織作為全球衛生部門牽頭機構在人道主義緊急情況防範、準備和應對方面的工作。在這段時間裡,他處理了世衛組織人道主義緊急情況工作的全面重組問題,通過世衛組織新的緊急情況應對框架使其與機構間常設委員會的變革議程保持一致,這一框架現在規定了該組織對應急行動的承諾和管理。
2015年12月至2016年7月,艾爾沃德博士牽頭負責具有深遠影響的世衛組織突發事件工作的策劃和實施事宜,最終開啟了世衛組織新的突發衛生事件規劃,這是該組織68年歷史上最具實質性的一次改革。
2014年9月至2016年7月,他擔任伊波拉應對總幹事特別代表,指導世衛組織2000多人開展的西非疫情應對工作,並為聯合國伊波拉應急特派團提供戰略和技術領導。
艾爾沃德博士目前擔任世界衛生組織助理總幹事,系總幹事譚德賽博士的高級別顧問。同時他還借調到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協調廳(OCHA))牽頭負責新成立的改革管理部門。
一言以蔽之,艾爾沃德博士具備豐富的國際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應對經驗,並長期戰鬥在人道主義救助與世界衛生系統政策協調的一線,這樣一位國際專家的發言是具有相當公信力的。此前,一些媒體動輒以世衛組織官員的膚色來抨擊他們對中國疫情的判斷,也顯得非常荒謬。
此次中國-世界衛生組織新冠肺炎聯合專家考察組由25位來自流行病學、病毒學、臨床管理、公共衛生等領域的中外專家組成。在中國為期9天的考察行程涵蓋北京、廣東、四川和湖北多地,全方位、深入了解全國和相關省市疫情形勢、防控措施、醫療救治、社區(農村)防控、科研攻關等情況。
在聯合專家考察組長達45頁的報告中,艾爾沃德博士談及了他們對中國政府採取了恢弘、靈活和積極的防控措施留下了深刻印象。其中「古老的方法加以現代化的科技產生了更大的效果和產出。」這種中國舉國上下的「協同優勢」讓世衛組織外方專家組發出了「無法想像」的驚嘆。
艾爾沃德博士的原話是:「這真的是一種全政府、全社會,你甚至想像不到的一種烏託邦式的集體意願。」
實際上,艾爾沃德博士所說的「古老的方法」是古今中外人類在應對突如其來的瘟疫時不約而同採取的應對措施。歸納起來便是應對流行病肆虐的金科玉律: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
這樣的「古老方法」我們在歷史上不難找到。比如中世紀當「黑死病」(鼠疫)橫掃歐洲各國時,義大利米蘭城通過嚴厲的封城措施逃過一劫,被譽為「死神繞開的城市」;又如清朝末年鼠疫在中國東北暴發,伍連德通過社區隔離的方法挽救了許多人的生命。這些的「古老方法」在當今人口超過14億的中國再次實現,它的背後是國家決策的當機立斷,是舉國人民的眾志成城。
讓艾爾沃德博士感到「驚豔」的現代科技,是他們在四川看到偏遠的地區如何協調工作。
「在四川我們見到這一點非常驚豔……當時的同事回答我們,通過5G平臺實時對話,於是我們問,能不能給我們看一下?大概2分鐘之後,實時的5G視頻對話界面就調出來。我們見到在偏遠地區的流行病學調查團隊正在開展工作。……中國有很多超出我們想像、與其他地方不同的策略。」
此外,艾爾沃德博士還提到了在此次疫情中湧現出的「利他主義」品質。他表示:「我們看到每個省都有疫情暴發,都有感染病例,但是各個省依然花很多氣力去想如何為湖北省、武漢市提供醫用物資和醫務工作者援助。我覺得這種純粹利他主義是其他國家應該學習的,這是真正意義上的團結。」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國家做出了「全國19省份對口支援湖北」的重大決策,這一決策的背後是「武漢勝則湖北勝,湖北勝則全國勝」的通盤戰略思考。
我們看到全國各省市在自身醫療資源吃緊的情況下,依舊勇挑重擔,向武漢市以及湖北其他市縣派出醫療隊、輸送醫療物資。來自解放軍各醫療單位的白衣戰士一批接著一批,抵達一線「戰場」。我們還看到,在發現香港因為缺乏醫護器材生產能力出現口罩供應短缺的情況,一河之隔的深圳當機立斷以每天10萬個的數量向香港緊急捐贈口罩。
中國上下迸發出的「利他主義」精神恰恰是中華文明幾千年來「自助者天助,利他者利己」的優良品質。這樣的同心抗疫眾志成城,正是中華民族在歷史上經歷過很多磨難,卻從來沒有被壓垮過的底氣體現。
當中國這場舉國戰疫戰至中局,我們不僅面臨著防疫形勢絲毫容不得鬆懈的吃勁時刻,還面臨著各行各業復工復產循序漸進的迫在眉睫。艾爾沃德博士在發言中提出了四點建議,希望「有助於中國完全從這場疫情中徹底地恢復其元氣」。其中圍繞武漢市需要抓住兩個關鍵點:一是圍繞傳染源的發現、管理,也就是對患者、密切接觸者、疑似患者加快診斷;二是對已經住院的病人要強化治療,對大量輕症病人要採取有效的方法防止輕症轉重,比如中醫藥的使用、綜合療法,對重症病人要千方百計實行「四集中」,減少病死率。此外,外方專家也建議中國逐步取消限制措施,世界需要中國的經驗來應對疫情:「在新冠肺炎的應對方面,中國是世界上掌握最多知識的國家,並且成功實現了境內的疫情遏制和扭轉。中國的風險在下降,而中國能夠為世界帶來的貢獻在增加。」
截至當前,日本、韓國、義大利、伊朗等國均發生了令人擔憂的疫情擴散。中國一方面應該繼續做好「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工作,另一方面應當與世界各國攜起手來共同應對疫情。許多國家當下正值「戰火初開」的疫情中前期,中國積累的經驗、總結的教訓對世界各國而言都是寶貴的,更是沉甸甸的。
在今天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趙立堅在回應日韓兩國疫情形勢時表示,中方正密切關注日本、韓國國內新冠肺炎疫情發展,對此感同身受。疫情發生以來,日韓兩國政府和人民為中國人民抗擊疫情提供了寶貴支持和幫助,中方對此深表感謝。中日韓三國互為近鄰,鄰裡之間理應守望相助,加強合作。我們願在努力抗擊本國疫情的同時,同日本和韓國分享信息和經驗,並根據他們的需求,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幫助。
疫情暴發以來,一幅漫畫作品以不斷續筆的方式巧妙地展現了「疫情無國界」的世界現實:最初在病房外為中國加油的國家相繼病倒住進病房,而在病情好轉後中國舉著「不要聚集」的牌子敬告病房外的國際友人。
自助者天助,利他者利己。在這場無情的疫情面前,中國與世界均展現出了有情有義的一面。當下,這場戰疫是地球村共同的戰役,我們衷心希望中國能夠勝利,世界各國也能勝利。當艾爾沃德博士留下那句動人的「感謝武漢人民,世界虧欠你們」時,中國人民何嘗不想說:「只願世界康復,我們不談虧欠」。
願這場國際戰疫早日取勝,願親人得以依偎,戀人得以親吻,友人得以擁抱,不分國界,不分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