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海軍祭出暴兵計劃,甩開中國狂造400艘戰艦保住全球第一

2020-12-23 騰訊網

近日,美國國防部向國會提交了海軍2022財年的造艦計劃,而伴隨著這一計劃被一併提交國會的,還有一份沒有明確命名的、具有遠景性質的、對美國海軍未來三十年左右的時間兵力建設進行了初步規劃的海軍「2051兵力計劃」。

當然,考慮到美國海軍的這個「三十年規劃」早在今年十月份就被時任美國防長的埃斯帕放過風、後來又在多個場合被拿出來反覆說,所以現在這份被提交給國會的文本多多少少有些「塵埃落定」的感覺。同時,雖然倒黴的埃斯帕已經被川普「大統領」給開除了,但這一由美軍軍政系統主導、海軍深度參與的兵力遠景規劃的出臺似乎並沒有受到影響,多少證明了美軍軍政體系的穩定性。

「2051年兵力規劃」概況

提到美國海軍祭出的「2051年兵力規劃」或「三十年遠景規劃」,大多數讀者最先驚異的都是該規劃那規模龐大的財政預算與巨大的造艦數量。

確實如此,先從財政預算來分析:根據這份「遠景」規定,也根據美國海軍的2022年財政預算案規定的數據,美國海軍在2022財年,將得到大約2000億美元的天價軍事預算。但是別急,這一預算是整個「三十年規劃」裡金額最低的一年,隨後的29年中美國海軍每年得到的預算將水漲船高,幾乎年年都將保持在2000億美元以上。再根據美國海軍的計劃,這些海軍經費中將有大約1/6到1/7用於採購新型艦艇與裝備,也就是每年花在造艦上的預算將常年維持在200到300億美元之間,相比而言,美國海軍往年用於造艦的軍費一個財年不過200億美元左右,這樣一比較,咱們無疑就能看出來,美國海軍搞的這個「三十年遠景」在兵力建設規模上到底有多麼瘋狂了。

既然有了財政預算,能造出來多少戰艦就值得注意了:同樣是根據這份「遠景」,再加上美國海軍之前放出來的幾個「補充說明」:美國海軍預計自己在2030年左右,海軍戰艦總數將達到350艘以上,在數量上和質量上全面壓倒美國海軍規定的「最大假想敵」——中國海軍。隨後,美國海軍將繼續在擴充艦隊規模上發力,並爭取在2051財年,將海軍的規模擴充到400到500艘,前面這個數字是這份「2051兵力計劃」規定的數據,而後面這個數據是今年10月份埃斯帕防長放出來的數據,二者可以互相作為參考。

不過,不管是哪個數據,根據這份「遠景」的規定,從2022財年開始,美國海軍將以每年10艘以上的速度更新軍艦,造艦高峰期如2025、2026財年等,美國海軍將以每年20艘的速度更新戰艦。這麼一路造下去之後,到2051財年,美國海軍預計將新建大約400艘戰艦。伴隨著新建戰艦的則是美國海軍開始大量退役老舊艦艇,從2022財年開始,美國海軍將以每年10艘左右的速度退役老艦,預計到2051年將退役300艘老舊艦艇。估計我們目前見到的大多數美軍戰艦,比如「尼米茲」級航母、「提康」級巡洋艦、海軍陸戰隊的「黃蜂」級兩棲攻擊艦等,到那個時候都將退出現役。美軍認為,這樣「一增一減」之後,到2051年,美國海軍將能夠維持住405艘艦艇的巨大規模。

如何認識這一計劃?

那麼,對於美國海軍在這一關頭拋出來的這樣一份看起來異常嚇人、幾乎等於是在三十年時間裡把美國海軍水面戰、水下戰兵力「全面換血」的造艦遠景規劃,咱們應當怎樣認識?

戰略角度

大伊萬認為,從戰略上看起碼應該明確兩點:

首先是美國海軍已經下定決心要開始向「大國對抗」轉型,而海軍水面戰、水下戰部隊將作為「大國對抗」的先鋒。畢竟美國海軍提出的這份「兵力整備計劃案」,已經明確提出了自己的建軍目標就是對抗中國和俄羅斯這樣的「主要假想敵」,而未來美軍的大多數主力艦的預期部署地點人家也毫不避諱地說出來了,就在亞太。在俄羅斯海軍的規模與遠洋勤務能力已經極度萎縮、俄太平洋艦隊實際上已經萎縮成一支有限近岸防衛力量的當下,美國海軍的這個將大多數水面主力戰艦都配置到亞太地區、建軍規模又卯足勁要「壓倒中國海軍」的「遠景規劃」,相信大家都知道要對付的對手是誰。

其次,大伊萬認為,對於這份「遠景規劃」,咱們也應該在態度上有一定的保留:畢竟說得複雜一些,這份由美國國防部牽頭、美國海軍軍政系統深入參與搞出來的「2051年兵力規劃」,多多少少體現出來的只是美國海軍部那幫頭頭腦腦們的意志。而且很有可能牽涉到美軍諸軍種「分蛋糕」的內部鬥爭,現在美國海軍搶先拋出來這麼一份規模龐大的造艦規劃,你讓美國空軍、美國陸軍都怎麼想?好處全給你了,軍費大頭全給你造那些水面艦艇去?故而,伴隨著後續美國空軍、美國陸軍估計也要出臺類似的遠景規劃,估計圍繞著未來數十年美軍軍費怎麼分、蛋糕怎麼切,華盛頓還要發生大量的權鬥,而這些就不是咱們能了解和關注的範疇了。

說得簡單一些,三十年之後的事情,誰知道還能出現啥變數?尤其是這份「遠景規劃」裡美軍的軍費每年都在上漲、海軍的造艦軍費甚至比軍費漲幅還要誇張兩三成,而這一切實際上都有賴於美國的國勢依然處於上升勢頭,能夠彈壓住大多數小弟、收到足夠的鑄幣稅和保護費、再用保護費去造更多的戰艦,從而形成軍費的「良性循環」。這一戰略目標在世界已逐漸多元化的當下,有多困難就不用咱們說了吧。

裝備與戰役角度

而從裝備與戰役層面上看,大伊萬認為,咱們也應該起碼看到兩點:

首先是美國海軍並沒有放棄主戰艦艇的建設,原先炒得火熱的「輕型航母」之類的小型艦艇的概念並未得到美軍的垂青。

到2051年,美國海軍預計仍將維持10艘重型航空母艦的編制,但其中有9艘都是新銳的「福特」級航母,「尼米茲」級航母可能只會剩下最後一艘「布希」號在役;

而大型水面戰艦預計將建造50多艘,小型水面戰艦也將建造同樣的規模,估計前者將由「伯克III」與「伯克」系列的後續艦組成,而後者則可能是「星座」級護衛艦(也就是FFGX),從而在2051年形成70多艘大型水面戰艦、70餘艘小型水面戰艦的格局;

另外,美國海軍依然極端重視水下戰部隊的建設,力爭將「維吉尼亞」級和「維吉尼亞」級的後續艇建造數量維持在80艘左右,而以「哥倫比亞」級為代表的戰略飛彈核潛艇的建造數量不變,依然維持在12艘。

這意味著美國海軍未來的這400艘戰艦裡,起碼有250艘左右都是大型主力戰艦,這樣的規模對於任何一個軍事強國的海軍來說,無疑都是一支不可小覷的龐大的力量。

其次,美國海軍似乎相當重視新銳的「分布式殺傷」理論,在這海軍的400艘建軍規模中,除了250艘主力戰艦,美國海軍還準備建造70艘左右的無人艦艇,這些無人艦艇將以何種面貌出現目前還不清楚,美國海軍也沒有拿出任何一個可信賴的樣品。

但是,從美軍預定賦予這些無人艦艇的任務看,美軍打算讓這些無人艦艇承擔兩個任務:

一是在大量的主力艦隊蝟集到亞太地區之後,在全球其它地區會同美軍的小型水面艦艇(估計就是護衛艦)承擔地區存在型任務,畢竟從美國海軍目前的兵力運用情況看,美軍的「全驅艦隊」在兵力配置上抓不住重點、部分地區力量不足而部分地區力量太強、全驅艦隊運作費太高的問題已經非常突出,嚴重損耗美軍實力。

二是在亞太地區的「危險水域」承擔進入前沿地帶的高威脅任務,伴隨著中國海軍、空軍、火箭軍、戰支部隊組建的反介入/區域拒止任務體系日漸完善,尤其是反艦彈道飛彈的威脅越來越大,美軍在戰時將成規模的大艦隊部署到第二島鏈以西、第一島鏈以東的海區事實上也已經無法確保安全了,至於第一島鏈以內和組成第一島鏈的戰略支撐點,戰時大概率是難以發揮作用的。

故而,美軍提出來的反制措施包括水面戰兵力分散配置、空戰兵力靈活部署,後者主要體現在咱們提過很多次的「快速猛禽」戰術和「快速猛禽」的升級版「機動兵力」上,前者主要體現在「分布式殺傷」上。它對海軍兵力運用的要求是大艦隊儘量疏開配置,在前沿密布大量模塊化、易修復的態勢感知節點,態勢感知節點與各主戰兵力間利用海軍高速數據鏈組網作戰,每個作戰節點均可以作為「感知-決策-打擊」殺傷鏈中的任意一個環節存在。

因此,在「分布式殺傷」的思想下,美軍試圖將具備較強態勢感知能力的無人艦艇配置在危險的前沿地帶,一方面用來承擔最容易遭到我軍區域拒止攻擊的前沿存在任務,另一方面可以作為配置在後方的大艦隊的「眼睛」和「耳朵」,承擔指示目標與攻勢反潛等任務。而後方利用廣袤的太平洋海域、利用美軍艦隊的外線機動優勢疏開配置的大艦隊將極大地增加我軍ISR(情報-監視-偵察)體系的作業難度,為我軍反艦彈道飛彈與航空制海兵力的使用製造困難。相比美軍打算用這些無人艦艇去填全球存在的坑,這些無人艦艇、以及以此為基礎構築的美國海軍新型軍事戰略思想與新型戰役戰法,才是真正值得我們注意的方面,大伊萬認為是這一造艦遠景計劃最值得注意的內容。

那麼,面對來勢洶洶的美國海軍、面對「2051年壓倒中國海軍」的「帝國艦隊」,我們應如何反制呢?咱們下回分解。

相關焦點

  • 美國海軍祭出「暴兵」計劃,欲搶先造出400艘戰艦,保住全球第一
    美國每年的軍費開支都獨佔鰲頭,可見其在軍事方面的用心和重視。日前,美國國防部更是向國會提交了一份2022年的海軍軍艦計劃,和一份規劃至2051年的兵力計劃,將美國海軍未來30年的兵力建設都作出了「理想設定」。
  • 美對抗中國30年造艦計劃被削減,外媒瘋狂「祭出」川普
    去年,川普公布了史上最瘋狂計劃「335海軍」,揚言要在30年內建造100艘戰艦,其中甚至包括12艘航母。當時就沒人相信,認為川普「瘋」了,誰知他在近日又公布了最新海軍30年軍艦建造計劃。從投入的重點上來看,該計劃在前五年海軍造艦預算會再增加450億美元,達到1470億美元,至於所增加的資金大部分都會用在建造「哥倫比亞」級戰略核潛艇上。另外,該計劃30年內將美國海軍核動力航母數量保持在10艘到11艘。然而對於這份30年造艦計劃,外媒普遍都認為其不僅難以獲得廣泛支持,反而會挑起美各軍種之間的矛盾。
  • 海軍有了39艘神盾艦:實力傲視群雄,目前僅次於美國海軍
    即便放眼全球範圍內,48艘驅逐艦中有39艘神盾艦,其他的驅逐艦也大都擁有艦載垂直發射裝置,除了美海軍真挑不出其他第二家海軍,有如此豪華的驅逐艦陣容,因此,目前我海軍的實力足以傲視群雄,僅次於美國海軍。
  • 為什麼美國造不出比大和號更大的戰艦,美國海軍:都怪運河窄了
    在二戰前戰列艦是一個國家海軍實力的象徵,受到倫敦海軍條約的限制,各國戰列艦的噸位被限制在了35000噸以下。但隨著1936年倫敦海軍條約的失效,各國海軍紛紛展開了新一輪的軍備競賽。試航中的大和號美國海軍在條約結束之初由於孤立主義盛行,建造的戰艦依舊停留在4萬噸級,但在歐戰爆發形勢緊張之後最新設計的衣阿華級依舊滿載沒有達到6萬噸,最大戰列艦和最強戰列艦的殊榮都被日本的大和號以7萬噸的排水量,和世界最大的
  • 68噸黃金換回4艘破銅爛鐵,中國海軍隱忍半個世紀,終揚眉吐氣
    新中國剛成立的時候,我軍建設可以用百廢待興四個字來形容,特別是海軍武裝力量,幾乎一窮二白,相比航母都已經遍布海域的西方強國,差距極為懸殊。深知落後就要挨打的中國迫切需要儘快組建起一支名副其實的海軍部隊,但又因為當時國內現代化造艦技術實力異常薄弱,我國也只能從海外引進。
  • 中國海軍能否比得起?美國海軍斥資1470億美元,力保世界第一!
    因為中國海軍目前裝備發展已經由聚集量變實現了聚集質變的轉移,我國海軍開始向中大型驅逐艦轉移。之前我們看到的多是056、054之類的海軍戰艦,不過你再看現在我國下水的都是什麼級別的戰艦:首艘國產航母、055型萬噸大驅、075兩棲戰艦、096核潛艇……哪一款裝備拉出來,都是滿滿的戰鬥力,甚至是小的海軍國家想都不敢想的。
  • 美海軍405艘的造艦計劃頒布,是否在給下屆「挖坑」?
    近期,川普將美國海軍的造艦計劃調整到405艘,有觀點認為這無疑是在給未來的拜登政府「挖坑」;但是,本文分析認為,如果拜登認為這是個大坑,可以自己填土變小;拜登要填坑,只怕國會大佬不答應。首先,總體來看,美國海軍的30年造艦計劃還是具有一定的可執行性的,這份計劃充分考慮到維持美國本身的造艦能力和工業基礎的現實需求,適應了美軍預算水平不斷增長的現狀,而且由於科技的發展提高了造艦的效費比,適應了當前的印太安全戰略。但是,美國海軍造艦成本的大幅增加,也一定會衝淡美軍其他軍種在軍費預算中的佔比,看上去是一個大坑。
  • 2018年中國48艘戰艦受閱,1915年清華學子哀嘆沒海軍還是四等國
    據媒體報導,4月12日上午,人民海軍在某海域隆重舉行海上閱兵。據報導人民海軍有48艘戰艦、76架戰機以及10000餘名官兵參加了盛大的海上閱兵式,這也是新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海上閱兵。在數天前,就有網友在三亞某地拍攝到了大量海軍新銳戰艦集合的照片。
  • 第8艘「海上最強」驅逐艦下水,美媒:中國海軍下步計劃會是什麼
    美國《軍事觀察雜誌》網站9月1日發表文章,對中國第8艘055「超級驅逐艦」下水後,中國海軍現代化計劃的下一步目標進行了猜測。[中國的055型飛彈驅逐艦]文章稱,中國上海的造船廠已經下水了第八艘055型驅逐艦,預計這艘軍艦不久後將開始海上航行。055型驅逐艦被廣泛地認為是全球範圍內現役的驅逐艦中,能力最強的型號,其武器配備超過所有對手,同時融合了從雙波段雷達到先進隱形設計在內的一系列革命性的創新。
  • 中國造航母無用?美國「航母派」已失勢?實際是中美進入戰略對峙
    最近,國內中文網際網路上開始流傳一個新的說法,那就是美國海軍的「航母派」已經失勢。理由則是在12月份美國政府正式通過的美國海軍30年造艦計劃中,美國海軍核潛艇建造佔比過高,航母所佔比重降低。長期與短期的數據對比——核潛艇確實成了美國海軍重點建設對象美國海軍的這份30年造艦計劃實際上可以從長期和短期兩個角度上來看,從長期角度上來看,可以看美國海軍的發展戰略是什麼,是想成為一支什麼樣的海軍力量。從短期上來看,可以看目前最讓美國海軍焦慮的是什麼。
  • 美國海軍93艘神盾艦,日本海自7艘神盾艦,中國海軍裝備多少?
    畢竟全球除了美國海軍以外,還沒有哪個國家的海軍可以像中國海軍那樣咋短短十多年的時間裡裝備了數十艘各類型作戰艦艇,包括萬噸級飛彈驅逐艦和中型航母等,也難怪西方媒體會說出「中國海軍一年就可以打造一支歐洲艦隊」的話題,雖然有些捧殺的因素,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中國海軍每年下水服役的艦艇除了數量多以外,更多還是質量的提升。
  • 美國海軍賭國運砸鍋賣鐵,開始下餃子:要建500艘軍艦
    據美國「戰區」網站報導,美國公布了全新造艦計劃,要建立500艘軍艦龐大海軍。這簡直就是賭國運啊,美國海軍要求在2030年軍艦數量達到355艘,然後進一步增加到500艘軍艦。同時,美國海軍從2022年開始下餃子,在2022-2026年服役82艘全新軍艦。
  • 中國:要比我的飛彈更快?美國海軍58艘驅逐艦,計劃裝備17馬赫飛彈
    根據美國當地媒體《軍事觀察》的相關報導,美國國家安全顧問羅伯特·奧布萊恩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考慮到目前美國海軍在反艦飛彈方面與中國海軍存在較大的劣勢,將為目前美國海軍全部58艘「阿利·伯克」級飛彈驅逐艦換裝17馬赫的超高音速飛彈。
  • 川普大海軍計劃徹底泡湯!11艘巡洋艦5年內全退完 國會拒絕增加撥款
    【環球網軍事頻道】據美國《防務新聞》網站23日報導,美國海軍的新造船計劃顯示,在未來5年內,美國海軍計劃退役11艘巡洋艦,國會認為美國海軍沒有認真計劃用新一代大型水面艦艇取代它們。
  • 曾稱雄全球近400年的英國海軍,現在為何衰落了?
    自1588年打敗西班牙無敵艦隊算起,英國海軍稱雄世界近400年。即便是1982年與阿根廷發生馬島戰爭,英國海軍依然有能力遠徵萬裡,打敗對手。然而冷戰結束後,隨著國力的下滑,國防預算開支的削減,英國皇家海軍的實力已遠非昨日。二戰結束時,英國擁有52艘航空母艦,而如今卻到了要靠出售或拆毀航母來生存的窘境。
  • 進口200艘戰艦,天價軍費已獲準,網友:這要和中國爭亞洲第一?
    要說到目前亞洲的軍事實力,中國肯定是首屈一指了!然而在亞洲還有這樣一個國家處處和中國競爭,還放狠話要進口200艘戰艦,且天價的軍費已經被批准了!對此網友表示:這是要和中國爭奪亞洲第一嗎?作為世界上工業最強大的國家,那麼必然要說的就肯定是美國了,美國光是武器裝備就能夠讓全世界所撼動,其中包括核動力航母十一艘,而核潛艇,驅逐艦,護衛艦等等都是不計其數的!排在美國之下的就是俄羅斯,作為蘇聯解體之後的遺志繼承國,俄羅斯的軍事實力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而排名第三的也就是中國了,中國的海洋實力發展速度也是很快的!
  • 「海軍恐慌」催生出的超無畏戰艦:「俄裡翁」級戰列艦
    許多人看到美國在亞洲和中國鬧,歐洲的德國好像很淡定,不同於那些上躥下跳的跟著美國鬧的國家,其實德國人心裡是挺高興的,這可以減少他們的壓力,所有他們在淡定地看,他們知道這裡消停下來,美國就會轉頭收拾自己。說遠了,還是說當時德國造軍艦的事。
  • 5年82艘新艦「尼米茲」核航母開始退役 美國新造艦計劃出爐
    12月10日美國五角大樓宣稱,美國政府已經通過海軍2022-2051財年的30年遠景造艦計劃,這一計劃將通過多個階段不同的造艦計劃來實現,最終將美國海軍的規模擴充至546艘。而新採購的12艘「維吉尼亞」級替換「洛杉磯」級攻擊型核潛艇、「哥倫比亞」級替代「俄亥俄」級彈道飛彈核潛艇。其實這種30年遠景造艦計劃美國近幾年都會發布,每年都是根據實際情況有變化,也就是說是一個動態調整。比如美國最近感覺到來自某些方面的壓力越來越大,他就會調整這些造艦計劃以應對可能威脅到自己的國家。
  • 世界上10大最昂貴的戰艦,中國一戰艦上榜,你知道它嗎?
    1、遼寧號航空母艦:遼寧號航空母艦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第一艘可以搭載固定翼飛機的航空母艦,前身是蘇聯海軍的庫茲涅佐夫元帥級航空母艦次艦瓦良格號。為了這艘航母,中國不計代價地投入,金錢仿佛是次要的,甚至為了這艘航母的服役,整個科研隊伍有15人犧牲在了工作崗位上。
  • 2030年之後,中國海軍將擁有幾艘航母?美國專家分析給出答案
    航母的戰鬥力雖然很強,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以美國海軍為例,其11艘航母當中,有三分之一在船廠中維修保養,不能出戰,還有三分之一在訓練當中,也無法任意部署,只有最後三分之一隨時待命,可以奔赴戰場,也就是說,即使發生戰爭,美國最多也只能拿出5-6艘航母的陣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