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訊| 主要科技股表現欠佳 傳B站秘密提交赴港二次上市申請

2021-01-14 手機鳳凰網

納指漲0.28%,報收13072.43點

鳳凰網科技訊 北京時間1月13日消息,今天美股小幅收高,但主要科技股表現不佳。截至收盤,道指漲60點,漲幅為0.19%,報收31068.69點;標普500指數漲1.58點,漲幅為0.04%,報收3801.19點;納指漲36點,漲幅為0.28%,報收13072.43點。

美國主要科技巨頭大多數下跌:

美國主要科技巨頭

中國主要科技股多數收跌:

中國主要科技股

中概股股價

其他中概股多數上漲,其中上漲的公司包括:

上漲的其他中概股

與上一交易日持平的公司包括:

與上一交易日持平的其他中概股

下跌的公司包括:

下跌的其他中概股

消息稱B站已秘密提交赴港二次上市申請,融資逾20億美元

一名知情人士向CNBC報料,嗶哩嗶哩已秘密提交在香港聯交所二次上市的申請材料。據悉,目前已在納斯達克股票交易所掛牌的嗶哩嗶哩,是在最近數天提交上市申請材料的。CNBC上周刊文稱,嗶哩嗶哩將通過赴港二次上市融資逾20億美元,將於上周或本周初提交申請材料。作為防止給股價帶來很大衝擊的一個措施,已經在其他股票交易所掛牌的企業,可以申請在香港聯交所上市。嗶哩嗶哩尚未公開披露向香港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材料的消息。根據慣例,嗶哩嗶哩可能將在未來數周敲定上市發行價。嗶哩嗶哩發言人未就此置評。嗶哩嗶哩將是最新一家赴港二次上市的中概股。過去14個月,同樣在美國上市的阿里巴巴、京東和網易都在香港二次上市。美國政府的無理打壓,是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紛紛選擇赴港二次上市的一個原因。嗶哩嗶哩面向中國更年輕的一代,手遊是其最大的創收引擎。嗶哩嗶哩旗下還有直播業務,用戶可以為主播購買虛擬禮物。它也通過廣告創收。星期二盤前交易中,嗶哩嗶哩股價一度上漲4.33美元,漲幅達到3.85%。常規交易中,嗶哩嗶哩上漲2.97美元,漲幅為2.64%,報收於115.44美元,盤中一度摸高119.99美元。

被花旗銀行認為難以應對特斯拉挑戰,蔚來跌逾1%

在花旗銀行分析師傑夫·莊(Jeff Chung)以來自特斯拉日趨激烈的競爭為由放棄看多態度後,星期二盤前交易中蔚來股價一度下跌1%,這標誌著在收盤價連續創新高后,它的股價出現回調。蔚來星期一晚些時候宣布發行13億美元可轉債,也對其股價形成了壓力。由於投資者看好它周末發布的ET7豪華車型,此前蔚來收盤價已連續兩個交易日創下新高。傑夫·莊發表投資報告稱,「ET7很棒,但不足以對來自特斯拉的競爭產生關鍵性改變。」他估計,2022年第一季度,ET7每個月交付量將僅為3000至4000輛,未來將面臨來自特斯拉新版Model S的挑戰。過去3個月,蔚來股價累計上漲187%,特斯拉上漲83.4%,同期標普500指數漲幅僅為7.5%。常規交易中,蔚來股價下跌0.66美元,跌幅為1.05%,報收於62.04美元,盤中一度探底60.42美元。

美國/國外科技股

其他國外科技股漲跌互現,其中上漲的公司包括:

上漲的其他國外科技股

下跌的公司包括:

下跌的其他國外科技股

特斯拉印度註冊公司,向進軍這一市場又近一步

星期二披露的監管文件顯示,特斯拉在印度註冊了印度特斯拉汽車和能源私人有限公司,向今年晚些時候進軍印度市場的目標又靠近了一步。印度特斯拉汽車和能源私人有限公司註冊時間是1月8日,註冊地為班加羅爾。文件顯示,印度特斯拉汽車和能源私人有限公司有3名主管,其中包括現任特斯拉高管大衛·費因斯坦(David Feinstein)。印度交通部長尼廷·加德卡裡(Nitin Gadkari)去年12月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特斯拉將首先在該國銷售電動汽車,然後會考慮在該國組裝、製造電動汽車。最近數年,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曾多次在Twitter上表示公司將進軍印度市場,其中最近一次是2020年10月份。另外,大盤整體牛市,以及花旗銀行分析師傑夫·莊(Jeff Chung)發表投資報告稱蔚來發布的新款車型沒有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是星期二特斯拉股價上漲的另外兩個原因。星期二的上漲,延續了特斯拉股價最近的上漲趨勢。進入2021年以來,特斯拉股價累計上漲22%,過去12個月累計上漲約800%。部分投資者可能一直擔憂蔚來會蠶食特斯拉在中國市場的增長機遇,但傑夫·莊的報告表明,對於中國電動汽車廠商而言,挑戰特斯拉並非易事。今天常規交易中,特斯拉股價上漲38.25美元,漲幅為4.72%,報收於849.44美元,盤中一度摸高868美元。

英特爾CES發布多款處理器,股價上漲3.3%

英特爾星期一晚些時候發布了4個面向企業、教育、遊戲和筆記本的全新PC處理器系列,其中包括逾50款第11代酷睿處理器。英特爾執行副總裁格雷戈裡·布萊恩特(Gregory Bryant)在2021年CES一次線上發布會上表示,今年,這些新款處理器將被應用在逾500款臺式機和筆記本中,「英特爾及其合作夥伴不會採用『一刀切』策略,只有英特爾能為如此多的設計提供處理器產品,因為我們與全球逾150家公司建立有密切合作關係」。英特爾稱,新款處理器性能超過AMD同類產品。它還表示,AMD產品缺乏基於硬體、能阻止惡意件的安全功能。在對比測試中,英特爾Chromebook處理器的性能要優於聯發科同類產品。英特爾還宣布已開始生產第三代至強Scalable處理器。瑞銀分析師蒂莫西·阿庫裡(Timothy Arcuri)更看好英特爾前景。他星期一發表投資報告稱,維持對英特爾股票的「買進」評級和62美元的目標股價。今天常規交易中,英特爾股價上漲1.7美元,漲幅為3.3%,報收於53.24美元,盤中一度摸高53.85美元。(作者/霜葉)

更多一手新聞,歡迎下載鳳凰新聞客戶端訂閱鳳凰網科技。想看深度報導,請微信搜索「iFeng科技」。

相關焦點

  • 緊隨阿里巴巴 傳京東或將赴港二次上市
    來源:黑池財經繼阿里之後,京東也開始在港交所謀求二次上市。3月16日,有消息稱,京東已與包括瑞銀及美銀在內的投行接洽探討在香港資本市場第二上市。消息傳出後,一時間引來市場的眾多關注和熱議。在疫情之下,全球股市回落,京東上市時機是否合適;京東在港交所上市後,股市表現能否像阿里一樣強勢......對於赴港上市及市場的諸多疑問,京東目前暫未進行公開置評,這也給行業留下眾多的思考空間。
  • 京東想為今年的6·18大促送上一份大禮:公司赴港二次上市敲鐘
    5月19日早間消息,據香港《信報》報導,京東將於下周尋求通過上市聆訊,倘若申請成功,最快6月初招股,預期於6月18日掛牌。京東想為今年的6·18大促送上一份大禮:公司赴港二次上市敲鐘。如果能在這一天上市敲鐘,也是為今年的6·18大促送上一份大禮了。該報導提及,京東尋求籌資約30億美元(約234億港元),不會引入基石投資者。同股不同權及第二上市公司將可納入恆指,勢為中概股回流增添誘因。此前4月29日,路透IFR曾報導稱,京東秘密提交上市文件,擬在香港進行二次上市。
  • 網易、京東等中概股赴港二次上市,艾德一站通港股打新潮將來襲
    網易、京東等中概股赴港二次上市,艾德一站通港股打新潮將來襲   新一輪的中概股回歸潮或將來臨…艾德打新帳號準備好了嗎?
  • 透視中概股:百度加速推進小度「破圈」 傳汽車之家計劃赴港二次上市
    透視中概股:百度加速推進小度「破圈」 傳汽車之家計劃赴港二次上市 東方財富網每日整理熱門上市公司、中概股回歸、業績報告等信息供投資者參考。
  • ...標:醫藥代表備案辦法正式出臺 再鼎醫藥赴港二次上市 晶泰科技...
    《科創板日報》(上海,記者 朱潔琰)訊,本周(9月27日至10月3日),醫藥行業投融重要事件包括:醫藥代表備案辦法正式出臺;再鼎醫藥赴港二次上市 上市首日收盤價達610港元/股;晶泰科技融資超3億美元,創AI藥物研發領域融資最高紀錄。《科創板日報》主播小K為您播報。
  • 蘇寧全部股權質押給阿里旗下公司;傳B站擬赴港二次上市;天貓淘寶...
    傳嗶哩嗶哩擬赴港二次上市 據艾德證券期貨報導,嗶哩嗶哩或於明年在香港二次上市,預期籌資10億到15億美元。B站已委任摩根史坦利、高盛、摩根大通、瑞銀集團四家銀行安排其回港二次上市。 星美控股下周一起將取消上市地位 12月10日,聯交所宣布,由下周一(14日)上午9時起,星美控股的上市地位將根據《上市規則》第6.01A條予以取消。聯交所表示,該公司未能於今年3月2日或之前履行聯交所訂下的所有復牌指引而復牌。
  • 擬赴港二次上市 這次京東會怎麼玩
    赴港上市的網際網路企業大軍中,京東或許將有一席之地。3月16日,京東最早將於2020年中在香港二次上市的消息如同炸雷。儘管當事方對此事三緘其口,但認定京東終究會同阿里一樣完成赴港上市的聲音此起彼伏。此時赴港,是京東降低單一市場融資風險的外在表現,防止美股出現回調後對其產生重創。分析認為,京東不會打包赴港上市,而是會將物流與金融拆分,以求子集團估值的最大化。
  • 為什麼不回 A 股?中概股回歸關鍵 20 問
    2018 年 7 月在美上市的拼多多,也將很快滿足赴港二次上市的全部主要條件。 中國網際網路公司主要在境外上市有歷史原因。第五任中國證監會主席尚福林曾說中國股市成立早期的定位是 「為國企脫困服務」,上市輪不到新興科技公司。由於盈利、股權等多方面限制,中國科技公司長年首選赴美上市。 隨著港交所 2018 年開始改革,大批新上市中國網際網路公司選擇港股。
  • 一年股價上漲360%,三傳赴港上市的B站何時「回家」?
    文 | 妙蛙種子 B站預備赴港二次上市的消息,瘋傳了半年之後,最近終於有了更具體的內容。 今日(1月11日)據路透社旗下媒體IFR報導,B站已以保密形式入表,向港交所申請在香港第二上市,初步計劃3月招股,籌資金額由20億美元增加至25億-30億美元。
  • 中概股陸續赴港敲鐘,連續下跌卻成趨勢!
    近期大熱的中概股回歸,使得港股市場迎來多方關注。以網易、京東為首的多家企業陸續回歸港股上市,可走勢並不樂觀,均呈現不同程度下跌。6月11日,網易於港股正式掛牌上市,這是本年度中概股宣布集體回歸以來,首家正式回歸的中國企業。
  • B站3月赴港二次上市?「小破站」謀劃廣積糧、緩盈利
    時代周報記者 陳婷1月13日,有媒體報導,B站已向港交所正式提交上市申請,上市保薦團隊為摩根史坦利、摩根大通、高盛和瑞銀。報導稱,B站上市時間或在3月,融資規模由20億美元加碼至25億-30億美元,預計在未來2個月內完成交易。1月13日,B站相關負責人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對上述消息不予置評。
  • 中概股回歸潮下港交所將成大贏家 中企赴美IPO或進入低潮期
    此外,京東也將在「618購物節」在港二次上市,百度、拼多多等多家中概股亦傳出在港上市的消息。香港站上歷史潮頭,迎來回歸盛宴,成為大贏家。然而,A股在這一輪中概股回歸潮中卻顯得有些冷清,但其已在不斷推進改革,包括允許紅籌企業在境內上市,以及推行註冊制,A股已打開大門迎接「遠方的遊子回家」。同時,這也將影響中國企業上市地點的選擇,赴美IPO或再進入低潮期。
  • 獨角獸周報 | 萬達體育秘密提交赴美IPO申請;雲集微店本周赴美上市;嘉楠耘智被迫棄港赴美
    海外市場萬達體育路透社援引消息來源稱,大連萬達集團已為其體育部門秘密提交了赴美IPO雲集微店據IFR報導,社交零售平臺雲集微店本月將赴美申請IPO。此前,據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雲集微店已聘請投資銀行進行首次公開發行,計劃於今年初在美國上市,目前已委託摩根史坦利、瑞士信貸和摩根大通領導,在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上市。
  • 百度、B站們開啟2021中概股新一輪海歸潮
    而此前不久,阿里方面曾表示,「我們從在美國上市第一天起就說過,只要條件允許,我們就回來,我們的這一態度從來沒有改變過。」沒讓港交所等太久,在2019年11月底,阿里就兌現承諾,順利赴港二次上市。這一波回歸雖只有阿里一家,但無論是創紀錄的募資額,抑或龐大的交易量,都擔得起「一人成軍」的稱號。 第二波,包括京東、網易、新東方三大巨頭。
  • B站赴港二次上市,準備好了嗎?
    文|艾問1月14日,據媒體報導,B站已經向港交所正式提交上市申請,計劃3月在港上市,而此前據路透社旗下媒體IFR透露,B站籌資金額由此前傳聞的20億美元加碼至25-30億美元。2018年B站首次上市時整體募資規模僅4.83億美元,此次上市融資規模直線飆升,足見其近年成長速度及資本市場的看好程度。
  • 金山雲逆勢IPO,京東網易百度等中概股「敦刻爾克大撤退」
    與此同時,一場中概股逃離美國、回歸港交所二次上市的「浪潮」正在醞釀當中。5月5日,據彭博社報導,網易(Nasdaq:NTES)已秘密提交在香港二次上市的申請,已經與顧問進行了溝通,最快可能在今年下半年二次上市。另據IFR報導,網易可能考慮通過在港上市最多籌資20億美元。
  • 回港潮繼續:騰訊音樂、唯品會等尋求香港二次上市
    在經歷了網易、京東等多家公司回港二次上市的2020
  • 消息稱唯品會和歡聚時代正尋求在港二次上市
    據日經新聞,唯品會和歡聚時代正尋求在港二次上市。延伸閱讀:瑞銀:A股「抱團」短期難瓦解 2021「二次上市」將加速進入2021年,A股「抱團」現象能否持續?在美中概股赴港「二次上市」的勢頭將如何變化?正是因為機構投資者通常擁有相似的決策框架、考核機制、信息渠道、行為模式,導致A股在2007年以後出現過4次著名的「抱團」,而每一次「抱團」的切換,成為決勝相對收益的關鍵契機。2020年的「抱團」現象更是十分突出,市場也開始熱議這種現象能否持續。瑞銀證券A股策略分析師孟磊對記者表示,這種趨勢短期內很難瓦解。「過去幾年,龍頭公司表現非常好,最主要的原因是股價是由盈利驅動的。
  • 蘋果更新13寸MacBook Pro;傳網易向港交所提交二次上市申請|晚報
    傳網易向港交所提交二次上市申請新浪科技消息,有消息稱,網易向港交所提交二次上市申請,隔夜網易市值426億美元。網易方面回應稱不予置評。WeWork聯合創始人起訴軟銀新浪科技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WeWork聯合創始人亞當·諾伊曼(Adam Neumann)周一向軟銀髮起新訴訟,因為軟銀原計劃投資30億美元購買WeWork股票,結果它卻撤回要約收購,諾伊曼認為軟銀濫用權力,違背合約,背棄信託責任。
  • 網易京東二次上市,背後是中概股的Plan B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 | 鋅刻度,作者 | 陳鄧新,編輯 | 許偉繼阿里巴巴之後,中概股二次上市的步伐似乎越來越近。這不是兩家公司第一次傳出赴港IPO的傳聞。兩個月前就有消息稱京東已聘請瑞銀和美銀安排赴港二次上市的事宜,而在2020年5月初網易也傳出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