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19.040,0.19,1.01%)北京11月9日電 (李易)近日,網際網路中介「北京存房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房天下)因銷售問題房源遭購房者起訴,其線下門店房天下西羅園珠江駿景店被指無照營業,並且涉嫌經紀人無證上崗、籤訂「陰陽合同」等違規操作。目前購房者王先生已經將房天下告上法庭,索賠237萬元。因存在違規,豐臺區房管局取消了房天下在豐臺區的網籤資格。
在網際網路+的浪潮中,網際網路房產中介在過去兩年異軍突起,各種交易平臺紛紛現世,推出多種優惠政策,「燒錢」搶奪傳統中介的大蛋糕。然而,在快速發展的背後,虛假房源、飛單、欺瞞客戶並強行收取中介費等情況頻發,暴露出網際網路房產中介違規操作、自身管理不規範等弊端,也讓新興網際網路中介一再遭遇信任危機。
問題房源長期在線 打「價格牌」引關注
近期準備買房的張女士告訴記者,網際網路房產中介網站上掛出的大多是廣告房源,目的是以低於市場價的優勢吸引購房者的關注。
近日,由住建部牽頭開展的全國房地產中介市場整頓行動,正在受調控試點城市展開。規定嚴查各地房源信息,預售房源必須要有業主委託中介出售登記表,已出售或出租的房屋,要在合同籤訂日起2個工作日內將房源信息撤除,以避免虛假房源和無效房源信息讓購房者利益受損。
在嚴打下,記者發現一些中介機構悄悄下架了一些問題房源,有的小區甚至再也看不見違規銷售房源的小廣告,但是一些網際網路中介網上平臺仍是虛假房源的重災區。
記者瀏覽房天下網站時發現,同樣區位的二手房,網站上掛的房源比該片區的均價便宜很多。但是當記者打電話過去諮詢,經紀人則稱該房已停售。
還有一些看上去「物美價廉」的房子其實早已售出,但是網站上並未標註,依然以幾個月前的售出價掛在網上。最後經紀人會建議帶購房者去看其他房源或者自營房源。
沒有標示的已售出房源
房產中介網站成個人信息洩漏重災區
網際網路房產中介最初以「免佣金、去門店、網際網路化運營」打開房地產O2O市場,只求「數據」,在掌握大量用戶個人信息之後,將之轉化為生產力。據媒體揭露,北京某網際網路房產中介提出的「整合營銷」,其重要內容之一便是「會員資料轉移」。
當下,房地產中介網站轉賣用戶個人信息似乎已經形成了一條產業鏈,一旦用戶登錄了網站,房產中介、裝修公司、貸款機構的電話就會接踵而來。根據一項在線調查顯示,幾乎所有受訪者個人信息都曾遭到洩露。
在受訪者認為最有可能洩露個人信息的機構中,「需要註冊個人信息的網站」和「房屋中介」名列前茅,而同時具備這兩種性質的房地產中介網站則是洩露個人信息的重災區。
據北京市隆安律師事務所房產律師馬玉珍介紹,國內各家房產中介網站的服務協議中,在洩露用戶信息方面不同程度地為自己留下了後門。「房地產中介網站轉賣用戶個人信息已經形成氣候,但消費者維權成本太高,一旦籤訂了合同,消費者實際上是沒有選擇餘地的。」他坦言。
企業管理不規範 交易遊走灰色地帶
由於網際網路中介這一新興模式更加注重效率和流量,相對於傳統中介來說,放大了經紀人的權力,忽略了對門店的規範管理。其中,最嚴重的問題是經紀人無證上崗和陰陽合同。
與房天下簽訂《居間服務合同》的王先生向房管局投訴,最早接待他的經紀人,根本沒有房產經紀人資格證,而且在合同上簽名的經紀人也不是最早接待自己的經紀人。
房產中介無證上崗在行業內似乎已經是普遍現象。房天下副總裁司智在接受人民網記者採訪時透露,國家統一考試一年只有一次,持證人員平均比例在30%左右,近幾年的考試通過率在60%左右,一個門店只有少數幾人有經紀人資格證,其他人通過短期的培訓和店內考核即可上崗。
中介經紀人的門檻較低,再加上新興網際網路中介缺乏對門店環節的管理意識,因此對個人的實際監管比較困難,無形中也放大了經紀人的權力。
另外,「陰陽合同」也是備受詬病的問題之一。現實中,做低房價以減少稅費是大部分房產中介慣用的手段,被稱為「陰陽合同」。據馬玉珍律師介紹,低於國家規定的最低過戶指導價(即指定片區的均價X房屋建築面積)是無法過戶的,一些中介利用這個規則,在作合同時踩線或略高於指導價,以此來作為納稅依據。而網籤和實際成交價格的差額部分就拆分為裝修補償款等項目,從而達到避稅的目的。
馬玉珍律師指出,這種違規操作在給當事人帶來利益的同時,也存在巨大的風險。一旦被發現,不僅需要補足漏繳的稅費,還會被稅務部門重罰,使買房蒙受經濟損失。在他看來,在陰陽合同的問題上,二手房中介應該承擔更大比例的責任。
專家:加大對網際網路中介平臺處罰力度
對房產中介的監管正在逐步走向法制化。早在2011年4月,住建部、發改委、人保部聯合出臺了《房地產經紀管理辦法》,成為我國第一個專門規範房地產經紀行為的部門規章。今年8月,住建部、發改委等7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加強房地產中介管理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的意見》,提出對行業進行更加精準有效的管理。
「930新政」施行以來,一輪以打擊中介違規、維護樓市秩序的執法調控也同步展開,一批房地產中介公司因為存在違法違規行為而受到查處。毫無疑問,房天下被撤銷網籤資格是監管部門對進一步整頓和規範房地產中介市場秩序的又一次表態。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在這一輪執法調控中,一些網際網路中介平臺依然游離於監管之外,顯然是監管部門需要重點關注的對象。「很多違規業務都是此類新興中介企業盲目創新而導致的,監管方面的細則往往滯後於創新的節奏,而且部分創新具有很強的迴避政策的導向,所以加大了監察的難度」。
他建議,除了加大處罰力度,增加網際網路房產中介違規成本外,後續在監管方面,應該積極調研,對部分潛在的新的風險,需要提前打好預防針,降低網際網路房產中介違規的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