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肢體震顫,也能診斷為帕金森病嗎?

2020-12-23 徐欣副主任

肢體顫抖是帕金森病最常見、最具標誌性的一種症狀,然而並非所有的帕金森病患者都會出現肢體顫抖。

震顫分為以下幾種:

靜止性震顫,指的是病人在安靜狀態或全身肌肉放鬆時出現,表現更明顯。常見於基底節病變,主要是帕金森病、帕金森疊加症候群等疾病。

姿勢性震顫,一般是指患者長時間維持一定的姿勢,出現的震顫,在運動及休息的時候消失,比靜止性震顫細而快。常見於酒精或藥物戒斷、甲狀腺疾病、低血糖等疾病。

意向性震顫,主要是在有目的的運動中或者將要達到目標的時候震顫明顯,靜止的時候不出現震顫。常見於小腦疾病。

帕金森病的最常見首發症狀就是靜止性震顫,多開始於一側上肢遠端,靜止時出現或明顯,隨意運動時減輕或停止,緊張時加劇,睡眠後消失,可見肢體不自主抖動,呈「搓丸樣動作」,但是帕金森病不僅僅有震顫,而有震顫的也不一定都是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的診斷標準中關於核心運動症狀的標準,其中必備的條件是運動遲緩,而靜止性震顫和肌強直2項中需要有1項,少數患者,特別是70歲以後發病的患者,可不出現震顫。

運動遲緩主要是患者出現隨意動作減少,因為肌張力增高、姿勢反射障礙等出現始動困難和運動遲緩,具體患者會出現走路不擺臂、轉身困難、翻身、穿衣困難、面具臉、寫字變小等。

肌強直則主要是患者在放鬆的體位時,四肢和頸部等主要關節的被動運動緩慢,出現「鉛管樣強直」。

因為帕金森病確實很容易出現震顫,所以很多人會對帕金森病產生一些誤解,將這種「抖動」和帕金森病劃等號,然而疾病的表現是複雜的,具體的診斷往往需要詳細的分析症狀和體徵,了解具體的發生機制,才能正確的診斷疾病。唯有正確的診斷,我們才能尋找到正確合理的治療。

相關焦點

  • 特發性震顫有可能會轉換成帕金森嗎?
    特發性震顫和帕金森病,主要是因為這兩種疾病都有肢體震顫,這兩種疾病還是很好區分的。 特發性震顫比較簡單,肢體震顫是其唯一症狀,主要為手、頭部及身體其他部位的姿位性和運動性震顫(區別於帕金森病的靜止性震顫),在病程發展上,進展比較緩慢,有一定的延展性,後期影響生活自理。該病約60%病人有家族史,緊張 疲勞 情緒激動 病情加重。還有一個特殊的現象,飲酒後顫抖消失,次日加重。這是特發性震顫典型的特徵。
  • 科普帕金森病的診斷標準!早診斷,早治療
    研究數據顯示,帕金森病的臨床診斷存在一定比例的漏診和誤診,這是由於帕金森病病因複雜,患者臨床症狀表現多樣,給診斷帶來了諸多的不便。 理論上確診帕金森病的標準 帕金森病以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變性缺失、黑質染色變淡和路易小體形成為病例特徵,這也是診斷帕金森病最直接的標準。
  • 不是所有帕金森病患者都手抖,這個症狀才是診斷的必要條件
    說到帕金森病,很多人都會想到手抖,確實這個症狀是大家比較熟知的,但也不是所有帕金森病患者都會出現手抖,動作緩慢、走路慢才是診斷帕金森病的必要條件。帕金森病的表現主要就是運動症狀和非運動症狀。運動症狀就是這些表現會影響帕金森病患者的運動能力,也就是患者出現靜止性震顫、運動遲緩、肌強直和步態異常等。靜止性震顫就是身體在靜止,不活動的時候出現震顫明顯,典型主訴就是「手經常抖動,越是不動越是抖得厲害,幹活的時候反而不抖了」。
  • 帕金森症候群≠帕金森病——一文理清帕金森症候群的鑑別診斷丨臨床必備
    帕金森症候群是一組以運動遲緩、強直和(或)震顫為主要表現的症候群的統稱,它的鑑別診斷範圍寬泛,這也反映了基底節不同部位的受累情況。非典型帕金森症候群包括一組神經退行性疾病,共同表現為運動不能-強直症候群。其臨床病程、預後、治療均異於PD。本文對帕金森症候群鑑別診斷的相關要點進行簡要總結。醫脈通編譯整理,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一招教你鑑別帕金森病和特發性震顫!
    要怎麼分辨是得了特發性震顫還是帕金森病?特發性震顫一定會發展成為帕金森病嗎?」 對此王世龍大夫想說:帕金森病多在老年發病,此時期也是特發性震顫的多發年齡,因此許多特發性震顫常被誤診為帕金森病。雖然兩者都有震顫的症狀,但是這是兩種不同的疾病。
  • 「不抖」的帕金森病更容易被誤診,帕金森患者怎麼避免被誤診?
    再比如,在疾病早期,帕金森病多被誤診為腦動脈硬化和腦萎縮。這兩類疾病大多有行動不便、肢體輕顫等症狀,和帕金森病很是相似。由於同樣有身體僵直和行走困難等症狀,帕金森病也常被診斷為腦梗死等腦血管疾病。 另外,由於帕金森病症狀複雜,病人還可能伴有不同程度的焦慮、抑鬱、便秘、失眠、認知困難、嗅覺減退、疼痛或麻木等帕金森非運動症狀。
  • 帕金森病早診斷,早治療,科學用藥不必「帕」
    作者:廣東省藥學會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梁雪茵 1817年,英國內科醫生詹姆斯·帕金森博士首次描述了一種以「震顫」為主要特點的疾病——帕金森病,因此該病便以他的名字命名。之後又把詹姆斯·帕金森博士的生日,4月11日認定為世界帕金森病日。
  • 帕金森綜合症能治癒嗎,如何診斷呢?
    帕金森綜合症是由於患者腦中多巴胺能神經元的丟失、病變、壞死等情況,使多巴胺分泌減少而導致的一種神經退行性疾病,是目前中樞神經系統退行性病變中,發病率僅次於阿爾茨海默病、排名第二的疾病。
  • 帕金森病的中醫辨證治
    帕金森病又稱震顫麻痺,是一種中老年人常見的神經系統變性疾病,臨床表現主要為靜止性震顫、肌強直、運動遲緩和姿勢步態異常等;晚期還可以出現抑鬱、焦慮、睡眠障礙、便秘等症狀。本病當屬祖國醫學「顫證」、「震顫」、「振掉」等範疇。帕金森病在老年人尤多,病理性質為本虛標實,本虛指肝腎陰虛、脾胃氣血兩虧,實指風、火、痰、瘀之邪。
  • 【知帕不怕】帕金森病的前世今生——帕金森病的由來和帕金森患者的權利
    雖然帕金森博士的描述不很全面(比如說沒有提到肌強直、面具臉),但Charcot認為帕金森博士是研究震顫麻痺的先驅,因此,他將此病命名為「帕金森病」。         其他常見稱呼有震顫麻痺綜合症、帕金森綜合症等,中國大陸稱作帕金森病,臺灣稱作帕金森氏症,港澳稱作柏金遜症。
  • 帕金森病除了手顫抖,非運動症狀來得更早,再不注意就晚了
    帕金森病的診斷主要依靠病史、臨床症狀、以及體徵,常規的化驗檢查往往不會發現異常,帕金森病起病比較隱匿,進展比較緩慢。首發的症狀主要是患者會出現一側的手或者腳出現震顫,手部的震顫最常見,逐漸進展到對側,多為靜止性震顫,就是放鬆或者靜止不動的時候震顫,活動時減輕或消失。
  • 為何越來越多的帕金森病患者選擇DBS手術?|帕金森病|藥物治療|DBS|...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簡稱PD)是一種常見的中老年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以震顫、肌強直、動作遲緩、姿勢平衡障礙的運動症狀和嗅覺減退、便秘、睡眠行為異常和抑鬱等非運動症狀的臨床表現為顯著特徵。
  • 引起帕金森病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生活中有很多疾病都是因另一種疾病而引起的,因此疾病本身也可以成為引發帕金森病的病因。有研究顯示,帕金森病的抑鬱與非多巴胺能神經元生化改變有關,是一種器質性抑鬱。抑鬱的發生與病情及病程有關,病程越長,病情越嚴重,抑鬱發生率越高。症狀嚴重者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抗抑鬱藥物。
  • 帕金森氏病是什麼病 這樣治帕金森病
    帕金森吃什麼好?治帕金森病的偏方是什麼?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  帕金森氏病是什麼病  帕金森綜合症又稱震顫麻痺,是中老年人常見的中樞神經系統變性疾病,可分為繼發性和症狀性帕金森症候群,繼發性帕金森綜合症常發生於其它一些神經系統疾病(腦炎、腦血管病、腫瘤等)或毒物、藥物之後,臨床表現除了和帕金森病相同外,多伴有原發病遺留下的表現,如癲癇、偏癱、頭痛、共濟失調、眼球運動障礙、言語不清、體位性低血壓、痴呆等
  • 怕金病帕金森能治好嗎
    帕金森病是大腦中的黑質發生退行性變從而導致的運動障礙性疾病,主要表現為運動遲緩,靜止性震顫和肌張力增高。該病由於是大腦神經元的退行性改變,神經元的凋亡不可逆,目前世界範圍內的科學研究還不能讓神經元再生,所以該病目前暫不能治癒,只能改善症狀,延緩發展。
  • 帕金森病並非手抖那麼簡單,它到底是什麼?
    帕金森病(PD)又名震顫麻痺,是神經內科僅次於阿爾茨海默病的第二大常見的神經退行性疾病,帕金森病因至今未明,目前認為黑質神經細胞變性導致的多巴胺缺乏,是引起本病的關鍵。帕金森的症狀多以行動遲緩、震顫、情緒抑鬱類為主,這並不等於智力下降;相反,患阿爾茨海默症的老年人,由於海馬區出現了病變,所以症狀表現為明顯記憶力下降、智力減退等,對肢體的影響並不大,所以二者絕對不能混為一談。最主要的臨床表現是震顫,全身發僵、動作慢和姿勢不正常。
  • 帕金森病是老年痴呆症嗎?
    帕金森病和老年性痴呆不是同一種疾病。帕金森病與老年痴呆同屬於神經變性疾病,但病因完全不同,發病機制和症狀均有不同的地方,兩者並非同一疾病。具體區別如下:
  • 帕金森病患者,除了手腳震顫外,這些早期的隱匿症狀你要知道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發現家中老人一段時間內突然出現手腳震顫的情況,一般都能夠引起家人的注意,會立即帶其去看醫生。這樣疾病可以在及時的得到一個積極有效的治療。但是,對於一些僵直性的帕金森病患者來說,尤其是老年人群體來說,這個就經常會被延誤病情,為什麼呢?
  • 初步了解調理帕金森病,紫薇星助您
    大部分帕金森病患者為散發病例,僅有不到10%的患者有家族史。帕金森病最主要的病理改變是中 腦黑質多巴胺(dopamine, DA)能神經元的變性死亡,由此而引起紋狀體DA含量顯著性減少而致病。導致這一病理改變的確切病因目前仍不清楚,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年齡老化、氧化應激等均可能參與PD多巴胺能神經元的變性死亡過程。
  • 告別「顫抖君」,攻克帕金森病!開源、節流,這麼用藥不再「帕」
    關於帕金森病,我們還需要了解這些……帕金森病的前世今生1817年,英國的詹姆斯·帕金森博士首次描述了這種以「震顫」為主要特點的疾病,因此,該病便以他的名字命名。帕金森病不只是震顫早診斷、早治療對於延緩病程意義重大,因此要多關注身邊的中老年人,如果他們出現下面這幾種早期症狀,就需警惕,併到醫院神經內科就診篩查。靜止性震顫是最多見的初始症狀,多為「搓丸子」樣或「數鈔票」樣,顧名思義,靜止時明顯,變換姿勢後減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