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上海考生,和部分地方的同學一樣,我的第一場考試是統考。
上海統考是11月底12月初,我10月份才去參加集訓的,所以時間很緊,這就意味著想要得到好成績,必須加倍努力!!
我選擇了同半!想要考得好,必須機構選得好!!去的第一個月,專業水平就有質的飛躍。
當時機構是規定收手機的,算是封閉管理吧,所以心思全花在備考上。
早上七八點先晨跑(跑步對氣息很有幫助),早功大家一定要重視,每天至少花十分鐘練基本功,
我是花二十到三十分鐘時間練習的,嗓子一天比一天亮,氣息越來越穩!好好練習會讓你考試的時候更有底氣。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刻苦的練習之後,原本基礎差的我可以拿到了上海市前20名的名次。
我在臺詞方面比較感興趣,自然也就更願意多練練,練著練著,就從AI智慧機器人變成了稿件小能手。
選稿件我都是從感興趣的小說裡找的,或者是有某部特別喜歡的電視劇,我就找出原版小說去選一些段落作為稿件,
最好是能和自己的形象、聲音特點相符合的(感謝機構老師TT),《七月與安生》的選段陪伴我整個藝考生涯。
一般我會先代入畫面,讓自己眼前有畫面再開始說話,三句一練,練好了再練後三句,很費時間但是我覺得是有幫助的(不得不說同半真的...太好了TT)。
聲樂的話,平時多練練氣息,統考我考了表演和播音,對比下來我覺得表演考場上的老師除了在意你的聲樂水平,還會很關注表現力
(不管是聲臺形哪一門,都要有表現力),
而播音的老師就比較接地氣了,沒那麼講究表現力,但我建議還是要注重表現力的,那麼多人一起考試,一定要抓住老師的眼球,用正確的方式脫穎而出。
形體,我選用武術操。考前必熱身!我那個時候沒熱身,踢個腿直接腿麻了,整段垮掉。
形體就是靠你多練,現代舞、民族舞等還要去加入一些你對舞蹈的理解。
往年統考可能武術吃香,今年我覺得老師也蠻喜歡爵士的,所以不要認為選一些傳統的項目(舞種)就一定會高分,老師也喜歡看新穎的東西呀!
過了統考這關,就輪到校考了。很多人,包括我自己,考前很讓我頭疼的就是到底要報考哪些學校呢?,是「廣撒網」還是適量?
我個人最終是選擇適量。我報考了九所學校(統考院校除外),分別是:
上海戲劇學院、上海視覺藝術學院、上海大學、南京藝術學院、南京傳媒學院、中國傳媒大學、北京電影學院、中央戲劇學院和浙江傳媒學院。
我是根據自己對地區的要求和專業的喜愛報考的,中間也出現過衝動消費的現象
比如我報名了上戲的木偶專業,但我並不感興趣也沒學過,花了一百塊錢然後棄考了!
還有視覺的流行演唱(需要音樂學統考合格),我走到了複試,但是沒有考音樂學統考,這樣的話三試過了也無法就讀,所以又沒了一百塊錢... ...
大家報考需三思啊!! 今年疫情來得很突然,考試基本都是從線下變成線上,優點是節約了同學們趕路的時間和精力,缺點就是這時候身材管理就變得更重要了!
而且拍攝也成了一個問題,有專業團隊的同學拍出來會比普通燈光下的好一些,這也是要注意的,
因為有了今年線上考試的先例,所以不確定明年初試會不會也通過這樣的方式考試,大家要做好兩手準備啊!
練習的時候也可以用手機錄錄看,熟悉熟悉鏡頭。
由於情勢的特殊性,我報考的院校在考試內容方面有所調整(大家可借鑑一下):
(浙傳原先的考試內容 )
浙傳表演專業由三試變成兩試,初試是用手機錄製好聲臺形,複試(終試)是用釘釘連線考試,會有現場考的感覺,
表演是音樂感受和一句話練習,平時大家可以讓老師給多練練,像我的話,線上考試的內容機構平時也一直練,所以考的時候還是可以很快適應的。
我屬於適合現場考試的,所以視頻連線對我來說好一些,最終也拿到了合格證。
(合格證 )
北電中戲也是錄製的,初試都是臺詞,可見臺詞多麼重要!複試才會出現聲樂、形體這兩個內容。
上戲是聲臺形全套複試,上大、視覺也是如此。上大我走到三試,最後被刷,
(上大考試內容 )
有準備的仗更好打,更何況人家學校本來就是讓你準備好了再考,遇到這樣的情況,大家一定要好好準備!
正常情況下,線下考試都在冬天,大家可以買點暖寶寶,穿得厚實一點,
我當時就有因發燒而棄考的情況。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練習專業的同時不要忽視自己的身體情況,不要逞強!
希望大家可以實現夢想,努力是會有回報的!!!!
P. S. 同學們可以去關注一下「中戲北電的帥哥們」這個微博,一些報名信息、三試名單、新生群都可以在裡面找到,不要錯過考試相關消息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