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講授白居易唐詩《琵琶行》的時候,為了加強學生們對琵琶曲的形象感知,我給學生找了一首琵琶曲子,《憶江南》。
老先生滿頭銀髮,但是那雙手卻無比輕盈。手指彈處,流出無窮盡的味道。《憶江南》本是白居易的唐詞名作,如今這曲子卻是用讓白居易感慨萬分的琵琶彈奏而成的,這可算得上是一種緣分了。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這是白居易的詞。到了晚唐,更有人寫詞詠嘆江南的美好,一句「人人盡說江南好」更是無窮詩意。
然而和白居易「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的詩意場景有所不同,詩人也寫出了江南美景的「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卻並不僅限於此。
詩人筆下的江南是美麗的,「春水碧於天」是白居易「春來江水綠如藍」的翻版,描繪了春日江南美麗的山水。比天還要藍,這份美麗的詩意,就如此存在於詩中,經歷千年的風雨,依然滋潤我們的內心,帶給人無窮的詩意。
然而,詩人卻不僅限於這種美景,還有別的。
先看唐代韋莊的《菩薩蠻·其二》:
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
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
「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自然是美的,但是更重要的是「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有美景還沒看夠,更重要的,還有美人。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江南青山綠水本就秀麗,滋潤的女子更是小巧玲瓏,更是別有一番嫵媚。「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化用司馬相如卓文君的典故,寫自己對江南邂逅女子的深切思念。
單看這兩句,可謂把江南女子的美都寫盡了。「人似月」這是女子的體態如月亮一般輕盈,更如月亮一般有無比美麗的容貌,代表了人們對世間美麗事物的所有美好想像。
而「皓腕凝霜雪」則寫女子的皮膚之白。俗話說一白遮百醜,皮膚白淨絕對是女子的一大優勢。從人種上來講,我們都是黃種人,但是遇到特別白淨的人我們也會多看幾眼,因為這是這種審美早就已經深入骨髓。
「霜雪」是人們對於白色皮膚的最詩意表達。這兩種常見,卻也最喜歡。霜點綴了美麗的寒秋,雪更是美麗的冬天最不可或缺之物。用它們來指代美人,是最為貼切不過的了。
所以,容貌美麗,契合了今天「膚白貌美」的標準,滿足了人們對美女的美好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