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想通過學佛來獲得大智慧,而這種大智慧就體現在我們的行為裡,言語裡,在我們的起心動念裡。無論我們想什麼,做什麼,都有因果,而這些因果又決定了人一生的福報與命運。想要有大智慧,遠離煩惱、災難、厄運就要從當下做起,努力去培植自己的福報,自開發自己的智慧,佛說這三種人,是最有智慧的,看看你有嗎?
一、不妄語,不起妒忌之心。
佛經中說: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這是說人的憎恨之心一旦升起,一旦爆發,就會把福氣都趕走了,只剩下怒火與所有的瘴氣,哪裡還會有幸運與福報呢?所以,對人對事萬不可有憎恨之心,對於別人的福報,我們更應該是隨喜讚嘆,而不是心生妒忌,怨天尤人。生活中有些人,看到別人比自己幸福,就心生妒忌,故意造謠,搬弄是非,玩弄心機,說些假話來惡語傷人,這些都是沒看智慧的體現,更是在損自己的福報。
真正有大智慧的人,從來不說這些妄語不給自己惹麻煩,一個懂得不妄語的人,往往能韜光養晦,不輕易表達自己的意見,即使要表達也會三思而後行。金剛經中云: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不妄語者、不異語者。真正有大智慧的人,只會運用自己的智慧去幫助別人,讓人獲得利益,看到別人幸福時,發自內的去祝福他人,而不是利用妄語,心機,來欺騙別人,顯示自己有多麼的厲害。
二、忍他人所不能忍。
《西遊記》中的唐僧與豬八戒,兩個人就是很好的兩面例子,唐僧無論遇到任何事情都能忍耐,從不輕言放棄對目標的追求,而豬八戒一旦遇到什麼事情,就嚷嚷著要「散夥」,稍微碰到一點困難,就想放棄去西天取經的想法,回到高老莊。唐僧的這種大智慧看起來,好像是每天念經。其實,是因為他能忍耐一切痛苦,一切煩惱,一切不順心之事,最終取得真經,成就佛果。而老是想著要「散火」的豬八戒,最後只能得個淨壇使者的稱號。
佛經中說:知一切法無我,行成於忍。在各種狀況面前能夠忍耐,能控制自己心念所帶來各種衝動,各種執著來控制自己的言行,這是一種智慧的表現。例如,我們熟悉的歷史典故,韓信受辱如胯下,正因為韓信這種大忍之心,在事情面前能顧全大局之心胸。俗話說:小不忍,則亂大謀。最後,他終於拜將成王,成就一番大事業。
三、擁有一顆平常心。
古代大德有云:平常心是道。現如今社會物慾縱橫,人在各種利益面前,得失面前,很難保持一顆平常心,一旦遇到什麼事情了,飯也吃不好,覺也睡不好,沉浸在得失中難以自拔,曾經,有人問慧海禪師:什麼是平常心?慧海大師回答:飢來食,困來眠。慧海禪師的回答卻是,其實具備很大的智慧,當你心中有事情的時候,腦海裡翻江倒海,哪能用心吃飯,哪能即刻入眠,具有大智慧的人就是能做到這一點。
無論庭前花開花落,無論天上雲轉雲舒,我一念放下萬般自在。這種平常心顯示於他不為俗事而斤斤計較,不會去世間爭名奪利,這種人常常寬厚待,與人為善,這些也都是在培植福緣,為自己積福積德,所以,這種人乃大智慧之人。
佛經云: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今生能遇到佛法,是千萬年難遇之佛緣,也是我們的福報,更要懂得珍惜,佛教三藏十二部經典,是我們精進修行,持戒守法,開通智慧之鑰匙。多多誦經禮佛,參悟佛陀所說話的深刻含義,多悟多思,恭敬虔誠,自可開智開慧,福報也不請自來。
佛法是一種慈悲和智慧,我們要學習的就是這樣的精神,開發我們的覺性和清靜自信,懂得做人的道理,要想人生順利吉祥,福報連連,就要有足夠的毅力與決心來打開智慧之門,開創幸福美滿的人生。
感恩閱讀,感恩分享,感恩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