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藍田縣第十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隆重開幕。
會議聽取和審議縣政府工作報告。本次大會的執行主席是:陳順利、魏桂葉、任濤、劉雙虎、金輝、胡新志、陳小馬、朱彤、王輝、張樹剛、趙永平、安小正、劉小強。
會議由大會執行主席魏桂葉主持。
在熱烈的掌聲中,縣長任濤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
報告指出:
2019年,是藍田砥礪前行、實幹奮進的一年。我縣始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緊盯追趕超越目標,踐行「五個紮實」要求,以高質量發展為引領,銳意進取、改革創新,擔當作為、苦幹爭先,圓滿完成了年初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打下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堅實基礎。
預計,全縣生產總值增長7%,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00.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3.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9%,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城鎮登記失業率3.4%,萬元GDP能耗降低3.3%。
一年來,
----聚焦靶心、精準施策,脫貧攻堅穩步推進。聚焦鞏固脫貧成果和「兩不愁三保障」,全面落實「四個不摘」要求,緊扣「三比一提升」,盡銳出戰、決戰決勝。產業就業長短結合,政策落實到村到戶,基礎設施全面提升,榮獲全省「四好農村路」示範縣稱號。推進健康扶貧「八大行動」,落實控輟保學「七長」責任,貧困家庭學生「零輟學」。
----鐵腕治汙、綠色發展,生態環境持續優化。全年空氣品質優良天數265天,較去年增加17天,繼續穩居全市第一。
----深化改革、雙輪驅動,經濟運行穩中有進。126個市縣重點項目完成投資92.1億元,全年電商交易額16.72億元,全年融資8.4億元,全年洽談項目116個,絲博會籤約項目17個299.5億元,引進外資3185萬美元、內資39.5億元,固投和社消增速全市排名靠前。
---優化結構、突出特色,產業融合提質增效。持續深化「旅遊+」戰略,積極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縣工業園實現產值21.8億元,發展民宿328戶,三次產業比例調整到17:25:58,產業結構日趨合理、融合引領持續放大。
----規劃引領、協同發展,城鄉建設更具品質。緊扣生態城市、旅遊城市發展定位,啟動實施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全面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住建部全國第三期農村社區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試點培訓班在我縣舉行。
----加大投入、共建共享,民生民本顯著改善。樹牢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高標準通過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督導評估,「六個優先」做法得到教育部肯定。廣大群眾翹首期盼的民心工程縣人民醫院整體搬遷運營,醫療服務和設施水平全面提升。深化掃黑除惡專項鬥爭行業治亂,安全生產「五項攻堅行動」成效顯著,信訪突出問題妥善解決,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公眾滿意度再次蟬聯全市區縣第一,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改進作風、依法行政,政府效能全面提升。紮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踐行「一線工作法」,現場解剖麻雀,解決群眾關心關注的教育、醫療、出行等問題150多個。
2019年,藍田的難事急事喜事交織疊加。先後榮獲「中國天然氧吧」、全國綠化模範單位稱號,入選住建部「共同締造」第一批試點縣、全國第二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順利通過國家衛生縣城覆核驗收,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評估認定得分位列全省第一,被省政府確定為縣域經濟發展和縣城建設試點縣,續寫了藍田追趕超越發展的精彩篇章。
2020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認真踐行「五個紮實」要求,堅定不移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生態發展之路,緊扣「一個目標」,突出「兩個創建」,聚焦「七項重點工作」,實施「八項工程」,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爭創「三個樣板縣」和「一個基地」,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推動新時代藍田追趕超越有新氣象新作為。
今年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預期目標
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5%以上;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9%以上;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以上;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6%以上;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以上;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以上;萬元GDP能耗降低3%;科教文衛等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
圍繞全年目標任務,重點推進以下八項工程
一是實施鞏固脫貧工程,築牢全面小康社會基石。緊盯93個退出村、9.2萬退出人口鞏固提升和1664戶2828人在冊貧困戶脫貧退出,按照「四個不摘」要求,積極推行食用菌、花椒、葡萄等「6+X」產業模式,發展食用菌1000萬袋,新增草莓2000畝、中藥材2000畝、葡萄500畝。投資2852萬元實施安全飲水提升工程65處,投資5678萬元完成農村電網改造項目40個。按照「1+7」模式,抓好移民搬遷後續工作,繼續打健康扶貧組合拳。扶持壯大101個集體經濟組織,實現337個村集體經濟收入全覆蓋。
二是實施助力十四運工程,爭創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按照「治用保引管」總體思路,啟動滻灞河流域藍田段97.7公裡堤防工程,新增河灘溼地13處、綠化4312畝。完成灞河縣城至出境段18.8公裡清淤疏浚,推進煤改清潔能源工程,鞏固「散亂汙」整治成果。釋放「中國天然氧吧」招牌效應,力爭全年空氣優良天數280天以上。投資8700萬元,完成1.5萬畝「三園」建設任務,建設秦嶺驛站5個,建立白皮松產業基地100個。全年植樹造林2萬畝,全域推行「四六四四」生活垃圾分類模式,建成清潔驛站7座,發放分類垃圾桶1.75萬個。
三是實施文旅融合工程,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持續深化「旅遊+」戰略,實現全域旅遊「二次騰飛」。對標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標準,啟建縣文旅產品展覽館、旅遊集散中心、王順山、汪峰故居等「四個遊客中心」,按照「旅遊景區吸引人+鄉村旅遊留住人」的思路,加快推動白鹿原影視城5A創建,建設全縣文旅融合核心發展區,叫響藍田白鹿原旅遊品牌,重塑「美湯」品牌,創建精品民宿100家,新發展民宿300戶、床位2800張。精心實施「中國年·看西安·過大年·到藍田」春節系列民俗節慶活動,用好廚師之鄉、陝菜之鄉品牌,推進美食之城建設。
四是實施高質量發展工程,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不斷完善縣工業園、西北家具工業園基礎設施,建立「藍田家居」研發中心,啟動新港西北家居商服中心項目,加快縣工業園食品加工、先進位造、生物製藥、商貿物流園中園建設。大力培育上市企業。全面啟動通航產業園一期項目,建成藍田通航機場,爭取2021年通航大會落戶藍田,深化「物流+」戰略,建成韻達西北快遞電商總部,全年電子商務交易額突破19億元。全年新增「五上企業」15戶、高新技術企業2家、科技型中小企業18家。全力抓好99個年度市縣重點項目建設,爭取藍田輕軌納入全市「十四五」規劃。
五是實施加速城鎮化工程,建設宜居宜業宜遊新藍田。高質量編制全縣「十四五」規劃和國土空間規劃,繼續推進兩帶雙核四板塊建設,大力實施南控、北突、西融、東連、戰略,聚焦「三改一通一落地」,用「工匠精神」建設城市。改造提升解放廠等54個老舊小區,線纜落地3.1公裡,啟動滋水大橋項目,新建文明驛站15座。持續開展「車讓人」菸頭不落地等活動,統籌湯峪、玉山、華胥等重點鎮建設,加快推進智慧城市建設,強化大數據運用,逐步提高城市管理智能化水平。
六是實施共同締造工程,加快推進城鄉融合發展。擦亮全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示範縣「國字招牌」,按照「穩糧、擴棚、優果、強牧」思路,積極推進「3+X」工程,創建高標準農田4.5萬畝,糧食總產保持在17萬噸以上。建成標準化蔬菜溫室大棚200棟,引進石羊集團建設年出欄30萬頭的生豬基地。加快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啟動農村汙水治理項目80個,集中整治「路中杆」「並排杆」「線路蜘蛛網」,集中整治「空心村」10個。打造「五個美麗」樣板村68個。全域深化「立約、傳約、行約」鄉約傳承,讓農村更具活力、群眾更加滿意。
七是實施改革開放工程,蓄積追趕超越強大後勁。加快縣級部門機構改革實質融合,堅持「建設靠融資、財政保運轉」思路,深入推進「財政雲」改革。堅持「一門、一次、一網」,市民政務服務中心投入使用,打造審批事項最少、收費標準最低、辦事效率最高、服務水平最優的「四最」藍田樣本。全年新增市場主體6000戶。瞄準500強及有實力的大企業大集團,全年組織招商15次,籤約合同項目20個以上,其中億元以上10個。
八是實施民生共享工程,滿足群眾美好生活需求。樹牢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實施教育優化、安全飲水、公共運輸、集中供熱、健康養老、幸福宜居家園等十件惠民實事。建成西區九年制學校,恆大幼兒園開園招生,新增學位2880個,通過全省「雙高雙普」合格縣評估認定,壓茬推進國家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縣創建。新建各類書屋書吧68個,全年城鎮新增就業4000人,做好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啟動縣公益性公墓和殯儀館項目,深入開展「七五」普法,營造長治久安的社會環境。為加快藍田追趕超越發展、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偉大勝利而努力奮鬥!
會議還審查了藍田縣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以及藍田縣2019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2020年財政預算(草案)的報告。
編輯:融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