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倫敦馬拉松即將在10月4日舉辦,今天咱們一起來看看對於一場馬拉松賽事,或者是體育賽事來說,必不可少的冠名贊助商那些事兒。
這裡筆者來說下,倫敦馬拉松這四十年來贊助商的變化情況。
冠名贊助商的含義很簡單,就是企業出錢在賽事名字前加上企業的名字。比如,北京馬拉松的正確全稱應該是華夏幸福北京馬拉松,華夏幸福是冠名商。
咱們今天所說的倫敦馬拉松全稱則是維珍理財倫敦馬拉松(Virgin Money London Marathon)。維珍理財自2010年至今都是倫敦馬拉松的冠名贊助商。
維珍理財與倫敦馬拉松結緣始於慈善。倫敦馬拉松自創辦時就加入了慈善主題,每年一個官方慈善夥伴,也會與眾多的慈善組織合作為其提供賽事名額。
選手可以為慈善組織募捐一定的善款來獲得名額。在英國濃厚的慈善捐款的氛圍下,募捐的目標很容易達到,選手也可以自己掏這部分錢來獲得名額。
相比於倫敦馬拉松極低的中籤率,這個獲得名額的方式還是物超所值的。
一般參與慈善活動的跑者會將自己打扮成各種樣子,比如下面將自己打扮成鞋的樣子,這種與眾不同的帶有獵奇風格的打扮,也會幫助他們籌集善款。另外也成就了倫敦馬拉松是全世界最盛大的cos秀賽事。
在2010年競爭冠名贊助商的時候,維珍理財表示希望通過自己的金融專業知識,幫助選手們在五年內籌集到2.5億英鎊的善款。他們通過網際網路的方式,在捐款人和慈善組織之間建立起聯繫,讓善款更加高效地流動起來。
成果非常喜人,自2010年以來,倫敦馬拉松每年的捐款金額都在打破紀錄。
別看現在倫敦馬拉松過得好,但是在首屆賽事也就是1981年的時候,如果沒有冠名贊助商,這個比賽都不可能誕生。
首屆賽事的冠名贊助商是吉列,他們在1981年支付了7.5萬英鎊作為贊助費,由於效果非常好,吉列又贊助了後兩屆賽事。
1984年的贊助商變為了食品公司瑪氏(Mars),他們籤訂了一份為期兩年的合同,合同與指數掛鈎,金額為15萬英鎊。
籤約食品公司在當時有個好處是,他們會為賽事提供食品贊助。
比如,芝加哥馬拉松在1979年獲得了畢翠斯食品公司的贊助,賽事總監Wendy Miller興奮地說:「選手終於可以在終點線後喝到純果樂橙汁和達能酸奶了。」
1985年,瑪氏的贊助合同金額升至21.7萬英鎊。1986年,這一數字上升到35萬英鎊。倫敦馬拉松的價值得到了市場的認可。瑪氏的贊助合作一直籤到了1988年。
1989年,有六家公司競爭倫敦馬拉松的冠名贊助商席位,最終安防公司安達泰(ADT)勝出。雖然具體金額沒有公布,但是這筆贊助款項幫助倫敦馬拉松獲得了1991年馬拉松世界盃的主辦權。
1993年,冠名贊助商換成了美國營養品公司NutraSweet,經常在食品中出現的阿斯巴甜,就是那家公司生產的。
1996年,倫敦馬拉松迎來了迄今為止贊助時間最長的贊助商Flora。這個贊助合同一直延續到了2009年,總共持續了14年的時間。Flora也是一家食品公司,生產的人造黃油很受人歡迎。
在此期間,倫敦馬拉松變得更加成熟,同時也出現了許多新的活動,對慈善籌款更加關注。跑者為公益事業籌集了數億英鎊,使得倫敦馬拉松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年度籌款活動。
2006年,倫敦馬拉松、柏林馬拉松、波士頓馬拉松、芝加哥馬拉松和紐約馬拉松組成了世界馬拉松大滿貫。
今年,Flora再次回到了倫敦馬拉松的贊助商行列中。能在疫情比賽無法正常舉辦的情況下,依舊選擇回歸,可見這個贊助有生意也有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