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M·辰
#陶器篇-31#
親愛的小夥伴們,感謝您一路支持、跟隨「走遍世界博物館」從文明古國系列的埃及、印度、希臘、墨西哥、伊朗、中國以及歐洲系列的俄羅斯一直走到亞洲系列的土耳其等。現在,2020年重頭戲「世界陶瓷之——陶器篇」正在進行中……速度圍觀啦!(圖:伊朗彩陶碗,伊朗國家博物館鎮館之寶之一)
(紅繪陶盤,希臘雅典國家考古博物館藏)
前面說到:古希臘歷史大致可分為五個階段:愛琴文明時代、荷馬時代、古風時代、古典時代和希臘化時代。其中古風時代所繪製的黑繪與紅繪陶器是世界藝術史、彩陶史上最高光的古代陶器之一。
今天,咱們接著說高光的古希臘彩繪陶器之第三種——「白底彩繪」陶器。
(本文圖片由作者拍攝,版權所有,侵權必究。圖中器物皆為希臘雅典國家考古博物館藏,不再復注)
(白底彩繪陶瓶,約公元前450年)
什麼是白底彩繪?
白底彩繪:古希臘在古典時期(公元前5世紀—前4世紀)流行的一種彩繪風格,即在白色底色的陶器上進行繪畫的技法(在繪畫前需要事先將陶坯表面塗刷白色陶衣,然後再在其上繪製)。
白底彩繪是古希臘陶器獨特的風格之一,它與世界各地其它的「白底彩繪」陶器有所不同。世界各地的「白底彩繪」陶器一般歸類於彩繪陶器類,泛指在白色底色陶器上的各種彩繪紋飾。而古希臘的白底彩繪則是特指在一類細頸有柄的萊基託斯陶瓶(Lekythos)上的一種獨特的彩繪風格。因此,除非特別說明,通常「白底彩繪」僅特指古希臘萊基託斯陶瓶上的白底彩繪。
(白底彩繪陶瓶)
白底彩繪陶瓶用途
陶瓶是古希臘人最喜愛的日常生活容器之一,它在古希臘人的人生大事中經常扮演重要的角色。比如婚姻大事中,新娘結婚前夜淨化浴所需要的泉水就是裝在陶瓶裡由專門的人從泉水房送至閨房中。而在葬禮中,陶瓶也是被擺放在儀式最顯著的中心位置,其因紋飾繪有逝者的生平功績而受到眾人拜謁。
陶瓶在古希臘人的心中不僅是一件容器,它還帶有一定的宗教意義。而出現於古典時期的白底彩繪萊基託斯陶瓶就是這樣一種專門用於墓葬的陶器。
白底彩繪的由來
在萊基託斯陶瓶上施以白底彩繪,是公元前5世紀中葉興起的一種新型彩繪風格。在當時已流行黑繪與紅繪的基礎上,畫師們嘗試著模仿大理石的高貴白色為底色進行繪畫。這種嘗試讓畫師們有了眼前一亮的驚喜——它猶如在一張白紙上作畫,讓畫家擁有了更多施展想像力與技藝的空間,故而一經問世便受到許多畫家的追捧。
儘管白底彩繪的創作空間大了很多,但畫家們的才華也只是施展在了與死亡和喪葬有關的題材上。我們現在在世界各博物館中所看到的白底彩繪萊基託斯陶瓶畫(下稱「白底彩繪瓶畫」)基本都圍繞著這一主題展開。如上圖中的白底彩繪瓶畫即描繪了一位婦女掃墓的情景(人面對墓碑而立)。
白底彩繪瓶作為一種墓葬的專屬器物,它被盛以香水、藥膏、酒或者芳香精油等敬獻給逝者。它們有的作為陪葬器被放置於墓中,也有的作為供奉物被敬獻於逝者的墓前(上圖中的三件白底彩繪瓶分別描繪了三位男子掃墓時的情形。本文圖片由作者拍攝,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圖中可見,瓶畫上兩名男子站立在一塊墓碑旁,墓碑下的臺階上放有五隻萊基託斯陶瓶(紅圈示),這些陶瓶來自於掃墓者的敬獻。另外,由於白底彩繪是在陶器燒制後再繪畫上去的紋飾,因此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彩繪逐漸剝落,能夠保存下來的非常少,這也是它物以稀為貴的一個重要原因。
(掃墓的婦女, 白底彩繪瓶)
白底彩繪特點:在古希臘瓶畫中首次採用了透視法,使畫面看上去更加地接近真實景象,也更加生動自然,層次感豐富。
(坐在墓碑前的男子,白底彩繪瓶)
從黑繪到紅繪,再到白底彩繪,古希臘畫師一直在追求表現自然狀態的真實感。無論是黑繪時期人物的「側面正身」形象:為了表現軀幹的對稱性,所以身體是正面的,而頭是側著的,因為這樣可以體現出鼻子的真實高度;還是後來者居上的紅繪:修正了黑繪畫法的不足,出現了不同角度的人物形象;直到白底彩繪焦點透視法的運用。所有這些都體現了古希臘畫師對「再現真實景象」的繪畫藝術的追求。這種模仿自然、再現對象的態度和方式成為古希臘美術的基本特點。
黑繪、紅繪以及白底彩繪,作為古希臘藝術三巨頭「建築、雕塑與瓶畫」之一的藝術瑰寶,為世界藝術寶庫留下了豐厚的文化遺產,是古希臘人留給後世的無價之寶。
更多精彩敬請關注百家號「走遍世界博物館」,跟M·辰一起走遍世界博物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