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楊木雕 千年長成的「木中君子」

2021-12-25 明清家具之家


  黃楊木,有「木中君子」之稱,其生長習性和木材特性被披上一件神秘的外衣:有人說它不怕火燒,有人說它遇閏年不生長甚至縮短,其木製品被視為百毒不侵、鎮惡闢邪的吉祥物。
  因為種種傳說,黃楊木深受人們愛戴。資深紅木收藏專家董義介紹,黃楊木雕是傳統木雕藝術中的一個門類,它與「東陽浮雕」、「龍眼木雕」、「金漆木雕」並稱為「中國四大木雕」,不僅具有欣賞價值,還具有收藏投資價值。
  在近些年的收藏市場上,現當代工藝美術大師們用其創作的雕刻藝術品,因古樸文雅、精緻圓潤,適宜把玩陳設,被市場前景看好,又因市場價位不高,而成了民間收藏的新貴。

  千年黃楊木不及腰粗
  黃楊樹是一種珍貴的常綠灌木,生長在高山峻岭和懸崖陡壁。它木質堅韌,紋理細膩,硬度適中,色澤溼潤,特別是隨著年代的久遠,顏色由淺而深,給人以古樸典雅的美感。
  黃楊樹生長緩慢是出了名的。董義介紹,黃楊樹生長周期緩慢,要長到直徑10釐米左右就需要四五十年的時間,民間素有「千年黃楊難做拍(樂器中的一種拍子)」和「千年不大黃楊木」的說法。據說有一棵黃楊樹,樹齡700多歲了,但胸徑(喬木主幹離地表1.3米處的直徑)只有30釐米。不僅如此,古代還傳說「黃楊厄閏」,遇到閏年,非但不長,反而會縮短,但後來試驗證實,黃楊樹在閏年照樣生長。
  因黃楊木難有大料,所以幾乎沒有家具成品。在傳統家具中,它多用於與其他高檔木材搭配鑲嵌,起著點綴的作用。

黃楊木雕觀音

  黃楊木雕起源眾說紛紜
  相比之下,黃楊木雕歷史悠久,是世界聞名的藝術品,作品微黃而溫潤,有象牙效果。
  據可考資料證明,浙江人朱子常(1875—1935)是較早利用黃楊木進行雕刻的藝術家。因技藝高超,不同凡響,時人稱其為「倫仙」。
  民間還有傳聞,說黃楊木雕是清末一個名叫葉承榮的放牛娃發明的。據傳,他在村頭的一座廟裡玩耍,機緣巧合被廟中雕塑佛像的師傅收為徒弟,學會了圓塑、泥塑、上彩、貼金及浮雕等五種技藝。長大後的一天,葉承榮在樂清縣寶臺山紫霞觀塑佛像,觀中道人折來一根黃楊木,請他用黃楊木雕一支如意髮簪。從此,黃楊木雕出現在民間藝術園地中。

黃楊木雕羅漢像

  清後湧現大量優秀作品
  清晚期後,黃楊木雕迅速發展,優秀作品不斷湧現,在繼承發揚優秀傳統技法上,又創造了「拼雕」、 「群雕」、「鑲嵌雕」等多種圓雕手法,並且將浮雕和圓雕巧妙地結合起來,湧現大量優秀作品。
  「由於黃楊木本身是難得之物,生長四、五十年才能長到三至五米高,直徑也不足十釐米,所以黃楊木一般適宜於雕刻小型人物,供案頭欣賞。」董義介紹,黃楊木雕有三種主要的表現形式,其造型理念、技藝及程序都不一樣。一是傳統類,以單一的人物造型為主,亦有群雕或拼雕;二是根雕類,以天然黃楊木根塊為材料,利用樹根造型;三是劈雕類,將無法用作人物雕刻的木塊劈開,取其劈裂後的自然紋理立意雕刻,一切順乎自然,不作精雕細刻。

清 黃楊木雕喜上眉梢筆筒

  拍場上黃楊木價不高
  元代的黃楊木雕作品,人物造型生動傳神,豪放、古拙、蒼勁和渾樸寫實;而明代的黃楊木雕作品造型更加嚴謹,追求精美細緻;清代是黃楊木雕的繁榮時期,強調藝術造型與寫實相結合。
  隨著收藏市場的不斷升溫,近幾年黃楊木雕的價格水漲船高。20世紀90年代國內藝術品拍賣興起後,黃楊木雕在拍賣場上露面不多。進入21世紀後,黃楊木雕在各地拍賣場上亮相增多。2002年北京翰海拍賣會上,一件高為11.7釐米的清代黃楊木雕筆筒,成交價高達68.2萬元。2005年一件清代黃楊木「瘦骨羅漢」在翰海拍至77萬元。2007年清代黃楊木雕「鐵拐李」在北京誠銘國際拍賣會上,被一藏家以275萬元收入囊中,此價為目前黃楊木雕拍賣的最高價。

民國 黃楊木雕和合二仙

  投資收藏前景看好
  董義分析認為,黃楊木雕是一個新興的市場,其投資價值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是用料優異。黃楊木堅韌光潔、紋理細膩,具有象牙效果,年代愈久色愈深,古樸美觀。其次是雕刻技法豐富。除了圓雕、鏤雕、浮雕外,還創造了鑲嵌、劈雕等多種技法,有很高的藝術欣賞性。
  市場人士分析,近年來隨著收藏者的日趨成熟,國內很多藏家已不再一味盯著那些古玩字畫了,具有較高文化品位和收藏價值的黃楊木雕成了他們「獵取」的對象,價位從數千元到上萬元不等。


清 黃楊木雕如意

  黃楊木雕收藏無禁忌
  黃楊木雕收藏首先看其表面光澤度、觀其紋理的細膩性,色彩黃亮為佳。其次是要看其做工是否精美,判斷年代,是否為名家作品,最後注意有無瑕疵、破損,全品相優先。
  因黃楊木雕刻材料難得,市場上有人用木質色澤相近的其它木材或樹根冒充。黃楊木的生長周期長於其它樹種,黃楊木斷面,可看到細密的年輪,而其它木料年輪相對粗而稀。黃楊木色澤天然黃潤溫厚,作偽的其它木料飄浮發澀。黃楊木的木紋特別細膩,用手觸摸光潔滑潤,其它木材無可比擬。
  黃楊木雕存放中色澤會逐漸變深,有經驗的藏家根據色澤深淺和包漿可大致判斷出作品年代,常見的黃楊木雕作舊,是用一種「油麻色」染制而成,色澤不自然,沒有包漿,鑑別時可用棉籤沾少許香蕉水輕擦拭,贗品會掉色,而自然變色的黃楊木不會掉色。

編輯 | 梁星

文章來源 | 網際網路


歡迎廣大藏友踴躍參與、互動、交流。談收藏、聊趣事、品家具,您的文章也將會刊登在我們的微信平臺!

投稿請發郵箱:mqjjzj@sina.com

相關焦點

  • 黃楊木:木中君子
    ,別名萬年青、 千年矮、豆瓣黃楊。黃楊木在歷史典籍中有許多神秘的記載。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謂:黃楊生諸山野中,人家多栽插之。枝葉攢簇上聳,葉似初生槐芽而青厚,不花不實,四時不調。其性難長,俗說歲長一寸,遇閏則退。今試之,但閏年不長耳。其木堅膩,作梳剜印最良。按段成式,《西陽雜俎》云:世重黃楊,以其滅火也。用水試之,沉則無火。
  • 木之君子——黃楊木
    在清代學者李漁看來,黃楊木大有君子之風,因此被喻為「木中君子」。李漁在《閒情偶寄》中說「黃楊每歲一寸,不溢分毫,至閏年反縮一寸,是天限之命也。」這種說法在其他一些書中也多有提及。比如蘇軾就有詩云:「園中草木春無數,惟有黃楊厄閏年。」在《酉陽雜俎》一書中,對黃楊木的採伐更有如下誇張的描繪:「世重黃楊木以其無火也。用水試之,沉則無火。凡取此木,必尋隱晦夜無一星,伐之則不裂。」《博物要論》中則提到曾有人做過測試,稱閏年黃楊並非縮減,只是不長而已。
  • 樂清王家黃楊木雕
    黃楊木雕因所雕刻木材是黃楊木而得名。
  • 象牙木—黃楊
    在木材雕刻中,黃楊木可以算是一枝獨秀,經過手藝人的精雕細琢,圓雕、鏤雕、浮雕等手工手法,黃楊木雕的作品栩栩如生,立體感強,形象逼真。黃楊木的雕刻傳承著中國傳統手工雕刻文化,歷史悠久,享譽海內外,知名度高,深受人民喜愛。「千年難長黃楊木」「一年一寸」等古人對黃楊木生長緩慢的描述,黃楊木本是難得之物,一木難求,使黃楊木雕在具有欣賞價值的同時也具有了收藏投資的價值。
  • 黃楊木雕
    黃楊是一種矮小的常綠灌木,生長緩慢。俗話說:「千年難長黃楊木」,據《本草綱目》記載:「黃楊性難長,歲僅長一寸,遇閏則反退」。
  • 意匠生輝:東陽木雕·黃楊木雕
    豐富多樣的浙江民間造型藝術,既是浙江人靈動心智和精巧技藝的物證,也反映出浙江人在人多地少環境中求生存、求發展的適應性與創造能力。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是生長在浙江大地上最傑出的民間藝術,在過去的歲月裡,它們美化我們的生活,為我們帶來輝煌的榮耀。舉辦這個陳列,既為後人留下一份忠實的記錄,也期待喚起人們對民間藝術保護的責任感。
  • 湖北宜昌:非遺傳人花3個月完成黃楊木雕精品,有人出10萬不賣
    《天女散花》木雕局部怪奇公社(劉洪進)湖北宜昌消息:2020年7月2日,湖北宜昌市民生麗島,鄭天信黃楊木雕工作室,一件小葉黃楊木精雕作品——《天女散花》,讓來訪者拍手叫絕。《天女散花》局部中國有一種特有的珍貴植物,叫小葉黃楊木,民間叫「千年矮」,生長極其緩慢,木質堅韌,紋理細密,色澤如黃金,品質如象牙。《天女散花》木雕,是用一件完整的小葉黃楊木樹根,經過精心創作,手工精細雕刻而成。
  • 品千年黃楊,覽世間風雲(多圖)
    自古就有:「千年黃楊壽為矮,更難求得天然枝」 的俗語,但是黃楊生長非常緩慢是大家共知的,有千年黃楊長一寸之說,故黃楊又稱千年矮。         據統計我國黃楊有十七種之多,而雲南貴州就約有12種,人們常見的有瓜子黃楊、豆瓣黃楊、雀舌黃楊、匙葉黃楊、珍珠黃楊,還有就是廣東廣西沿海的海島黃楊。
  • 「非遺」循夢 「文創」知新 葉柱探尋傳統黃楊木雕新的「打開方式」
    葉柱從傳統黃楊木雕中解讀塵封的故事,循究民間生活美學,將傳統的手工藝與創意融合,推出一系列的木雕文創產品,讓非遺傳統文化更接地氣,開闢出一條自己的發展道路。2006年葉柱在永嘉烏牛創立了永嘉木主木雕廠,並在2015年成立了溫州木主木雕公司,2017年獲得海南省工藝美術大師稱號,其間深得亞太地區手工藝大師、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高公博先生的欣賞與大力栽培,收以為徒,技藝大進。在不久前舉行的2020年溫州文博會中國百名工藝美術大師聯展上,葉柱的黃楊木雕作品《劉海戲金蟾》入選聯展。
  • 老而彌堅黃楊樹,木中君子好盆景!失枝掉葉,元兇是它的花!
    木中君子是黃楊傳說黃楊每一年生長一寸,每當到了閏年,不增反減,短縮一寸。造物者對它似乎很不公平,但黃楊卻並沒有怨天尤人自暴自棄,相反它頑強的生長著,長得枝繁葉茂,青翠脫俗。黃楊不強爭天命的品格,李漁在《閒情寄寓》對它盛讚「蓮為花之君子,此樹當為木之君子」。
  • 家有黃楊,世代棟梁!家裡栽黃楊,富貴又吉祥!
    如周敦頤冠之「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為「花中君子」;而李漁則稱守困厄而無怨的黃楊木為「木中君子」。黃楊木以其君子之風,屹立於萬千林木之中,逾越千年,方修得一寸珍奇,清風灑過,英姿依舊,徒留輕嘆「園中草木春無數,唯有黃楊厄閏年」。
  • 中國四大木雕介紹,四大木雕有哪些特點?
    中國四大木雕介紹,四大木雕有哪些特點?大家好,我是嘉匠根藝,崖柏根雕知識系列傳播者,與您分享崖柏根雕知識中國作為有名的四大傳統木雕有:東陽建築木雕、黃楊木雕、潮州一個木雕(金漆木雕)、龍眼木雕首先,木雕木雕歷史,位居中國四大木雕。
  • 木雕木質木材料介紹
    本質堅韌、紋理細密、色澤光亮、合臘性強、切面光滑的稱為硬木,如南方的紅木、黃楊木、花梨木、紫檀木等,具有雕刻材料的全部優點,是雕刻的上等材料,最適合造型的結構複雜、玲攏剔透、精雕細刻、有枝條感的作品,而且在製作過程中和保存時不易斷裂劈損,有很高的收藏價值,但是雕起來很吃力、費工夫。北方的硬木如:核桃木、柏木、杜梨木。
  • 木雕藝術與根雕藝術
    木雕是雕塑的一種,在我們國家常常被稱為「民間工藝」。是從木工中分離出來的一個工種,在我們國家的工種分類中為「精細木工」。最為著名的是泉州木雕、東陽木雕、樂清黃楊木雕、廣東潮州金漆木雕、福建龍眼木雕,這五大流派被稱為「中國五大木雕」。泉州木雕
  • 中國古典木雕藝術,質樸奢華
    , 在木雕師的神手妙思中, 它們要麼更加奇異生輝、要麼化腐朽為神奇, 可謂天工與巧手的完美結合, 美不勝收! 黃楊木雕 事事如意
  • 驚絕:金漆木雕——中國木雕史上的絕唱,獲國際大獎無數!
    中國最著名的四大木雕:東陽木雕、黃楊木雕、潮州木雕(金漆木雕)、龍眼木雕。東陽木雕東陽木雕歷史上有名,居中國四大木雕之首。東陽木雕藝術性強,它以浮雕技藝為主,設計上採取散點透視、鳥瞰式透視等構圖,布局豐滿,散而不松,多而不亂,層次分明,主題突出,故事情節性強,因而深受收藏家喜愛。黃楊木雕黃楊木雕以用黃楊木雕刻用材而得名。
  • 中國四大木雕
    這些木雕流派在全國或者當地都極具影響力,而最為著名的是東陽木雕、樂清黃楊木雕、廣東潮州金漆木雕、福建龍眼木雕,這四大流派被稱為「中國四大木雕」。 一、東陽木雕被譽為我國木雕之鄉的浙江東陽,有千餘年的木雕歷史,北京故宮及蘇、杭、皖等地,都有精美的東陽木雕留世。東陽木雕,是以平面浮雕為主的雕刻藝術。其多層次浮雕、散點透視構圖、保留平面的裝飾,形成了自己鮮明的特色。
  • 驚絕:《純手工黃楊木雕(續12)》(全細節實拍)精工細作,唯美傳神,妙不可言!
    Boxwood is an evergreen shrub, growing between high mountains and steep cliffs. It takes a long time to grow, and resources are increasingly scarce.
  • 木雕佛像的歷史
    河北承德普寧寺大乘之閣中的一尊木雕觀音,被稱為世界最大的木雕像,佛像高22.28米、腰圍15米、重110噸、有42隻手印、45隻慧眼。唐代是中國工藝技術大放光彩的時期,木雕工藝也趨於完美。許多保存至今的木雕佛像,是中國古代藝術品中的傑作,具有造型凝練、刀法熟練流暢、線條清晰明快的工藝特點,邁年來,一直被稱為海內外藝術市場上的「寵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