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通訊員 房順利 文/攝
11月21日,2020年浙西唐詩之路與擁江發展研討會在建德召開,會議由新安文化藝術研究院副院長洪淳生主持。建德市各單位領導,兄弟縣市專家,國內多位知名教授、學者均出席了會議,並給出了寶貴意見。
建德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從古至今,吸引了大批文人墨客前來觀光旅遊和任職,並留下了大量詩詞作品。其中由於唐朝眾多詩人的到來,自然而然就形成了一條聲名遠播的浙西唐詩之路,也形成了有著幾千年歷史的「新安文化」。
建德市政協副主席嚴凌雲表示,新安文化是一個流域文化,它既有有形的如徽派建築、嚴州青石板等,也有無形的如新安風俗、新安方言、新安理學等,此次會議的重點就是如何通過研究新安文化進一步建設和發展文化事業,從而提升整個建德的文化軟實力,帶動建德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文化是城市發展的靈魂,我們杭州市委、市政府過去是從西湖時代走向錢塘江時代,現在又把眼光投向三江兩岸,提出擁江發展的戰略思想。這個戰略很有遠見。我們要在這個戰略的指導下,更好地研究新安文化,為當地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理事、浙江文藝評論家協會副會長楊宇全認為,對建德而言,擁江發展首要是做好文化這篇大文章。可憑藉悠久的歷史為基礎,充分整合挖掘「浙西唐詩之路」的資源,重點打造幾個「文旅融合基地」。比如,可否將乾潭作為「浙西唐詩小鎮」來打造成一個旅遊項目,並利用現有的唐詩資源,面向全國徵稿,在「浙西唐詩小鎮」再造一條「浙西詩詞之路」碑廊,使其成為國學研修之地;再如聞名遐邇的嚴子陵釣臺,可否結合其傳說申報非遺項目,使其成為非遺傳承基地;得天獨厚的「山水秘境」——下涯之江村,是否可結合山水民居與深度旅遊打造「原生態攝影採風基地」;還有大洋鎮的童家烈士祠堂,可否與「雙童紀念館」紅色教育基地結合,打造一條緬懷革命先烈的「紅色之旅」。
「俗話說,江山也需文人扶。」楊宇全說,「相信藉助擁江發展的大好契機,新安江兩岸定會成為一條集文化遺產、旅遊 、生態、民俗、美食於一體的新的人文景觀。」
建德市政協文史委主任方韋非常認同楊宇全的觀點。他和浙江外國語學院教授塗博文、新華社分社原副社長許群、浙江省新四軍研究會宣講團團長程宇航均表示,應該圍繞這條移動的文化之流再做文章,把建德豐富的物產、優秀的傳統文化與紅色文化相結合,創作出有代表性的重量級內容。方韋認為,首先要做出特色,創出品牌,「要好好利用千年前詩人們為建德打出的文化品牌,將文化產業發展起來,為當地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貢獻力量。」
《中國搜索》浙江頻道總監何敏、杭州師範大學教授郭梅也都贊成以詩詞推廣帶動擁江發展,並希望能將新安文化融入到戲劇表演中,以各種不同的方式來達到推廣的目的。
建德市政法委原副書記李建中提出,目前的宣傳還不夠。他和安徽省歙縣融媒體專題部主任江偉民都認為,應該加大宣傳力度:「我們可以聯合沿途區縣,以徵文比賽等方式,將新安文化與翕州文化以江水為紐帶聯繫互動起來,擴大影響,讓更多人知道、了解並喜愛建德,喜愛新安文化。」
「浙江省委和杭州市委提出的『擁江發展』戰略設想,對沿江城市的社會經濟發展是一個大好機遇,對我們建德的發展也會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建德市文聯副主席朱旭敏表示,下一步他們就要按照十九屆五中全會最新的指示精神,把新安文化研究、浙西唐詩之路研究推進到一個新的歷史階段,為擁江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