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梭魚」級核潛艇交付 多技術細節鎖定未來「藍水」作戰

2020-12-11 瀟湘晨報

法「梭魚」級核潛艇交付 多技術細節鎖定未來「藍水」作戰

近日,據俄羅斯媒體報導,法國海軍11月初在土倫軍港舉行了「梭魚」級攻擊型核潛艇首艇「絮弗倫」號的交付儀式。之後,這艘核潛艇將進行一系列海試,預計在2021年左右正式服役。屆時,「梭魚」級攻擊型核潛艇將與「凱旋」級戰略飛彈核潛艇「雙劍合璧」,成為法國水下作戰力量的「雙錘」。

作為傳統的世界強國和聯合國常任理事國,法國向來重視海洋利益和海軍的全球作戰能力,一直致力於打造一支具備遠洋作戰能力的強大「藍水」海軍,以維護其龐大的海外利益,凸顯其世界級大國地位。因此,在本國和歐洲整體經濟並不景氣的形勢下,法國依然斥巨資為海軍採購各種具備遠洋作戰能力的武器裝備,「梭魚」級攻擊型核潛艇便是其中的重要一環。

「絮弗倫」號是「梭魚」級攻擊型核潛艇的第一艘。法國總共計劃建造6艘該型核潛艇,以取代目前在法國海軍服役的「紅寶石」級攻擊型核潛艇。

「梭魚」級攻擊核潛艇於1998年開始研製。2006年,該型核潛艇的設計工作宣告完成。2007年首艇「絮弗倫」號開工,一直拖延到2019年才首次下水。今年9月,「絮弗倫」號首次使用533毫米魚雷發射管發射了F21重型魚雷。此外,今年9月和10月,該潛艇成功進行了飛彈武器的試射,其中包括發射潛射型「飛魚」反艦飛彈。

那麼,「梭魚」級攻擊型核潛艇真實實力到底如何?

首先,與美國、俄羅斯以及英國等大國的攻擊型核潛艇相比,「梭魚」級核潛艇的體型中等,艇長99.5米,寬8.8米,水下排水量約5300噸。從外媒報導的內容看,「梭魚」級攻擊型核潛艇的綜合作戰性能十分可觀,它大量採用了「凱旋」級戰略核潛艇和「鮋魚」級常規動力潛艇的先進成熟技術,艇體融合了鯨型和水滴型兩種設計,靜音效果十分突出。

其次,據公開報導,該艇水上航速14節,水下航速25節,工作潛深350米,極限潛深500米,在世界同類核潛艇中處於前列。與前輩「紅寶石」級核潛艇相比,它的綜合作戰能力顯著增強,搭載了4具533毫米口徑的魚雷發射管,可以發射重型魚雷和「飛魚」反艦飛彈。同時,該型艇還可以發射潛射遠程巡航飛彈,成為法國海軍由海向陸打擊的重要支撐。此外,該型艇還搭載了先進的聲吶,搜潛和反潛作戰能力十分出色,未來將成為法國海軍水下反潛和航母編隊護航的中堅力量。

事實上,在西方國家乃至世界範圍內,法國武器裝備向來自成一體,獨立成派,集先進技術與工業美學於一身,是享譽世界的武器裝備「藝術品」。同時,法國武器裝備獨立成派的特點是充分立足本國國防需求的,滲透了法軍對未來戰爭的思考,有的裝備引領了世界武器裝備發展的潮流。例如,法國「拉斐特」級護衛艦樹立了驅護艦隱身設計的標杆,「勒克萊爾」主戰坦克的信息化設計也讓多國效仿,法國達索航空工業集團對三角翼氣動布局的深入研究深深影響了世界。在潛艇領域,法國也不走尋常路,第一代攻擊型核潛艇「紅寶石」級的水下排水量不到3000噸,與同時代的美俄英等大國核潛艇相比,明顯是個「小個子」。不過,這型核潛艇很好地完成了法國海軍賦予的使命,效費比相當高。事實上,法國對潛艇技術的研究始終沒有停止,並且也做了很多探索和設想,「梭魚」級攻擊型核潛艇便是法國交出的最新「作品」。

法國最新「作品」的閃亮登場,也同時引起了軍迷們的議論,部分人認為「絮弗倫」號的性能代表了未來核潛艇技術的部分發展方向。這個說法是有一定道理的,結合法國海軍和造船工業的系列產品及部分國家的新型核潛艇,我們可以推測出未來核潛艇技術的發展的三個趨勢。

一是大型化。與常規動力潛艇噸位在1000—3000噸不同,未來攻擊型核潛艇噸位或許會穩定在更重的10000噸左右,主要是因為這個噸位的核潛艇空間足夠充裕,隨著潛射武器越來越小型化,這個噸位的核潛艇可以滿足高強度作戰的裝備搭載需求,並且與主流核動力裝置的功率匹配度更好,「梭魚」級核潛艇水下排水量約5300噸,相信未來法國海軍仍會將潛艇研製中的噸位設計向萬噸靠攏。

二是子母化。這是法國等國海軍重點探索的未來技術之一。現實中,美國海軍已經為部分「俄亥俄」級核潛艇和「維吉尼亞」級核潛艇配備了微型潛艇。法國也提出了子母潛艇的設計構想。在法國海軍看來,以母艇承擔遠洋作戰和戰略打擊任務,讓搭載的小型潛艇和無人潛艇執行淺海掃/布雷、偵查、特戰隊員輸送等任務,可以很好地彌補大型核潛艇淺海作戰能力受限的問題,提升潛艇的任務能力,而「梭魚」級核潛艇在潛艇的尾部吊艙可以攜帶12—15名特戰隊員,執行特殊作戰任務,讓其淺海作戰能力大大提高。

三是智能化。未來海上作戰和空中作戰一樣,無人作戰裝備將成為主流。而有人潛艇很大程度上將主要承擔指揮中樞和補給基地的任務。因此,以大型核潛艇為中樞,通過布設無人潛艇、無人艇等裝備,實施水下、水面立體無人裝備的「圍獵」,很可能是未來水下作戰和海戰的重要模式之一,而「梭魚」級核潛艇綜合作戰能力顯著增強,反潛作戰能力強,若無人裝備能夠大規模配備更能讓其如虎添翼。

【編輯:張一凡】

【來源:中新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法軍服役梭魚級核潛艇,噸位明顯提升,內部構造實現無人化操控
    據了解,在各國核潛艇中,法國核潛艇因為噸位小而被外界所熟知,比如其擁有最大排水量僅為2000噸的紅寶石級核潛艇。然而,隨著「絮弗倫」號這艘梭魚級核潛艇的服役,人們對法國核潛艇的原有印象終於得到改變,讓外界終於看到該國隱藏的製造實力。
  • 法國第一艘「梭魚」級攻擊核潛艇首次下潛測試 將在年底前服役
    「梭魚」號2007年開工,2019年7月12日在法國瑟堡市造船廠下水,法國總統伊曼紐爾·馬克龍和國防部長弗洛倫斯·帕裡出席了下水儀式。「梭魚」級是法國海軍新一代攻擊核潛艇,DGA於1998年啟動改項目,旨在對法國海軍潛艇部隊進行更新換代。
  • 歷經13年的等待,法國新型核潛艇即將交付,遠洋作戰能力得到提升
    提前核潛艇,俄羅斯在這方面是有著絕對的話語權的,而俄羅斯核潛艇的性能也十分強大,當然不只是俄羅斯,其他國家也在不斷的製造核潛艇,不斷的研發和改進。據俄羅斯衛星社網站報導,法國的一艘新型核潛艇即將正式交付給法國海軍,這是十分不容易的,這艘核潛艇在2007年就已經開始建造,如今歷經13年的等待,法國新型核潛艇終於交付。 很顯然新型核潛艇交付以後,必將使法國的遠洋作戰能力得到提升。
  • 歷時13年,法國建造出「迷你」梭魚級攻擊型核潛艇
    歷時13年,法國梭魚級攻擊型核潛艇的首艇--「絮伏倫」號終於交付海軍,這意味著法國有了一款噸位接近國際主流水平的攻擊型核潛艇。 梭魚級核潛艇的水下排水量是5300噸,裝備了4具533毫米的魚雷發射管,可以發射飛魚反艦飛彈、黑鯊魚雷、海軍巡航飛彈等等。
  • 法國最強梭魚級核艇,特種鋼與黃金等價,我國核潛建造有多不容易
    文/山峰周所周知,核潛艇因為技術高端,所以造價往往都不低,世界上合法擁核的國家所裝備的核潛艇的造價普遍都不低於20億美元,雖然法國最強的「梭魚級」核潛艇造價低廉,但仍有15億美元,其使用的特種鋼甚至與黃金等價。
  • 法國梭魚潛艇,能否重振高盧雄雞的威風
    分類屬性:用於戰術攻擊的潛戰利器 本次法國下水的核潛艇,一般稱為「梭魚」核潛艇。實際上,「梭魚」是這個項目的名字。本次下水的首艦叫做「絮弗倫」號,按常規命名,叫做「絮弗倫」級似乎更加規範。但絮弗倫只是一個專用名稱,顯然不如梭魚通俗易記。 梭魚潛艇,是一款攻擊核潛艇。
  • 美國新一代彈道飛彈核潛艇發展軌跡及主要技術特點分析
    根據項目進度安排,該級首艘「哥倫比亞」號(SSBN-826)核潛艇將於2021年開工建造,2027年交付海軍,2031年實現首次戰略巡航。第二艘「威斯康辛」號(SSBN-827)將在2029年交付,2031年服役。美海軍計劃組建一支擁有12艘潛艇的艦隊。
  • 法國核潛艇建造在疫情中重啟:工作人員在艇上全部佩戴口罩
    這裡的海軍造船廠自19世紀末以來已經下水超過100艘常規或核動力潛艇:從1899年的「海象」號到1967年法國首艘核動力潛艇「可畏」號,以及法國海軍正在焦急期待的旨在替換紅寶石級核潛艇的最新一代梭魚級攻擊型核潛艇。法國海軍集團在諾曼第的造船廠有5000名員工,其中2000人是分包企業僱員。當法國政府在3月17日宣布全面禁足措施後,造船廠立即削減工作人員。
  • 全球最新核潛艇交付:下潛深度520米,搭載高超音速巡航飛彈
    但在重重阻力之下,俄羅斯依然做出了強硬反擊,剛剛,俄海軍裝備的全球最新核潛艇交付,該潛艇下潛深度520米,可搭載高超音速巡航飛彈。據俄羅斯塔斯社報導,當地時間12月10日,俄羅斯國防部知情人士對媒體表示,俄羅斯自行研製生產的「喀山」號核潛艇再次成功試射「鋯石」超音速巡航飛彈,這意味著該型潛艇的所有測試工作已經基本上完成。
  • 美國「哥倫比亞」級核潛艇下海戰略考量幾何?
    作為第五代彈道飛彈核潛艇,「哥倫比亞」級核潛艇計劃建造12艘,將逐步取代已經老化而不佔優勢的「俄亥俄」級核潛艇,首艘將於2021年開始建造、2028年完工、2031年服役,其餘艦艇將在2039年前陸續交付海軍使用。
  • 新一代核潛艇迫不及待海試,全長近100米,排水量比現役大一倍
    根據相關新聞報導稱,近日法國下一代攻擊型核潛艇「梭魚」準備進行測試。這一次由於疫情的原因,不少國家將所有的注意力先全部轉移到了對疫情的防控問題之上,這也就導致了很多國家的武器測試被耽擱了。而法國也不甘示弱,近日就傳出消息,將之前推遲已久的梭魚核潛艇計劃迅速開展。梭魚核潛艇全場99.5米,將近100,寬8.8米。法國現役的主力潛艇紅寶石級排水量只有2700噸左右,而梭魚級的排水量在4765噸,超出了紅寶石級一倍還要多。法國擁有核潛艇的歷史也相當悠久,目前世界上有2個國家擁有核動力航母,法國就是其中之一。
  • 美維吉尼亞級攻擊型核潛艇,近海「水下殺手」需警惕
    龐大的造艇計劃維吉尼亞級攻擊型核潛艇是美國海軍為應對後冷戰時期威脅專門建造的一型核潛艇。美國海軍原計劃建造30艘,用於取代洛杉磯級。該級核潛艇分5個批次建造,目前前3個批次18艘艇已投入服役,還有14艘在建。由於對該級核潛艇性能相當滿意,美國海軍又追加兩個批次建造計劃,使該級核潛艇建造數量達到50多艘。
  • 大火燒焦的法國核潛艇命運未卜,捨不得退役,想用換頭術讓它續命
    圖片:事發地點是在幹船塢中「珍珠」號1990年下水、1993年服役,是法國海軍的6艘第一代「紅寶石」級攻擊型核潛艇的最後一艘。「紅寶石」級,因為水下排水量僅有2600噸,是世界上最小的攻擊型核潛艇,雖然噸位小,但是在2015年的COMPTUEX2015海上軍演中,「紅寶石」級2號艇「藍寶石」號曾經模擬「擊沉」了美國海軍強大的羅斯福號核航母。
  • 外媒:中國最強的核潛艇載彈量不如美俄,但首次具備夜戰能力
    美國《海軍新聞》網站日前發布報導,將093A型核潛艇評論為中國海軍最強大的攻擊型潛艇。外媒認為中國潛艇製造規模正在擴大報導稱,中國目前最現代化的潛艇艦隊是093A型,國外稱之為商II級。這些約7000噸的核動力潛艇與英國皇家海軍的機敏級尺寸大致相同,介於法國海軍梭魚級和美國海軍維吉尼亞級之間。它們相對較大的尺寸可以為降噪設備提供更多空間。
  • 世界最小核潛艇,排水量和護衛艦差不多,模擬作戰能幹掉兩艘航母
    在過去我們一說到核潛艇,首先想到的就是颱風級或者阿庫拉級這種巨無霸,颱風級排水量為4.6萬噸,阿庫拉級小一些也有2萬噸左右。因為裝備武器數量和反應堆體積的關係,所以核潛艇的體積想縮小真的比較困難。不過凡事無絕對,法國人就研製出來一臺超小型攻擊核潛艇,這臺世界之最的核潛艇就是紅寶石級。和戴高樂航母一樣,紅寶石級攻擊核潛艇也被稱之為:「法蘭西驕傲」如此迷你的核潛艇怎麼能讓法國人如此自豪呢?這是因為紅寶石級是真正的「法國貨」這件事還要從紅寶石級攻擊核潛艇的研發開始說起。
  • 美國核潛艇技術仍全球領先,下一代「哥倫比亞級」又呼之欲出!
    作為核潛艇的「首創者」,美國在核潛艇技術方面確實是保持的領先位置!「五常」之中,不論是戰略核潛艇還是攻擊型核潛艇,目前技術水平最先進的還是美國,但是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其他幾個國家的核潛艇技術也在不斷的進步,尤其是蘇聯/俄羅斯在核潛艇方面也十分強悍,而中國經過近十幾年的發展,核潛艇技術也今非昔比,這些變化美國自然心知肚明,而且目前裝備的「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已接近服役壽命末期,因此,新一代的「哥倫比亞級」戰略核潛艇的研發正式提上日程,其目的就是要確保美國未來在核潛艇技術及海基核威懾力方面仍將處於絕對領先地位
  • 《核潛艇進階史》:核潛艇的前世今生
    上期我們給大家講了為什麼要研製核潛艇,本期我們為大家講一講核潛艇的發展簡史。 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由於核動力技術和飛彈技術的運用,使潛艇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 俄首艘北風之神A核潛艇開始水下測試 已多次延遲交付
    據俄羅斯衛星新聞通訊社5月18日報導,俄羅斯北方艦隊5月17日表示,955A改進型「北風之神」級核潛艇「弗拉基米爾王子」 號已經開始進行水下測試
  • 最新核潛艇駛入內海,5萬噸核巨艦緊隨其後,不準美軍靠近一步!
    據美國「戰區」網站最新報導,日前美國海軍最先進的「海狼」級隱身攻擊核潛艇再次現身北歐海域,外界認為,海狼級核潛艇此行的主要目的是對俄北方艦隊的部署進行偵察,同時試探俄軍的防禦體系,再加上近期美軍轟炸機頻繁的抵近飛行,這引起了俄軍方的強烈反應,下令對美軍的挑釁行動發起對等反擊,禁止美艦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