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電動化,很多人首先想起來的企業就是特斯拉,其實全球主流車企在電動化領域的耕耘比特斯拉要早得多,層次也更深。例如,Honda這家企業,在上世紀90年代就提出來,面對汽車行業越來越嚴格的環保與法規要求,電動化是應對挑戰的重要選擇。
▼
Honda的漸進式電動化發展路徑
與其他理念激進的車企不同,Honda並沒有選擇直接從純電動技術入手,因為這必然會遇到層層阻力——「三電」技術的創新能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整個社會的充電設施建設能不能跟上電動汽車推廣的步伐,消費者需要適應電動汽車的使用方式並逐漸轉變消費習慣……於是,Honda選擇了以混合動力技術為核心、漸進式發展電動化的技術路線。
1997年,Honda在東京車展首次發布了IMA(Honda Integrated Motor Assist System)混動技術,到2010年Honda又在洛杉磯車展上展示了SPORT HYBRID Intelligent Multi Mode Drive Plug-in插電混動技術……Honda一直通過強大的研發實力為當前的電動化戰略夯實技術基礎。
到了2016年,Honda終於將其研發的、具有世界最高效率的SPORT HYBRID i-MMD混合動力系統引入中國市場,並通過東風Honda推出了CR-V 銳·混動等一系列車型。
從技術的角度來看,Honda這套獨有的i-MMD混動系統的優勢在於,發動機作為供電時,可以時刻保持在最佳工況,以節省燃油;而在高速行駛時,電驅動效率逐漸降低,通過機械結構直接讓發動機負責動力輸出,發揮發動機高速巡航時的節能優勢。
從當前電動汽車的推廣實踐來看,純電動汽車固然有諸多優勢,但要想全面推廣開來,也需要很多時間,而這個階段消費者在選車上就出現了兩難狀況。相比之下,搭載i-MMD技術的CR-V 銳·混動車型既可以讓消費者享受到電驅動帶來駕駛樂趣,又徹底消除了裡程焦慮問題。因此,搭載i-MMD技術的CR-V銳·混動一上市就受到了國內消費者充分認可。
▼
CR-V銳·混動e+:全面且強大
如今,Honda和東風Honda選擇將電動化進程向前進一步推進,在i-MMD混動技術的基礎上繼續升級,開發出插電混動產品CR-V 銳·混動e+,並在今年北京車展期間首次亮相。
資料顯示,CR-V 銳·混動e+搭載了Honda獨有的插電式混合動力系統,該系統以高效雙電機i-MMD混合動力系統為基礎,通過電池的高容量、高功率化以及轉換器的高輸出化,大幅提升了續航裡程和系統效率。從油耗和節能方面來看,CR-V 銳·混動e+的百公裡綜合油耗僅為1.1L,能實現80km純電行駛裡程。
CR-V銳·混動e+搭載的這套混合動力系統,還被北京理工大學電動車輛國家工程實驗室評為世界一流的混動技術,擁有更快、更遠、更順、更可靠的四大核心優勢。
的確,從實際使用效果來說,CR-V銳·混動e+擁有無限接近純電動汽車的表現。在Drive Mode純電動驅動模式下,用戶可以享受到跟純電動汽車一樣的駕駛體驗,動力直接來自鋰電池組,80km的純電續航已經能滿足絕大多數人市內的用車需要,用戶幾乎可以把CR-V銳·混動e+當成一臺電動汽車來使用。
在Hybrid Drive Mode混合動力驅動模式下,CR-V銳·混動e+的汽車發動機直接帶動發電機,離合器會斷開發動機與傳動軸連接,由發電機給電機供電,驅動電機直接驅動車輛前進,不僅保證了峰值扭矩輸出,還能有效避開汽油發動機低效率高耗能區間的浪費;此外,這樣的好處還在於,當電池組電力耗盡時,用戶一樣可以體驗到電驅動的駕駛快感。
如果用戶有在高速路段上行駛的需要,可以直接啟動Engine Drive Mode發動機驅動模式,CR-V銳·混動e+的動力直接來源於發動機,動力分離裝置正常連接,同時電池組也將處於待機狀態,為車輛下一次加速待命。此外,當車輛減速時,配備了啟停裝置的發動機將會停止運作節約能源。同時,制動能量回收系統開始工作,可為電池組提供額外能量。
從上述表現來看,使用CR-V銳·混動e+的用戶幾乎擁有跟純電動汽車一樣的出行體驗,更關鍵的是徹底消除了裡程焦慮,或者說,在純電動時代到來之前,CR-V銳·混動e+是一種接近完美的解決方案,一流的駕駛體驗,兼顧節能環保,又無裡程焦慮。而在部分限牌限號城市,CR-V銳·混動e+既能幫助用戶免除出行限制,暢行無阻,又能幫助用戶免費獲得綠牌,剩下一大筆牌照費用。
當CR-V銳·混動e+上市後,CR-V產品系列將覆蓋「燃油、混動、插混」等三種動力系統,全面滿足用戶當前所有的出行需求,CR-V產品系列在市場中的競爭優勢也進一步擴大。而東風Honda也將開啟電動化發展新時代。
——END——
《汽車通訊社》原創文章,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對不遵守本聲明、惡意使用、不當轉載引用《汽車通訊社》原創文章者,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