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羊傳》裡的10句精華,句句經典,醍醐灌頂……

2021-02-07 呼嚕詩文藝術公社

《公羊傳》亦稱《春秋公羊傳》《公羊春秋》,是專門解釋《春秋》的一部典籍,其起訖年代與《春秋》一致,即公元前722年至公元前481年,其釋史十分簡略,而著重闡釋《春秋》所謂的「微言大義」,用問答的方式解經。《公羊傳》與《春秋》起訖時間相同。


相傳其作者為子夏的弟子,戰國時齊人公羊高。起初只是口說流傳,西漢景帝時,傳至玄孫公羊壽,由公羊壽與胡母生(子都)一起將《春秋公羊傳》著於竹帛。《公羊傳》有東漢何休撰《春秋公羊解詁》、唐朝徐彥作《公羊傳疏》、清朝陳立撰《公羊義疏》。《公羊傳》裡的10句精華,句句經典,醍醐灌頂:



1. 失信不立。出自春秋·左丘明《左傳》。如果人失去了信用,就很難再社會上立足。誠實守信是為人處世的根本所在。對於一個人來說,應先講信義,隨後再論及他的本領如何。反之,如果離開誠信,一個人即使有再大的本領也將寸步難行。如果社會上有更多的人追求誠信,那麼人們就會日益明智起來,社會風氣也會隨之越來越好。


2. 從善如流。出自春秋·左丘明《左傳·成公八年》。聽取別人的意見,接受她人的規勸,就像流水一樣自然。所謂從善如流,就是要接受自己認為好的東西,在別人的開導下或者自己的領悟中去完善自己不足的地方,使自己更接近完美。



3. 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出自春秋·左丘明《左傳·宣公二年》。有過錯而能改正,這好處是沒有什麼可以相比的。人的成長是一個不斷自我完善的過程,犯了錯誤能夠改正,這是十分可貴的。因此,生活中當我們做了錯事,就要用心改正它。


4. 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出自春秋·左丘明《左傳·莊公二十四年》。節儉,是德行所共有的;奢侈是邪惡之中最大的惡行。節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國古人一直把節儉歸於善,把奢侈歸於惡。



5. 銜環結草,以恩報德。出自春秋·左丘明《左傳·宣公十五年》。嘴中銜著玉環,將草結成繩去救人,用感恩之心去報答對方的恩德。現在我們將「結草」與「銜環」比喻不忘恩德,至死不忘。


6. 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出自春秋·左丘明《左傳·隱公元年》。不義的事情幹多了的人,必然是自取滅亡,你就等著瞧這種人的下場吧。



7. 禮,經國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後嗣者也。出自春秋·左丘明《左傳·隱公十一年》。禮是治理國家,安固社稷,使人民有序,利於後代的根本之道。


8. 吾聞君子務知大者、遠者;小人務知小者、近者。出自春秋·左丘明《左傳·襄公三十一年》。我聽聞,君子會做的事情,看待事情會長遠;小人只會想到小的事情,只會看到眼前的利益。



9. 愛之如父母,仰之如日月,敬之如神明,畏之如雷霆。出自春秋·左丘明《左傳·襄公十四年》。這段話原是師曠對晉侯說的。師曠說,如果一個國君能獎賞好人懲罰壞人,撫愛百姓像撫愛自己兒女一樣,那麼百姓對待國君,熱愛他就會像熱愛父母一樣,敬仰他就會像敬仰日月一樣,崇敬他就會像崇敬神明一樣,畏懼他就會像畏懼雷霆一樣了;百姓就不會去想驅逐國君了。


10. 為國家者,見惡如農夫之務去草焉,芟夷蘊崇之,絕其本根,勿使能殖,則善者信矣。出自春秋·左丘明《左傳·隱公六年》。治理國家的人,見到邪惡的人事,就像農夫除雜草一樣,將其除掉,挖掉它的根,不讓其生長,這樣好的事物就會發展起來。

你若喜歡,點在看 

相關焦點

  • 《春秋公羊傳》8中句經典名言,句句深刻,令人深思
    《春秋公羊傳》簡稱為《公羊傳》,其記載上起魯隱公元年,止於魯哀公十四年的歷史,是儒家的經典之一。
  • 【走進經典】第三十期《春秋公羊傳》
    《春秋公羊傳》《公羊傳》又名《春秋公羊傳》,儒家經典之一,是專門解釋《春秋》的一部典籍,其起訖年代與《春秋》一致,即公元前722年至前481年,其釋史十分簡略,而著重闡釋《春秋》所謂的"微言大義",用問答的方式解經。《公羊傳》是春秋三傳之一即注釋《春秋》的書,有左氏、公羊、穀梁三家,稱為"春秋三傳"。
  • 精闢深刻、令人深思的《春秋公羊傳》千古名言
    《春秋公羊傳》簡稱為《公羊傳》,其記載上起魯隱公元年,止於魯哀公十四年的歷史,是儒家的經典之一。《春秋公羊傳》作為家學,起初是口耳相傳。
  • 鄭任釗:《公羊傳》的詮釋模式
    作者:鄭任釗,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公羊傳》是詮釋《春秋》的一部著作,在浩如煙海的中國古代經典註疏之作中顯現了獨特的詮釋特色
  • NO.79|公羊傳
    《公羊傳》亦稱《春秋公羊傳》、《公羊春秋》,是專門解釋《春秋》的一部典籍,其起訖年代與《春秋》一致,即公元前722年至前481年,其釋史十分簡略,而著重闡釋《春秋》所謂的「微言大義」,用問答的方式解經。《公羊傳》與《春秋》起訖時間相同。相傳其作者為子夏的弟子,戰國時齊人公羊高。
  • 《抱樸子》中的10句名言,經典有哲理,讓人醍醐灌頂!
    ‍《抱樸子》中的10句名言,經典有哲理,讓人醍醐灌頂。1. 瑤華不琢,則耀夜之景不發。
  • 十句經典大智慧古語,句句讓人醍醐灌頂
    易漲易退山溪水,易反易覆小人心山溪裡的水隨著季節常漲常退,不明事理的小人反覆無常、變化不定,世事無常,小人,特指心智達到成人以後的階段。這種人說話做事偏自私,以滿足自身利益為前提,功利目的明顯。為達到自己的目的處心積慮甚至不擇手段,輕者傷害他人利益,重者誤國誤民。
  • 《春秋》與《春秋左氏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
    首先,《春秋》《左傳》《公羊傳》《穀梁傳》是四本不同的書,後面的三傳全稱是《春秋左氏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都與《春秋》這本書有關,這是怎麼回事呢!《春秋》是中國古代儒家典籍「六經」之一,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也是周朝時期魯國的國史,現存版本據傳由孔子修訂而成。
  • 河南這10句方言,句句經典!你知道幾個?
    河南地處中原,民風淳樸,河南方言也帶有濃鬱的地域特色,聽起來非常親切,今天小編就為大家精選10句河南方言,句句經典,你知道幾個?10、「啥?」:這是什麼?「弄啥」就是要我做什麼?這10句河南話你都會說嗎?你還知道哪些經典的河南話,歡迎評論區留言哦~
  • 《尚書》精華10句,句句金玉良言!
    一、知之非艱,行之惟艱。 《紅樓夢》裡有句話說得好:「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在現實生活中,那些機關算盡、弄虛作假的人,到頭來,往往會弄巧成拙,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搞得自己身心疲憊不堪,處境越來越糟。 六、作德,心逸日休。
  • 《春秋穀梁傳》濃縮的10句精華,通古今,明世事
    《春秋穀梁傳》簡稱《穀梁傳》、《穀梁春秋》,是儒家經典之一,與《左傳》《公羊傳》同為解說《春秋》的三傳之一。1、兄弟,天倫也。出自《春秋穀梁傳·隱公元年》。兄弟情意深重,是天生倫常。2、知者慮,義者行,仁者守。
  • 語文老師整理:100句世界名人名言,句句是經典,果斷收藏一份!
    語文老師整理:100句世界名人名言,句句是經典,果斷收藏一份!相信大家都是聽著名人名言和人生哲理長大的,還記得讀書時寫在課本首頁的那句「失敗是成功之母」一直鼓勵著我,不知道同學們有沒有自己的座右銘呢?名人名言是先輩們思想的精華,智慧的的結晶。
  • 稻盛和夫:5條精選語錄,句句醍醐灌頂,決定命運的是這1點
    稻盛和夫:5條精選語錄,句句醍醐灌頂,決定命運的是這一點你也許對於商界不怎麼關心,但是你也許聽說過稻盛和夫這個名字。稻盛和夫10條精選語錄,句句醍醐灌頂,決定命運的是這一點第一句:「工作,是一個人最好的修行」在稻盛和夫看來,一個人,只要能在每天都付出努力的工作,對工作聚精會神、精益求精,不斷磨練自己的心智和人格,那就一定能贏得美好的人生,早晚也能成大器。
  • 《荀子》中10句經典名言,句句經典,看後茅塞頓開!
    《荀子》中10句經典名言,句句經典,看後茅塞頓開!一、宗原應變,曲得其宜。出自《荀子·非十二子》。曲:彎彎曲曲、方方面面。尊奉根本的原則來應對各種變化,方方面面處理得都很恰當。二、論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出自《荀子·儒效》。
  • 來四川旅遊,教你10句經典的四川話,句句親切!
    四川旅遊資源豐富,人文氣息濃厚,本地人樂天自在的性格就像四川話一樣,聽起來輕快舒服,如果你也喜歡四川,小編教你10句經典的四川話,句句親切,看看你都聽過嗎?10、妹兒的頭髮節節(尖尖)掃在我的聯(臉)旦兒上,癢酥。我蘇(說),妹兒也,我悶(們)來打個唄兒吧!妹兒溫(問),啥子叫打唄兒哦?
  • 《春秋公羊傳》: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的第一次修復
    《春秋公羊傳》的「大一統」思想是全書的一條紅線。它所生發的「天人合一」思想也已經成為世界思想的偉大精華。 (一)《孟子.滕文公下》:「《春秋》,天子之事,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 來河南旅遊,教你10句經典的河南話,句句親切!
    河南地處中原,歷史悠久,河南話也非常具有地域特色,既有紮根黃土的淳樸感,又有歷史積澱的厚重感,今天小編就為大家精選10句經典的河南話,句句都很親切,看看你都會說嗎?10、「戳濟哩」「糊弄哩」:做事不認真,敷衍。這10句話,你都會說嗎?關於河南,你還有哪些想了解的方言或是文化,歡迎在下方留言區曬出來!
  • 《左氏春秋》10句經典名言,句句精闢!
    《左氏春秋》又稱《春秋左氏傳》、《春秋左傳》、《左氏傳》,列為《春秋》三傳之一。
  • 俗語「兒孫自有兒孫福」,下半句才是精華所在,可惜很少有人知道
    我們經常聽到身邊的老人說"兒孫自有兒孫福",意思是說兒孫們各自有自己的福氣,寬慰做長輩的人不用太過擔心,這句話可以說是人盡皆知了,但是它的下半句卻是精華所在,但很少有人知道,你知道是什麼嗎?這句俗語到底怎麼來的呢?
  • 天命與血族——《春秋公羊傳》的核心義理
    《春秋公羊傳》在中國古代經典中今天具有繼續挖掘的重大意義。這不僅因為它在中國古代經典中獨具特色地闡明與弘揚了中國古代最成為民族與社會價值觀念核心的中心觀念——而且回答了華夏族文化與文明史中最尖銳的問題:這個五千年文明、文化的靈魂究竟是什麼。這個觀念既是華夏族的意識形態,也是形上學,更是道德標準。其基本生長階段在春秋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