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術是中國的「國粹」,近年來,中國武術健兒屢次在亞運會等國際賽事上爭金奪銀,讓武術再一次走到了大眾面前。為了更好的傳承這項「國粹」,培養武術後備人才,南京「子武限」武術俱樂部在南京奧體中心成立。據悉,俱樂部邀請少林塔溝武校教練執教,有「中華第一武僧」之稱的一龍也來到現場助陣。俱樂部以傳統武術、自由搏擊、武術散打等為主題,將傳統武術與搏擊健身融為一體。
俱樂部創始人邢龍自幼習武,出身少林塔溝武校。「我們就是要讓更多的人在這裡得到專業的訓練,要培養更多的孩子成為有武藝、有武德的人。」邢龍在接受揚子晚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隨著武術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家長把孩子送到武校或武館學習武術。目前,「中國武術段位制」已在全國推展,但怎麼考、標準是什麼?幾歲的孩子適合練習武術?很多家長並不清楚。武術段位考試,對於孩子升學來說,是個加分項。
記者就此採訪到南京體育學院武術與藝術學院院長支川,他表示:「小學一到六年級可以考武術前三級、初中階段考四五六級、高中階段考七八九級,從一年級一直到高三把段位制一級一級延續。考段,不光是技術,還有文化。通過文化考試和技術考核,把武術套路、搏擊、散打三方面進行融合,讓孩子真正知道中國武術是什麼,更加喜歡中國傳統文化。」俱樂部的武術教練付海波表示:「我們融合國學、幼兒音樂、英雄故事,創編一些武術動作,方便幼兒從小班3周歲以上,就可以接觸武術啟蒙,以遊戲的方式讓孩子慢慢去接受系統的武術訓練。」
帶孩子來上課的家長王女士說,小孩在學校參加「武術進校園」活動,對武術產生了興趣,於是周末也希望能來學。她陪著孩子已經學習有一段時間了。「武術畢竟是中國文化,讓孩子從小接觸這個,既能強身健體,又有利於培養他們的自信。」學生家長劉女士說。
江蘇省武術協會副秘書長汪泳介紹說,隨著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教育部「武術進校園」等文件的落地,南京市200多所陽光體育學校常態化開設武術等運動項目,更多中小學校將武術作為特色體育項目進行教學、培訓,家長和孩子選擇學習武術的熱情在提升。
記者在奧體中心的武術培訓場館看到,這裡不僅有傳統武術、自由搏擊、武術散打等項目,還有國學培訓、武術養生等為主題的專業運動健身俱樂部。來這裡習武的不僅有孩子,還有各個年齡層次的人。
「孩子們可以培養興趣,年輕人可以減肥強身,老年人可以以武養生,武術學習的形式和內涵已經有了全面的拓展。」邢龍說,武術是一個弘揚中華民族體育精神的品牌,隨著中華武術教育標準化的推進,人人都可以「零基礎」學習,並且通過習武受益終身。
來源:綜合網絡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