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更長飛行距離,3D列印點陣結構賦能無人機發動機氣缸製造

2020-12-22 3DScienceValley

3D列印技術能夠實現複雜的點陣結構,由於點陣結構的存在從而保持了廣泛的熱交換表面,可以獲得較高的散熱表面/體積比。

根據3D科學谷的市場觀察,在國際上已有增材製造換熱器製造商開發,正在進行點陣結構散熱系統的商業化,其中包括HiETA Technologies與Delta Motorsport合作設計和製造、用於微型燃氣渦輪系統的並流換熱器,以及本文所提及的Conflux 新一代高效熱交換器。

本期, 3D科學谷將分享一個3D列印點陣散熱結構在無人機發動機氣缸製造中的應用案例,製造商實現了發動機熱交換性能的提升與更為輕量化的設計,此外,點陣式熱交換結構所需的列印後處理工作量顯著減少。

更好的冷卻更輕量化的設計

無人機、摩託車發動機製造商Cobra Aero 是一家快速發展的企業,每年設計和製造約2,000臺小型發動機。Cobra一直在發動機設計中探索麵向增材製造的設計以及增材製造技術的應用,希望加快產品設計迭代,並探索實現發動機輕量化以及更節省製造材料的方法。

來源:雷尼紹

Cobra 在過去一年半的時間中與增材製造設備製造商雷尼紹(Renishaw)及增材製造軟體公司nTopology合作,開展了多個發動機增材製造研發項目。

最左邊為集成點陣散熱結構的3D列印風冷氣缸,最右邊是一臺A33N測試發動機,其頂部裝有3D列印風冷氣缸。來源:Cobra Aero

其中一項新的合作成果是A33N無人機發動機,這是一款帶有風冷式氣缸的發動機,其氣缸中集成了3D列印點陣結構。此前,Cobra 帶有翅片式式熱交換結構的氣缸產品已經商業化。與翅片式設計相比,帶3D列印點陣結構的氣缸是面向增材製造的新一代設計,與上一代產品相比,在以下兩個方面得到了優化:在熱交換性能,發動機緊湊性、輕量化方面得到了提升,這些提升將有助於延長無人機飛行時間;3D列印點陣結構所需的後處理工作量減少。

Cobra測試結果顯示,這款發動機散熱性能優於Cobra當前的主力翅片式設計。3D列印風冷氣缸採用nTopology軟體設計,製造設備為雷尼紹四雷射器設備RenAM 500Q。

3D列印點陣結構比翅片式設計具有更好的冷卻效果。來源:Cobra Aero

3D列印風冷氣缸得益於內部集成的點陣熱交換結構,該設計比翅片式散熱結構更有效,在每一個不同的轉速中需要的冷卻空氣比上一代設計更少,但仍可維持適當的發動機溫度。

通過nTop Platform對發動機汽缸模型進行探索和評估。來源:Cobra Aero

通過集成3D列印點陣結構,Cobra 可以為冷卻管提供一個較小的進氣口,從而使無人機的正面區域更小,在相同的冷卻量下,無人機受到的阻力減少。

此外,Cobra 發現3D列印點陣結構可以減輕氣缸重量。任何額外的重量都會給無人機有效載荷、飛行距離和性能帶來不利影響,冷卻管道上的壓力下降量與機身上的阻力大小直接相關, Cobra 的設計團隊需要找到一個能夠從氣缸中吸收足夠熱量的最佳位置,但是不會因此而在整個結構上增加大量阻力,在這種情況下,無人機可以更長,更有效地飛行。

此外,點陣結構是一種自支撐的結構,在3D列印的過程中不需要添加支撐結構。而上一代翅片式設計在列印時需要添加很多支撐結構,在列印完成後需要大量後處理工作,手動移除這些支撐結構。

更多的散熱器、熱交換器領域的3D列印應用,請前往《3D列印與換熱器及散熱器應用2.0》白皮書。

網站投稿請發送至2509957133@qq.com

歡迎轉載,長期轉載授權請留言

相關焦點

  • 金屬3D列印技術變革火箭發動機製造!軍火巨頭洛克希德·馬丁44億...
    Aerojet Rocketdyne將製造總共24架RS-25火箭發動機,支持多達6架SLS飛行,合同總價值近35億美元。其中18臺發動機將繼續優化供應鏈,並結合初始SLS發動機生產中已經引入的增材製造(AM)技術。
  • 3D列印原理是什麼和能列印什麼?卻被認為能促成第三次工業革命
    3d列印從上世紀80年代誕生以來,一直被狂熱的討論,被認為是能促成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有機力量,那麼,要說3d列印具體能做什麼?這是相對於傳統的製造是減材和等材而言的,(增材製造,減材和等材製造,三概念劃重點,考試考,自行搜索哦)我們可以知道,3d列印技術有節約成本,無模製造,節約時間和原材料的優點,除此之外,在產品研發上,3d列印技術也有特別的優勢,傳統工藝在產品產出前,首先要做一個模型,然後再去開模鑄造,時間周期很長,而3d技術從設計建模到列印,甚至1天就完成了,更另人嘆為觀止的是
  • 北理工院士團隊:3D列印幾何缺陷對點陣結構力學行為的影響
    來自:3D列印技術參考,江蘇雷射聯盟轉載金屬點陣結構,由於其優秀的機械性能和多功能性,被廣泛用於能量吸收、熱交換和結構部件。金屬3D列印技術(SLM)在製造複雜晶格結構方面具有顯著優勢,目前已成為該領域的一項重要應用。
  • 仿真與3D列印重塑超音速飛行未來的單座測試飛機
    而如今,3D列印不僅在超燃衝壓發動機方面,而是在包括碳纖維材料及更多零件的製造方面,重塑超音速飛機的飛行未來。為了獲得熔融長絲製造的最佳材料性能,聚合物長絲和所得噴嘴擠出來的熔融材料必須具有均勻且光滑的表面。
  • 3D列印 一體式構建人工智慧(AI)驅動設計的火箭發動機新型結構
    本文所講述的案例亮點在於,火箭發動機完全使用人工智慧驅動設計,並採用3D列印將燃燒室和表面冷卻流道等多組件實現一體式構建。在此基礎上,我們將講述AI如何融入增材製造的前後端製造鏈。火箭發動機在燃燒過程中,燃燒室喉部燃燒溫度高達3500℃,內壁溫度超過 1000℃。為防止材料失效,結構設計就非常關鍵。
  • 3D列印房子到底是什麼原理?
    與傳統的工具機加工相比,3d列印技術採用掃描實物或建立數字模型的方法來實現個性化。此外,在生產製造過程中避免了很多複雜的工藝步驟,可以有效地縮短加工時間,節省人力和物力資源。 近幾年來,3d列印技術有了很迅速的發展,且在現代社會生活的很多領域到取得了很廣泛的運用,而在房屋建築領域,3d列印技術技術操作更加方便、簡單和快捷,可以運用簡單、真實的材料對實體進行快速的建造和成形,成品能夠直觀的反映出建築設施的結構、尺寸等相關特點,3d列印技術建築模型在未來的發展中具有良好的發展潛力。
  • 第五屆中國3D列印創意設計大賽
    點陣(Lattice)結構優化增材製造的一個獨特功能在於使用被稱為點陣(Lattice)結構的微小單元製造具有複雜外部幾何形狀的中空形狀。Altair擴展了拓撲優化功能,實現了支持實體和點陣結構的組合設計方法,可以在各種載荷情況下研究點陣的力學性能,從而在保持結構完整性和性能屬性的同時實現更大的創意表達。
  • 北理工&上海交大:增材製造微納點陣超材料取得重要進展!
    傳統的FDM、SLA、DLP、SLS、SLM等增材製造技術在列印大尺寸結構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但製造精度有限,難以滿足許多精密工業產品對製造精度的苛刻要求。微納米尺度3D 列印是目前全球最前沿的先進位造領域之一,微納尺度3D列印和納米點陣超材料技術分別在2014年和2015年被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麻省理工科技評論》(MITTechnology Review)列為該年度十大具有顛覆性的創新技術。
  • 中美航空航天企業3D列印技術應用進展
    航天科技一院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總設計師李東曾經介紹稱3D列印將為今後火箭的主承力部段輕量化結構設計與製造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採用雷射沉積3D列印製造的返回艙防熱大底框架實物級間解鎖裝置保護板每個部件尺寸約為370mm*100mm*125mm2016年,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研發的世界首例衛星主體輕量化點陣結構也是採用金屬3D列印技術製備,採用點陣網格優化設計成功實現了減重目標。
  • Boom超聲速公司XB-1飛機在裝配中應用3D列印技術
    據3dprintingmedia網站2020年7月17日報導,Boom超聲速公司利用Stratasys F900 3D印表機和飛機內部解決方案(AIS)包,為XB-1超聲速飛機創建數百個
  • 3D列印VS無人機,誰在未來更賺錢?
    3D列印較之於傳統的模具製造,最大的不同點在於,後者是去除材料加工,而前者採用分層加工。疊加成型、通過逐層增加材料來生成3D實體,單就從概念上,3D列印技術就能為製造業省下大量的原材料,這是第一個賺錢切入點。
  • 一文了解2020年3D列印材料市場規模與發展趨勢 金屬3D列印替代大
    相比傳統製造模式,非金屬3D列印的優勢主要在於無模化和可定製,但受限於材料性能,其主要用於樣品和模具的生產,量和價都很難起來;而金屬3D列印除了具備無模化可定製優勢外,在列印效率和列印質量上相比傳統金屬加工工藝均有較為明顯的提升,甚至能夠完成傳統工藝無法製造的高複雜度高精密度零部件的列印,具有更大的發展潛力。
  • 福特在五天內為汽車創造了「最大的3D列印金屬零件」
    福特性能的高性能師福特汽車公司,已經添加製造什麼樣的權利「他最大的3D金屬印刷部在汽車歷史上的工作車輛。」歧管是發動機的一部分,用於向氣缸供應燃料/空氣混合物。為了從卡車的渦輪增壓器向其氣缸提供足夠的空氣,採用鋁合金粉末將歧管3D列印為網狀結構。「歧管具有複雜的網狀結構,無法使用傳統的製造方法來製造。我們最終將支撐系統溶解在酸中。」福特歐洲材料與工藝工程師RaphaelKoch說。
  • 國產無人機哪家強?彩虹5換裝新型發動機,挑戰翼龍2無人機
    文/山峰 近幾年,得益於國內無人機行業的發展,我國軍用無人機性能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這些先進的軍用無人機也在國際市場上獲得了不錯的表現,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彩虹系列和翼龍系列無人機,都已經遠銷全球。最近中國航天彩虹5無人機開始裝備新型500KW重油發動機,再戰江湖,挑戰翼龍2無人機。
  • 福特在五天內為汽車創造了「最大的3D列印金屬零件」_易車網
    福特性能的高性能師福特汽車公司,已經添加製造什麼樣的權利「他最大的3D金屬印刷部在汽車歷史上的工作車輛。」歧管是發動機的一部分,用於向氣缸供應燃料/空氣混合物。為了從卡車的渦輪增壓器向其氣缸提供足夠的空氣,採用鋁合金粉末將歧管3D列印為網狀結構。「歧管具有複雜的網狀結構,無法使用傳統的製造方法來製造。我們最終將支撐系統溶解在酸中。」福特歐洲材料與工藝工程師RaphaelKoch說。
  • 2020年中國3D列印材料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未來金屬3D列印...
    相比傳統製造模式,非金屬3D列印的優勢主要在於無模化和可定製,但受限於材料性能,其主要用於樣品和模具的生產,量和價都很難起來;而金屬3D列印除了具備無模化可定製優勢外,在列印效率和列印質量上相比傳統金屬加工工藝均有較為明顯的提升,甚至能夠完成傳統工藝無法製造的高複雜度高精密度零部件的列印,具有更大的發展潛力。
  • 中國3D列印以及3D列印+的現狀與未來
    我們實驗了幾種材料用增材製造來做,能夠到達的強度、韌性、延展率有些部分超過了鍛件,遠遠優於鑄件。3D列印有非常廣闊的用處。當然有時候在製造中形成一種結構的異性。垂直分層和平行分層的方向,它的力學性能有一些區別。   金屬增材製造的問題在哪裡呢?怎樣能夠更加高效、低成本、高精度地製造?
  • 3D列印創始人克裡斯安德森談無人機
    3D列印創始人克裡斯安德森認為如今無人機的發展就曾經的智慧型手機,是一個飛行中的電腦,並正在形成一個雲端-行動裝置-無人機的生態。克裡斯安德森的祖父在上世紀70年代發明了自動噴水機,這讓安德森重新審視無人機在人口密度低的地方的所發揮的作用。目前無人機多數被用作於航拍,最近也用在了農場管理上。
  • 「世界上第一臺全尺寸3D列印飛機發動機」「成功突破目鎢合金3D...
    打破技術封鎖  從設計製造世界第一臺全尺寸3D列印渦噴發動機獲得法國賽峰創新一等獎,到目前已進行小批量生產並成功運用於飛機。  也正因此,企業可以根據發動機不同位置的工況和性能要求設計產品機構和材料,並對所用鎳基合金、鈦合金等材料的工藝參數進行自主優化,保證3D列印構件的所有力學性能達到航空標準。
  • 從無所為到有所為,3D列印能否承載未來製造的想像?
    因此,相比減材製造而言,增材製造尤其適合製造形狀複雜的零部件。當然,這也受其印表機的性能以及模型的尺寸和複雜程度的影響。二是提高原材料的利用效率。與傳統的金屬製造技術相比,增材製造機製造金屬時只產生較少的副產品。隨著列印材料的進步,「淨成形」製造可能成為更環保的加工方式。三是完成複雜結構的實現以提升產品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