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縣自然資源局去年處置批而未供土地879畝

2021-01-14 瀟湘晨報

2020年,永春縣自然資源局積極推進批而未供土地處置工作,取得良好成效。截至去年底,共完成批而未供土地處置面積879.66畝,提前完成省自然資源廳下達的處置任務。

去年初,該局即全面梳理2009年以來的批而未供土地清單,分析產生的原因和存在問題,分門別類建立臺帳。同時,成立專項行動領導小組,出臺處置方案,分解處置任務,明確責任單位、處置內容、時限要求,確保如期完成處置任務。

在處置過程中,該局將批而未供土地矢量數據與衛星遙感影像圖進行套合疊加,標明土地審批用途和面積,編制批而未供土地圖冊。並以圖冊為基礎,指導採用不同的處置方式推進。【海峽資源報 鄭琳珊 林妙恩】

【來源:福建省自然資源廳】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黔西南州自然資源局組織移交3000畝土地及相關資料
    黔西南州自然資源局組織移交3000畝土地及相關資料     2020年11月13日下午13時,黔西南州自然資源局副局長陳陽同志在我局五樓會議室主持召開3000畝土地及相關資料移交會議。
  • 泰安新泰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打造改革創新發展「新泰模式」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7日訊落地在新泰市的吾悅廣場建設項目,在用地報件上報省政府批准期間,新泰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即開始編制項目規劃設計方案,壓茬辦理用地規劃前期審查工作。籤訂土地出讓合同後,當天頒發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真正做到了「拿地即開工」。
  • 保康盤活存量萬畝國有土地
    根據國家自然資源部提出的「控制增量、盤活存量」一系列土地政策,保康採取「一地一策」的辦法,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強化土地利用職能,充分盤活存量土地。一是加大對批而未供土地的供地力度,累計供應國有建設用地面積7840畝。
  • 高明去年盤活約6587畝低效土地,今年擬再整治低效土地逾6000畝
    去年,高明區提出,用三年左右的時間,完成對全區2萬畝低效產業用地的整治提升,其中2018年整治提升的目標是6000畝。數據顯示,去年以來,高明全區共盤活低效產業用地97宗約6587.8畝,利用盤活用地新引進和改造提升項目101個,新增投資總額約125億元,投資強度約338萬元/畝,預計新增稅收22億元,畝均稅收提到約33萬元/畝。
  • 中山局綜合施策盤活存量土地,拓寬城市發展空間
    中山市自然資源局堅持貫徹新發展理念,打出處置閒置土地、清理批而未供用地、土地收儲整備、城市更新改造等「組合拳」,多管齊下深挖存量建設用地潛力,努力向存量要增量,向存量要效益。一、提質增效,千方百計把批而未供用地「供出去」 加大批而未供用地處置力度,及時掃清供地障礙,千方百計推動批而未供用地「供出去」,促進土地資源高效利用,2019年至今,中山市共清理盤活批而未供用地812.52公頃。 (一)提前研判,科學編制計劃。
  • 市自然資源部門著力保障重大項目落地為珠海高質量發展提供自然...
    聚焦我市既有住宅增設電梯的關鍵點,市自然資源部門表示已啟動對現行政策的修訂工作,未來有望聯合審批,成片規劃申請。可以預期,我市老舊小區居民申請增設電梯將更快更便捷!  採寫:本報記者張曉紅攝影:本報記者鍾凡  看數字  534個  市自然資源局對我市616個重點建設項目提供「精準」服務。
  • 遼陽市自然資源局通過編制空間規劃推動沈遼一體化工作
    遼陽市自然資源局結合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工作,努力做好遼陽與瀋陽國土空間規劃對接,努力實現遼陽與瀋陽在國土空間規劃中空間協同,推進遼陽的「多規合一」與瀋陽實現一體化。  開展產業發展空間供需摸底調查,為遼陽與瀋陽產業深度融合、優勢互補預留建設空間。
  • 保靖縣自然資源局以績效考核為綱 助推脫貧攻堅
    今年來,保靖縣自然資源局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認真履行「兩統一」職責,做足土地文章,為助推保靖脫貧攻堅提供了強大動力。修復破損生態,讓山水綠起來。全年投入130餘萬元,復綠補植100餘畝,種植樹苗1萬餘株。復墾廢棄工礦用地315畝,拆除房廢棄屋1339棟,復墾空閒地等建設用地4000餘畝。投資土地復墾400萬元,復墾面積110畝,新修農田防護堤1427米,整修一般機耕道3209米,新修機耕路2727米,攔水壩3座,機耕橋一座。火燒跡地、疏林地、低效利用的建設用地重新煥發了勃勃生機,生態環境得到大幅改善。
  • 土地違法問題仍「量大面廣」 土地違法衝動如何形成?
    自然資源部曾通報,從2017年以來,至少有1368個城市景觀公園、沿河沿湖綠化帶、湖泊溼地公園、城市綠化隔離帶等人造工程未辦理審批手續,涉及耕地18.67萬畝,永久基本農田5.79萬畝。不過,近20年來更普遍的土地違法用途,仍然是投資建設地方大型項目。
  • 霍邱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2020年工作總結和2021年工作計劃
    ,我局認真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及市級主管部門各項決策部署,立足全縣經濟發展大局,聚焦縣域發展核心目標和重點任務,堅持做好自然資源要素保障,統籌推進資源利用與生態保護相協調,較好地完成了各項目標任務。「符合公共利益需要」,我局對符合條件項目堅持應保盡保,今年共組卷報批用地4052畝,其中獲省政府批覆1940畝,有效解決一批基礎設施和公益事業項目用地需求
  • 聚焦「三民」活動|青島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今年市級重點項目全部...
    今年以來,青島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已供應土地超8萬畝,土地出讓收入1008億元,土地綜合整治規模約30萬畝,新增耕地近3.7萬畝,礦山治理復綠134處。出臺建設用地使用權轉讓、出租、抵押二級市場管理辦法,加強土地二級市場建設。優化指標配置。實行新增建設用地安排與存量土地數量掛鈎,全市已使用新增建設用地指標2.79萬畝,其中國家指標5000餘畝、存量土地消化處置產生指標2.29萬畝,保障了濰萊高鐵、青寧輸氣管道、富士康等重大項目落地。
  • 嚴守耕地紅線 海東市土地「含金量」持續提升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近年來,海東市高度重視自然資源工作,嚴格落實耕地保護制度,不斷優化土地利用結構,科學合理配置土地資源,著力構建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的耕地保護格局,多舉措嚴守耕地保護紅線,確保了全市313.45萬畝耕地保有量、250.79萬畝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不減少、質量不降低
  • 城市擴張下的土地違法衝動
    自然資源部曾通報,從2017年以來,至少有1368個城市景觀公園、沿河沿湖綠化帶、湖泊溼地公園、城市綠化隔離帶等人造工程未辦理審批手續,涉及耕地18.67萬畝,永久基本農田5.79萬畝。不過,近20年來更普遍的土地違法用途,仍然是投資建設地方大型項目。
  • 海南實行點狀供地:最多30畝 不能用來建私家莊園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海南實行點狀供地:最多30畝,不能用來建私家莊園根據海南省政府網4月23日消息,海南省自然資源和規劃廳發布《關於實施點狀用地制度的意見》,建立更加靈活、更加精細的土地利用制度。項目區內建設需要使用的是國有土地,且符合《土地管理法》規定土地徵收範圍的,依據需要建設、徵收和轉用的面積,依法辦理土地徵收、農用地和未利用地轉用手續,按國有建設用地管理。(二)只轉不徵。項目區內建設需要使用的是集體土地的,依據需要建設和轉用的面積,依法辦理農用地和未利用地轉用手續,按照集體建設用地管理和使用。
  • 保定徐水區20天「徵地」萬畝,市級土地管理部門:不知情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昨天(21日),中國之聲報導了河北保定徐水區20天「徵地」萬畝,未批先佔「圈地」。專家呼籲:應警惕雄安新區周邊區域「搶佔」土地資源的做法,幹擾雄安新區的千年大計。
  • 土地違法問題仍「量大面廣」 政府是繞不開的角色
    「景觀工程」過度化是近幾年來土地違法的新特徵。自然資源部曾通報,從2017年以來,至少有1368個城市景觀公園、沿河沿湖綠化帶、湖泊溼地公園、城市綠化隔離帶等人造工程未辦理審批手續,涉及耕地18.67萬畝,永久基本農田5.79萬畝。不過,近20年來更普遍的土地違法用途,仍然是投資建設地方大型項目。
  • 11月昆明賣地785畝實現四連漲,土地溢價率竄升全國第二
    11月,昆明土地市場成交面積較上月小幅增加,實現了四連漲。據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數據統計,主城區共成交23宗約785畝土地商住辦土地,成交金額39.21億元,整體來說表現平穩。最有看點的兩宗交易為西山區首度供應61畝地下負一層商業用地和呈貢鬥南片區三臺山城改項目560畝土地遭12家房企百輪競拍,平均溢價率高達172%。
  • 市自然資源局赴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廣州南沙開發區規劃和...
    為貫徹落實市委六屆九次全會精神,落實關於優化營商環境、高質量發展的有關要求,近日,市自然資源局局長江玉城帶領局相關分管領導、業務科室負責人、市國土空間規劃技術聯盟代表共17人赴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廣州南沙開發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學習交流,向先進地區學習借鑑工作方法和經驗,拓展工作思路和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