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2年前,小孫和小張兩個人一起從同一所大學入職到同一家央企,他們的起點是一模一樣的,12年後,小孫一直在一線當技術員,而小張已經是公司的總經理助理(後備的副總經理,公司級領導),這是一個發生在我身邊的真實案例。
同樣是從985大學畢業的人,為什麼職場的境遇會有如此大的差別?我仔細思考了一下他們之間的差別。
小孫,喜歡鑽研技術,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他沒有給自己訂立目標,目標很短期,在自己的崗位上不願意挑戰新的領域,業餘時間也不注意提升除了專業以外的技能,不喜歡社交,所以始終在同一個專業領域內打轉。
小張則不同,他剛開始就想,如果是自己來管理一個分廠,應該怎麼辦,他應該懂得哪些知識?於是,他從技術工作到團支部工作,努力嘗試各種挑戰,既做技術工作,也管理質量,既協調生產資源,還調解人際矛盾,他的業餘時間也被學習其他知識和提高軟實力佔據,而且他十分喜歡交際。
後來,當小孫還在為自己未來迷茫,為不受領導重用而嘆氣時,小孫已經找到了自己職業的甜蜜區,短短幾年的磨礪,他在行政管理崗位上實現了快速進階。
必須聲明,我自己是先做技術研究,然後轉團隊管理的,我知道兩項工作,都各自有自身的難度,並無高下。但是,從職業生涯創造的價值,影響力以及職場收益等方面來看,獲得工作的成就感和穩步進階無疑是更憂的。
最近我應邀為公司的新人介紹職場經驗,我就講了上面的這個故事,不過我覺得自己的故事不夠系統全面,為了讓他們直接向職業規劃大師學習,經過一番挑選,我推薦他們閱讀布賴恩·費瑟斯通豪《遠見:如何規劃職業生涯三大階段》,我覺得這本書應該成為大多數職場人的職業規劃第一本書。
關於作者
這本書可以幫你打開職業生涯思維格局,它提出了一個發人深省的觀點:職場生活不是一份份工作的加總,而是一整段職業生涯。你需要具備職場發展的遠見思維,為自己制定出專屬的至少長達45年的職業規劃。
職場是一次長跑,我們需要把目光放到45年,甚至50年的尺度上來思考眼前的困局,這樣才是一種「遠見」,也正式有了這種遠見,才能在職場走得更加穩健。
之所以把這本書作為綱領,還在於它不僅提供視野,而且還交給我們工具和技巧。不僅端上一碗雞湯,而且還給了我們勺子。
01職場的三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大約15年的時間。
第一階段:職場的第一個15年,重點放在尋找自己職業生涯的「甜蜜區」,也就是找到你愛的,你擅長的和社會需要這三方面的交集部分,那就是你的「甜蜜區」,並且重點發力,打好基礎。
第二階段:就是接下來的15年。找到自己職業長板,天賦「極點」,這可以讓你遠超平均水準,放大自己的影響,獲得領導力。一般這個階段會面臨著職位轉型——從執行者到領導者。
第三階段,最後一個15年。這個階段要發揮自己的持續影響力,緩緩減速,逐漸退出,完成從「行動者」到「建議者」轉換。
02職業生涯需要的三種燃料
作者認為三種職場燃料分別是:
A. 可遷移技能: 包括處理問題的基本能力, 溝通和說服的能力、幫助和求助的能力、吸引人才的能力、情商等,就是換了地方,一樣有用的技能。
B. 有意義的經驗:創業經歷、跨國工作,做志願者、留學,多崗位,把自己打造成複合型的人,提高職場適應能力和多維度思考的能力。
C. 持久的關係:職場最有效、最耐用的一種燃料。不放過你身邊的每一位「貴人」。這個金字塔一共分5層,從下到上分別是:聯繫人、專家團、關鍵同事、支持者以及你自己。
03善用你的時間資產
一個人最寶貴的資產是時間。時間最有限、最不可再生,最具價值。但是,如果你想在某一領域做到頂尖的位置,時間是必須投入的,而且還有投入很多。
對於最寶貴的時間,布賴恩給出了幾條關鍵建議:
(1)熱愛工作,也要熱愛生活,均衡你的職場時間投入;
(2)時間可以分成大塊時間和碎片時間,用大塊時間精進核心技能,用碎片時間處理瑣碎事物;
(3)必須為鍛鍊和休閒騰出時間,這將增加你的時間資產的總量和質量。
總結上述三點:布賴恩·費瑟斯通豪的《遠見:如何規劃職業生涯三大階段》將45年的職場生涯分為三個階段,各階段的重點分別是:找到「甜蜜區」;錨定職場長板獲得「領導力」;規劃可持續發展,有序退出。
在職業生涯中,要注重補充足夠可遷移的技能、有意義的經驗和持久的關係這三種職場燃料,才能有足夠能量跑完職場馬拉松。
合理分配你的時間資產,天才符合1萬小時定律,投入足夠多的精力完成精進,到達職場巔峰,也要注重平衡家庭與職業,呵護健康,收穫人生的幸福。
04結語
作為全球頂級的職業規劃師,布賴恩·費瑟斯通豪在他的《遠見:如何規劃職業生涯3大階段》裡,為我們闡述了什麼才是成功的職業規劃。
他從長期著眼,將我們的職業生涯劃分成3個分別長達15年的不同階段,一共45年。在各個不同階段,我們需要不斷積累職場燃料——可遷移的技能,有意義的經驗和持久的關係,這些將會助力我們獲得長期的職業成功。
他對如何評價自己的技能水平,時間投入,平衡工作與生活等方面都給出了獨到的見解。職業規劃,其實就是人生規劃,職業成功並不是獲得喜歡的工作,而是建立起幸福的生活。
最後,祝你事業有成,家庭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