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來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

2020-12-23 農民日報

「十三五」期間,我國農產品市場監測預警和調控能力不斷提升,市場流通體系建設持續推進,信息技術與農業農村深度融合,信息化數位化已成為現代農業制高點,為鄉村全面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展望「十四五」,我國農業農村市場化信息化發展迎來大好機遇,也面臨諸多挑戰。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唐珂認為,「十四五」時期要更好發揮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兩方面作用,通過更加有效的信息引導,強化預期管理和市場調控,促進形成更高水平的農產品供需動態平衡;通過更高標準的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提高農產品流通效率,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增強供給側對需求側的適應性和靈活性;通過加快推進智慧農業建設,促進現代信息技術發展應用,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

「十四五」時期是數字鄉村全面「布局」和重點「破局」的關鍵階段。在面對適應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新形勢新要求下,進一步加強農業農村信息化頂層設計和政策創設尤為重要。唐珂表示,要以編制好的「十四五」全國農業農村信息化發展規劃、數字農業農村建設規劃為契機,加快推進數位化與農業農村深度融合,推動農業農村信息化從「盆景」走向「風景」。未來五年,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將大力推進智慧農業建設,加快農業農村大數據發展和應用,暢通農產品網絡銷售渠道,加強數字鄉村建設。

產品好,還要賣得好。抓好農產品市場和營銷是推動農業轉型升級的重要任務。「農產品冷鏈物流是我國與發達國家最大的差距之一。抓緊補齊農產品冷鏈物流短板是當前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的首要任務。」唐珂表示,「十四五」時期將進一步強化品牌建設引領作用,發揮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的平臺效應,以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設工程和農產品產地市場體系建設為抓手,全面提升農產品現代流通體系質量和效率,進一步激活農村市場,促進「雙循環」格局形成。

農產品供應夠不夠、價格穩不穩與百姓的「菜籃子」、農民的「錢袋子」息息相關。「十四五」期間,農業農村部將加強農產品市場運行調控,強化市場信息引導和預期管理,推動減少直接幹預,促進形成更高水平的農產品供需動態平衡。「其中,進一步提升監測統計規範化制度化水平是完善市場調控的基礎性工作。」唐珂表示,「十四五」期間,將加快推進農業農村數據資源體系建設,提升大數據挖掘、分析、預測能力,為科學決策提供精準數據支撐。

原標題:「十四五」時期農業農村市場化信息化工作將繼續紮實推進——市場更有效 政府更有為

記者: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趙宇恆 王晶晶

編輯:繆翼

監製:杜蘭萍

相關焦點

  • 著力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這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理論和實踐上的一次重大突破,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規律認識的一個新飛躍,標誌著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對激發市場活力、制度活力和社會創造力,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 學習詞典丨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
    學習詞典丨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 2020-11-21 20:22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
    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這一新論述的提出,將市場「看不見的手」與政府「看得見的手」之間關係的認識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對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具有重要意義。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前提是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係。
  • 讓有效市場與有為政府和弦共振
    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這一提法引發關注。「十四五」時期是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這一時期,政府與市場如何作為,極為關鍵。
  • 寧吉喆:有效市場與有為政府結合是制度優勢,新業態發展受益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兼國家統計局局長、黨組書記 寧吉喆 周頔 攝寧吉喆表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具有很強活力,推進「放管服」改革穩住了1.3億個市場主體。國家鼓勵創業,對於市場活躍會帶來的秩序問題,政府在監管市場秩序時,將有效市場與有為政府相結合,這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的巨大比較優勢。
  • 林毅夫:實現高質量發展 鬚髮揮「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作用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林毅夫:實現高質量發展,鬚髮揮「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作用作者:周智宇 「什麼樣的發展才是高質量的發展?」從新結構經濟角度來看,林毅夫表示,必須要按照各個方面的比較優勢來發展經濟,同時必須發揮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這兩隻手的作用。林毅夫從新結構經濟學的角度,把當前中國的產業分成五大類型:追趕型產業、領先型產業、轉陣類產業、彎道超車產業和戰略型產業。
  • 讓「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相得益彰
    「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是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科學把握市場與政府關係的深刻總結。政府採購市場是整體市場不可分割的部分,政府採購監管部門有義務推動政府採購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  不同於一般意義上的市場,政府採購市場的有效性,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政府採購市場的主體與一般市場不同,它是由供應商和採購人共同組成的。
  • 十九屆五中全會新論述: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
    「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這一新論述的提出,將市場「看不見的手」與政府「看得見的手」之間關係的認識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對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具有重要意義。  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前提是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係。
  • ...進一步釐清政府與市場、政府與社會的邊界,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
    >2020-11-25 19:23:11來源:FX168 【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黨組會議】李克強表示,進一步釐清政府與市場
  • 「十四五」時期農業農村市場化信息化工作將繼續紮實推進——市場...
    「十三五」期間,我國農產品市場監測預警和調控能力不斷提升,市場流通體系建設持續推進,信息技術與農業農村深度融合,信息化數位化已成為現代農業制高點,為鄉村全面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展望「十四五」,我國農業農村市場化信息化發展迎來大好機遇,也面臨諸多挑戰。
  • 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 |委員讀書
    」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農業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農業政策要從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要堅持市場需求導向,主攻農業供給質量,注重可持續發展,加強綠色、有機、無公害農產品供給,提高全要素生產率。 那麼,湖南作為一個農業大省,應從哪些方面著手來提高農產品質量?在讀書活動線上讀書群裡,政協委員們就「如何提高農產品質量」紛紛建言獻策。
  • ...中觀經濟學視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有為政府+有效市場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這一新論述的提出,將政府與市場的關係研究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因此,深入探討政府與市場的關係,對於填補傳統經濟學領域的空白,拓寬現代經濟學理論體系的空間有重要意義。
  • 林毅夫:有效市場+有為政府是實現高質量發展最好方式
    四十年前,830家企業從深圳起步,到如今已形成了300萬家企業的市場規模,實現了「量」的積累。進入到下一個四十年,在保量的同時,高質量發展成為時代的呼聲。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表示,最重要的是必須按照新發展理念來推動高質量發展。新發展理念有五個主要的內涵: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高質量的發展必須在這五個方面同時達到。林毅夫指出,從新結構經濟性的角度來講,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最好方式是通過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這兩隻手共同引導和支持企業。
  • 龍娃話理論丨敲黑板:《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
    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經濟體系優化升級四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堅定不移建設製造強國、質量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提高經濟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11.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12.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 當好農業高質量發展新標杆
    產業由數量導向轉向質量導向,產業加快向提高質量效益和競爭力方向轉型升級。「兩品一標」實行全程標準化生產模式,通過實施從田頭到餐桌全程質量控制,有效化解和消除了「菜籃子」產品中農獸藥殘留超標、產地環境汙染、重金屬超標帶來的質量安全風險隱患。  助推農民收入提高。
  • 荊楚網:堅持「四抓」並舉 發揮綜合效益
    11月19日,市委書記、市長吳海濤專題研究老澴河綜合治理建設工程時要求,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堅持價值取向,緊盯目標任務,狠抓重點工程,完善片區功能,發揮綜合效益,用實際行動取信於民。
  •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東明:充分發揮財政農業農村資金使用效益...
    另一方面,財政農業農村投入穩定增長機制仍需進一步完善,涉農補貼安排需要更加精準高效,資金統籌整合和績效管理仍需加強;投入結構和方式需要調整優化,農業科技研發推廣能力有待提升,農業農村改革支持力度需要加大;在資金投入和使用中市場機制的作用還沒有充分發揮,對農民積極性的調動力度還不夠大等,需要認真分析研究加以解決。
  • 興漢新區漢文化博覽園入選全國文化和旅遊投融資項目
    近日,文化和旅遊部、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光大銀行等7家單位聯合公布了全國文化和旅遊投融資項目遴選結果,旨在做好文化和旅遊領域「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持續拓寬融資渠道、激發投資活力、推動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陝西24個項目入選該榜單。
  • 推進創新項目落地 大力開展降本增效提高企業競爭力
    為進一步增強企業生命力和競爭力,遼寧方大集團結合企業實際情況,於近日專題部署了「全面降成本,大幹一百天」相關工作。 東北製藥第一時間積極落實、迅速推進,要求各單位在保證安全、保證環保、保證質量這些「硬指標」的前提下,進一步強化管理,大力開展降成本活動,提質增效。目前各單位結合工作實際,迅速組織落實,形成「人人算成本、人人降成本」的濃厚氛圍,共同推進企業進一步提高綜合競爭力。
  • 國企工資和效益好壞掛鈎
    其中,當年勞動生產率未提高或上年人工成本投入產出率低於行業平均水平或競爭類企業上年職工平均工資達到全國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2.5倍以上,功能類、公益類企業達到1.5倍以上的,當年工資總額增長幅度應低於同期經濟效益增長幅度,且功能類和公益類企業當年職工平均工資增長幅度不得超過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發布的工資增長調控目標;當國有企業的政府補助佔利潤總額10%以上時,應當根據企業性質合理剔除政府補助對利潤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