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的觀眾,變態的吃播,誰在真正狂歡?

2020-12-14 月讀筆記

吃播,顧名思義即一邊吃東西一邊直播,和其他直播一樣,在直播中觀眾會根據主播的表現進行打賞或者下單購物。

事實上,雖然「吃播」現在屬於一類新興職業,但從整個網際網路發展潮流來看,「吃播」的歷史並不算短,早在2014年,Mukbang(韓語中「吃飯」和「直播」二詞的組合)就開始在韓國風靡,這一現象又被稱為「美食偷窺熱」,此後,日本、美國等國家亦相繼興起。

而中國的「吃播」雖然起步要晚一點,但火熱程度和日韓相比,堪稱有過之而無不及,隨著密子君、大胃王朵一等人的火爆,國內的吃播熱潮也正式到來。

只不過,在競爭日漸激烈的情況下,號稱能治癒厭食症、安慰減肥群體的「吃播」行業,畫風卻變得越來越離奇。

01「墮落」的吃播

2009年由潘長江主演的喜劇電影《大胃王》上映,在電影中,潘長江飾演的三好相當能吃,為了籌集醫療費治好老婆的失憶症,他決定參加有100萬獎金的「大胃王」比賽。

雖然這部電影口碑極差,但不得不說,有相當部分國人是通過這部電影才知道,原來這個世界還真存在這種奇葩的比賽。

《大胃王》劇照

而在西方國家,靠「吃東西」獲取名利的歷史則更為悠久,比如十九世紀,美國就曾流行吃派比賽,發展至今,熱狗已經成為美國「大胃王」比賽中最受歡迎的食物。

這種活動能吸引人,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其具備濃厚的競技性,但沒有想到的是,脫離了競技色彩的「吃播」,也能俘獲大批粉絲。

隨著湧入「吃播」行業的人越來越多,單純的吃已經無法在短時間內吸引大量關注,於是有一部分人就開始發動腦筋,走差異化路線。

最簡單粗暴的方式就是做「大胃王」,在少網友口中又稱之為「饕餮」。

不需要費腦筋想劇本,也不用大投入買食材,不管是麵條、漢堡還是雞蛋、油條,先擺上幾打撐場面再說。

比如日本的木下佑香,據說最多能連吃100個漢堡、100塊炸雞、200個壽司和2.5公斤的納豆飯。

木下佑香

中國的「大胃王」則以密子君為代表,曾在視頻中幹吃8斤白米飯、10人份的黃燜雞米飯、20屜蟹粉小籠、100隻雞翅,外加成堆的海鮮自助。

密子君B站主頁

「走量」不「走胃」的「大胃王」們,吃得越多關注度越高,為了流量和名氣,只要沒撐死就撐。

不過食量這東西也因人而異,有的人看著瘦小但就是很能吃,有的人卻不行,而如出一轍的「大胃王」形象也確實容易引起審美疲勞。

於是,又有一些吃播開始走向獵奇路線。

相比以正常食物為主的「大胃王」們,走獵奇路線的「吃播」為了吸引關注,通常都是選取常人無法下咽的食物。

在快手上,因有不少人挑戰吃辣的極限,專門形成了一類獨特的吃播風格——爆辣吃播。

只要搜「爆辣吃播」四個字,就可以看到一個個畫面鮮豔卻無法提起絲毫食慾的視頻。

提示:內容或引起不適,請謹慎搜索

這些視頻中的食材有麵筋、肉腸、火雞面,也有金針菇、雞腿、龍蝦,但重要的不是吃什麼,而是夠不夠辣。

在吃法上,這些視頻博主也相當有技巧,普通人連嘗一下都受不了的食物,他們卻能大膽地進行「一口悶」。

雖然我們都知道,人體對辣度的承受並不是無限的,即便是以吃辣聞名的川渝地區,也僅限於傳統意義上的辣椒,所謂的「爆辣」,完全不在食物的範疇之內,但還是有很多人為了人氣去嘗試。

比如某原本是「衣播」的快手用戶,在個人簡介內說自己是面癱,由於火不起來,最近轉做「吃播」,上傳的視頻都是以爆辣食物為主,並且還取了一個極具個人風格的名字——面癱吃播。

快手面癱吃播

不過諷刺的是,作為一個不能吃辣的面癱患者,雖然以毀容為代價來博取關注,但到現在,粉絲也才8萬。

除了「爆辣吃播」外,在快手上還有不少「胃不大膽大」的土味吃播,為了獲得更多的「雙擊」,不惜吃生肉、活章魚、乃至活蜈蚣,再配以浮誇的表演,看的人不吐都是憑本事。

然而,再厲害的吃播也有承受的極限,並且在食物的體驗上,他們與常人並無二致,要火就不得不採用黑暗營銷的方式——造假。

在「吃播」界,造假已經成了公開的秘密,最常用的兩種方式就是假吃剪輯和催吐。

不久前B站某UP主不知道是不是吃蒙了,就錯將未經剪輯的視頻素材上傳,成為其假吃的鐵證。

假吃視頻截取

如果是拍視頻,可以假吃再剪輯,但直播沒辦法,只能吃了再催吐,而催吐只能吐還沒經過消化的食物,這也是為什麼幾乎所有以量取勝的吃播都不會細嚼慢咽的原因。

02「吃播」為何存在

在現實生活中,如果長時間盯著陌生人吃東西會是一件相當尷尬的事情,但是「吃播」卻火了,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其一,從受眾的角度來看,「吃播」確實有存在的價值。

「吃播」在產生之初,就是簡單的吃東西,並不像現在這樣會毫無下限地挑戰各種噁心的食物,除了時間可能長一點外,與正常用餐基本沒有區別。

之所以會快速火起來,正是因為對觀眾來說,觀看「吃播」能夠獲得一種被陪伴的感覺,達到釋放壓力的目的。

也因此,越會互動的主播,往往粉絲就越多,背後的邏輯和其他直播並無二致。

此外,基於人類渴望美食的本能,通過這些「吃播」,受眾可以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在手機上隨時隨地看到世界各地的食物,而主播基於味覺體驗的描述則會加深觀眾的印象,大大降低人們獲取美食信息的難度。

同時,當下社會不少年輕女性為了保持體重或者減肥,不得不控制飲食,對於這類人來說,「吃播」還有一個作用就是「代嘗」。

弗洛伊德在其「替代性滿足」理論中,將人格劃分為自我、本我、超我三個部分。

「自我」負責遵循現實原則,權衡長遠利弊;「本我」遵循快樂原則,追求個體的愉快舒適;「超我」則嚴格按照道德原則行事,是一種完美的道德典範。

對於需要控制體重的人來說,人格中的「自我」不允許身體過度進食,但「本我」又明顯能通過進食獲得滿足,「吃播」的出現則完美化解了這種「自我」與「本我」的矛盾。

通過主播的品嘗和解說,不用真正吃下食物,就可以獲得由視覺和聽覺刺激帶來的飽腹感,從而填補對食物的渴望,也無需擔心因吃東西而造成的身體發胖。

其二,獵奇心理和「審醜」思想催生重口味「吃播」。

如果單從「陪伴」和「代嘗」的需求來看,如今近乎泛濫的重口味吃播顯然是滿足不了的,重口味吃播之所以能獲得關注度,是因為在我們的觀念中,還存在著「獵奇」和「審醜」的傾向。

雖然在現實生活中沒有幾個人敢「生吞」活章魚、「一口悶」爆辣火雞面,但不代表這樣的畫面不夠刺激和吸引人。

對於觀眾來說,觀看這類「吃播」的目的已經完全脫離了食物體驗本身,更多地在於探知是不是真的有人能吃下去。

哪怕觀眾是帶著質疑和厭惡的情緒觀看,好奇心的滿足也足以抵消這種不適。

快手生吃視頻

更重要的是,隨著這類「吃播」的泛化,有一部分人已經開始接受並「欣賞」這種表演,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經常會看到有觀眾主動要求主播嘗試各種新奇刺激的食物。

越是敢於「扮醜」的主播,越容易打破傳統審美,讓觀眾「耳目一新」甚至產生強烈的優越感。

其三,嚴苛考核下,主播被迫博眼球出位。

前段時間,高人氣帶貨主播薇婭的作息時間在朋友圈刷屏:

下午3點起床,4點到公司選品、試用、準備直播,晚上8點開始直播,0點到6點直播復盤、選品,之後才能回家休息。

這樣的作息安排不僅日夜顛倒,還幾乎沒有休息時間。連業內數一數二的薇婭都是如此,其他低人氣主播的生存狀況可想而知。

相比一般帶貨主播,「吃播」的核心在於「吃」,為了提高人氣,粉絲不多的小主播們只能靠多拍視頻來增加曝光。

此外,「吃播」這一職業也並沒有常人想像的那樣自由,大部分主播都與MCN機構籤了合同,雖然直播、拍視頻的經費公司可以報,但也面臨著嚴苛的KPI考核。

某「吃播」視頻截圖

除了常規的早晚打卡日報周報外,底薪也並不高。視頻點讚量必須達到一個等級之後才能計算績效,同時廣告抽成也對粉絲量有要求,不同的粉絲數對應不同的點數。

據此前一位接受採訪的「吃播」稱,一條8000塊的廣告,需要先扣除30%的商務費用和拍攝費用,然後計算公司的成本和利潤,剩下的「利潤」才由主播和剪輯、攝像分配,基本上到手也就50-150元。

假如做不下去要和機構解約,則會面臨高額的違約金。

比如三年的合同期限,第一年解約需要賠償100萬,第二年200萬,第三年300萬。

在公司嚴苛的考核下,通過各種誇張重口味的方式對觀眾進行刺激,對於這些人氣不高的「吃播」來說,顯然是收效最快的方式。

03對無下限「吃播」說「不」

當火的出現讓人類走過茹毛飲血的時代,「吃」也逐漸不再是以生存為唯一目的,更多時候,它可以給人帶來極大的愉悅和享受。

隨著地域的界限被打破,不同的食材得以交融,又衍生了更為豐富的菜品和飲食文化內涵。

比如在唐宋時期就形成了「南鹹北甜」的飲食格局,到明清時期又出現了更為細分的「八大菜系」。

除此之外,還有更多相對小眾卻同樣獨具特色的地方美食。

而作為一名合格的中式大廚,做菜的時候也必然以追求色、香、味、形、器的協調統一為最高境界。

至於普通大眾,美味的食物即便未能親嘗以飽口福,但哪怕只是看一看也算得上是一種享受。

所以,近幾年播出的《舌尖上的中國》、《風味人間》、《人生一串》等美食記錄片廣受好評,尤其是影片展現出來的「生活氣」讓越來越多的人覺得,美食真的可以治癒心靈。

因此大眾也樂於通過這些視頻來了解不同地域的飲食文化和特色,等待以後有機會再親嘗一番。

並且在萬物皆可直播的時代,「吃播」的存在確實有其合理的一面,通過美食直播和小視頻,滿足不同群體的需求。

如以「綿羊料理」為代表的一類「吃播」,不僅會和粉絲分享美食,還會教粉絲如何自己動手製作,每一道程序每一種用料都說得清清楚楚,這樣的「吃播」傳遞出來的是濃厚的生活氣。

然而無下限吃播的泛濫不僅讓食物失去了原本的溫暖與美好,更是直接為「吃」這一行為注入了噁心的味道。

除了浮誇的表演外,還存在極為嚴重的糧食浪費問題,而很多「吃播」為了火,也不惜以自身健康為代價,輕則器官受損,重則當場喪命。

這不僅弱化了「吃播」職業存在的正向價值,也讓「吃播」行業被嚴重扭曲。

而這種低門檻無下限娛樂的泛濫,不僅會擠壓其他優質「吃播」的生存環境,更會讓越來越多的人沉迷於這種本能的宣洩和刺激。

到最後,無論是觀眾、行業還是「吃播」本身,都將淪為這一低級娛樂的受害者。

「能吃」不是錯,但以此通過浪費糧食的方式譁眾取寵,就是一種病態。

對於「吃播」來說,與其以生命為代價博取眼球,不如想想如何轉型提升自己在行業內的差異度和模仿難度,這才是長期生存的根本。

而對於觀眾來說,對重口味「吃播」最好的應對方式就是刷到就劃掉,不多看一秒,更不必雙擊評論,讓他們在平臺機制中自由生長,自由消亡。

相關焦點

  • 吃播狂歡的幕後到底有多不堪?
    吃播狂歡的幕後到底有多不堪?在網際網路時代,短視頻站到了一個新的風口。「吃播」也發展得也越來越快。很多人都喜歡看吃播,看著鏡頭裡的主播盡情享受美味,自己也能帶來視覺、聽覺的享受。還有就是有些粉絲表示自己在胃口不好的時候,打開自己喜歡的「吃播」博主的視頻,看著主播們盡情享受大餐,聽著吞咽的聲音,自己看得也特別有食慾。
  • 浪費、假吃、催吐,正在摧毀「吃播經濟」!
    央視點名:大胃吃播,浪費可恥「火鍋底料當雪糕,辣椒水當果汁。」一向瘋狂的大胃吃播,最近迎來了央視的當頭棒喝。觀眾們是為了滿足精神和食慾,而主播們的目的也很簡單,那就是吸引觀眾,掙錢。相較於其他類別的主播,吃播的門檻並不算高。也正因為不高,所以競爭也就格外激烈。100個包子,12碗餛飩,生吃章魚、青蛙,爆辣火雞面……主播們秉承了怎麼刺激怎麼來的至高原則。
  • 萬物皆可傳播學丨為什麼吃播這麼火?
    手機是網絡吃播節目碎片化傳播的重要載體,媒介技術的進步為觀看吃播提供了前提條件,僅需一部手機就能隨時隨地觀看吃播視頻,給受眾帶來了極大的便利。網絡吃播類似於綜藝節目定期更新,但是觀眾卻不像守著電視劇那樣定點觀看,因此自由性更強。
  • 最美吃播——Dorothy
    本照片來自嗶哩嗶哩多蘿西官方帳號視頻Dorothy——多蘿西,一個韓國漂亮的吃播小姐姐。多蘿西小姐姐的吃播視頻中的食物不出意外都是自己動手。當然是中國寬粉和超級變態辣,無辣不歡。看著屏幕滿盤子的紅色,是不是超級有食慾。鼻尖尖冒汗,咽著口水,想像自己也在吃著多蘿西小姐姐的美食。人美做飯又好吃的小姐姐誰不喜歡,害,廣大單身男同胞們羨慕嗎?那你們可要趕緊自己練練吃辣椒了,說不定美女都是無辣不歡的喲!
  • 「大胃王」被央視批評:吃播行業是如何被搞臭的?
    再嚴苛的觀眾,也不能阻止吃播上廁所或取快遞吧?主播則趁著這個間隙,跑到衛生間用手指按壓舌根催吐。還有的藉助工具,將40多釐米長的管子從喉嚨插進,光是想想這個畫面就讓人冷汗流出。「管子要插到胸口位置,看著吃東西就能獲得打賞掙錢,實際上很痛苦。」
  • 說說「吃播」和看吃播的年輕人
    明星、網絡紅人以及越來越多的普通人加入到「吃播」行列,「吃播」的形式和內容變得十分豐富,發展出了許多「流派」。「平淡是真派」:「吃播」背景多為真實的生活場景,還原生活片段,以極具煙火氣的吃飯畫面勾起觀眾內心關於家庭、吃飯的相關回憶,食物大多也以家常便飯為主。
  • 280多萬條彈幕詞 藏著吃播的秘密
    粉絲們觀看吃播的理由,也五花八門。  本文選取了B站「吃播界的泥石流」群組中粉絲量排名前10的UP主各自播放量最高的10條視頻,對視頻中的280萬餘條彈幕進行分析,並採訪了8名吃播觀眾,以期對「吃播熱」現象進行「冷思考」。
  • 央視再點名大胃王吃播!網友怒罵快手:吃播真的沒有出路了嗎?
    這是快手的吃播,大盆大盆的金針菇、肥肉,在主播的喧鬧聲中,被強行塞進嘴裡,吃得滿嘴流油。為了展示自己的能力,他們行雲流水,咀嚼幾下就把食物壓進胃袋,完事還要擺出尷尬的微笑。大家會覺得油膩又噁心。最近,央視批評了一些大胃王吃播,指出,網友認為,這些大胃王背地裡催吐,太浪費食物了。那麼,同樣是展現自己吃飯功力的吃播,快手和boki,哪一個才是更符合央視所批評的浪費食物的行為呢?吃播,要走什麼樣的路,才能避免被批評呢?
  • 歐布奧特曼大戰高斯,誰才是真正的大胃王,奧特吃播開始了
    研討會的一期節目中,歐布奧特曼與高斯奧特曼,上演了一場吃播大比拼,大家都知道紅凱在歐布奧特曼劇中是個吃貨,以至於現在的身材圓滾滾的,逐漸發福,紅凱已經快抓不住了,而杉浦太陽卻一直能夠保持良好的身材,二人同時吃貨,那麼誰更勝一籌呢,於是奧特吃播開始了,歐布奧特曼與高斯奧特曼之間的較量
  • 央視痛批「大胃王吃播」,吃播類帳號還能做下去嗎?
    8月12日,微博話題「大胃王吃播被批浪費嚴重」引發網友熱議。(嗶哩嗶哩平臺已在「吃播」搜索關鍵詞下做出了鄭重提醒)12日晚,抖音以及快手相關負責人表示,針對目前網絡上吃播內容有浪費糧食,或是以假吃、催吐、宣揚量大多吃等方式博眼球的行為,平臺將進行嚴肅處理,或給予刪除作品、關停直播、封禁帳號等處罰。
  • 起底吃播,真吃還是假吃?人胃容量極限有多大?
    在某些大胃王和吃播的節目中,給觀眾帶來了一種不正當的風氣,自然成了出頭鳥,重點打擊的對象。 但是吃播並不等於傳統意義上的大胃王,一些吃播為了博取關注和獲得流量,變得開始無下限起來,從吃出新花樣變成了吃的無限量。
  • 把命都吃沒了的吃播,早該整治了
    吃播亂象的存在不是一日兩日,早該整治了。01吃播最早興起於日韓,後傳入中國。伴隨著短視頻的流行,吃播逐漸火爆。與此同時,媒體大肆宣傳「吃播博主日入過萬」,吸引了更多人入坑。而且相比其他短視頻,吃播門檻較低,不就是吃嘛,誰不會?所以,短時間內,湧現出大量播主。但隨著競爭加劇,為了吸引流量與粉絲,播主之間開始暗暗較量。「誰吃得多,誰的粉絲就多。」「誰吃得奇,誰的流量就大。」
  • 吃播:噁心、浪費、想吐!
    最近幾年,網絡發展的速度很快,很多人也走上了主播這條道路,無論是直播帶貨還是一些個人直播,都帶來了巨大的財富,隨著直播的發展,吃播也走進了觀眾的視野,最開始的吃播是以一些精緻的美食或者動人的食材來吸引觀眾,看過的人都會胃口大好,一些厭食症患者也會慢慢去感受食物帶來的美味,由此看到「
  • 胖虎杯COD:陳子豪大方上演吃播首秀,生日Buff加成輕鬆帶隊吃雞
    除了大名鼎鼎的情久戰隊率領八支職業戰隊大戰軍團挑戰賽模式外,以陳子豪為首的明星主播也在主播挑戰賽中上演吃雞模式大對決。除了在比賽期間上演各種眼花繚亂的載具和槍法大作戰外,由於昨日是陳子豪生日,他還大方在比賽間隙貢獻吃播首秀,實打實的色香味俱全,直播間氣氛歡樂十足。
  • 愛看吃播的你,看的可能只是寂寞
    網際網路直播興起後,吃播備受熱捧。然而有些主播為賺取流量,以驚人的食量為噱頭,用狼吞虎咽的畫面吸引眼球。這些所謂的「大胃王」讓吃播變了味兒,有關吃播的負面消息頻上熱搜,遭到如潮的抵制,吃播被貼上了「畸形」「浪費」的標籤。那麼,這些偏離了品味美食主旨的「大胃王」吃播緣何「吸睛」?觀眾看吃播看的到底是什麼?
  • 消失的「大食量」吃播的背後,又豈止是因為浪費的問題?
    寫在前面一般電視劇的開篇都會加上這麼一句「本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或者「根據**改編而成」,但有些吃播並不會,即使他是虛構的,也可以說假的,欺騙觀眾的。網絡配圖前陣子央視批評了某些靠「大食量」,狂吃海喝來博取觀眾眼球的吃播,於是乎很多平臺都下架了此類主播,其中不乏某些擁有超高粉絲的大網紅主播。「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 禁宣揚暴飲暴食 「吃播」亂象被叫停
    吃東西直播在國外走紅後,國內不少主播也打起了主意。不過,為了得到更多的關注,「吃播」慢慢變了味。不少主播每次直播都端上了大量的食物,宣稱是大胃王,但最後被曝光是以假吃、催吐等方式博眼球。 不少網友表示,「吃播」應該是以介紹美食為主,而不是宣揚暴飲暴食,看誰更能吃,這種不健康的「吃播」既浪費了食物,也會誤導觀眾亂消費。
  • 大胃王吃播,為什麼這麼多人愛看?
    始於2009年韓國的AfreecaTV,吃播的主播通常會通過在線聊天室與觀眾互動。而一些吃播博主獨特的「大胃王」特質吸引了大量的觀眾。 然而事實是,真正的大胃王並不多見。 據人民日報報導,上月,有瀋陽30歲的主播因長期在直播中食用高熱量、高油脂食物,導致突發腦溢血去世,而他在錄製吃播視頻的短短半年時間裡,體重暴增80斤。
  • 演出協會禁吃播催吐!網友:催吐如何辨別?微博抖音快手整治吃播
    關注飛鳥語娛,獲取有趣的靈魂~什麼樣的吃播屬於浪費,真正的大胃王到底能不能吃播,讓很多瓜友也跟著操碎了心。繼微博,抖音,快手等新媒體平臺重拳整治吃播之後,演出協會也開始禁止吃播催吐。不過網友一頭問號:主播又不會在直播裡真吐,那麼直播後催吐又有誰能判定呢?催吐怎麼辨別?一般催吐的「偽大胃王」熱衷油膩肥肉蛋糕,對餅乾瘦肉敬而遠之,因為事後不好吐出來。這類主播看上去乾乾瘦瘦,不像肥鳥一看就是胡吃海喝的人,但催吐主播會有嚴重黑眼圈皮膚也松垮垮。
  • 近年來風靡網絡的吃播網紅還有誰?
    近幾年來隨著直播行業的興起,有各種不同類型的直播網紅相繼出現,其中就包括吃播網紅。近日有網友曝出瀋陽一直播網紅因為瘋狂的進食行為而走紅,短短半年時間體重就從200斤漲到280斤,前幾日直播前感到頭暈目眩,被送到醫院搶救,後經搶救無效死亡,而致使這位網紅死亡的直接原因就是腦幹出血,主要誘發因素是高血脂和高血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