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球崛起3》最後,凱撒死亡。
這場死亡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走到了它必須到達的結局。從2011年《猩球崛起》時,他對人類說出「NO」的那一刻,這場死亡,就已經開始了。
他的死亡有顯性的原因,就是中箭受傷,加上此前漫長的折磨、飢餓、寒冷,已經把他的身體摧殘到了搖搖欲墜的邊緣。猿族領袖凱撒,倒斃在他剛剛獲得解放的族人身畔。
凱撒死亡的方式是中箭而亡。這是傳統的狩獵方式帶來的必然結果。
一貫以來,生物界狩獵的基本規則是,高等級生物獵取低等級生物,食肉動物獵取食草動物。這是生物界能量流轉的天然戒條。除了滿足自身發展的需求,還有自然生態平衡自我調節的需求。
作為猿,凱撒死於人類之手。這是一個古老的隱喻。
其實電影選擇猿作為意識覺醒的代表,從一開始,就有著更為深層次的考量。現在統治這個星球的人類,和猿有著一個共同的來處,如果時間可以摺疊,二者之爭,屬於同室操戈。
猿族和人類拼的是進化,而進化的最重要標誌,就是武器的不同。影片開始那場戰鬥,人類使用的是現代化火器,而猿族則是古老的木棍、石頭。這是當代電影才可以展示的想像奇觀,但也是最好的寓言。
這是兩種文明的對決。
在最後一部中,有兩個猿可以運用語言,一個是那個壞猴。壞猴是被人類動物園畸形改造後的結果,是自詡為高等生命體的人類,對時間和發展粗暴幹預後一個結晶體。
一個是凱撒,其實凱撒在第一部裡,也和壞猴有類似的經歷,淮厚是用於展覽,凱撒是用於實驗。只不過是凱撒最終沒有像壞猴那樣臣服,他對人類說NO,然後率領大家返回了森林。
作為一個最先的覺醒者,凱撒把猿族引向了一個更加不可知的未來。就像《賽德克巴萊》的莫那魯道,是捍衛族群文化的英雄,還是拒絕更先進文化的罪人?
但無論怎麼樣,先知都是痛苦的,他的死亡,亦不可避免。譚嗣同說,「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猿族的繁盛與凋落,就從凱撒始。
作為一個先行者,孤獨是伴隨夜行的老酒。仇恨也是。
作為智者,毛裡斯警告凱撒,他已經像科巴一樣,被仇恨困住了。從某種意義上,凱撒也成了他一直反對的那個群體的那個人。這是權力和社會情緒共振的必然結果。
當一個人覺得自己可以大過一切,可以做到一切的時候,這個人要麼瘋狂,要麼死亡。
一個更大的命運早早就在上空等待,自然界不動聲色地予以警告。我們把這命名為天譴。
所以凱撒,作為窮兵黷武者、先驅者,暴力的反對者和執行者,死了。而那些承載了新希望的小猴們,快樂地玩耍。傷心的是智者毛裡斯。
這不是星球的自淨,是事物發展的必然規律。規律指的是,物種進化過程中,一定會出現高低之分野,也一定會出現奴役之心的戰爭源起。毀滅與重生更迭。
不同的是,現在人類是地球的最高等級生物。但這並不是唯一,七八千萬年前,統治地球的是恐龍。
人類現在的想法,恐龍時代也有。恐龍時代消亡的命運,並不代表會繞過人類時代。
文明的進步就會對文明造成更為巨大的威脅。自大的人類站在自身這一小段時間裡,把統治權放大到所有時間裡 ,然後,自然規律就會發出警告。
在億萬的時光星塵中,地球上的生物一批批地更迭,他們出現的方式和滅亡的方式,都沒有什麼本質的區別。只有這個星球永恆,靜默地注視,這個星球上物種頻仍。
凱撒必須死,就像凱撒一定會出現。凱撒死了,還會有新的凱撒出現。
這就是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