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經濟論壇訊】(通訊員 原金貴)「小區改造前,年輕人都搬走了。現在好了,老舊小區變成了新小區,年輕人又想搬回來住了。」2020年12月28日,在湯陰縣永通路二院家屬院,老居民馮先生的臉上洋溢著「穩穩的幸福」。
改造後的老舊小區新貌
2020年,湯陰縣投資3440萬元,完成38個老舊小區的升級改造,受益群眾1596戶5000餘人。「經過對老舊小區的一系列改造,不僅讓老舊小區的『顏值』得以提升,『肌體』也更為『年輕』。」湯陰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黨組書記、局長韓建朝說。 湯陰縣在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積極推進綠色社區建設,從植花種草到太陽能路燈,從居民志願者行動到居民環保意識的提升,發生在社區一處處小的變化,可以看出大家的生活也變得更加綠色。
市民在公園休閒娛樂
繁榮經濟需要打通「毛細血管」,激活末端神經。湯陰縣今年的城市道路建設把「通『堵點』、連『斷點』」做為工作著力點。「今年我們投資2.27億元,完成長虹路東延、信合路南延等4條城市道路改造工程。」該局市政股負責人李超介紹說。 「棚戶區改造是涉及近2000戶居民的民生工程,我們克服新冠肺炎及環保等困難,目前工程進展順利。」該局棚改辦負責人劉龍龍說。據了解,湯陰縣長虹路北棚改安置房項目估算投資25.4億元,總建築規模66.4萬平方米,建設安置房3610套,惠及居民1萬多人。 在農村,民生工程做到了真正的通達民心。投資1330萬元的1600戶農房抗震改造全部完成,極大改善了農村低收入群體住房條件。
城市新建道路
城鄉綠化美化、公園建設、清潔能源……一張張民生「帳單」,讓老百姓實實在在感覺到幸福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