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難民湧入中國,我國表明態度後,為全世界樹立榜樣

2020-12-26 網易

2020-12-23 08:06:38 來源: 小晴娛樂說

舉報

  由於多種原因導致大量難民湧入中國後,我國也表明了我們的態度,這樣的態度也為全世界樹立了榜樣。

  

  中東地區是,難民最多的地方

  從古至今一直存在著這樣一個團體,難民。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戰爭,而發生戰爭最頻繁的地方就是中東地區了。我們最熟知的就是敘利亞、伊拉克或者以色列,都長期處於戰火之中,而對於當地的人們,時刻不處在水深火熱的焦慮中。

  

  這裡蘊藏著全世界最豐富的石油資源,而石油的重要性,導致這裡成為某些國家想要爭搶的資源。當協議不成功時,就會靠武力來解決。可以說這裡是富有的地方,富人區的生活無人能比,但貧民窟裡的難民,每時每刻都要逃離這裡。

  

  各個國家對難民的態度

  在國際社會中,難民一直是一個極具爭議的話題。很多國家對於接收難民的態度也不同,有些熱情接收,有的緊閉國門,有的選擇中立。瑞典可以說是接收難民的代表,這個歐洲國家,人口不到1000萬人,但從2011年開始,已經接收了將近40萬難民。

  

  儘管當地政府也表示會減少接收難民的數量,每年也有15000難民進入瑞典。之所以要減少數量,因為大量難民的湧入,對瑞典帶來了巨大的影響。難民越來越多,找不到工作,只能靠發救濟金生存,甚至社會治安受到了很大的負面影響。本著人道主義精神要接收難民,但對瑞典的負面影響超出了想像,這也是有些國家拒絕接收難民的主要原因。

  

  中國願接收難民,但也表明了態度

  當越來越多難民被拒絕後,他們想到了中國,認為我國地大物博,又是最具大國擔當的,再加上一些歐洲國家希望中國敞開大門。所以大量的難民湧入中國。我們國家近些年有了很快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大幅提到,但我們也是人口最多的國家,也還有很多還沒有脫離貧困的階段。

  

  我國表示可以接收難民,但也是有一定原則的。我國依然發揚大國風範和擔當,可以為難民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但讓我們大量接收,這也是不現實的。我們的態度也給全世界做了一個榜樣,因為靠接收和救濟難民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要更加理性看待這個問題。

  

  結語

  如果沒有戰爭,所有人都能安居樂業,也就不會有這麼多難民流離失所。所以和平才是解決難民問題的關鍵。對於我國對接收難民的態度,大家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給我們留言評論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大量難民「湧向」中方?中國的做法使我們自豪:為全球做出榜樣
    在這個和平穩定的年代,說起難民,我們可能首先想到的是非洲和中東這些地區,但是相對於非洲的自然貧困,中東地區的難民更是讓全球難以解決。重要關卡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豐富資源必定是大國爭搶對象之一。中東地區聯繫亞、歐、非三大洲,溝通了大西洋和印度洋,自古以來就是東西方交通樞紐,為「兩洋三洲五海」之地,戰略位置極其重要。由於該地區淡水資源和石油資源的爭奪,以及宗教文化差異,常年局勢動蕩。處於東中東地區的人們飽受戰爭侵襲,處於流離失所的境地。面對這些難民,許多國家紛紛採取接納措施。
  • 中國邊疆治理中的緬甸難民問題
    在以緬甸政府為主導的克欽邦裡,雙方的緊張關係並沒有緩解。緬甸政府與克欽獨立軍在2011年6月發生了比較嚴重的軍事衝突,並隨著衝突的升級,導致數萬名緬甸民眾為逃避戰火而離家北上,由於部分衝突地區距中緬邊境較近,他們就越過中緬邊境湧入中國境內。緬甸東北部的撣邦第一特區,毗鄰中國雲南省,是以果敢族為主體的自治區。
  • 百萬難民無家可歸,西方國家希望中方接收,中國霸氣回應:不可能
    「文|海藻(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最美的風景永遠都在路上 ,一生中至少要有兩次衝動 ,一次為奮不顧身的愛情,一次為說走就走的旅行。當這些難民紛紛湧入西方國家之後,漸漸頂不住壓力的西方各國開始把矛頭指向中國,大言不慚地說道,中國應該收留這些難民,而他們給出的理由也是非常荒謬,因為中國是常任理事國還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是要是按照這個標準來衡量的話,那麼恐怕美國才是最佳選擇。西方國家一直以來都是好事想不到中國壞事。壞事第一個想起中國來,而我國自然不會答應這樣荒謬地說法,並且我國的專家也給予了回應。
  • 中國說到做到!汪文斌斬釘截鐵表明態度,告訴全世界一個道理
    而中國說到做到,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做出了表率,汪文斌也斬釘截鐵地表明了中國的態度,全世界都明白保護環境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道理,那麼世界各國就應攜手共進,共同保護我們的地球家園。
  • 中東戰爭爆發以來,大量的難民為何更青睞於去德國?
    中東爆發戰爭後,大量難民前往歐洲國家,其中德國最受歡迎,而且根據歐盟國家籤署的協議,德國接受的難民佔總數的22%左右,2004~2011年間,每年超過5萬名難民進入德國,為什麼難民最青睞德國?簡而言之,德國經濟最發達。
  • 中國環保新政為發展中國家樹立榜樣 倒逼垃圾出口國改革
    中國環保新政為全球環境治理提供機遇為發展中國家樹立榜樣倒逼垃圾出口國環保改革近日,生態環境部、商務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海關總署發布《關於全面禁止進口固體廢物有關事項的公告》。自2021年1月1日起,我國將禁止以任何方式進口固體廢物,禁止我國境外固體廢物進境傾倒、堆放、處置。
  • 湧入丹麥後,穆斯林難民集體崩潰:這就是童話國的生活!
    近年來,歐洲、澳洲不斷的湧入難民,給難民提供庇佑的地方,政府還會提供福利保障難民基本生活。 然而難民來到歐洲之後引發了怎樣的社會問題,是很多國家不願去提及的...
  • 湧入德國的難民太多,一個德國家庭只好跑去俄羅斯當難民...
    本來,因為對穆斯林的寬容生活環境,以及「德國人歡迎難民」這些新聞在各地流傳,就造成很多難民湧入德國,【有人估計光是去年,就有150萬難民進入德國】而且,一名中東難民在德國成功尋求庇護後,平均會通過申請家庭團聚把4-8個家人接到德國居住,令德國負擔更重。。由於難民太多,德國社會的文化逐漸的就被影響,改變。。
  • 國際勞工組織總幹事:中國為全球脫貧事業樹立榜樣
    來源:新華網原標題:專訪:中國為全球脫貧事業樹立榜樣——訪國際勞工組織總幹事蓋伊·賴德新華社日內瓦11月30日電 專訪:中國為全球脫貧事業樹立榜樣——訪國際勞工組織總幹事蓋伊·賴德新華社記者凌馨 杜洋國際勞工組織總幹事蓋伊·賴德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視頻採訪時表示,中國成為全球脫貧榜樣的重要法寶之一,就是中國非常明確地將消除貧困作為本國重要政策目標。
  • 惡劣天氣延緩難民湧入歐盟速度
    惡劣天氣延緩難民湧入歐盟速度 2016-02-23 04:34:00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今年1月份,共有68000名難民通過希臘進入歐盟,來源主要集中在敘利亞、伊拉克和阿富汗等國。有5600名難民通過義大利進入歐盟,來源地主要是奈及利亞。  儘管以上數據較之去年12月有所下降,但依舊是一年前的40倍。聯合國難民組織的數據顯示,今年截止到目前已有超過101000名難民抵達歐盟,其中大部分途經希臘入境。
  • 賽普勒斯總統對難民湧入表示擔憂
    新華社尼科西亞3月3日電(記者張保平)賽普勒斯總統阿納斯塔夏季斯3日表示,近日來自賽普勒斯北部土耳其族控制區的難民人數明顯增加,這種情況令人擔憂。阿納斯塔夏季斯當天在塞首都尼科西亞對媒體表示,考慮到按人均水平而言賽普勒斯是尋求庇護者數量最多的國家,當前難民急速湧入的情況令人擔憂。賽普勒斯必須採取措施,以防本國人口構成被改變。
  • 17日,當著全世界的面,普京震撼表態:中國是榜樣,這點毋庸置疑
    除此之外,普京也在會上當著全世界的面震撼表態,高度肯定中國的抗疫成就。據俄羅斯衛星網17日報導,俄羅斯總統普京在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二次會晤上表示,中國向全世界展示新冠病毒是可以被戰勝的,是其他國家可以效仿的榜樣。
  • 德媒:中國氣候承諾為美國樹立榜樣
    德國《法蘭克福匯報》9月23日文章,原題:北京打起了氣候牌當美國總統川普在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中正面攻擊中國時,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用外交方式進行反擊,宣布了其國家的新氣候目標——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 國家移民管理局:未發現大量韓國人湧入我國
    韓國和日本疫情備受關注,近期是否有大量韓國人入境?中國和日本、韓國之間航班往來情況如何?發布會上都回應了。近期是否有大量韓國人入境?大部分為中國內地居民韓國中央防疫對策本部3月1日通報,截至當天下午4點,韓國在24小時內新增確診感染新冠肺炎病例586例,累計報告確診3736例,死亡病例18例,其中大部分病例依然來自大邱市和慶尚北道。2月23日,韓國政府宣布將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等級提升到最高級。
  • 中國要接收中東難民?你願意嗎?
    然而,不少網民卻誤以為央媒們的這一波報導,是預示著中國也要開始大量接收這些來自中東的難民了… 結果,在目前橫掃歐洲的難民危機的陰影下,一股強烈的恐慌情緒迅速在中國的網絡上被引爆。網友@夜半鐘聲看風雲 一則呼籲中國人都來反對政府接收難民的微博帖子,更是聚集了8萬多的轉發量。
  • 湧入歐洲的10萬難民與被集體性侵的德國女孩
    而土耳其境內的難民總數高達357.3萬人,如果真如土耳其總統所說的,未來將有數百萬難民湧入歐洲,是什麼後果。別說這幾十萬難民衝進去,就歐洲現有的難民,已經把他們自己折騰得七葷八素。你知道一個難民如果去到德國,不動手不出門不工作,每個月能從政府那裡拿多少錢?2017年,4月2日,德國波恩北部的一個自然保護區,一對德國情侶正在保護區內露營。
  • 塞爾維亞經濟學家表示中國經濟的復甦為世界各國樹立了榜樣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趙洪超):近日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經濟第二季度同比增長3.2%,實現由負轉正。對於中國經濟的穩步復甦,塞爾維亞國際政治經濟研究院經濟學家卡塔麗娜在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經濟的復甦為世界各國樹立了榜樣。
  • 大量難民無家可歸,美國不想負責還趁機發難:中國應該收留
    當地居民因為無法忍受連年侵襲的炮火,很多人選擇遠走他鄉,但是因為生活困難,沒有足夠的資金支撐他們在其地方安頓下來,因此淪為難民。中東地區萬千難民流離失所無家可歸,身為罪魁禍首之一的美國不想負責還趁機發難,甚至默認西方媒體的言論,稱中國應該收留這些難民。知道這一情況後,專家霸氣回懟:根本不可能。
  • 讀懂中國 | 保加利亞前總統羅森:中國了不起的復甦為各國樹立了榜樣
    」11月21日上午,在以「中國更高水平對外開放與跨國公司的機遇」為主題的第三場平行研討會上,保加利亞前總統羅森·普列夫內利埃夫發來視頻,以「大變局、大考驗、大合作——中國現代化新徵程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為題進行分享。 羅森在發言中表示,疫情發生以來,中國了不起的復甦為各國樹立了榜樣。在繼續建設國際秩序的規則與機制,實現現代化,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方面,中國深刻理解這些任務的重要性。
  • 當著全世界的面,普京親口表態:中國是榜樣,毋庸置疑
    作為唯一一個成功控制住疫情的國家,我國並沒有面臨第2波新冠肺炎疫情。近日,俄羅斯總統普京更是公開表態,中國是值得世界各國學習的抗疫榜樣。除此之外,世衛組織也於近日稱讚了我國的抗疫表現。俄羅斯總統普京表態9月份之後,大多數國家的疫情突然反彈,主要是各國接連進行復工復學,而且室內集體活動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