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理解非想非非想

2021-03-02 四觀堂

(釋迦牟尼佛入涅槃像)

 

聽聞和修行佛法的人都知道非想非非想這個概念,這是六道輪迴中最後的邊界,這究竟是怎麼回事?怎麼理解它?在一般人這裡是很費神,很難弄明白的。

2015年在丹東雙靈寺跟隨南傳尊者(師父)修內觀,一位瀋陽的同修賢友,提到這個概念,他說自己在一本書上看到一位南傳尊者說:非想非非想就好像一個油桶裡還剩下底兒上沾著的一點油,你說沒有吧,它還有,但是說有呢,又倒不出來。

當時我們都很難理解這到底是怎麼一種境界或感覺。黎明時我在床上打坐,念頭斷了之後,突然沒有了呼吸,過了一會,我覺得沒有呼吸也不好,就讓氣流進入氣管,我發現這並不是我在呼吸,因為我的意識裡,呼吸道並沒有運動。氣流只是自然的流進我的呼吸道,好像風吹進巷道一樣,風和巷道不會變成一體,它們是兩回事。我發現這個時候,我的意思和我的身體以及氣流的來處——這個世界,這三者誰也不挨著誰,它們各自為政。我知道自己進入了類似於無色界的禪定,也就是意識與色(物質)脫離了關係。我突然想到非想非非想,我突然明白,這個概念到底是什麼意思。

非想就是心中無相,所謂想,是希望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對那個東西有想法。既然是一個東西,必然有相應的相,非想就是沒有想要的東西,心無所系,自然無相無想。那麼非非想呢?非非想是否定了非想,無相之想就是空性的只是覺知的意識,也就是自己知道自己心中無相,知道自己心無所系。所以總結起來,非想非非想就是沒想,而且知道自己沒想。

這是一切修行佛法的人日思夜想希望進入的境界,因為再向上一步,就脫離苦海的六道了。但是這裡也是最危險的地方,因為在這裡卡死了很多大修行者,他們無法再進一步,結果退回六道最底部——地獄重新來過。

當然我想,他們即使回到地獄,也不會待太長時間,因為他們是清淨的。但要在經過六道所有層次,從新回到非想非非想,也是要歷盡周折的。

沃德爾寫的《印度佛教史》裡,記載了佛陀入滅的經過,他在進入了最後一道關口非想非非想之後,又重新回到初禪,再重新走過從世間到出世間的道路。這是怎麼回事呢?

因為我們要通過涅槃回歸的妙明本覺真心,是空有不二的,你若耽誤在非想非非想這裡,就很容易掉進頑空,重新回到地獄,就是對頑空的否定和警告。

所以心、身、世界三者分開之後,在非想非非想這裡,一定不要進入一無所有的頑空,要保持意識對所有一切的覺知,所有一切就包含了空和有兩大狀態,既要包含所有,又要不進入所有,不粘連,不貪戀任何一物。這就是正遍知,遍知而不沾染,就擺脫了原本清淨而有染汙的六道輪迴,輪迴是因為有染汙,頑空是因為拒絕遍知。既有遍知,又不被欲望染汙,就是正遍知的清淨。解脫之道,由此大事告成。

接著又想到怎麼理解於一切時,在一切處?

發現這句話的背後是無一切時,亦無一切處。因為只要你心裡有一時一處,你就被局限在物質質礙的時空中了。就無法於一切時,在一切處了。

相關焦點

  • 非想非非想和涅槃境界的不同
    咱們以前說過「非想非非想」是為了解決念頭的。入定的人都知道一點,那就是破壞這種定的原因,並不是別的因素破壞的,而是在定中的那種念頭,因為定中他是有念頭的,不是沒念頭的,雖然它能夠住於念頭之間的距離,但它不可能從根本上斷掉念頭。這時候他就會想、我非想、我不想;但是你入過定你就會知道,這個時候會有一種思想,就是什麼?
  • 怎樣表達恰當的非言語行為?
    在跟大家分享恰當的非言語行為之前,首先想跟大家聊聊在人際溝通中不應該傳遞出的非言語信息:·矛盾即非言語信息和言語信息矛盾。·關係非言語信息的運用要注意人際關係的等級和親近度。例如,下級和上級在電梯相遇,下級問候上級「您好或早晨好」,上級用微笑代替回答就是恰當的行為;異地而處,下級就應該做出言語回答,而不應該只是微笑不做聲。
  • 想他了,有時候也不用非買點啥
    這些話我早在2月初就想說,但是當時國內各大平臺和耐克官方都大量下架科比產品,想要儘可能冷卻市場。再加上,儘管我能佔據的流量不多,但也想儘量能讓更多的科密可以去傾訴一下,所以我沒有過多去寫東西。 講真,如果真的很想他,沒必要非得買點啥,何苦迎著熱度去勒索自己的錢包呢。
  • 非你莫屬,非塗磊莫屬?
    當然,還有名氣最大的天津衛生的求職類節目《非你莫屬》,著實讓我當了一段時間的粉絲,可是隨著張紹剛的退出,黃健翔、塗磊的依次加盟,我也就漸漸看得少了。前兩天刷抖音,居然又刷到非你莫屬,一位北大畢業的求職者怒懟在場BOSS,真是讓人大快人心,吃瓜群眾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心態確實讓人看得過癮。
  • 「非師範生」想當老師,報考這6個專業也可以,當老師更穩定
    但孩子就是不太願意啊,她是現在不理解,所以我想讓她報考一個非師範生也能當老師的專業,以後說不定會有這個想法。」其實也並不是只有師範專業的畢業生才能當老師,實際上多數行業只要能力強,都可以當相關專業的培訓老師。當然真正的可以進入學校教書育人的非師範專業肯定不多,所以如果感興趣的話,就一定要仔細地將方方面面都要考慮到。
  • 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一切眾生,即非眾生
    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凡夫迷佛性,六道輪迴便有種種相,例如黃金,根本沒有一切相,但經過錘鍊可以做成任何形狀的飾品,也可以造出佛菩薩羅漢相。若著了佛菩薩相飾品的形狀相,便迷失了黃金的本來面目,離佛相,離菩薩相、離飾品相,便認識黃金的非相——黃金不是一切相,但黃金能造種種相。
  • 宋智孝與馬東石《非賣品》成「周末夫婦」 看到他就想哭?
    年度犯罪動作片《非賣品》由馬東石、宋智孝主演,將以精彩的動作場面陪觀眾度過最熾熱的11月!《非賣品》近期於韓國舉行媒體試映會,許多媒體影評紛紛表示「《非賣品》非常單純,直接將那快感傳達給觀眾,是近期馬東石的電影中未曾出現的優點,將成為馬東石的代表作!」
  • 《扶搖》非煙為什麼要復活帝非天?
    扶搖與戰北野依舊困在格雅沙漠夢境中,扶搖聽到了非煙的呼喚,醒來,看到一團黑影幻化成人性的一個女子,這女子便是非煙,非煙以扶搖生命乘機要挾扶搖,讓扶搖給予她扶搖全部的忠誠,要成為扶搖的信仰。黑氣環繞的非煙
  • 【眼鏡店必學】球面和非球面鏡片
    從鏡片的外觀相比較的話,一般非球面的鏡片更為美觀,這是因為非球面的鏡片,在相同的材質和度數下,非球面的比球面的鏡片要更平,更薄,因而一般度數偏高的人多數是配戴非球面鏡片的,這種非球面鏡片佩戴後感覺很舒適。
  • 怎麼理解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和見諸相非相?
    你們不可以用自己的思想去理解,這樣是不可以的。那麼如果想把這句話應用在生活之中呢,只能是怎麼樣去看待。就是說當你面對一切惡緣啊,面對一切不如意的事情的時候呢,一定要知道一切都是四大組成的,不實際的不要那麼看重,放下就好。學員問:師父,那「見諸相非相」怎麼理解?
  • 非指導性教學知多少?
    各位同學,我們在備考過程中,總有一些知識點處於模糊的邊緣,似是而非像極了愛情,其中羅傑斯非指導性教學就是這種知識點。今天讓我們一起來學一下羅傑斯的非指導性教學。一、非指導性教學理論基礎非指導性教學模式的理論主要源於羅傑斯的非指導性諮詢。羅傑斯本人認為,人有強烈的衝動,求成長、求健康、求適宜環境等皆是。人不是被動的,而是總想使自己充實起來。
  • WWE送葬者承認連勝終結,自己本想留給此人,而非布洛克·萊斯納
    而當時我所想的是用我的連勝紀錄去幫助當時的新人,我本想將連勝終結留給此人,他就是羅曼·雷恩斯!因為羅曼可以從我的連勝終結中獲益,成為更為大牌的明星!」「當然拉,我也承認現在說這些都是事後諸葛了!但是如果我非要被某人去終結連勝紀錄,布洛克·萊斯納自然是首選,為啥?因為他是最有資格,最能讓他人信服的明星!
  • 「交管12123」手機APP綁定非本人機動車,您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網際網路上自助處理非本人機動車交通違法,應首先完成綁定非本人機動車
  • 什麼是「非球面鏡片」和「非球面鏡頭」
    」當然,眼鏡只有一片,所以就是說這一片是非球面了,可能只有一片,因為你兩個眼睛的近視程度可能不同。如果是好的店,那麼定做一副非球面的眼鏡,不僅價格高昂,而且還要等上1個禮拜,而如果小作坊馬上就給你作出來的,恐怕很多都不是非球面,只是忽悠你的。什麼是非球面鏡片呢?那要先從球面鏡片說起,當然,我說這個肯定是和相機鏡頭的評判選購有關係的。
  • 《非虛構寫作指南》讀書筆記
    只要無主觀意義上的虛構或者加工,無論日記、書信、散文、回憶錄等文字,均可視為非虛構寫作。如果是一個被動型的主人公,你一定要把他和環境,包括他和時代或世界的關係,理解得非常透徹。第四個要素:動作模式經歷一個巨大的困境和衝突之後,主人公會怎樣?困難和他的價值觀、內在驅動力要交織著寫。一般的模式是:接受困難、怎麼想、內在驅動力是什麼、價值觀是什麼、怎麼解決困難。
  • 非裔生活在德國是怎樣的體驗?
    圖為當天在柏林亞歷山大廣場示威開始前,兩名非裔女子擁抱彼此。(圖片來源:中新社)【歐洲時報6月9日白劼編譯】自美國非裔男子喬治·弗洛伊德死於警察暴力執法以來,全世界將目光焦聚在了美國的種族主義。但德國的情況真的更好嗎?幾名生活在德國的黑人講述了他們的經歷。
  • 胡錫進:想告訴非疫區的絕大多數人是安全的 別給老胡上綱上線
    【胡錫進:非疫區的絕大多數人是安全的 別給老胡上綱上線】這一波疫情來得又挺猛的。老胡不是專家醫生,生活中面對疫情我就是普通人。我的原則是:第一,小心些,了解權威醫生的勸告。第二,在個人謹慎程度上隨大流,這種大流的形成肯定有道理。第三,餐館咖啡廳只要是開著的,我就原則上視它們安全,因為政府管控很緊,風險大的都關了。當然,要降低個人在公共場所活動的總頻次。
  • 佛教名詞非無想,不懂它你就不懂楞嚴經,師父講解到底是什麼意思
    卵生是由想。胎生是情。溼生呢?卵胎溼化,想情合離。大家記住這八個字。卵是想生的,胎是情有的,溼是合感的,化是離應的。化生是以離為根本,就是想離開這,所以化現到那。溼生就是跟暖、潮溼和合而有的。這是卵生是由想,胎生是由情慾,這是四種生類最主要的業力牽引,這個主牽引。那麼後面還有八種,這就更多了你看:有色無色。什麼叫做有色?
  • 為什麼狹義相對論理解起來很困難?本徵和非本徵有啥區別?
    關於狹義相對論,裡面其實有很多概念需要明白,如果不明白就會出現理解一些運動的物理過程,變得十分困難,其中有兩個概念必須要懂:本徵時間和本徵長度,當然也對應非本徵時間和非本徵長度。什麼是本徵時間和本徵長度的,就是這個物體靜止時花費的時間和物體的長度。
  • 佛陀所說的法,其實非真非假,是中道
    下邊佛陀做了總結:「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前面的經文說「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這裡做了總結:「一切諸相,即是非相。」我們凡夫境界上,凡夫自以為的真實存在,其實根本就是不存在。看下一句經文:「又說一切眾生,則非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