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謝明宏
編輯|李春暉
有時候,硬糖君覺得,身為80後挺吃虧的。
在自己的成長期和初入職場時,整個社會還處於「前喻時代」。要聽媽媽的話,要向前輩學習。等你努力磨平了自己的稜角,並且覺得多年媳婦終於熬成婆了,結果社會進入了「後喻時代」。科技文化日新月異,年輕人反而成了全社會學習和討好的對象。
文化反哺是後喻時代的最基本特徵。今天的各種產品,幾乎都在不遺餘力的向90後、00後取經,揣摩他們的愛好,鼓勵他們的個性。不管是視頻網站,還是各大片方,都在身體力行著對90後的「信仰」。
70後、80後就這麼被拋棄了嗎?不妨想想為什麼周星馳能夠「封神」。能夠搞得好像人人欠星爺一張電影票,正是因為喜歡著周星馳的80後,獲得了主流文化的話語權。
即便在被普遍認為是青少年市場的動漫領域,80後的作用同樣不可忽視。2015年電影《大聖歸來》的空前票房成功,掀起了一陣國產動畫潮流。而其成功正源於「合家歡」的定位:小孩不會看不懂,90後願意支持國產動畫,而80後,就是向童年致敬了。
最近,新版《烏龍院》動畫的上線並迅速躥紅,再次印證了硬糖君的這一判斷:懷舊和經典,永遠是好東西,並且也是好生意。
11月1日,企鵝影視(騰訊)攜手友諾文化及博潤通兩家公司聯合出品的動畫片《烏龍院之活寶傳奇》在騰訊視頻獨家上線。時隔37年,動畫《烏龍院之活寶傳奇》實現了敖幼祥「烏龍院」系列的首度動畫。這部包含幾代人情懷的經典漫畫,憑藉「合家歡」的定位極速聚攏人氣。
烏龍未睡定驚猜,別來也擬不思量。看到曾經的漫畫人物躍然熒幕,讓70、80後淚目的不僅僅是熟悉的長眉師傅、大師兄、小師弟,更有藏進黑白四格漫畫的童年。
《烏龍院》這部作品誕生以來長達37年的時間裡,積累了多個年齡層的忠實粉絲。隨著經典IP的相繼發開發,證明動畫絕非年輕人的天下,回憶殺也能煥發巨大的市場佔有率。
經典IP,反差萌鼻祖
《烏龍院》是著名臺灣漫畫大師敖幼祥從1980年開始創作的漫畫連載作品,至今已經37個年頭。主要講述師徒四人的爆笑故事,塑造了長眉大師傅、胖師傅、耿直一根筋大師兄、機智可愛小師弟等本性鮮明的角色,圍繞師徒四人展開一系列詼諧冒險故事。
在華人漫畫家中,敖幼祥是少有的勤奮者。他從業20多年來,創作了近200部作品。作為地道的中國式原創漫畫,《烏龍院》無論是人物造型、名稱、語言,還是故事背景、劇情、橋段,都帶著濃鬱的本土文化特色。
對廣大漫迷而言,最熟悉的還是紙上的「烏龍院」。此番動畫《烏龍院之活寶傳奇》在保留原漫特色的同時,講述了烏龍院師徒的「尋找活寶」的冒險經歷:
善運用滾雷炸藥的炮炮四兄弟大盜團夥為尋找活寶線索在石頭城作案,卻被見義勇為的烏龍院師徒擒獲,押送刑部。不意掌管刑部實權的太監林公公平是炮炮四兄弟的幕後黑手,烏龍院不單沒有領到賞金,反遭群毆。就在烏龍院空手而歸的時候,一個武功高強的貓童帶著一隻寫滿字謎的金魚出現。
除了緊湊的劇情,很多粉絲喜歡《烏龍院》,更多是喜歡記憶裡的師徒四人,他們就是最早的反差萌啊:
鶴髮童顏的兩位師傅,刀子嘴豆腐心,表面貪利,看似是為了賞金而除暴安良。實則行俠仗義,為兩個徒弟樹立典範。
長眉師傅高冷而逗逼,胖師傅暖心又善良,雖然在聽到大徒弟要仗義疏財後飛快逃離,但仍然二話不說的拿出了尋找活寶的賞金。兩位師傅反差萌的可愛之處在於,貼近現實中的嚴師形象,不管怎樣嬉笑怒罵,心中關於善惡正邪的準繩永不會變。
心願拯救世界,但卻能力有限的大師兄,秉承了《烏龍院》原漫帥不過三秒的特點:愛好說大話、逞一時之能、往往被心術不正的壞人暴打、在有機會成功的時候又往往為了裝帥「作死」錯過良機。小師弟的可愛機智,則被《烏龍院之活寶傳奇》賦予了新的活力:他不僅動起來了,而且超越了平面漫畫所能提供的「萌感」。
最可貴的一點是,《烏龍院之活寶傳奇》傳承了原漫的老少鹹宜,被暴打必貼牆留印的規律,往往讓人笑中帶淚。而片頭大師兄和小師弟捂住撐開的褲子的場景,更是跨越代際的自然笑點。它一如往昔般通俗、健康,是合家歡式的佳作。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烏龍院之活寶傳奇》改編自原漫《烏龍院大長篇》,連載歷時七年,並留下了一個新的華語漫畫最長紀錄——總頁數4868頁。
敖幼祥如是回憶《烏龍院大長篇》的創作過程:2005年,在廣州市淘金路的一個小小房間裡,他把「畫一張是一張」當做信條,像個礦工一樣努力挖掘著讀者感興趣的事物,每天周而復始:天沒亮就起床培養情緒、尋找靈感,然後在工作室裡畫一天,晚上時常失眠。
7年的連載,讓敖幼祥品味到了個人創作的孤獨,也嘗試到了培養人才的不易,他將自己的作品比作「中國原創漫畫萬裡長城中的一塊磚」。
為了不辜負敖幼祥先生的嘔心之作,同時也充分考慮到「烏龍院」系列是一部粉絲過億的經典IP。《烏龍院之活寶傳奇》在每一步創作中,都會徵集老粉絲聚會,讓大家以粉絲角度提出中肯的見解,取長補短對作品進行調整。
烏龍院鐵粉們對能參與到烏龍院創作也是躍躍欲試。2017年過年期間,出品方通過微博向網友徵集粉絲腦海裡的烏龍院全景圖,短短一周時間,就接到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報名,粉絲紛紛表示,即便車票再難買,也希望能有機會到杭州參加研討會,為烏龍院動畫添磚加瓦。
除了不斷召開粉絲訪談會,出品方還在每集完成時進動畫眼動測試,通過對觀眾收看動畫的關注力,推理作品每一秒鐘的取捨和完善。一年多以來,從幼兒園到小學校園,從中學教室到大學禮堂,從肯德基餐廳到大酒店前廳,從臺灣山區到北京二環,眼動測試無處不在,最終成為《烏龍院之活寶傳奇》敢於面世的基石。
烏龍院的影視化,也一直是敖幼祥先生的一個夢想。為了將自己的孩子「打扮漂亮」,在烏龍院動畫改編項目啟動後,敖幼祥放棄了幾乎手頭所有的事,一心投入到動畫的監製中,每天都在為每一秒、每一幀動畫的產生而傾盡心力。
一顰一笑,皆見初心。敖幼祥的傾力投入和頂級製作團隊的高強度投入,使得《烏龍院之活寶傳奇》保留了原漫的原汁原味。其生動程度,更讓老粉感慨:「打開靜音,能自己腦補出師徒四人的聲音!」
「我和我娃是看一個國產經典長大的」
當年看著黑白漫畫的70、80後,如今早已告別了童年,組建了自己的家庭。在帶著孩子看《烏龍院之活寶傳奇》時,自己體味的是時光的荏苒,而孩子們卻擁抱了一次經典國漫。以後說起來,「我和我娃是看一個國產經典長大的」,老霸氣了。
11月1日,《烏龍院之活寶傳奇》在騰訊視頻和旗下兒童視頻平臺「小企鵝樂園」獨家上線,目前點擊量已超過1200萬。細想起來,這個時間收看的,多半不是孩子。而鎖定「舊友」後,烏龍院歷久彌新的精彩情節、健康向上的主旨,在國產動畫中也是一抹亮色。成為00後、10後的心頭好,也在情理之中。
作為騰訊視頻旗下的兒童視頻平臺,「小企鵝樂園」從2016年6月1日上線至今,始終致力於對自身平臺優勢的充分挖掘,不斷進行針對頭部內容的升級與創新,逐步累積起大量的深受孩子們喜愛的人氣動畫和豆樂兒歌等獨家IP。
除了最新上線的《烏龍院之活寶傳奇》之外,《豆樂兒歌》、《超級小熊布迷》、《超迷你戰士》、《烏龍院》、《彩虹寶寶》等正在熱播,2018年《小鹿杏仁兒》、《萌寶救援隊》也將陸續上線。其中,3月底上線的《豆樂兒歌》目前播放量已達11.6億,深受家長萌娃喜愛。
在幼兒的成長階段,父母的言傳身教起著人生第一所大學的作用。而如今《烏龍院之活寶傳奇》在70、80後父母中的爆紅,也無疑會影響下一代的觀看趣味。能夠在優質國產動畫的擁抱中成長,不僅是烏龍院樂觀精神的代際傳遞,更孕育著國產動畫進一步崛起的希望。
硬糖君經常看到有人問:多少歲後就不能看動畫了?你準備「宅」到什麼時候?
我準備看一輩子呢,沒準以後動畫就是80後的「廣場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