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進酒》是一首古題樂府詩,原是漢樂府短簫鐃歌的曲調。將進酒,請飲酒之意,多寫豪飲酣暢及勸酒之詞。此詩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在開元二十四年秋從山西歸洛陽時所作,也是借酒抒懷的千古名篇。乍讀之下,未免給人以頹廢放曠、憂憤交織之感,但此種頹放,正是和強烈的生命熱情和率真進取的精神交織在一起的,在情調上又給人以酣暢淋漓之感。
全詩開篇即氣勢宏大,奪人耳目,猶如海浪襲來:「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無非是生命短暫,歲月難再的感慨,卻猝不及防將人掀翻在地。何以解憂?唯有飲酒。在金樽對月的豪飲中,飽含著「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非凡自信,這是明朗飛揚的少年精神,也是赤子之心,雖然懷才不遇,卻又銳意進取。
其後,詩人繼續召喚好友共飲:「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在一片勸酒聲裡,在反覆吟唱之間,撼人心弦的詩句如海浪般層層湧現。「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千金散盡,只圖一醉,何至於此,只為與爾同銷萬古愁。全詩放曠豪邁,活化了傲岸不羈、感性豐沛的詩人形象。宋代詩評家嚴羽曾說過:「蓋他人作詩用筆想,太白但用胸口一噴即是,此其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