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日偽軍隊對蘇中的新四軍展開了瘋狂的「清鄉掃蕩」,新四軍根據地不斷「縮水」,我軍三分區和四分區大隊人馬紛紛轉移至二分區的三倉地區。
三倉鎮水網密布、草深澤廣,非常適合新四軍打遊擊,可它的面積很小,東西和南北均不到百裡之遙。在如此狹小的區域內集中數以萬計的人馬和單位,可謂是「塘小魚大」,倘若日偽軍對此地來個拉網式大掃蕩,屆時新四軍就連個轉圜的餘地都沒有。
粟裕神情嚴峻地看著眼前的地圖,在經過一番激烈的思想交鋒後,他將敏銳地將目光投向了淮南城東南的車橋鎮。車橋是淮南東南的一座大鎮,鎮前河道上有五座橋梁,可俯瞰全鎮,形如一個「車」字,是以得名。
此鎮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日軍在新四軍一分區和二分區之間嵌入了一顆釘子,日軍控制了車橋鎮不僅可以阻隔新四軍兩個分區間的聯繫,還能對蘇中根據地和蘇北根據地進行全面封鎖。
正是由於車橋鎮戰略地位無與倫比的重要性,日軍極其重視對車橋鎮的防禦建設。車橋鎮的外圍有灌滿水的深壕,躍過深壕,裡面有許多大小圍牆,沿著圍牆僅碉堡就有53座,大量的暗堡與碉堡犬牙交錯,構築起了一道幾乎無死角的火力交叉網。
更重要的是,車橋鎮北面的徐州駐守著日軍第65師團,南部的揚州駐紮著日軍第64師團,而車橋就是日軍南北兩個師的接合部。因此,日軍在車橋鎮內安排的常駐日偽軍有640多人,毗鄰車橋鎮的淮安城中,日軍也駐紮了獨立步兵第65大隊。這樣一來,無論遠近,日軍可以隨時做到及時增援。
在日軍看來,車橋鎮已是鎖在保險箱裡的據點了,新四軍要拿下車橋,除非他們長了翅膀直接飛過來。
粟裕卻認為,越是敵人覺得越不可能突破的地方,往往越能出其不意給予敵人重重一擊,車橋這個地方也不另外。
為此,粟裕決定採取「黑虎掏心」的戰術,即攻佔車橋鎮後,部隊先進入街心,佔領鎮內的所有街道,然後四面開花,分割包圍,對周圍的碉堡逐一破除。
為了完成攻城任務,粟裕集中了5個戰鬥力強悍的主力團。他將主攻車橋的重任,交給了素來善於攻堅作戰的「老虎團」,並將大量的迫擊炮「炮群」交給了二縱隊第三旅旅長陶勇的手上。
所謂的「炮群」是粟裕提出的作戰概念。當時由於新四軍裝備極其落後,往往非常缺乏攻堅利器,在我軍武器生產製造薄弱的情況下,大量輕重型武器絕大多數都繳獲自敵方之手,其中打掃戰場繳獲最多的便是日寇的擲彈筒和迫擊炮。
粟裕將戰場上繳獲的擲彈筒和迫擊炮部分樣品交給第一師軍工天才程望曾進行改造後,我軍居然能夠把從敵人手中繳獲而來的迫擊炮改裝成既能曲射,又能平射的新式武器,這樣,我軍的攻堅能力有了「先進武器」的保障,但同時,為了提升火力打擊的效果,粟裕命令將改造的迫擊炮和擲彈筒在攻堅時全部聚攏在一起齊發並射,以實現火力對敵打擊的最大化。
幾乎就在二縱隊第三旅旅長陶勇充分利用「炮群」攻入車橋鎮不久,敵人的援兵也在趕來的路上。
粟裕在戰前料定:徐州日軍65師團和揚州日軍64師團,由於距離車橋鎮較遠,在我軍攻城期間,一時之間難以抵達,即便是抵達了目的地,那會兒,我軍作戰已結束。
況且,根據粟裕的分析來看,徐州、揚州兩地的日軍由於路途較遠且淮安有他們的友鄰部隊,兩地駐軍極有可能不會增援車橋鎮,而距離車橋鎮較近的淮安日寇倒會在我軍戰鬥打響後第一時間趕赴來援。
於是,在作出這番大膽的預測後,粟裕決定採取「圍點打援」將新四軍主力埋伏在車橋鎮以北,當敵人大批增援部隊從淮安出發,一路殺氣騰騰急匆匆地向車橋鎮開進時,早已等候在周圍的民兵和遊擊隊不斷對日軍襲擾。當日軍好不容易灰頭土臉地快要接近車橋鎮時,新四軍提前預設的地雷和一排排黑洞洞的槍口好好招呼了遠道而來的日寇。
更要命的是,就在日寇負隅頑抗地跟新四軍作戰之際,接下來的一幕幾乎看呆了所有人,用「抗日神劇」來形容絕不為過,套用《封神榜》中的話來說:「本是晴空萬裡之天,突然天地變色,飛沙走石,妖風四起,但見那妖風纏繞敵營,颳得那日寇人馬不辨南北。」
太巧了,實在是太巧了!江南水鄉之地,突如其來一場「神風」捲起的沙塵暴,把日軍吹得暈頭轉向,日寇膽顫心驚之際誤以為觸怒神靈,在我軍槍子的歡送下丟下一具具屍體倉皇而逃。
這場宛如神靈相助的大風暴從當天戰鬥打響的下午3點開始持續刮到了晚上7時許,新四軍在沙塵暴的幫助下,打得前來增援的日寇丟盔棄甲、狼狽而逃。
經此一戰,我軍斃俘日偽軍940餘人,日軍大佐山澤幹夫在戰鬥中被我軍擊斃,敵方炮兵中尉山本一山淪為我軍俘虜,我軍通過此戰成功地將蘇北、蘇中、淮北、淮南抗日根據地連成一片。
值得一提的是,當戰鬥結束後,12名日軍士兵由於無法忍受經年累月的對外侵略戰爭,且在此戰中充分領教了粟裕作戰的詭譎和兇狠。在返回駐地後,這12名日軍士兵集體上吊自殺。
抗日戰爭結束後,當年曾經參加過車橋戰役的日本老兵回憶:「當年的那場仗啊,新四軍是有『神仙』相助啊!我們師團裡有12個士兵都嚇得集體上吊自殺了。」
其實,新四軍作戰哪裡是有什麼「神仙」相助呢?侵華日軍戰敗完全是這場戰役的非正義性所致,所謂「多行不義必自斃」,日寇12個士兵自殺或許就是這句經典中國古話的最好詮釋吧!
劉伯承說粟裕是「百戰百勝」的將軍;毛澤東說淮海戰役粟裕立下頭功;中國權威軍史評價「粟裕是傑出的軍事家、戰略家」;軍迷們時常喜拿粟裕與林帥作比較。
粟裕不光在戰場上所向無敵,其為人也非常低調內斂。在他戎馬一生的軍旅生涯中,他二讓司令、三辭元帥的高風亮節讓無數首長都為之讚許。有關粟裕大將的一生都被記錄在了《十大大將》這套書中,喜歡戰神粟裕的朋友,不妨讀讀《十大大將》這套書。
《十大大將》中不光記載了粟裕大將的傳奇人生,還記述了另外9名開國將帥的奇特人生履歷。另外作為《十大大將》的姊妹套裝,《十大元帥》套裝也非常值得一讀和珍藏。
元帥、大將都齊聚一堂,曾經共和國的風雨沉浮都浮現於這些偉人的身上,為紀念建軍90周年,我們隆重介紹《十大元帥》和《十大大將》兩套精裝圖書。這兩套裝裱精美、製作華麗、端莊大氣,集閱讀價值與收藏價值於一體,絕對是具有非常意義的紀念品。喜歡的軍旅紀實或懷念從軍經歷的朋友們可以入手兩套。
司令員率600人假投日寇,卻陡然吃喝嫖賭,粟裕大喜:連升他三級
兩淮之戰,打了大敗仗的陳毅被下屬狠批:你到底會不會打仗?
粟裕一仗打得敵人眼冒金星,國軍:聽到野戰軍的衝鋒號就渾身顫抖
粟裕五戰五捷殲敵數萬,國軍卻說我軍敗了,事後才知敵人算錯了帳
#粟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