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研究提升新安文化,努力建設美好建德——唐詩之路與擁江發展...

2020-12-14 錢江晚報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通訊員 房順利 文/攝

11月21日,2020年浙西唐詩之路與擁江發展研討會在建德召開,會議由新安文化藝術研究院副院長洪淳生主持。建德市各單位領導,兄弟縣市專家,國內多位知名教授、學者均出席了會議,並給出了寶貴意見。

建德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從古至今,吸引了大批文人墨客前來觀光旅遊和任職,並留下了大量詩詞作品。其中由於唐朝眾多詩人的到來,自然而然就形成了一條聲名遠播的浙西唐詩之路,也形成了有著幾千年歷史的「新安文化」。

建德市政協副主席嚴凌雲表示,新安文化是一個流域文化,它既有有形的如徽派建築、嚴州青石板等,也有無形的如新安風俗、新安方言、新安理學等,此次會議的重點就是如何通過研究新安文化進一步建設和發展文化事業,從而提升整個建德的文化軟實力,帶動建德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文化是城市發展的靈魂,我們杭州市委、市政府過去是從西湖時代走向錢塘江時代,現在又把眼光投向三江兩岸,提出擁江發展的戰略思想。這個戰略很有遠見。我們要在這個戰略的指導下,更好地研究新安文化,為當地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理事、浙江文藝評論家協會副會長楊宇全認為,對建德而言,擁江發展首要是做好文化這篇大文章。可憑藉悠久的歷史為基礎,充分整合挖掘「浙西唐詩之路」的資源,重點打造幾個「文旅融合基地」。比如,可否將乾潭作為「浙西唐詩小鎮」來打造成一個旅遊項目,並利用現有的唐詩資源,面向全國徵稿,在「浙西唐詩小鎮」再造一條「浙西詩詞之路」碑廊,使其成為國學研修之地;再如聞名遐邇的嚴子陵釣臺,可否結合其傳說申報非遺項目,使其成為非遺傳承基地;得天獨厚的「山水秘境」——下涯之江村,是否可結合山水民居與深度旅遊打造「原生態攝影採風基地」;還有大洋鎮的童家烈士祠堂,可否與「雙童紀念館」紅色教育基地結合,打造一條緬懷革命先烈的「紅色之旅」。

「俗話說,江山也需文人扶。」楊宇全說,「相信藉助擁江發展的大好契機,新安江兩岸定會成為一條集文化遺產、旅遊 、生態、民俗、美食於一體的新的人文景觀。」

建德市政協文史委主任方韋非常認同楊宇全的觀點。他和浙江外國語學院教授塗博文、新華社分社原副社長許群、浙江省新四軍研究會宣講團團長程宇航均表示,應該圍繞這條移動的文化之流再做文章,把建德豐富的物產、優秀的傳統文化與紅色文化相結合,創作出有代表性的重量級內容。方韋認為,首先要做出特色,創出品牌,「要好好利用千年前詩人們為建德打出的文化品牌,將文化產業發展起來,為當地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貢獻力量。」

《中國搜索》浙江頻道總監何敏、杭州師範大學教授郭梅也都贊成以詩詞推廣帶動擁江發展,並希望能將新安文化融入到戲劇表演中,以各種不同的方式來達到推廣的目的。

建德市政法委原副書記李建中提出,目前的宣傳還不夠。他和安徽省歙縣融媒體專題部主任江偉民都認為,應該加大宣傳力度:「我們可以聯合沿途區縣,以徵文比賽等方式,將新安文化與翕州文化以江水為紐帶聯繫互動起來,擴大影響,讓更多人知道、了解並喜愛建德,喜愛新安文化。」

「浙江省委和杭州市委提出的『擁江發展』戰略設想,對沿江城市的社會經濟發展是一個大好機遇,對我們建德的發展也會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建德市文聯副主席朱旭敏表示,下一步他們就要按照十九屆五中全會最新的指示精神,把新安文化研究、浙西唐詩之路研究推進到一個新的歷史階段,為擁江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下個月,建德將有一條「水上長龍」!
    根據2020年錢塘綠道系統建設任務要求,建德市今年要建設錢塘綠道7條,包括新安綠道綜保工程二期、洋溪段、三江口西段、高新園段、小三峽西線建德段、七裡揚帆段,以及大城區慢行系統三期工程。
  • 看臨安擁江發展的美好前景
    著眼長遠,擁江發展是杭州邁入錢塘江時代的戰略考量;著力當下,擁江發展「大合唱」是杭州打造「重要窗口」的重要引擎,是對國家「雙循環」戰略的積極呼應,是辦好杭州亞運會、人人當好東道主的現實所需。,為杭州建設一流城市、打造世界名城、建設美麗中國樣本擊鼓奮楫,助力添彩。
  • 今日建德數字報
    昨日上午7點30分,「Wynca新安·2020建德17℃新安江馬拉松」賽事在新安江景區鳴槍開跑。近萬名選手從建德市博物館沿江濱中路出發,途徑新安江大橋、白沙大橋、洋安大橋、洋溪大橋,從北濱江路進入中國最美綠道——新安綠道,繼而經過下涯溼地驛站、彩繪田園、下涯花海特色唐詩之路等新安江特色景觀帶,一路見證建德最美風光!與往年不同,今年建德馬拉松將半程馬拉松升級為全程馬拉松(42.195公裡),並設置了長達3公裡的歡樂跑以及17公裡的「愛在17」愛情跑。
  • 淳安姜家:以詩為媒,傳延新安文化
    近年來,圍繞浙江省打造「錢塘江詩路文化帶」和杭州市「擁江發展行動」「文化興盛行動」發展目標,淳安縣姜家鎮致力區域傳統文化發掘利用,創建了首批「浙江省詩詞之鄉」,小鎮「一首詩、一座城、一個家」品牌形象逐步彰顯。
  • 喜迎亞運 2020建德17℃新安江馬拉松完美落幕
    ·2020建德17℃新安江馬拉松」賽事在建德市新安江景區鳴槍開跑。 此次馬拉松賽事由建德市人民政府主辦,建德市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建德市新安旅遊投資有限公司承辦,浙江省馬拉松及路跑協會指導,浙江廣播電視集團民生資訊廣播宣傳推廣。
  • 浙江建德的小康之路:富含生態底色,彰顯發展成色
    12月24日,浙江建德市舉行了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暨全國文明城市常態長效機制新聞發布會,介紹建德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發展歷程和成果,亮出了「十三五」建設的成績單,其中最亮眼的,是建德人民持續提升的幸福指數。
  • ...走讀唐詩之路 · 書香公益行」 助力浙江詩路文化帶建設
    11月7日,在第六屆浙江書展期間,「走讀唐詩之路·書香公益行」活動發布會在寧波國際會展中心1號館舉行。活動由中共浙江省委宣傳部和中共寧波市委宣傳部指導,浙江省出版物發行業協會主辦,浙江出版物發行業協會民營工作委員會承辦,靈感來源於正在進行中的浙東唐詩之路建設。浙東唐詩之路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路,而是跨越地理障礙的文化上的連結。它涵蓋杭州,新昌,台州,寧波,舟山等地,與大運河詩路、錢塘江詩路和甌江山水詩路共同構成浙江詩路文化帶建設的重要內容。
  • 【盟務動態】宦金元主委帶隊調研建德「盟員之家」建設
    【盟務動態】宦金元主委帶隊調研建德「盟員之家」建設 2020-08-28 17: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與建德,共文明!一起來看看兩年以來,建德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帶來的變化
    自從建德開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之路兩年以來建德的發展可謂是日新月異讓每一個建德人都深以為豪我們一起通過視頻看看
  • 高鐵時代的「環杭窪地」建德,房產終將迎來一路長虹
    作為全國22個自然風景保護區之一的建德新安江,「山青、水涼、境幽」是其特色,而當地的居住也主打了「生態、綠色和環保」的牌子。現在,建德處於「擁江發展」戰略下,並即將全面進入高鐵時代。而且,未來杭州要向西發展,對建德的輻射利好也能切實看到。無論是微觀還是宏觀層面,建德人居價值都非常可期。
  • 桐廬建德淳安 「新」已成為企業利器
    編者按:本文來源於「杭州日報」,原標題《桐廬建德淳安 求「新」不斷登高》,作者 劉金洋,36氪經授權轉載。 走進農夫山泉(建德)新安江飲用水有限公司生產車間,自動化的生產設備高速運轉,天然飲用水生產流程正在有序進行,新製造已然成為建德企業提質增效的「利器」;在桐廬,涵蓋自動分揀、智能貨架、無人配送車等快遞物流產業鏈基本形成,這塊「民營快遞發源地」持續在為杭州新電商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近日,在杭州大力實施強化數字賦能、推進「六新」發展行動的背景下,「六新」巡禮聯合採訪團來到桐廬
  • 走入唐人之夢:「青山行不盡——唐詩之路藝術展」即將開展
    我們有沒有可能通過重走唐詩之路的方式,在今天創作出同樣的文化產物? 由浙江省文史研究館、中國美術學院主辦的「青山行不盡——唐詩之路藝術展」,今天在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區浙江展覽館開展,回應了當代藝術家對唐詩文化的探索。
  • 賀知章故裡杭州蕭山開拍《詩狂賀知章》復興唐詩之路
    央廣網杭州7月16日消息(記者張國亮 曲行森 錢子俊)「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7月15日,「知章故裡」、浙東唐詩之路源起地——杭州蕭山蜀山街道迎來《浙東唐詩之路·詩狂賀知章》攝製組。
  • 浙江建德首推「17」愛情馬拉松 邀您愛在「一起」
    漫步嚴州府城為愛邂逅,登上南北雙塔期許一生與子偕老,無論是一見鍾情,還是相伴相守,建德就是你愛的港灣。11月29日,「wynca新安·2020建德17℃新安江馬拉松」賽事在建德市新安江景區鳴槍開跑。和其他地區馬拉松有半馬、全馬項目不同,這場建德馬拉松設立了一個與眾不同的17公裡愛情跑。
  • 浙江建德首推「17℃」愛情馬拉松 邀您愛在「一起」
    漫步嚴州府城為愛邂逅,登上南北雙塔期許一生與子偕老,無論是一見鍾情,還是相伴相守,建德就是你愛的港灣。11月29日,「wynca新安·2020建德17℃新安江馬拉松」賽事在建德市新安江景區鳴槍開跑。和其他地區馬拉松有半馬、全馬項目不同,這場建德馬拉松設立了一個與眾不同的17公裡愛情跑。
  • 全國網媒蕭山行④詩畫義橋展新機,文化賦能新「智」造
    作為漁浦文化的發源地、浙東唐詩之路的源頭、浙西唐詩之路的節點、錢塘江詩詞之路的重要交匯口,近年來,義橋吹響擁江發展的號角,積極推進「文化強鎮」戰略,挖掘打造屬於義橋的特色文化——漁浦文化,並形成了特有的「三江明珠、詩畫義橋」文化品牌。與此同時,義橋的文創產業也正在快速發展,浙江省油畫院等項目落戶義橋,成為了拉動蕭山經濟發展的新引擎之一。
  • 「情系家鄉 青春建功」 建德籍學子攜手共繪家鄉發展的美好藍圖
    奔競不息、勇立潮頭,17°的建德以其獨特的眼光和氣魄,跑出了經濟發展新速度,「外引內培」雙向發力,引進培育了一大批高精尖人才。作為全國最宜居的城市之一,建德市也以其獨特的創業優勢吸引了一大批優秀項目在這裡落地。活動開場,一段建德宣傳片展現了近年來建德的高速發展。隨後,中共建德市委書記童定幹宣布首屆優秀學子家鄉行活動啟動。
  • 詩路文化帶進展及下一步工作安排如何?省發展改革委主任孟剛這樣說~
    10月12日,浙江省詩路文化帶建設暨浙東唐詩之路啟動大會在天台召開,省發展改革委主任孟剛介紹詩路文化帶建設情況及下一步工作安排。強化智力支撐組建詩路文化帶智庫聯盟,與省發展規劃研究院、浙江師範大學、浙江傳媒學院等首批智庫單位開展常態化合作。強化活動造勢舉辦詩路文化產業發展、詩路旅遊目的地推選等系列活動,詩路文化帶影響力、知曉度不斷提升。
  • 浙江省首個縣級「幸福河」建設規劃正式出爐 為何在杭州建德?
    浙江在線11月6日訊(記者 王晶)一頭連著千島湖,一頭匯入錢塘江,這是17℃的建德新安江水。建德水的獨特,不僅在水溫,更在安全,在生態,在幸福。近日,浙江省首個縣級「幸福河」建設規劃——《建德市全域「幸福河」建設規劃》正式出爐,聚焦平安之河、健康之河、宜居之河、文化之河、富民之河、和諧之河等六大目標,總投資542億元,包含160個項目,計劃到2025年,基本形成建德市全域「幸福河」體系;到2035年,基本實現建德市河湖現代化治理體系。
  • ...黃岡師範學院鄂東教育與文化研究中心深入開展U-S創新合作顯...
    U-S合作模式是一種建立在大學與中學之間的合作模式,尤其成為了中小學和高等師範院校之間的共識,有助於提升中小學教師的專業水平,促進學校的改革與發展。U-S合作模式要求以課堂為中心、以課題研究為主線、以平等合作為基礎。U-S合作模式是聯繫中小學和大學的橋梁,也是推動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的有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