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生活當中,我們會與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從他們的口中聽到千言萬語。
哪些話該說,哪些話不該說,無時無刻不考驗著做人的素養和情商。
越是情商低的人,說話越有這四個特點,越讓人厭惡。
1
說話喜歡與人抬扛,總想在言語上勝過別人。
有些人,不管你說什麼,做什麼,他們總要和你抬槓。
你說這件衣服真好看,她說根本就是很難看,你品味真差;你說這篇文章真不錯,他說我覺得很垃圾...
簡而言之,就是凡事都和你唱反調、抬扛,讓你不舒服。
喜歡抬槓,處處和別人唱反調的人,表面上是在懟別人,否定別人,其實是對自己無力改變糟糕處境的一種宣洩,是在和自己內心的壞情緒較勁。
除了情緒宣洩之外,他們總想在言語上勝過別人,往往是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獲得成就感,顯得自己很厲害,而這恰恰證明了他們的無能。
有人說,所謂情商高,就是好好說話,不抬扛。
真正情商高的人,往往都是非常儒雅溫和的,他們不抬槓,只抬人。
一個總喜歡抬槓的人,人際關係往往比較差,令人討厭,是徹徹底底低情商的人。
這樣的人,說話行事總是帶著攻擊性,對別人缺少最基本的尊重。
在言語上勝過別人,是情商最低的行為。
戴爾.卡耐基在《人性的弱點》裡寫了一個自己的故事。
在一次宴會上,坐在他旁邊的一位男士為大家講了一個幽默的故事,大家卻為一句名言的出處爭論不休。
這位男士稱這句話來自於《聖經》,卡耐基為了顯擺自己的才學,針鋒相對地指出,這句話是出自於《哈姆雷特》。
當時飯桌上,還有他的一位老朋友,這位朋友是專門研究莎士比亞的作品的學者,卡耐基便拉著他來評理。
朋友聽完他們的爭論,偷偷踢了下他,並說:「戴爾,你錯了,這位先生是對的。」
回家的路上,卡耐基對朋友埋怨到:「弗蘭克,你知道那句話絕對是莎士比亞說的,為什麼要把錯的說成對的?」
朋友卻質問他:「為什麼不能給他留點面子呢?人家只是想表達,根本不需要你的意見,你又何必一定要和他爭個輸贏?」
這段話讓喜好爭論的卡耐基徹底頓悟:「普天之下,贏得爭論的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避免爭論。」
當一個人非要在言語上勝過別人的時候,他說話的目的就不再是為了溝通,而是為了戰勝。
無謂的爭論,只會讓你離真相和良好的人際關係越來越遠。
很多時候,一個人喜歡與人抬槓,不認可別人的觀點,往往是因為他的認知水平局限。
在《莊子·秋水》裡有這樣一句話:井蛙不可以語於海,夏蟲不可以語於冰。
之所以說不要和井底之蛙聊大海,不要和夏天的蟲子談論冰雪,那是因為它們不曾見識過,沒有經歷體驗過。
即便你說的都是實話,都是對的,他們也不會相信你的話,不會認同你的觀點。
那些喜歡抬槓的人,受困於自身淺薄的見識,較低的認知水平,導致非常地固執、自大,容不得其他的觀點和看法。
那些見過江海湖泊,經歷過四季更迭的人,和那些整天枯坐在井底下的蛙以及夏天的蟲子,很明顯是屬於兩個完全不同的層次。
情商越高、認知水平越高的人,往往越是謙遜有禮,越是能認真地傾聽別人的聲音,不會一味地反駁別人、否定別人。
一個人情商的修煉,往往是從好好說話開始,而好好說話,往往又是從不抬扛開始。
真正高情商的人,不抬扛,只抬人,因為他們不需要去向別人證明什麼。
一個真正高情商的人,即使是在自己有理的情況下,往往也會給別人留點餘地和退路,給人臺階下。
2
說話沒有分寸,愛刨根問底。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種感覺,生活中和一些人相處,會感到身心舒暢。
可是也總有一些人,一旦靠近了,便覺得窒息。
歸根結底,不過是因為每個人的分寸感不同。
曾經結識過一位網友,她說話讓人啼笑皆非。
對方一開口就問我年齡多大了,一個月做自媒體收入多少錢。
關係並不熟,一開口就問年齡、收入,難免讓人心裡不舒服。
於是,我婉轉地避開了這個問題,只給網友說了下行業的情況是怎樣的。
要是換作其他人,也就會不再追問了。
沒想到,網友很執著,非要我說一下具體收入。
我並不想回答,於是含糊地說:「不大穩定。」
網友居然說:「那你告訴我一下,你這幾個月收入如何?」
網友初識聊天,竟然就追問別人的年齡和收入,我感到很無語。
生活中,像這樣的例子不勝列舉。
很多人喜歡站在自己的角度考慮問題,總覺得交往就該不拘禮。
殊不知,與人交往中,有一把尺子,叫做分寸。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微妙而脆弱。
不管對待陌生人、熟人、還是親朋好友,都要拿捏好分寸。
有句話說得好:「話不可說盡,要把握分寸;事不可做絕,要留有餘地。」
說話做事,多考慮別人的感受。
心中裝著他人,處事才能不失分寸。
有分寸的人是高情商的人,他們心中有度,說話懂得斟酌,既傳達了自己的好意,又不會讓他人陷入難堪的境地。
分寸感,是對人與人之間距離的把握,是一種推己及人的尊重,也是一種對他人善意的保護。
在《朗讀者》節目上,一篇文章讓徐靜蕾想起了她的奶奶,直言:「唯一不能讓我掌控的,可能還是家人。 」
奶奶過世後,她傷心不已,連弟弟的婚禮都沒有參加,就跑到國外逃避傷痛。
徐靜蕾情緒有些難過,董卿對她進行安慰:「地上如果有一個人死了,天上就會多一顆星,因為它要給活著的人照亮。」
然後,董卿才接著問道:「有什麼特殊的時間,你能感受到奶奶嗎?」
談到這裡,徐靜蕾想起記憶裡奶奶的畫面,在現場失控落淚。
此時,如果主持人趁機追問,讓徐靜蕾說出更多感人的故事,收視率肯定能非常高。
但董卿沒有這樣做,她不再談這個話題,而是靜候一旁,待徐靜蕾恢復平靜後,溫柔地說沒關係,並巧妙地轉入下一環節。
正如有人說的那樣:所謂的「分寸感」,其實就是懂得用心裡的尺子,去猜出旁人心中到底需要什麼,並不露痕跡地配合。
有分寸感,是最高級的情商。
有分寸感的人,說話辦事顧及他人感受,點到為止,留有餘地,給人留出適當的空間,不越界,不探他人私隱;懂得將心比心,與人交往知進知退。
再好的關係,沒有了分寸感,只會把對方推得更遠,產生更大的隔閡。
3
說話愛炫耀自己,洋洋自得。
一個人說話越顯擺自己,越容易引來他人的嫉妒,甚至招來災禍。
在明朝時期,有個家產很富的商人叫沈萬三。
有一次,皇帝朱元璋有心試探他,「我有百萬軍,你的錢財養得起嗎?」
沈萬三得意地回答說,「每個人給一兩銀子都夠。」
原本沈萬三隻是為了證明自己很有錢,但他卻並不知道,這不僅嚴重威脅到了皇帝的政權,還為他招來了殺身之禍。
於是當朱元璋定都南京後,因國庫空虛,就打起了沈萬三的主意。以一枚銅錢放在他那裡生利息的套路,最終讓沈萬三家產耗盡,家破人亡。
與人相處,說話越是愛炫耀自己,越讓人討厭,關係越容易變淡。
張愛玲和好友炎櫻就是因為炎櫻喜愛炫耀自己,導致兩人分道揚鑣直至徹底絕交的:
在張愛玲經濟拮据、生活困窘時,炎櫻卻總是誇耀自己的賺錢能力了得;張愛玲情路坎坷、孀居多年,而炎櫻卻大談特談自己婚姻的甜蜜幸福;
頻繁地炫耀自己之後,終於把張愛玲惹惱了,於是兩人徹底絕交,沒有往來。
作家亦舒說過:內心真正富足的人,從不炫耀擁有的一切,她從不告訴別人自己讀過什麼書,開過什麼車,去過什麼地方,有多少件衣裳,買過什麼珠寶,因為她沒有自卑感。
很多時刻,我們總是以自己的小聰明和小成就,而沾沾自喜,洋洋得意,甚至去招搖過市。
殊不知,在這個世上,高手比比皆是,有時你越去炫耀,反而越會讓自己下不來臺。
蘇東坡少年時就博覽群書,才智過人,於是漸生傲氣。一天,他乘興在自家門前寫了一副對聯:識遍天下字,讀盡人間書。
有一天,一位白髮老者登門拜訪,見了蘇東坡,老人說:「聽說蘇才子學問蓋世無雙,老朽特來請教。」
蘇東坡見這麼大歲數的人都找自己問問題,心中十分得意,他說道:「老先生可有什麼疑難?」老人沒有說話,笑吟吟地捧過一本書來。
蘇東坡接過來,翻開第一頁,頭一列就讀不下去了,為什麼呢?有兩個字不認識。越往下看,生字越多。
他當時立刻臉上紅一陣、白一陣,腦門上汗涔涔的。老人看後說道:「怎麼?這些字連蘇才子也不認識呀?」
此時蘇東坡才恍然大悟,趕忙添了幾個字,重新寫成這副門聯:發憤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
當你去炫耀自己的才華和學識時,不僅得不到他人的認可,反而會自取其辱,更顯露自己的淺薄和無知。
4
說話口無遮攔,不給人留面子,讓人難堪。
說話沒有分寸,口無遮攔,就如同往自己家的牆子上亂釘釘子,即便拔掉了,傷痕卻依然突兀地在那裡,傷人傷己。
演員何藍逗在《快樂大本營》上當眾吐槽汪蘇瀧個子矮,說:「不公平我和汪蘇瀧最矮!」
何炅想救場緩解尷尬,於是打圓場說:「這樣說我會不高興的。」
她直接來一句:「哦!還有何老師!」
何老師當時臉色就有點不對了,說:「你這樣說我就更不高興了。」
高情商的人,說話間應該是帶有善意的,懂得給人留面子,不讓人難堪,知道什麼時候該閉嘴,什麼時候該給別人留餘地。
不讓人難堪,說起來簡單,但能否做到又是另外一回事。
仔細觀察,生活中有很多人,說話不分場合,不注意把握分寸,不經意間讓別人難堪,或者拿別人取樂,還自以為幽默。
但這不是幽默,是情商低的表現。
在一期《嚮往的生活》中,眾人圍坐,何炅給黃磊的新電影做宣傳。
談到拍電影的時候,魏大勳忍不住發了句牢騷:「現在很多電影明明是導演讓這麼演的,本來就該怪導演, 但是最後承擔結果的卻是我們演員。」
他說得痛快,卻完全忘了當時在座的黃磊正是他上一部戲的導演,何炅第一時間聽出來問題,立刻替他解圍:「大勳說的肯定是《梔子花開》。」
這是魏大勳才意識到,何炅曾經也是他的導演,一句話傷害了在場兩個人,尷尬得想要原地消失。
何炅知道他其實無心,先假意生氣,但最後還是跟他分享自己的經驗:「想說誰好就說誰好,不要說誰不好,因為你不知道聽見這話的是誰,不知道自己就得罪了人。」
「說一句話,要看在場所有人的臉。」在言語中顧及他人的體面,體現的是一個人的高情商。
口無遮攔的人,大多數時候都會傷人而不自知。
黃渤在一次演講中說到,真正的高情商,就是不讓人感到尷尬。
村上春樹曾說過:「很多人都會說這樣的話,我這人心直口快,不會拐彎抹角;我這人敏感脆弱,難以與人打交道。
然而我多次目睹敏感脆弱的人無情地傷害他人,心直口快的人不自覺地再三強調於己有理的歪理。」
說話口無遮攔的人,實際上是修養不夠,情商低。
情商高的人,不會刻意為難別人,他們懂得尊重別人,不管是在行為上還是在言語上,都有著自己的分寸。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