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情商低的人,說話越有這四個特點,讓人厭惡,越早改變越好

2020-12-12 讀行人生

在工作、生活當中,我們會與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從他們的口中聽到千言萬語。

哪些話該說,哪些話不該說,無時無刻不考驗著做人的素養和情商。

越是情商低的人,說話越有這四個特點,越讓人厭惡。

1

說話喜歡與人抬扛,總想在言語上勝過別人。

有些人,不管你說什麼,做什麼,他們總要和你抬槓。

你說這件衣服真好看,她說根本就是很難看,你品味真差;你說這篇文章真不錯,他說我覺得很垃圾...

簡而言之,就是凡事都和你唱反調、抬扛,讓你不舒服。

喜歡抬槓,處處和別人唱反調的人,表面上是在懟別人,否定別人,其實是對自己無力改變糟糕處境的一種宣洩,是在和自己內心的壞情緒較勁。

除了情緒宣洩之外,他們總想在言語上勝過別人,往往是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獲得成就感,顯得自己很厲害,而這恰恰證明了他們的無能。

有人說,所謂情商高,就是好好說話,不抬扛。

真正情商高的人,往往都是非常儒雅溫和的,他們不抬槓,只抬人。

一個總喜歡抬槓的人,人際關係往往比較差,令人討厭,是徹徹底底低情商的人。

這樣的人,說話行事總是帶著攻擊性,對別人缺少最基本的尊重。

在言語上勝過別人,是情商最低的行為。

戴爾.卡耐基在《人性的弱點》裡寫了一個自己的故事。

在一次宴會上,坐在他旁邊的一位男士為大家講了一個幽默的故事,大家卻為一句名言的出處爭論不休。

這位男士稱這句話來自於《聖經》,卡耐基為了顯擺自己的才學,針鋒相對地指出,這句話是出自於《哈姆雷特》。

當時飯桌上,還有他的一位老朋友,這位朋友是專門研究莎士比亞的作品的學者,卡耐基便拉著他來評理。

朋友聽完他們的爭論,偷偷踢了下他,並說:「戴爾,你錯了,這位先生是對的。」

回家的路上,卡耐基對朋友埋怨到:「弗蘭克,你知道那句話絕對是莎士比亞說的,為什麼要把錯的說成對的?」

朋友卻質問他:「為什麼不能給他留點面子呢?人家只是想表達,根本不需要你的意見,你又何必一定要和他爭個輸贏?」

這段話讓喜好爭論的卡耐基徹底頓悟:「普天之下,贏得爭論的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避免爭論。」

當一個人非要在言語上勝過別人的時候,他說話的目的就不再是為了溝通,而是為了戰勝。

無謂的爭論,只會讓你離真相和良好的人際關係越來越遠。

很多時候,一個人喜歡與人抬槓,不認可別人的觀點,往往是因為他的認知水平局限。

在《莊子·秋水》裡有這樣一句話:井蛙不可以語於海,夏蟲不可以語於冰。

之所以說不要和井底之蛙聊大海,不要和夏天的蟲子談論冰雪,那是因為它們不曾見識過,沒有經歷體驗過。

即便你說的都是實話,都是對的,他們也不會相信你的話,不會認同你的觀點。

那些喜歡抬槓的人,受困於自身淺薄的見識,較低的認知水平,導致非常地固執、自大,容不得其他的觀點和看法。

那些見過江海湖泊,經歷過四季更迭的人,和那些整天枯坐在井底下的蛙以及夏天的蟲子,很明顯是屬於兩個完全不同的層次。

情商越高、認知水平越高的人,往往越是謙遜有禮,越是能認真地傾聽別人的聲音,不會一味地反駁別人、否定別人。

一個人情商的修煉,往往是從好好說話開始,而好好說話,往往又是從不抬扛開始。

真正高情商的人,不抬扛,只抬人,因為他們不需要去向別人證明什麼。

一個真正高情商的人,即使是在自己有理的情況下,往往也會給別人留點餘地和退路,給人臺階下。

2

說話沒有分寸,愛刨根問底。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種感覺,生活中和一些人相處,會感到身心舒暢。

可是也總有一些人,一旦靠近了,便覺得窒息。

歸根結底,不過是因為每個人的分寸感不同。

曾經結識過一位網友,她說話讓人啼笑皆非。

對方一開口就問我年齡多大了,一個月做自媒體收入多少錢。

關係並不熟,一開口就問年齡、收入,難免讓人心裡不舒服。

於是,我婉轉地避開了這個問題,只給網友說了下行業的情況是怎樣的。

要是換作其他人,也就會不再追問了。

沒想到,網友很執著,非要我說一下具體收入。

我並不想回答,於是含糊地說:「不大穩定。」

網友居然說:「那你告訴我一下,你這幾個月收入如何?」

網友初識聊天,竟然就追問別人的年齡和收入,我感到很無語。

生活中,像這樣的例子不勝列舉。

很多人喜歡站在自己的角度考慮問題,總覺得交往就該不拘禮。

殊不知,與人交往中,有一把尺子,叫做分寸。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微妙而脆弱。

不管對待陌生人、熟人、還是親朋好友,都要拿捏好分寸。

有句話說得好:「話不可說盡,要把握分寸;事不可做絕,要留有餘地。」

說話做事,多考慮別人的感受。

心中裝著他人,處事才能不失分寸。

有分寸的人是高情商的人,他們心中有度,說話懂得斟酌,既傳達了自己的好意,又不會讓他人陷入難堪的境地。

分寸感,是對人與人之間距離的把握,是一種推己及人的尊重,也是一種對他人善意的保護。

在《朗讀者》節目上,一篇文章讓徐靜蕾想起了她的奶奶,直言:「唯一不能讓我掌控的,可能還是家人。 」

奶奶過世後,她傷心不已,連弟弟的婚禮都沒有參加,就跑到國外逃避傷痛。

徐靜蕾情緒有些難過,董卿對她進行安慰:「地上如果有一個人死了,天上就會多一顆星,因為它要給活著的人照亮。」

然後,董卿才接著問道:「有什麼特殊的時間,你能感受到奶奶嗎?」

談到這裡,徐靜蕾想起記憶裡奶奶的畫面,在現場失控落淚。

此時,如果主持人趁機追問,讓徐靜蕾說出更多感人的故事,收視率肯定能非常高。

但董卿沒有這樣做,她不再談這個話題,而是靜候一旁,待徐靜蕾恢復平靜後,溫柔地說沒關係,並巧妙地轉入下一環節。

正如有人說的那樣:所謂的「分寸感」,其實就是懂得用心裡的尺子,去猜出旁人心中到底需要什麼,並不露痕跡地配合。

有分寸感,是最高級的情商。

有分寸感的人,說話辦事顧及他人感受,點到為止,留有餘地,給人留出適當的空間,不越界,不探他人私隱;懂得將心比心,與人交往知進知退。

再好的關係,沒有了分寸感,只會把對方推得更遠,產生更大的隔閡。

3

說話愛炫耀自己,洋洋自得。

一個人說話越顯擺自己,越容易引來他人的嫉妒,甚至招來災禍。

在明朝時期,有個家產很富的商人叫沈萬三。

有一次,皇帝朱元璋有心試探他,「我有百萬軍,你的錢財養得起嗎?」

沈萬三得意地回答說,「每個人給一兩銀子都夠。」

原本沈萬三隻是為了證明自己很有錢,但他卻並不知道,這不僅嚴重威脅到了皇帝的政權,還為他招來了殺身之禍。

於是當朱元璋定都南京後,因國庫空虛,就打起了沈萬三的主意。以一枚銅錢放在他那裡生利息的套路,最終讓沈萬三家產耗盡,家破人亡。

與人相處,說話越是愛炫耀自己,越讓人討厭,關係越容易變淡。

張愛玲和好友炎櫻就是因為炎櫻喜愛炫耀自己,導致兩人分道揚鑣直至徹底絕交的:

在張愛玲經濟拮据、生活困窘時,炎櫻卻總是誇耀自己的賺錢能力了得;張愛玲情路坎坷、孀居多年,而炎櫻卻大談特談自己婚姻的甜蜜幸福;

頻繁地炫耀自己之後,終於把張愛玲惹惱了,於是兩人徹底絕交,沒有往來。

作家亦舒說過:內心真正富足的人,從不炫耀擁有的一切,她從不告訴別人自己讀過什麼書,開過什麼車,去過什麼地方,有多少件衣裳,買過什麼珠寶,因為她沒有自卑感。

很多時刻,我們總是以自己的小聰明和小成就,而沾沾自喜,洋洋得意,甚至去招搖過市。

殊不知,在這個世上,高手比比皆是,有時你越去炫耀,反而越會讓自己下不來臺。

蘇東坡少年時就博覽群書,才智過人,於是漸生傲氣。一天,他乘興在自家門前寫了一副對聯:識遍天下字,讀盡人間書。

有一天,一位白髮老者登門拜訪,見了蘇東坡,老人說:「聽說蘇才子學問蓋世無雙,老朽特來請教。」

蘇東坡見這麼大歲數的人都找自己問問題,心中十分得意,他說道:「老先生可有什麼疑難?」老人沒有說話,笑吟吟地捧過一本書來。

蘇東坡接過來,翻開第一頁,頭一列就讀不下去了,為什麼呢?有兩個字不認識。越往下看,生字越多。

他當時立刻臉上紅一陣、白一陣,腦門上汗涔涔的。老人看後說道:「怎麼?這些字連蘇才子也不認識呀?」

此時蘇東坡才恍然大悟,趕忙添了幾個字,重新寫成這副門聯:發憤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

當你去炫耀自己的才華和學識時,不僅得不到他人的認可,反而會自取其辱,更顯露自己的淺薄和無知。

4

說話口無遮攔,不給人留面子,讓人難堪。

說話沒有分寸,口無遮攔,就如同往自己家的牆子上亂釘釘子,即便拔掉了,傷痕卻依然突兀地在那裡,傷人傷己。

演員何藍逗在《快樂大本營》上當眾吐槽汪蘇瀧個子矮,說:「不公平我和汪蘇瀧最矮!」

何炅想救場緩解尷尬,於是打圓場說:「這樣說我會不高興的。」

她直接來一句:「哦!還有何老師!」

何老師當時臉色就有點不對了,說:「你這樣說我就更不高興了。」

高情商的人,說話間應該是帶有善意的,懂得給人留面子,不讓人難堪,知道什麼時候該閉嘴,什麼時候該給別人留餘地。

不讓人難堪,說起來簡單,但能否做到又是另外一回事。

仔細觀察,生活中有很多人,說話不分場合,不注意把握分寸,不經意間讓別人難堪,或者拿別人取樂,還自以為幽默。

但這不是幽默,是情商低的表現。

在一期《嚮往的生活》中,眾人圍坐,何炅給黃磊的新電影做宣傳。

談到拍電影的時候,魏大勳忍不住發了句牢騷:「現在很多電影明明是導演讓這麼演的,本來就該怪導演, 但是最後承擔結果的卻是我們演員。」

他說得痛快,卻完全忘了當時在座的黃磊正是他上一部戲的導演,何炅第一時間聽出來問題,立刻替他解圍:「大勳說的肯定是《梔子花開》。」

這是魏大勳才意識到,何炅曾經也是他的導演,一句話傷害了在場兩個人,尷尬得想要原地消失。

何炅知道他其實無心,先假意生氣,但最後還是跟他分享自己的經驗:「想說誰好就說誰好,不要說誰不好,因為你不知道聽見這話的是誰,不知道自己就得罪了人。」

「說一句話,要看在場所有人的臉。」在言語中顧及他人的體面,體現的是一個人的高情商。

口無遮攔的人,大多數時候都會傷人而不自知。

黃渤在一次演講中說到,真正的高情商,就是不讓人感到尷尬

村上春樹曾說過:「很多人都會說這樣的話,我這人心直口快,不會拐彎抹角;我這人敏感脆弱,難以與人打交道。

然而我多次目睹敏感脆弱的人無情地傷害他人,心直口快的人不自覺地再三強調於己有理的歪理。」

說話口無遮攔的人,實際上是修養不夠,情商低。

情商高的人,不會刻意為難別人,他們懂得尊重別人,不管是在行為上還是在言語上,都有著自己的分寸。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越是情商低的人,說話越有這3個特點,不早點改正人緣越來越差
    一個人情商是高還是低,往往可以從他說話的語氣和方式看出來。職場上,情商越高的人,往往越受t他人的尊重與歡迎,不信你可以觀察一下,有些人雖然工作能力不強,但是他的情商高,很會與人打交道,那麼他同樣能夠受同事的喜歡,甚至是受領導的重用。其實,越是情商低的人,說話越有這3個特點,不早點改正人緣越來越差。
  • 越是情商低的人,說話越有這四個特點!
    1、說話喜歡與人抬扛,總想在言語上勝過別人。人的天性確定了,我們喜歡勝過別人,喜歡別人認同自己的觀點。當有人反對或質疑時,我們會下意識地維護自己的立場。2、說話沒有分寸,愛刨根問底。分寸感是人類情感得以延續的根本,無論友誼、愛情,一旦過界,沒有了分寸感,就會令人反感,也會逐漸將彼此之間的感情消耗殆盡。有些人說話總是咄咄逼人,面對別人不願意回答的問題也非要刨根問底。
  • 情商越低的人,越有這3個說話習慣,希望你一個也沒有
    你越會說話,別人就越快樂,別人越快樂,就會越喜歡你;別人越喜歡你,你得到的幫助就越多,你就會越快樂。與之相反則是,情商低的人開口就得罪人,惹人厭煩。情商低的人通常會有這3個說話習慣,人緣變得很差,希望你一個都沒有!1、愛炫富的話說話經常愛顯擺的人通常是沒有情商的人。
  • 做人,越是情商低的人,越是有七個表現,怪不得人緣差!你中招沒
    總的來說,做人,越是情商低的人,越是有以下這七個表現,或者說是惡習,怪不得人緣差,你中招沒?而情商低的人,也必須要克服這七個惡習,否則,會一生坎坷,別不信!一、愛抱怨抱怨能蒙蔽一個人的雙眼,讓他只看到生活中的黑暗與醜陋。如果彼此相互抱怨,那形同同歸於盡,大家的心都永遠不得安寧。
  • 心理學:越是情商低的人,越喜歡與人交往
    的確情商高的人能夠將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處理得很好,但是他們並不喜歡與人交往。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我們發現越是那些情商低的人,越喜歡與人交往。一、耐挫能力差,容易缺乏安全感之所以說那些情商低的人很喜歡與人交往,是因為他的耐挫能力比較差,天生缺乏安全感。
  • 越是情商低的人,越愛說這3種話,惹人厭煩,希望你一個也沒有
    而且,越是情商低的人,越愛說這3種「怪話」,惹人厭煩,趕緊看看你中了幾個?」一個高情商的人,會注意自己說話的分寸,在說話的時候,也會把別人放在心上,這是一種高情商,也顯示了一個人的修養。二、不說炫耀自己的話有時候,我們炫耀自己的行為,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但說得多了,難免會讓人反感,因為沒人想知道你到底過得有多好,身上有多少錢,誰家還沒兩顆米了?
  • 心理學家:越是情商低的人,身上這「4個特徵」越是明顯,不妨自測
    心理學家:越是情商低的人,身上這「4個特徵」越是明顯,不妨自測 心態悲觀 有些人樂觀,積極向上的一面是很容易感染身邊人的,大家都有這種感受喜歡跟正能量的人一起玩,但是也有完全相反性格的人
  • 一個人如果有這幾種行為,往往是情商低的表現
    每個人都想自己的人生過得好,實際上,仍有一些人過不好這一生一個人如果有這幾種行為,往往是情商低的表現,越容易過不好生活,越早警醒越好。第一種行為:總喜歡爭對錯生活中,有些人凡事都要爭個對錯,無論別人說什麼都要反駁,在言語上從不讓步。
  • 做人,真正情商低的人,說話往往有12個「惡習」,有一個,也不好
    人際交往,多少人敗在情商太低上!克服以下這12個說話的「惡習」,人生會越來越順;做人,真正情商低的人,說話往往也有這12個「惡習」,有一個,也不好。一、愛抱怨和嘮叨。每個人的生活都有自己的煩惱,別人有什麼義務浪費時間去聽你那容易破壞心情的抱怨和嘮叨呢?記住,抱怨和嘮叨是說話情商低的集中表現,是埋在人際關係中的不定時炸彈,總有一天它會炸傷自己,也會炸傷別人的。二、語言乏味,枯燥無聊。說話枯燥乏味,沒有重點,沒有觀點,沒有一點兒波瀾和驚奇,像白開水似的。
  • 越是情商低的中年人,在飯局上越喜歡說這3種話,很準!別不信
    越是情商低的中年人,在飯局上越喜歡說這3種話,很準!別不信 不管是年輕的時候,還是中年的時候,我們總會參加各種各樣的飯局。有同學聚會的飯局,有親戚聚會的飯局,有朋友聚會的飯局,也有和領導同事聚會的飯局。
  • 俗話說:情商決定命運!如果你有這4個說話習慣,需要引起注意了
    反之,那些每天忙得不可開交卻依然碌碌無為的人,不是你沒有別人優秀,而是因為你不懂得如何說話,所以事業上處處碰壁,生活中也遲遲找不到女朋友。所以,想要在人生中各個方面混得更好,很有必要掌握一些說話技巧。如果你有以下這4個說話習慣,一定要重視起來了。
  • 情商高的人,都會用這3個說話技巧,難怪人緣越來越好
    文|夢倩每個人都希望擁有好人緣,然而很多人都不會好好說話。其實表達同樣的想法,用不同的說話方式,能起到截然不同的效果。《所謂情商高,就是會說話》是一本教你如何提高說話水平的書,分享了很多實用的說話技巧。如果你能領悟其中的精髓,就能快速提高自己的說話水平,從而讓自己的人緣越來越好。
  • 註定「越過越窮」的人,在說話上往往有五種低情商的表現,錯不了
    一個人,之所以把日子過得越來越窮乃至於一事無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情商低尤其是說話情商低,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人在社會上行走,不管是追求成功,還是獲取財富,都離不開說話,而窮人恰恰容易在說話上出問題。
  • 酒桌上,情商越低的人,勸酒時越常用這4句話,別人一聽就不耐煩
    酒桌應酬這件事,大家應該都經歷過吧,無論是招待客戶還是朋友間的酒局,酒桌上都有它的規矩。有些人一喝起酒來就忘乎所以,什麼話都說,一味地勸人喝酒,這樣不僅有可能不會讓對方盡興,反而有可能會破壞氣氛,還會傷感情。
  • 在公司群裡,情商高的人從不會說這3句話,說得越多越被領導厭惡
    在公司群裡,情商高的人從不會說這3句話,說得越多越被領導厭惡在職場生存,很注重說話之道,相信很多朋友應該深有體會。作為職場人,沒有情商肯定是不行的,能說會道的人往往更容易獲得別人的認可與肯定。如果連這也做不到,那麼我只能說你的前路一片坎坷,未來還有很多需要學習的地方。不僅僅是在平時的工作中要學會說話,懂得閉嘴。在公司的群裡,一樣也要做到該做的東西。像那些情商高的人就從來不會說這3句話,說得越多,越容易被領導厭惡。
  • 領導最不能接受的3種稱呼,情商低的員工才喊,越早知道越好
    在平常和領導之間相處時,他會對每個人的稱呼一樣,稱呼的不同也可以看出領導對你的評價以及信任程度。在職場上經常也會出現一些不懂規矩的人,因為他們的情商比較低,導致不經意得最身邊的同事,甚至是領導。對前輩的稱呼最重要的是分清場合,「工作場合,還是要正式一些。私底下就可以相對隨意一些」。
  • 情商越低的人,越喜歡發這3種朋友圈,希望你不是!
    大家所說的情商其實就是在說話和做事方面多從他人的角度想問題,在一些場合不要讓別人尷尬或者下不了臺。事實上,一個情商高的人心裡總是會考慮到他人,並能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在這個經濟和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我們幾乎人手必備一部手機,隨著手機的普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微信,並且經常發朋友圈分享自己的生活。而且朋友圈代表的是一個人的名片,不過情商低的人發朋友圈,通常會被人屏蔽。隨著電商的到來,網際網路上掀起了一股熱潮,許多人開始在微信朋友圈上賣起了東西。
  • 越是情商低的人,微信聊天容易說這3類話,難怪不招人喜歡
    越是情商低的人,微信聊天容易說這3類話,難怪不招人喜歡對於「情商低」的人來說,最大的特徵就是表現在與人交流上。很多時候,他們說話沒有顧忌,不會考慮這種能不能說,會不會對別人造成傷害的問題,基本上是想到什麼就直接說什麼。等到反應過來的時候,別人早就已經生氣了,要想挽回就非常的困難了。
  • 情商低的人,經常把這3句話掛在嘴邊,越說越讓人瞧不起!
    在我們的認知裡,能夠在人際交往中遊刃有餘就叫做「高情商」,高情商體現在懂得如何恰當應對與不同人的交往,同時也需要具備一定的語言技巧,這讓他們在各種人群中都能收穫好人緣。高情商不是人人都能擁有的,很多人不僅面對人際關係束手無策,平時說話也總是惹人不快。
  • 飯局上,越喜歡說這3句話的人,越被人瞧不起,自取其辱
    飯局上,越喜歡說這3句話的人,越被人瞧不起,自取其辱在飯局酒桌上,往往能夠看出很多東西。老一輩就愛在吃飯喝酒的時候去識人,因為這是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的事情,即便是有人想要存心去掩飾一些什麼,同樣非常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