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間,我國農產品市場監測預警和調控能力不斷提升,市場流通體系建設持續推進,信息技術與農業農村深度融合,信息化數位化已成為現代農業制高點,為鄉村全面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展望「十四五」,我國農業農村市場化信息化發展迎來大好機遇,也面臨諸多挑戰。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唐珂認為,「十四五」時期要更好發揮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兩方面作用,通過更加有效的信息引導,強化預期管理和市場調控,促進形成更高水平的農產品供需動態平衡;通過更高標準的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提高農產品流通效率,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增強供給側對需求側的適應性和靈活性;通過加快推進智慧農業建設,促進現代信息技術發展應用,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
「十四五」時期是數字鄉村全面「布局」和重點「破局」的關鍵階段。在面對適應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新形勢新要求下,進一步加強農業農村信息化頂層設計和政策創設尤為重要。唐珂表示,要以編制好的「十四五」全國農業農村信息化發展規劃、數字農業農村建設規劃為契機,加快推進數位化與農業農村深度融合,推動農業農村信息化從「盆景」走向「風景」。未來五年,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將大力推進智慧農業建設,加快農業農村大數據發展和應用,暢通農產品網絡銷售渠道,加強數字鄉村建設。
產品好,還要賣得好。抓好農產品市場和營銷是推動農業轉型升級的重要任務。「農產品冷鏈物流是我國與發達國家最大的差距之一。抓緊補齊農產品冷鏈物流短板是當前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的首要任務。」唐珂表示,「十四五」時期將進一步強化品牌建設引領作用,發揮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的平臺效應,以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設工程和農產品產地市場體系建設為抓手,全面提升農產品現代流通體系質量和效率,進一步激活農村市場,促進「雙循環」格局形成。
農產品供應夠不夠、價格穩不穩與百姓的「菜籃子」、農民的「錢袋子」息息相關。「十四五」期間,農業農村部將加強農產品市場運行調控,強化市場信息引導和預期管理,推動減少直接幹預,促進形成更高水平的農產品供需動態平衡。「其中,進一步提升監測統計規範化制度化水平是完善市場調控的基礎性工作。」唐珂表示,「十四五」期間,將加快推進農業農村數據資源體系建設,提升大數據挖掘、分析、預測能力,為科學決策提供精準數據支撐。
原標題:「十四五」時期農業農村市場化信息化工作將繼續紮實推進——市場更有效 政府更有為
記者: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趙宇恆 王晶晶
編輯:繆翼
監製:杜蘭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