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山牛角凍

2021-02-14 篆刻第一網


牛角凍出產於坑頭洞中,色赭黑,黑中透出紅氣,通明而有光澤,肌裡有水紋,如牛角之紋理,故得名"牛角凍"。

牛角凍屬於壽山石(Shoushan Stone),中國傳統"四大印章石"之一。分布在福州市北郊晉安區與連江縣、羅源縣交界處的"金三角"地帶。若以礦脈走向,又可分為高山、旗山、月洋三系。因為壽山礦區開採得早,舊說的"田坑、水坑、山坑",就是指在此礦區的田底、水澗、山洞開採的礦石。經過1500年的採掘,壽山石湧現的品種達百數十種之多。


簡介

牛角凍出產於坑頭洞中,色赭黑,黑中透出紅氣,通明而有光澤,肌裡有水紋,如牛角之紋理,故得名「牛角凍」。

《壽山石考》曰:暑天黛海,日不敢驕。意指瑩澈之牛角凍如夏日碧海,連太陽都遜其光澤。

屬於壽山石(Shoushan Stone),中國傳統「四大印章石」之一。分布在福州市北郊晉安區與連江縣、羅源縣交界處的「金三角」地帶。若以礦脈走向,又可分為高山、旗山、月洋三系。因為壽山礦區開採得早,舊說的「田坑、水坑、山坑」,就是指在此礦區的田底、水澗、山洞開採的礦石。經過1500年的採掘,壽山石湧現的品種達百數十種之多。



產地

壽山石主要出產於中國福建省福州市市郊北部約30多公裡的壽山鄉,日溪鄉,閩侯縣等地。 壽山村是壽山石的唯一的原產地。其位於中國福建省福州市的東北部,出福州市區北上,在蜿蜒而平坦的盤山公路上行車三十餘公裡就能到達壽山。 壽山村風景優美,氣候宜人。壽山村由群山所環抱,正是這些山頭構成了壽山一道道亮麗的的風景線。以壽山村為中心的「百裡連亙」、「萬山村立」的群峰裡,主要有高山、旗山、旗降山、杜陵、善伯等。從高空俯視,一條美麗的線條—壽山溪鑲嵌在壽山上,有「石帝」之稱的田黃正是出產於壽山溪自身及周邊。


與其它石比較

與青田石的產地特徵比較(依據《東洋見聞錄》)主要礦物方面:青田石的主要礦物為葉蠟石,以葉蠟石為主的青田石約佔青田石品種總數的70%以上,而壽山石的主要礦物為地開石(高嶺石族礦物)。次要礦物方面:藍線石、紅柱石、剛玉,特別是近寶石級的單晶體藍剛玉為青田石的特徵次要礦物。青田石中的葉蠟石較少伴生有硬水鋁石,壽山石中的葉蠟石常伴生有大量的硬水鋁石次要礦物。

新品種方面:青田石和壽山石中均發現有絹雲母型新品種。珍貴品種的礦物組成:壽山石中的珍貴品種田黃石的礦物組成為珍珠陶石和地開石,而青田石中的珍貴品種燈光凍的礦物組成為葉蠟石。結構有序度方面:青田石的內部結構有序度普遍高於壽山石。透明度方面:青田石的透明度普遍低於壽山石。因為青田石以葉蠟石為主,礦物組成複雜,次要礦物豐富,結構相對疏鬆,含鐵量較多。

而壽山石以地開石為主。一般來講,葉蠟石型印章石的透明度低於地開石型印章石。分類方面:青田石分為葉蠟石型、地開石型、伊利石型和絹雲母型。壽山石分為田坑、山坑、水坑、原生礦、次生礦。青田石、壽山石的產地特徵存在差異與它們的母源巖性、成礦環境和蝕變作用差異有關。保養:壽山石,也稱作塔石,是以葉蠟石或地開石為主要成份的一種石料,是雕刻、篆刻常用的石材。

因含有的成分多為地開石、高嶺石、尹利石、葉蠟石所以需要3到6個月保養一次。因為人的死皮組織容易附著在壽山石上會滋生真菌,最後酸化使得壽山石酥脆,用濾勺過濾融化後的御守塩浸擦洗。如操作時用俱攞缽盛放,長期後可看到缽上生長出樹根樁物質,也算是收藏的樂趣。



品種

壽山石有田坑,水坑,山坑之分。石坑壽山,角山,九茶山,月尾溪,都靈坑,坑頭洞,水晶洞等處。

田坑產自壽山鄉一帶溪旁水田底所埋藏的零散獨石。田黃石是田坑的簡稱。在地質學上稱為「衝積型砂礦」外觀特徵:質地溫潤可愛,微透明或半透明,石肌裡隱隱可現蘿蔔狀細紋,顏色外濃而向內逐漸變淡,石表有時裹黃色、白色、灰黑色或黑色的(鳥雅皮)石皮。間有紅色格紋。

其品種主要按色澤區分。通常分為:田黃石、白田石、銀裹金石、紅田石、綠田石、黑田石、田黃凍、硬田、擱溜田和溪管獨石等。水坑水坑產自壽山鄉南面的坑頭礦脈。

由於礦體地下水豐富,礦石受其浸蝕,多呈透明狀,富光澤。水坑諸石多出於此。水坑石的品種主要以每一塊礦石的色象形似而區分:水晶凍魚腦凍,又稱作白水晶,晶玉,產自坑頭洞和水晶洞黃凍鱔草凍,又稱作鱔脊凍,仙草凍,產自坑頭洞和水晶洞,灰中帶黃者為好牛角凍,產自坑頭洞,顏色有如牛角,而天藍凍,又稱作蔚藍天,產自坑頭洞和水晶洞桃花凍瓜瓤紅,又稱作肉脂、坑頭凍、西瓜水、小桃紅,產自坑頭洞,顏色紅如桃花,白如玉瑪瑙凍環凍,又稱作豹皮凍,產自坑頭洞,水晶洞,顏色灰綠褐色,有環狀花紋,如豹皮。

坑頭石,產自坑頭洞,坑頭洞石除各種晶、凍以外統稱坑頭石掘性坑頭凍油石山坑山坑產自壽山、月洋兩個山村。山坑是分布最廣,品種最多的石系。主要品種:高山石,產自高山各洞,顏色很多,有紅、黃、藍、白等色。(紅高山、白高山、高山凍、高山晶、太極頭、掘性高山、瑪瑙洞、荔枝洞等等)杜陵坑,又稱作都靈坑,都成坑,都丞坑(黃杜陵、紅杜陵、白杜陵、五彩杜陵、掘性杜陵、尼姑樓、蛇匏、善伯洞、碓下黃、掘性碓下)迷翠寮,又稱作美醉寮,產自都靈坑山頂,質地細膩,質地瑩澈不如都靈石,有黃,淡灰,藕粉紅等色。

蘆蔭,產自壽山鄉,有黃,淡灰,淡黃,淡黑和白色。鹿目格,也稱作鴿眼紅,紅地有藍白點,不透明。月尾石,產自月尾溪(月尾紫,月尾綠、月尾凍、月尾晶)虎崗石(栲栳山、獅頭石、花坑石)金獅峰,產自月尾溪對面山中,品種有房櫳巖、鬼洞、野竹桁。吊筧石,也稱作豆耿,產自吊筧山,品種有吊筧凍、虎皮凍、雞角嶺。連江黃山仔瀨,又稱作山井籟,產自日溪鄉東坪村,有黃,紅,白,黑等色。

柳坪石,產自壽山北十裡柳坪鄉,品種有柳坪紫、柳坪晶、黃洞崗。猴柴磹(檳榔九茶巖、白九茶、豹皮凍、無頭佛坑)旗降石,又稱作奇艮石、奇崗石,產自壽山村北的旗降山(黃旗降、白旗降、紫旗降、銀裹金李紅旗降、金裹銀旗降、掘性旗降)老嶺石(老嶺黃、老嶺青、老嶺晶、老嶺通、大山通、豆葉青、圭貝石、墩洋綠、雄堆綠)旗山石(水洞灣、牛蛋黃、寺坪石、煨烏)水蓮花,產自旗山,有白,灰,紅三色雞母孵,又稱作雞母窩,產自旗山,有黃,紅,白三色,以黃色為佳。馬頭崗,產自旗山,有色黃如鵝蛋者,也有帶灰色和豆青色。大洞黃,產自旗山,以軟黃為佳。三界黃,產自旗山,紅白黃三色,以軟黃為佳。

月洋石(半粗、綠若通、竹頭窩、竹頭粗、峨嵋石、溪蛋)芙蓉凍,產自月洋鄉,質地溫潤細膩,顏色有藕尖白,豬油白,淡黃色,嫩青色。根據顏色可分為黃芙蓉、白芙蓉、紅芙蓉、青芙蓉、花芙蓉(紅花凍)等,根據產地分為將軍洞芙蓉、上洞芙蓉、半山凍,產自月洋鄉,顏色有李果紅,花紅,黃白幾種,與芙蓉凍相似。根據顏色可分為白半山,黃半山、紅半山、花半山。

歷史1954年在褔州倉山區發掘南朝的墓葬群中發現用壽山石雕刻的石豬。距今已有一千五百餘年。歷經唐宋朝雕刻藝術漸漸成形,但作品仍以人物及動物石俑為主。現褔州市博物館藏有以上這些雕刻作品。元明朝開始與起用葉臘石制印,壽山石成為印石材料的一個重要品種,同時壽山石的雕刻藝術也隨著產生並逐步發展。

直至清朝初年楊玉璇、周彬等雕刻名家出現,促使東門、西門兩個流派逐漸形成。壽山石需要每3至6個月時間,用過濾後的御守塩水浸養或者擦拭。如用俱攞缽盛放御守塩,長期使用 缽上可以出現樹根樣子的奇異現象,算是收藏者的趣味





點擊閱讀原文,一鍵關注篆刻第一網官方微店

本文由篆刻第一網網絡整理,對原作者深表感謝,轉發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壽山凍石種類
    壽山石質地純淨細膩,石質比較軟,可塑性強,所以被用來雕刻印章,是文人雅士喜歡的印章材質。
  • 中國四大國石之首壽山石鑑賞
    壽山桃花芙蓉凍石,圖二壽山桃花芙蓉凍石,圖三壽山芙蓉桃花凍石【節節高升】篆刻印章壽山芙蓉桃花凍石【節節高升】篆刻印章,圖二壽山芙蓉石,萬象生輝對章。壽山芙蓉石,萬象生輝對章,圖二壽山石芙蓉凍神龍吸水鈕印章。
  • 壽山石或成收藏市場新寵 入手正當時
    壽山石入手發重,手感細膩,入刀爽滑,使用壽山石進行創作非常得心應手。主要品種有水晶凍、黃凍、芙蓉凍、天藍凍、魚腦凍、牛角凍、鱔魚凍、環凍、坑頭凍及掘性坑頭等,色澤多黃、白、灰、藍諸、再加之壽山石本身又非常具有觀賞性,上等壽山石也非常稀缺,可以說一方上乘壽山石章是可以傳世的。
  • 壽山石被譽為「國石」,它的種類你都知道嗎?附上幾個鑑定小技巧!
    壽山田黃凍石田黃凍石是壽山田黃石中的珍品,田黃凍石通體明透,似凝固的蜂蜜,潤澤無比。荔枝凍石牛角凍石也是壽山石的一種,因色澤似牛角而得名。牛角凍石質地通靈,肌理隱存水流紋,紋色濃淡交錯,黑中帶赭,色如黑牛角,肌理隱含灰色或灰黑色的棉花紋,其中以羊脂凍最好。
  • 聚源雅集第39期壽山石印石專場2月23日19:30開拍
    本期壽山石印石(包真)專場共23件拍品,葉錦齊新品(金牛)芙蓉章田黃掛件(19.8克)帶證書 金沙月尾紫, 善伯凍方章對章(夾板芙蓉 ) ,高山牛角凍
  • 田黃石及壽山石品種大全圖解
    按質地可以分成,田黃,田黃凍,田黃晶。田黃凍 田黃凍比田黃透明度稍好。如坑頭凍,牛角凍這些是出在坑頭洞的。牛角凍 赭色-赭黑色的純淨坑頭一般叫牛角凍。.著名品種有田黃,坑頭田,水晶,天藍凍,魚腦凍,牛角凍,坑頭凍,民國二高山,四股四,荔枝,太極,水洞高山,雞母窩等等。
  • 壽山石三系五類
    1987年壽山村石農在水晶舊洞抽水採掘,歷時六個多月,終因得石甚少,棄洞而去。今雖有少許出石,但質量非人所願。  水坑石石質微堅,有黃、白、灰、藍等色。品種主要有:水晶凍、黃凍、天藍凍、魚腦凍、牛角凍、鱔草凍、環凍及掘性坑頭等。據傳水坑石中尚有紅水晶、桃花凍、瑪瑙凍等,但至今未見發現紅色水坑存石,只好存疑。
  • 最全田黃石及壽山石品種圖解與鑑別(收藏分享)
    灰田 灰田一般是坑頭田黑田 下品 中坂的黑田,裡面多砂丁,黑而發乾,無收藏價值,多以上坂,坑頭坂的黑田為主,質地類似牛角,透光鍺紅色,富有光澤,有蘿蔔絲,外面裹薄黃皮。唯形狀不是那麼卵石形。田黃凍 田黃凍比田黃透明度稍好。
  • 天生我材必有用,坑裡的石頭是瑰寶,壽山石大家認識一下
    會唱歌的石頭叫木魚石,顏色多的石頭呢叫做壽山石。乾隆皇帝就十分喜愛壽山石,甚至把它當作祭天的貢品,更把田黃石推崇到了極致,因此田黃石又被稱為國石。想收壽山石還是先了解下此中的門道吧,下面是入門必知的壽山石三大坑。
  • 「石中貴妃」——《壽山荔枝凍擺件》鑑賞
    荔枝凍是幾百年礦產壽山石中的石種之一。荔枝萃高山晶瑩透徹,性堅凝結,是高山石的其中一個石種,被譽為「石中貴妃」,是壽山石中唯一能夠與田黃並駕齊驅的佳品。【藏 品 名 稱】嫦娥【藏 品 類 型】雜 項【藏 品 材 質】壽山石【藏 品 尺 寸】11.9 x 14.1 x 1cm【藏 品 作 者】林金柱【藏 品 年 代
  • 解析壽山田黃的重要特徵
    福州壽山的田黃,已經有了自己的標誌「壽山天黃」,是壽山溪的最佳品種之一,產於福州市壽山鎮壽山溪兩岸稻田下,以其黃色命名。它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壽山天荒廣義是指「天坑石」,壽山天荒狹義是指天坑石中發黃色者。
  • 壽山凍石是什麼凍石的種類、凍石保養方法
    其質地細密滑潤,透明如凍,故稱。凍石是透明或半透明肉凍狀的塊狀葉蠟石、地開石。按色調分為白凍、烏凍、黃凍、粉凍、灰凍、黑白彩、黃白彩等。色形有團塊狀、條帶狀、星點狀、雲霧狀等形態。其質地、透明度、顏色好壞、血度(含辰砂與否及量比、分布)、色澤鮮豔程度以及形態等評價標準,在各礦山並不一致。含辰砂的已列為另一亞種——雞血凍。
  • 都是石頭,壽山戶口憑什麼了不起?
    桃花凍石瑞獸鈕方章田坑,自然就是分布於水田中的礦脈。壽山跟全國各地的名山大川一樣,寺廟林立,僧侶眾多。僧侶們就地取材,用隨手拾取的壽山石雕刻成法器、佛像、念珠以及各種飾物,饋贈給廣大信眾和遊客,使壽山石在民間廣為流傳。也是因為這段歷史,觀音、彌勒、達摩、羅漢等佛教形象,一直都是壽山石雕的常見題材。
  • 五月,壽山石韻北京綻放
    《羅漢尊者》壽山旗降石 林發述 作《獨霸寒冬》壽山焓紅石 林亨雲 作2001年,時任福建省省長習近平為《中國壽山石文化大觀》作序時指出:「壽山石獨居福建福州壽山之一隅,其質地之佳,色彩之豔,品種之多,開發之早,論著之豐,影響之廣,殊為難得。」 又提出:「要提高壽山石文化研究系統性,打好壽山石文化品牌,推動壽山石產業的發展。」
  • 件件精品:200件古今壽山石佳作欣賞
    ■清代中期·心中佛 壽山芙蓉石 ■清·田黃石羅漢尊者 壽山田黃石 楊玉璇 作
  • 兩枚好印:【清代 曹世模(山彥)刻「康祥裡」壽山石印 3600元 / 1951年 陳巨來刻「自知者明」壽山石印 3600元】
    兩枚好印:【清代1826年 曹世模(山彥)刻「康祥裡」壽山石印 3600元 / 1951年 陳巨來刻「自知者明」壽山石印 3600元】20201202
  • 壽山印石文化|多姿多彩話印石,美侖美奐競風流
    壽山石種豐富質地優美、溫潤脂膩、五彩斑斕、紋理含情,晶瑩璀燦,柔而易攻是雕刻工藝品興篆刻的上乘材料。雞母窩高山石石質近太極頭石,一般塊度不大,質地遜於荔枝洞石,石性較通靈,色澤豔麗,晶瑩透明,掩映成輝,性微堅,偶含極細蘿蔔紋,有黃、白、紅、黑等色,黃色佳者既有緊密之細蘿蔔紋,也有類似鐵鏽的皮,並且多有深黃色的點狀結晶體,有的石中還含有「黑針」點;黑色石中,質佳者,純潔通靈與坑頭牛角凍也十分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