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9月16日電(記者戴盈)還記得去年夏天火遍網絡的冰桶挑戰嗎?國內的主要發起方瓷娃娃罕見病關愛中心日前在京發布了籌得的810多萬元一年來使用的情況。
其中,600萬元用於「冰桶挑戰——關愛漸凍人(運動神經元類罕見病)」專項基金,在全國已有9個相關公益組織的10個項目受益,另有158名運動神經元症患者獲得個案救助。
「冰桶挑戰——關愛漸凍人」項目負責人孫月說,以前工作最主要的困難,要花大量時間跟別人去解釋罕見病是什麼。而冰桶挑戰除了籌到錢,更重要的是讓漸凍症患者和家庭感到「沒有被社會忘記」,有不少患者表示願意捐贈遺體用於醫學研究。
中標項目之一、上海運動神經元病互助家園的志願者王恆宇說,互助家園由漸凍症患者「晨霧」於2010年發起,用了4年時間,論壇和QQ群的病友達到了5000人,之前也沒什麼資金支持,主要是離世患者的家屬捐贈了些輔助設備。冰桶挑戰後,家園的人數在一年之間增加了2000人,更多愛心企業和志願者開始關心這個群體。
來自漸凍人聯盟的嚴軍是一位退伍軍人,在當兵時就確診為運動神經元患者,腿腳不便。但5年來,他的時間主要用來走訪全國各地的漸凍人,有不少這樣的患者散落在農村。
在山西的一個山溝裡,他遇到了一名患者,後者最大的心願就是能坐上輪椅。「離他家最近的醫院有30公裡,這裡什麼淘寶、快遞、物流都不通,最後我們和志願者用三輪車給他拉了一個輪椅。」嚴軍說。
參與分享漸凍人關愛項目經驗的公益組織都不約而同談到了「不愛溝通」「缺乏陪伴、支持」來形容漸凍人的生存狀態,有一位漸凍症患者甚至3年拒絕邁出家門一步。
從肌肉無力、萎縮發展到只有眼球能轉動,在這場被王恆宇形容為「與死神賽跑」的人生後半程,冰桶挑戰的意外出現多少溫暖了一些家庭,照亮了一點人生。
中標項目中,有「爸爸媽媽加油站——SMA病患家庭支持」(SMA為漸凍症中一種,發病患者往往是低齡兒童),鼓勵困境中的家庭;也有「百萬呼吸」,為100名患者提供共計100萬個小時的呼吸機補貼,延續100萬小時的生命。
然而,漸凍症病友的組織依然比較「弱小」,缺乏完善的運作能力。孫月說,當時計劃招標的項目都沒有招滿,就將多出的一部分資金用於個人救助。此外,另有200多萬元的善款,由捐贈者指定用於支持各類罕見病組織。
瓷娃娃罕見病關愛中心主任王奕鷗說,冰桶挑戰只是一時,病痛挑戰卻是艱巨、長期的鬥爭,希望集合社會的力量,讓這群病友在前行中不再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