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沈遙遙 醫學界神經病學頻道 來自專輯神經檔案室
又到了神經病例時間,快來學習吧!
帕金森病(PD)和多系統萎縮(multiple system atrophy, MSA)通常在疾病早期階段很難鑑別,部分 MSA患者腦橋「十字徵」或殼核外緣「裂隙徵」不典型甚至缺如,那我們如何做到不誤診呢?
其實只要我們識別了這種影像徵象,就可縮小診斷範圍。
病例介紹
患者女,62歲。因運動遲緩2年,言語不清、肢體抖動 1 年入院。2 年前出現運動遲緩,進行性加重,開始表現為行走緩慢,逐漸出現翻身、行走困難,感四肢僵硬。1 年前出現言語不清,語速慢,右側肢體抖動,呈持續性,伴便秘及尿失禁。2016年7月給予美多巴治療未見改善,後於外院加用普拉克索仍未見改善。
入院查體:血壓80/55 mmHg(臥位),60/45mmHg(坐位),語言含糊,記憶力、計算力減退,構音欠清。四肢肌張力增高,腱反射活躍,雙側Rossolimo徵陽性。雙側指鼻試驗、輪替試驗陽性。
顱腦MRI示:雙側小腦半球及腦幹萎縮,雙側小腦中腳對稱性長T1、長T2信號及 T2Flair高信號,DWI未見明顯受限。MRA未見顱內動脈狹窄或閉塞。
生化示:尿酸510mmol/L。三大常規、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甲狀腺功能全套、風溼三項未見異常。動態心電圖、心臟彩超、頸部血管彩超、胸腹部CT平掃未見異常。
01.診斷思路
①定位診斷:
運動弛緩、震顫、肌強直(帕金森症候群)
錐體外系
四肢肌張力增高、腱反射活躍、雙側Rossolimo徵陽性
錐體束
言語不清,雙側指鼻試驗、輪替試驗陽性
小腦性共濟失調通路
記憶力、計算力減退
大腦皮層
便秘、尿失禁、體位性低血壓
自主神經
②定性診斷:
患者老年女性,慢性起病,進行性加重,出現自主神經功能障礙、帕金森症候群、小腦性共濟失調和錐體束損害,診斷MSA可能性大。
回顧一下2008年Gilman等提出的MSA診斷標準。
可能的MSA:散發、進展性,成年(30歲以上起病),並具備以下特徵。
1. 具有下面兩項之一:
(1)左旋多巴反應不良性帕金森症候群(運動遲緩,伴肌強直、震顫或姿勢不穩);√
(2)小腦功能障礙(步態共濟失調,伴小腦性構音障礙、肢體共濟失調或小腦性眼動障礙)√
2. 至少有下列1項自主神經功能不全的表現:
(1)無其他病因可以解釋的尿急、尿頻或膀胱排空障礙√,勃起功能障礙(男性);
(2)體位性低血壓√(但未達到「很可能的」MSA 的診斷標準)。
3. 至少有1項下列表現:
(1)可能的MSA-P或MSA-C:①巴賓斯基徵陽性,伴腱反射活躍√;②喘鳴;
(2)可能的MSA-P:①進展迅速的帕金森症狀√;②對左旋多巴不敏感√;③運動症狀發作3年內出現姿勢不穩;④小腦功能障礙√;⑤運動症狀發作5年內出現吞咽困難;⑥MRI表現為殼核、小腦中腳、腦橋或小腦萎縮√;⑦18F-FDG-PET 表現為殼核、腦幹或小腦低代謝;
(3)可能的MSA-C:①帕金森症狀√;② MRI表現為殼核、小腦中腳或腦橋萎縮√;③18F-FDG-PET 表現為殼核、腦幹或小腦低代謝;④SPECT 或PET表現為黑質紋狀體突觸前多巴胺能纖維去神經改變。
因此該患者臨床診斷為可能的MSA。
02.鑑別診斷:
帕金森病
相比MSA,左旋多巴療效好,病情進展相對緩慢
進行性核上性眼肌麻痺
出現核上性眼球活動障礙、假性球麻痺和中軸軀幹性肌強直等,一般無自主神經功能障礙
皮質基底節變性
出現嚴重的認知功能障礙,並有異己手症候群、失用、皮質感覺障礙、不對稱性肌強直、刺激敏感的肌陣攣
脆性X相關震顫/共濟失調症候群
多有明顯的智力障礙,且基因檢測可以發現FMR1基因突變
03.MSA的影像學特點
腦橋「十字徵」和殼核外側緣「裂隙徵」為MSA 相對特異的影像學表現。
殼核裂隙徵為MRI T2WI所顯示的殼核背外側面線性高信號影,多見於MSA-P型。殼核裂隙徵改變很可能由於殼核神經細胞丟失、膠質細胞 增生造成殼核萎縮,殼核和外囊間的間隙增大,或者由鐵沉積和反應性小膠質細胞增生和星形膠質細胞增生導致。
殼核裂隙徵
腦橋「十字徵」為MRI軸位T2WI顯示的腦橋十字形異常高信號影,多見於MSA-C型患者。這種特徵性徵象是腦橋核和腦橋小腦束變性,膠質細胞含水量增加,而齒狀核發出構成小腦上腳的纖維和錐體束未受損害,從而形成T2加權像上腦橋的十字形高信號。
腦橋十字徵
近年,有學者認為雙側小腦中腳對稱性高信號在MSA 的診斷中具有重要意義,尤其在MSA-C亞型患者中診斷的特異性高達82%,敏感性可達100%。
雙側小腦中腳對稱性高信號
03.總結雙側小腦中腳對稱性損害的病因
磁共振表現為雙側小腦中腳對稱性異常信號的病因分類:
小結
在臨床工作中MSA的診斷具有一定挑戰,部分患者腦橋「十字徵」或殼核外緣「裂隙徵」不典型甚至缺如,但可出現明顯的雙側小腦中腳病變。雙側小腦中腳對稱性高信號多見於MSA-C型,識別這種影像徵象可縮小診斷範圍。
直播預告
掃碼下方二維碼
6月23日19:00
免費聽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
王剛主任醫師講解
痴呆診斷與鑑別診斷進展:來自臨床的實踐
參考文獻:
1. Brain MRI of multiple system atrophy of cerebellar type: a prospectivestudy with implications for diagnosis criteria. J. Neurol. 2020 May;267(5)
2. Hot cross bun sign. J. Neurol. 2019 10;266(10)
3. 多系統萎縮診斷標準中國專家共識. 中華老年醫學雜誌2017年10月第36卷第10期.
首發丨醫學界神經病學頻道
整理丨九江學院附屬醫院神經內科 沈遙遙
責任編輯丨章麗
原標題:《言語不清、肢體抖動 1 年,你的診斷是?》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