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老兵回憶:新四軍打仗有「神仙」相助,我軍12人嚇得集體上吊

2020-12-23 歷史偵查處

1944年,日偽軍隊對蘇中的新四軍展開了瘋狂的「清鄉掃蕩」,新四軍根據地不斷「縮水」,我軍三分區和四分區大隊人馬紛紛轉移至二分區的三倉地區。

三倉鎮水網密布、草深澤廣,非常適合新四軍打遊擊,可它的面積很小,東西和南北均不到百裡之遙。在如此狹小的區域內集中數以萬計的人馬和單位,可謂是「塘小魚大」,倘若日偽軍對此地來個拉網式大掃蕩,屆時新四軍就連個轉圜的餘地都沒有。

粟裕神情嚴峻地看著眼前的地圖,在經過一番激烈的思想交鋒後,他將敏銳地將目光投向了淮南城東南的車橋鎮。車橋是淮南東南的一座大鎮,鎮前河道上有五座橋梁,可俯瞰全鎮,形如一個「車」字,是以得名。

此鎮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日軍在新四軍一分區和二分區之間嵌入了一顆釘子,日軍控制了車橋鎮不僅可以阻隔新四軍兩個分區間的聯繫,還能對蘇中根據地和蘇北根據地進行全面封鎖。

正是由於車橋鎮戰略地位無與倫比的重要性,日軍極其重視對車橋鎮的防禦建設。車橋鎮的外圍有灌滿水的深壕,躍過深壕,裡面有許多大小圍牆,沿著圍牆僅碉堡就有53座,大量的暗堡與碉堡犬牙交錯,構築起了一道幾乎無死角的火力交叉網。

更重要的是,車橋鎮北面的徐州駐守著日軍第65師團,南部的揚州駐紮著日軍第64師團,而車橋就是日軍南北兩個師的接合部。因此,日軍在車橋鎮內安排的常駐日偽軍有640多人,毗鄰車橋鎮的淮安城中,日軍也駐紮了獨立步兵第65大隊。這樣一來,無論遠近,日軍可以隨時做到及時增援。

在日軍看來,車橋鎮已是鎖在保險箱裡的據點了,新四軍要拿下車橋,除非他們長了翅膀直接飛過來。

粟裕卻認為,越是敵人覺得越不可能突破的地方,往往越能出其不意給予敵人重重一擊,車橋這個地方也不另外。

為此,粟裕決定採取「黑虎掏心」的戰術,即攻佔車橋鎮後,部隊先進入街心,佔領鎮內的所有街道,然後四面開花,分割包圍,對周圍的碉堡逐一破除。

為了完成攻城任務,粟裕集中了5個戰鬥力強悍的主力團。他將主攻車橋的重任,交給了素來善於攻堅作戰的「老虎團」,並將大量的迫擊炮「炮群」交給了二縱隊第三旅旅長陶勇的手上。

所謂的「炮群」是粟裕提出的作戰概念。當時由於新四軍裝備極其落後,往往非常缺乏攻堅利器,在我軍武器生產製造薄弱的情況下,大量輕重型武器絕大多數都繳獲自敵方之手,其中打掃戰場繳獲最多的便是日寇的擲彈筒和迫擊炮。

粟裕將戰場上繳獲的擲彈筒和迫擊炮部分樣品交給第一師軍工天才程望曾進行改造後,我軍居然能夠把從敵人手中繳獲而來的迫擊炮改裝成既能曲射,又能平射的新式武器,這樣,我軍的攻堅能力有了「先進武器」的保障,但同時,為了提升火力打擊的效果,粟裕命令將改造的迫擊炮和擲彈筒在攻堅時全部聚攏在一起齊發並射,以實現火力對敵打擊的最大化。

幾乎就在二縱隊第三旅旅長陶勇充分利用「炮群」攻入車橋鎮不久,敵人的援兵也在趕來的路上。

粟裕在戰前料定:徐州日軍65師團和揚州日軍64師團,由於距離車橋鎮較遠,在我軍攻城期間,一時之間難以抵達,即便是抵達了目的地,那會兒,我軍作戰已結束。

況且,根據粟裕的分析來看,徐州、揚州兩地的日軍由於路途較遠且淮安有他們的友鄰部隊,兩地駐軍極有可能不會增援車橋鎮,而距離車橋鎮較近的淮安日寇倒會在我軍戰鬥打響後第一時間趕赴來援。

於是,在作出這番大膽的預測後,粟裕決定採取「圍點打援」將新四軍主力埋伏在車橋鎮以北,當敵人大批增援部隊從淮安出發,一路殺氣騰騰急匆匆地向車橋鎮開進時,早已等候在周圍的民兵和遊擊隊不斷對日軍襲擾。當日軍好不容易灰頭土臉地快要接近車橋鎮時,新四軍提前預設的地雷和一排排黑洞洞的槍口好好招呼了遠道而來的日寇。

更要命的是,就在日寇負隅頑抗地跟新四軍作戰之際,接下來的一幕幾乎看呆了所有人,用「抗日神劇」來形容絕不為過,套用《封神榜》中的話來說:「本是晴空萬裡之天,突然天地變色,飛沙走石,妖風四起,但見那妖風纏繞敵營,颳得那日寇人馬不辨南北。

太巧了,實在是太巧了!江南水鄉之地,突如其來一場「神風」捲起的沙塵暴,把日軍吹得暈頭轉向,日寇膽顫心驚之際誤以為觸怒神靈,在我軍槍子的歡送下丟下一具具屍體倉皇而逃。

這場宛如神靈相助的大風暴從當天戰鬥打響的下午3點開始持續刮到了晚上7時許,新四軍在沙塵暴的幫助下,打得前來增援的日寇丟盔棄甲、狼狽而逃。

經此一戰,我軍斃俘日偽軍940餘人,日軍大佐山澤幹夫在戰鬥中被我軍擊斃,敵方炮兵中尉山本一山淪為我軍俘虜,我軍通過此戰成功地將蘇北、蘇中、淮北、淮南抗日根據地連成一片。

值得一提的是,當戰鬥結束後,12名日軍士兵由於無法忍受經年累月的對外侵略戰爭,且在此戰中充分領教了粟裕作戰的詭譎和兇狠。在返回駐地後,這12名日軍士兵集體上吊自殺。

抗日戰爭結束後,當年曾經參加過車橋戰役的日本老兵回憶:「當年的那場仗啊,新四軍是有『神仙』相助啊!我們師團裡有12個士兵都嚇得集體上吊自殺了。」

其實,新四軍作戰哪裡是有什麼「神仙」相助呢?侵華日軍戰敗完全是這場戰役的非正義性所致,所謂「多行不義必自斃」,日寇12個士兵自殺或許就是這句經典中國古話的最好詮釋吧!

劉伯承說粟裕是「百戰百勝」的將軍;毛澤東說淮海戰役粟裕立下頭功;中國權威軍史評價「粟裕是傑出的軍事家、戰略家」;軍迷們時常喜拿粟裕與林帥作比較。

粟裕不光在戰場上所向無敵,其為人也非常低調內斂。在他戎馬一生的軍旅生涯中,他二讓司令、三辭元帥的高風亮節讓無數首長都為之讚許。有關粟裕大將的一生都被記錄在了《十大大將》這套書中,喜歡戰神粟裕的朋友,不妨讀讀《十大大將》這套書。

《十大大將》中不光記載了粟裕大將的傳奇人生,還記述了另外9名開國將帥的奇特人生履歷。另外作為《十大大將》的姊妹套裝,《十大元帥》套裝也非常值得一讀和珍藏。

元帥、大將都齊聚一堂,曾經共和國的風雨沉浮都浮現於這些偉人的身上,為紀念建軍90周年,我們隆重介紹《十大元帥》和《十大大將》兩套精裝圖書。這兩套裝裱精美、製作華麗、端莊大氣,集閱讀價值與收藏價值於一體,絕對是具有非常意義的紀念品。喜歡的軍旅紀實或懷念從軍經歷的朋友們可以入手兩套。

司令員率600人假投日寇,卻陡然吃喝嫖賭,粟裕大喜:連升他三級

兩淮之戰,打了大敗仗的陳毅被下屬狠批:你到底會不會打仗?

粟裕一仗打得敵人眼冒金星,國軍:聽到野戰軍的衝鋒號就渾身顫抖

粟裕五戰五捷殲敵數萬,國軍卻說我軍敗了,事後才知敵人算錯了帳

#粟裕#

相關焦點

  • 日軍白刃戰被成片挑死,卻連殺我軍倆英雄,「老虎團」:不留活口
    其後,新四軍根據敵我戰場形勢的變化,粟裕又再次打響了著名的車橋戰役(車橋戰鬥始末詳見文章《日本老兵回憶:新四軍打仗有「神仙」相助,我軍12人嚇得集體上吊》),將蘇北、蘇中、淮南、淮北四大抗日根據地連成一片。 車橋戰役後,新四軍由原來戰略防禦階段迅速轉入了戰略反攻階段。
  • 日寇回憶:不怕切腹,就怕我軍的死纏爛打
    日本人明明在敗局已定的情況下,依舊選擇死扛到底,倒並不是以為他們的天皇會過來救他們,而是他們覺得中國軍隊「器不如人,人不如人」。從當時的情況來看,日寇的片面看法也並非沒有絲毫道理。更讓人始料不及的是,1941年皖南事變爆發後不久,重慶方面徹底停發了八路軍和新四軍的軍費。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尚未出現較大的裂痕前,八路軍每月可以從國府手中領取60萬元的軍費;新四軍每月可從國府手中領到25萬元津貼,這些都被我軍實打實用到了抗日對敵作戰中。
  • 韓德勤不斷挑釁新四軍,陳毅用了一個妙計,讓他血本無歸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雖然表面上是國共合作,但是國民黨一直別有二心,處處針對我軍,尤其是頑固派韓德勤,直接發動了古溪之戰,想聯合日本人置新四軍於死地。如果單單是韓德勤和日本人,想消滅新四軍難於上青天,於是韓德勤又脅迫蘇北地方武裝李明揚和陳泰運,加入了他的陣營。
  • 抗戰時為何我軍很少大規模殲滅日軍,抗戰老兵這樣解釋的
    抗戰時為何我軍很少大規模殲滅日軍, 抗戰老兵這樣解釋的 抗日戰爭時期,以國民黨軍為主的軍隊在正面戰場上和日軍進行了22次大型會戰,大小戰役共計四萬餘次,而且每一次大型會戰都是幾十萬人甚至上百萬人的大型會戰。
  • 日本人竟然給新四軍寫信,想要回大炮!王必成回復:想得美!
    1944年4月的一個夜晚,駐紮在長興縣溫塘村的新四軍第16旅48團,有個老百姓送來了一封莫名其妙的信,竟然是日本侵華所謂的榮譽師團、南浦師團向新四軍的討要被繳獲的九二式步兵炮! 太搞笑了太無恥了吧?日本侵略者怎麼想到這個主意的?
  • 日寇出兵400多人,搶奪我軍1門大炮,粟裕笑答道:偏不給你們
    切斷退路的日本,索性孤注一擲偷襲美國珍珠港,重挫美國的太平洋海軍艦隊,以圖掌控整個太平洋,為日本軍隊的順利「南進」攫取資源鋪平道路。儘管日本人的如意算盤打得噼裡啪啦地響,可經過幾番被「修理」得鼻青臉腫的PK賽後,它很快發現,在戰爭的「擂臺」上,蕞爾島國的東瀛壓根兒就不是幅員遼闊的「山姆大叔」的對手。
  • 德械師在世老兵回憶:血戰南京城門,拼命渡江,被日本人追殺5天
    為了還原抗戰歷史,香港愛國青年找到了一位特殊老兵,他是參加南京保衛戰德械師教導總隊的最後再世者,老兵口述了當年南京血戰歷史。在世老兵名叫周廣田,原中央軍校教導總隊軍士營加強排排長,南京戰役時光華門守軍。
  • 從幾千人遊擊隊到30萬大軍,新四軍抗戰10場經典戰鬥
    4日拂曉,第5團第3營襲擊紅楊樹,另有兩支精悍小隊襲擊了灣沚和九裡山,造成敵人極大恐慌,最終撤退。戰鬥結果:殲敵:300餘人。我軍:傷亡32人,其中陣亡排長1人。雙方兵力:敵軍:89軍,1.5萬餘人。我軍:新四軍1、2、3縱隊,7000人。
  • 我軍比國軍軍容整潔?《亮劍3》拍得天雷滾滾,這段確有歷史原型
    結果就是這麼個大勝利,到了這個「神劇」裡面,一下子變成了衣著光鮮的無數八路軍端著機關槍正面衝鋒,還能繳獲一門日本96式150毫米口徑重炮……不得不讓人感覺這簡直是開了掛在玩動畫片的情節。放著好端端的史實不去拍,專門搞這些近乎動漫的劇情也就罷了,片子裡對我軍形象的塑造也有嚴重問題。片子裡我軍官兵一副兵痞的模樣,各種不服從命令,儼然一股土匪流寇的樣子。
  • 抗美援朝老兵王有翰回憶馬良山地區爭奪戰
    新華社瀋陽11月3日電題:敵軍連舉手繳槍都來不及——抗美援朝老兵王有翰回憶馬良山地區爭奪戰  魯世聯、秦富梁  在遼寧省軍區瀋陽第十一離職幹部休養所,91歲的抗美援朝老兵、遼寧省軍區原司令員王有翰精神矍鑠、聲如洪鐘。談及那場戰爭,老人記憶深刻,特別是發生在馬良山地區的爭奪戰。
  • 原新四軍炮兵一營長,為何請戰入朝會被拒?政委:你是「日本人」
    考慮到戰俘越來越多,並且其中有大量從軍官學校畢業的日軍,一所延安工農學校華中分校成立於淮安。重點是思想教育效果顯著,大量軍事人才開始助力新四軍。為了方便活動,日向勝改名為林勝。抗日戰爭結束後,三百多萬日本人中大多都坐上了日本船隻回了日本。
  • 二戰日本投降後,中日雙方還爆發了「最後一戰」,但知道的人很少
    事實上,日本軍隊早就厭倦了這場戰爭,大多數人內心的想法是放下武器,回到自己的國家與家人團聚。然而,總有一小部分人仍然雄心勃勃,紮根於堡壘中,希望繼續抵抗。
  • 在日本皇宮裡打仗,嚇暈12歲的「明治天皇」,這事誰敢做?
    滾滾歷史長河,人物焉有對錯?縱觀西鄉隆盛50歲的一生,對近代日本貢獻最大的,是1864年2月第二次復出之後,進行的系列大手筆事件。一、幹一票大的!1864年3月18日(本文均為舊曆),36歲的西鄉隆盛回歸薩摩藩鹿兒島後,面臨的燃眉之急,就是鎮壓尊攘派。此時,在天皇所居的京都,隱藏著被幕府鎮壓的長州藩武士。
  • 新邵抗戰老兵陳歷仞:希望日本人認真反思歷史 珍惜和平
    9月2日,筆者穿過鄉間的羊腸小道,來到抗戰老兵陳歷仞位於岱山腳下楊柳村的家。見到陳歷仞老人,矮小的個子,顫顫巍巍的身軀不緊不慢地收拾著屋旁的木板。陳老今年已是94歲高齡,身體硬朗、精神矍鑠,雖然視力和聽力明顯呈現出鮐背老人的特徵,但是一明白我們的來意,便兩眼放光,仿佛回到了當年和日本鬼子鏖戰沙場的崢嶸歲月。
  • 95歲抗戰老兵花葉青上周在廈安詳辭世 19歲瞞著家人參加新四軍...
    (家屬供圖)臺海網9月17日訊 據廈門日報報導 「爸爸的右眼幾乎看不見,右耳是被炮彈炸掉後縫上去的,耳朵旁的頭部還留著彈片」「有一回他被炮彈炸得從山上滾了下來,得了腦震蕩」……說起花葉青的抗戰故事,他的家人總會含淚數著他身上受過的傷——這些觸目驚心的傷痕是一位抗戰老兵浴血奮戰後刻骨銘心的「軍功章」,也是一位經歷烽火考驗的九旬老人不懼生死、堅韌頑強的真實寫照。
  • 原新四軍炮兵一營長,請戰入朝時為何還會被拒?
    日向勝生於日本九州,1942年從日本陸軍官校畢業,參加了侵華日軍第34師團,最初在中國南昌駐紮。日向勝畢業於職校,升職很快,第二年升少尉,很快就當上了排長,然後調到淮安。新四軍軍長陳毅,在統戰工作中,對日軍戰俘的處理,是非常有經驗的。又逢日向勝在淮安駐紮時,陳毅和粟裕等人也帶兵到了同一個地方。
  • 國軍老兵回憶淮海戰役:解放軍不要命的衝,不打是因為我們心軟了
    從紙面實力而看,我軍處於全面的劣勢,幾乎沒有什麼獲勝的可能,那麼最後為什麼國民黨的精銳重兵集團會敗得如此徹底呢?通過參加過淮海戰役的國軍老兵回憶,我們或許能夠發現其中的答案。 老兵回憶這段歷史,感慨頗多。他認為,解放軍雖然表面上只有60萬的一線作戰部隊,但是在其背後卻有無數的群眾來幫他們運送物資和給養,幫助他們解決一切的後顧之憂。
  • 1937年10月12日:新四軍正式組建
    1937年10月12日:新四軍正式組建     轉戰大江南北,創建華中抗日根據地的新四軍部隊。  1937年10月12日,國民黨政府軍事委員會正式宣布:南方8省13個地區(不包括瓊崖紅軍遊擊隊)的紅軍和遊擊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任命葉挺為軍長。經由中共中央提名,經國民黨政府軍事委員會核定,任命項英為副軍長,張雲逸為參謀長,袁國平為政治部主任,鄧子恢為副主任。為加強對新四軍的領導,中共中央決定成立中央軍委新四軍分會,以項英為書記,陳毅為副書記。
  • 抗日時,我軍拼刺刀能幹掉日本兵嗎?老兵:有一個部位刺了就倒地
    即使在歐美戰場上,白刃戰面對美蘇大軍並不能佔上風,日本人還是會帶上刺刀。甚至美國大兵開玩笑似的說過:「如果日本人的大和號戰列艦可以開上陸地的話,相信日本人也一定會裝上刺刀的。」根據資料顯示,整個二戰時期日本國內的軍工廠大概生產了將近680多萬隻刺刀數量,甚至到後來,日軍給自己的輕機槍和衝鋒鎗上都安裝上了刺刀。
  • 我軍拼刺刀居然比日軍強?實際情況不是這樣,聽抗戰老兵怎麼說
    而與此形成對比的是,我軍也非常喜歡白刃戰,一般都是打完幾輪子彈以後,全軍上刺刀,與日軍進行搏鬥。在抗戰片中,我軍英勇無畏,手持大刀四處砍殺,如入無人之境,大刀所到之處,日本鬼子無法抵抗。大刀真的這樣勢如破竹,讓日軍無法抵抗嗎?還有就是拼刺刀的時候,我軍真的有電視裡那麼強悍嗎?  實際上根本不是這個樣子的!按實際算起來,我們要犧牲三名戰士才能拼掉一個日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