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文化 傳遞快樂——外國人眼中的中國春節

2021-01-11 中國政府網

    新華社北京2月15日電 伴隨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國力增強以及海外華僑華人地位不斷提高,春節,作為傳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節日,開始從中國走向世界。

    寄託人們相同的情感

    曾在紐約唐人街見過華人過春節的希薩克說:「華人過春節與西方人過聖誕節非常相似。過聖誕節時人們會舉辦聖誕聚會,向親朋好友報平安,而華人則在春節期間放鞭炮、走親戚。」在她眼裡,春節與聖誕節很相似:分散在全國甚至世界各地、忙碌了一年的家人紛紛趕奔以父母為中心的家中團聚,互訴衷腸,分享一年的喜怒哀樂。

    「中國春節打動我的地方在於它和我們這裡過的聖誕節十分相似,主題都是家庭團聚。不管時代怎麼發展,人類的情感和心靈始終是相通的,」加拿大聯邦政府國會議員鮑勃·德克特說。在德克特的印象中,「中國春節總是伴隨著濃濃的親情,當然還有熱鬧的鞭炮聲和絢麗的焰火。我的中國朋友告訴我,這昭示著來年的豐收和好運」。

    在加拿大多倫多一家諮詢公司工作的內爾說:「我從一些中國朋友那裡知道了春節,還參加過他們的家庭聚會。當收到裝有『壓歲錢』的紅包時,小孩子和年輕人會變得很興奮。這讓我想起了當我在聖誕節收到禮物時的感覺。」

    韓國人林炫知沒有親身經歷過中國春節,她所了解的春節是從韓劇中看到的。在她的腦海裡,中國的春節就是很多很多人,坐在返鄉的火車上期待與家人團聚。在中國學習過半年的金知恩則在長春的同學家吃過春節餃子。她說:「大家圍在桌子前,一邊包餃子,一邊聊天,在外工作的孩子們都回到家,把自己一年在外的工作情況向家人講述。」從中國的春節,她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國人對親情和團圓的重視。

    歸鄉的情,團聚的心,在全世界都是相通的。萬裡之遙的秘魯大學教師歐亨尼婭·蒙特顯然感受到這種共通的感情。蒙特說,中國的春節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傳統節日之一。春節是中國家庭一年中最重要的聚會,大家要團聚在一起吃年夜飯,就像我們秘魯人過聖誕節一樣。

    傳播中國文化的載體

    母親是美國人,父親是英國人,自己在瑞士出生長大,20歲的小夥子有個中文名字叫李牧,現在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亞洲研究系中文專業就讀。李牧說,他在中國並不感覺自己是外國人,他喜歡所有中國的傳統節日,而中國的春節尤其具有文化氣息。

    李牧說,過春節可以學到中國的傳統文化和習俗是最讓他期待的。他有過3次過春節經歷,一次是2008年在中國,另兩次是在溫哥華。他說,獨自在北京過春節感覺有些冷清,因為中國朋友都各自回老家過年去了。而在溫哥華過春節就非常熱鬧好玩,可以和當地的華人朋友在飯店邊吃飯邊看春節晚會,他尤其喜歡相聲、武術和歌舞表演。

    5年前從蘇格蘭移民加拿大、現在溫哥華市政府負責空氣品質監測的肯尼・裡德說,以前在蘇格蘭的時候就知道中國春節,但是溫哥華華人慶祝春節的規模要大得多。「如果我能放一天假,我會慶祝這個充滿文化內涵的節日。我喜歡爆竹和舞龍表演」。

    同遠在大洋彼岸的西方人相比,同屬亞洲地區國家的人民對中國春節有著更直觀的感受,對於透過春節體現出的中華文化也有著更感性的認識。

    在東京社區服務中心教外國人學日語的池田老師退休前是日本某貿易公司的業務員,曾被派駐到中國一年。池田說,春節是中國最熱鬧的節日,到處都是紅色,有貼在門兩旁的對聯,貼在門上的倒過來的「福」字,還有掛在門口的紅燈籠,男女老少也都喜歡穿紅衣服。中國人過春節的時候特別喜歡走親訪友,熟悉和不熟悉的見面都要說一聲「過年好」。而最讓我們日本人感到興奮的是,中國人過年的時候一定要放鞭炮,聽中國朋友說,放鞭炮是為了除妖驅魔,這非常有中國特色。

    23歲的菲律賓女孩謝拉·布裡恩說,她從小生長在馬尼拉中國城。在那裡,中國新年是老一輩最看重的節日。每年一到春節,在中國城的大街小巷上就可以看到舞龍舞獅,家家戶戶買年糕、穿新衣、放鞭炮。不少華人家庭會買圓形的水果,意為團圓。最暢銷的是菠蘿,因為在菲律賓華人圈流行的閩南語中,菠蘿音似「好運來」。

    傳遞喜慶歡樂的節日

    秘魯大學教師歐亨尼婭·蒙特說,中國的春節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傳統節日之一,由於中國的高速發展,中國春節日益受到外國人的關注。春節在中國農曆中意味著冬天結束,萬物復甦的春天即將來臨,因此春節是一項盛大的、充滿喜悅的慶祝活動。

    年近70歲的法國人傑拉爾是集郵愛好者,日前他專程到位於巴黎九區的集郵愛好者商店購買法國郵政推出不久的中國虎年生肖紀念郵票。傑拉爾說,他每年都會購買中國生肖紀念郵票,一方面是因為這些郵票很漂亮,另一方面則是希望可以通過這種方式感受中國農曆新年給人們帶來的喜悅。

    傑拉爾說:「法國華僑華人舉辦春節遊行我每年都會去看,很熱鬧,很喜慶,可以把快樂傳遞給每一個人」。傑拉爾表示,雖然他沒有去過中國,但是通過這些活動,可以感覺到春節對於中國人的重要性,「因為那意味著最大的喜悅和歡愉」。春節雖然不是法國的節日,但是它傳遞快樂的「本領」卻早已使它顯示了國際性特質。傑拉爾相信,中國春節將成為一個國際化的節日,他本人希望能夠有機會到中國切身感受一下春節的氛圍。

    柬埔寨記者協會的波拉說,近些年來,在柬埔寨不僅是華僑華人過春節,越來越多的柬埔寨人也開始和華僑華人一起慶賀春節。儘管春節不是柬埔寨的法定假日,但為了方便有華僑華人親戚的官員能與家人一起歡度節日,政府部門在這幾天基本都不辦公,許多學校也放假。波拉認為,柬中友好合作關係不斷鞏固和發展,傳統友誼日益深入人心,這些也讓春節在柬埔寨落地生根。而隨著中國國力的迅速提升和國際地位的不斷提高,中國在世界上的影響力越來越大,春節也將逐漸成為國際化的節日。(執筆記者於榮,參與記者陳曦、賈安平、雷柏松、馬丹、尚栩、施蓉、王建剛、許林貴,報導員權香蘭)

僑辦主任介紹"文化中國·四海同春"慰僑訪演活動

    新華社北京2月14日電(新華社記者 賈楠)在「文化中國·四海同春」藝術團即將啟程赴海外慰僑訪演之際,國務院僑辦主任李海峰表示,希望此次訪演通過展示絢麗多彩的中華文化,不僅傳遞祖國親人對海外僑胞的真情厚誼,滿足僑胞對中華文化的精神需求,而且為促進世界不同文化和諧共生,不同族群和睦相融作出貢獻。

    「文化中國·四海同春」是國務院僑辦和中國海外交流協會為滿足海外僑胞精神需求,增進世界人民對中華文化了解和認知而打造的春節系列文化品牌活動。活動以中華民族傳統節日春節為契機,組織國內高水平藝術團組到海外僑胞聚居國家、城市,開展慰僑演出和舉辦圖片展等活動,與海外僑胞共慶新年。「文化中國·四海同春」於2009年春節期間首次推出,由國務院僑辦相關負責人分別率領4支藝術團赴北美、南美、歐洲和東南亞8個國家的17個城市,開展慰僑訪演59場,服務觀眾近60萬人。 詳細>>>

    2月14日,法國華人華僑在巴黎市政廳廣場上表演舞龍舞獅。當天,法國各大華僑華人社團從巴黎市政廳廣場出發舉行彩裝遊行,慶祝中國虎年春節的到來。 新華社記者 張玉薇 攝

文化部聯合有關部門在海外舉辦別具特色春節活動

   新華社北京2月15日電 又是一年春節至。歡度春節,已不僅僅是中國人自己的慶祝方式,也成為海外民眾領略中國文化、感受中國特色的途徑。

   尼羅河上話春節,柏林蒼穹滿煙花;竹草坦桑引注目,楚韻貝寧展風採。中國文化部聯合有關部門在海外舉辦的別具特色的「歡樂春節」活動,令海外民眾嘆為觀止,流連忘返。 詳細>>>

相關焦點

  • 外國人過春節有多拼?寫春聯、迎財神、買年貨,簡直比我們還懂行
    BBC曾經專門拍攝了一部紀錄片——《中國春節:全球最大的盛會》Chinese New Year: The Biggest Celebration on Earth。影片從返鄉路、除夕夜及節日慶典活動等多個角度,為我們呈現了一個歪果仁眼中的中國春節。
  • 智庫動態|外國人眼中的上海國際文化大都市形象調查
    研討會上發布了《外國人眼中的上海國際文化大都市形象研究報告》。報告由上海交通大學徐劍教授課題團隊撰寫。徐劍教授課題團隊於2020年在上海全市範圍內針對留學生群體、浦東機場遊客、長期居住上海的外國人等對象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抽樣調查。課題組基於436份有效問卷的調查數據,分析外國人眼中的上海國際文化大都市形象。
  • 陝西教育中心提醒 教外國人學中文離不開文化傳播
    陝西教育中心提醒教外國人學中文離不開文化傳播 近幾年我國的經濟和科技都有了很大的發展,讓世界人民為之矚目,尤其是我國抗擊疫情的出色表現,更是提升了我國形象,大大刺激了外國人學習漢語的熱情。
  • 外國人眼中中國中國十大美女 宋祖英上榜 最後一名怎麼會是她?
    中國女孩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女孩之一。它們擁有異國風情的外觀,美麗而細膩的鮮明面部特徵,完美的肌膚,而且也非常可愛和聰明。1. 章子怡她通過參加電影《臥虎藏龍》獲得了成功。在中國,她被稱為"國際章"。2.鞏俐外國人對鞏俐出演的《紅高粱》和《舉起紅燈籠》影響深刻。中國人民:"毫無疑問,鞏俐是世界的。"3. 舒淇舒淇是中國最著名的女演員之一。美國時代周刊評她:"長得很好看,無論穿長裙還是西裝,骨子裡總透著一股懶洋洋。"4.瞿穎瞿穎是中國著名的模特。1991年,她在"新絲綢之路中國模特大賽"中獲得亞軍,一舉成名。
  • 在外國人眼中,獨輪車居然是漢朝十大發明之一!
    外國人眼中的漢朝十大發明,造紙術地動儀赫然在列,但一些發明出乎意料在歷史網上,記譯君曾看到過這麼一篇文章——外國人眼中的漢朝十大發明。這其中,造紙術赫然排在第一位。關於這一點,想必所有人都會覺得理所當然吧,畢竟是四大發明之一,更是深刻影響文化傳播的大發明嘛!老造紙工藝張衡的地動儀也有一席之地,這個記譯君也不意外,畢竟這可是史書記載上真正準確預報過地震的「神器」。
  • 外國人眼中的東方神秘力量中國和「開水」文化
    很久以來,西方人不理解我們「開水」的大中華文化,一般認為,這是由於地區差異和生活習慣不同造成的,因此外國人不明白中國人為什麼喜歡喝熱水。然而在國外生活多年,讓我感到這種不理解的主要原因是中國人和西方人的科學概念不一樣。
  • 全媒派 | 中國故事出海:18個案例解析中國跨文化傳播創新
    其傳播創新在於將中國人文自然景觀與人文情懷有機結合在一起,通過中西方動態的話語溝通傳遞中國社會的自然風貌與社會文化。 2. 兩會外宣微視頻:以海外用戶體驗為出發點的多樣化傳播 全國兩會不僅是國內媒體報導的熱點,也是全球媒體關注的焦點之一。
  • 跨文化傳播的「新紀元」
    [4]在她的視頻中沒有講過一個中國政策,沒有說過一句中國故事。但是李子柒油管頻道的對外文化影響力,可以說抵得上1000個CGNT。筆者也通過資料庫,整理出了李子柒在YouTube平臺熱度排行前十的視頻。
  • 外國人眼中的神秘中國
    外國人眼中的中國是怎樣的?在印象中,他們對中國人似乎總是充滿了不友好的刻板印象。但仍有這樣一群攝影師,他們以「外來者」的視角,深入到實際生活中,以鏡頭記錄下這片土地上人們的生活與起居。從他們的鏡頭裡,西方認識了中國,我們似乎也能夠再度認識自己。
  • 中英對照 | 外國人眼中的中國年
    現在,中國年不僅僅是在中國的中國人慶祝,全世界的華人以及很多「老外」都會一起過中國年。
  • 在華外國人眼中的中國「戰疫」經驗:科學精神、高效制度
    參考消息網3月20日報導(文/李勇 張桂林 劉恩黎) 「現在,我感覺在中國比在其他地方都安全。」在重慶生活學習多年的烏克蘭姑娘奧莉婭說,中國政府和民眾在疫情期間的表現,讓她印象深刻。3月15日,重慶最後一名新冠肺炎患者從重慶公共衛生醫療救治中心康復出院,標誌著當地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 BBC鏡頭中的春節:看完外國人過年後,我仿佛過了個假年……
    近些年,隨著中華文化的普及,外國的春節年味也越來越濃了。杜拜的春節,可謂是超級盛大了,杜拜旅遊局官方頁面放出了中國新年的巨型Banner。在杜拜每一個重要地標,都安排了中國春節活動,絢麗的煙花秀,中間還有擊鼓,可以說充滿中國特色了。在哈利法塔,紅色主題中國新年燈光秀。中國紅,驚豔了整個世界。
  • 海外僑胞保持積極心態 以多彩文化活動傳遞戰疫力量
    「這是我們連續第三年舉辦『快樂唐人街』活動,希望吸引更多人了解並熱愛中華文化。」基金會主席林海巖說。最近,義大利中意國際學校校長李雪梅的工作日程滿滿當當。華裔青少年書畫大賽、網絡春晚節目錄製、「中華大樂園」義大利營、「中華文化大賽」代表選拔等活動接連舉辦,華裔孩子們的「線上」校園文化生活同樣精彩。「這些活動在傳播中華傳統文化的同時,也促進了中意文化的交流互動。」李雪梅說。
  • 法國人眼中的中國:出省就像出國,中國文化讓人感到「生硬」
    法國人眼中的中國:出省就像出國,中國文化讓人感到「生硬」在世界範圍內,中國是一個後起之秀,因為曾經的中國確實沒有這麼強大。但是近些年來發展速度可謂是非常快,甚至是達到了令人嘆為觀止的程度,正是中國的發展速度和現如今的狀況,讓世界各地的人民都敬佩並有所關注。中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國家,在這片土地上有多民族,每一個地區人的生活方式是不一樣的,所傳承的文化也是不同的。
  • 外國人眼中最美的東方女星,竟然是她們!
    大家感到震驚應該是由於全安琪不是我們傳統意義上的美女,或者是我們遺漏了內在美什麼的...的確,其實外國人眼中的東方美女和我們自己眼中的還是有不小區別的,一起來看看哪些是外國人眼中的東方美女!王祖賢。10年前韓國人眼中的中國第一美女。
  • 美的中央空調春節品牌:讓恭喜發財變得更有中國溫度
    營銷人的集體大考,每家交出來的答卷都不盡相同,讓人真的不禁問道:「春節的洞察還有啥?」春節前,在最後的一波營銷傳播裡,美的中央空調的品牌動作,卻讓人感受到了久違的新鮮氣息。美的中央空調一直很低調,沒想到這次用了一個頗具看點的獨特角度。不聊走心,咱們輕鬆過大年!
  • 在外國人眼中,中國這3所大學最好,2所在北京,1所在安徽
    在外國人眼中,中國這3所大學最好,2所在北京,1所在安徽無論是前半年的高考,還是後半年的考研,這兩件大學都離不開大學,學生和家長衡量大學的最主要依據,就是大學在全國的排名,排名靠前的大學就是好的,在普遍人的心中,我國最好的大學就是清華和北大,
  • 外國人眼中的最美的中國女人,每一個都是女神,第一名誰都忍不了
    而中西文化的差異,人們的審美也是存在一些差異,在一些老外的眼中,到底什麼樣的東方女性,才算真正的美女呢?今天我們就看看。  湯唯,在韓國人眼裡,絕對是就是女神,而且湯唯在韓國的號召力絕對不必任何一個女星差。毫不誇張的說,湯唯在韓國是最火的一個中國女明星。她身上的那種範兒,絕對不是一般的女星能學得來的。
  • 功夫、旗袍、茉莉花……中國文化傳播如何破解老套路
    這些年孔子學院在世界各地成立,中國文化節在世界各地舉辦,中國影視、音樂、舞蹈、美術、動漫作品等等紛紛走出國門,我們這個節目也通過網際網路走向海外,受到了海外華人和許多外國人的歡迎。但總體上看,我們文化傳播的影響力還遠遠跟不上中國崛起的步伐,我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還可以大有作為。
  • 華中科大黎巴嫩博士生出版「武漢抗疫」紀實,向世界傳遞他眼中的...
    12月10日,記者拿到《堅定——一個外國人的武漢日記》,立刻被封面上的人物素描吸引。畫中的楊航戴著口罩,耳朵上塞著耳機。楊航說,畫裡的他正在疫情防控期間的武漢街頭做直播,而這正是他在社交平臺粉絲心中的形象。楊航與《堅定——一個外國人的武漢日記》中文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