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騰衝雅居樂原鄉的薰衣草。
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開始遠離北上廣激烈的競爭環境,尋找自己的夏日小屋和門前的一片馬鈴薯地。他們發現了一個慢生活的世外桃源:雲南。
你可以功成名就、身家過億,但你不一定幸福。
3月20日是世界幸福日,聯合國發布的《2018年全球幸福度報告》(The 2018 World Happiness Report)顯示,中國的幸福指數排名從第79名下降到第86名,中國人比去年更不快樂了。幸福感排在我們前面的分別是第85名的摩洛哥、第84名的阿爾及利亞,以及第83名的多米尼加。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不幸福了?
一份調查報告指出中國人的壓力來源:社會節奏快,職場競爭激烈;欲望膨脹,缺乏精神信仰;生態破壞,霧霾嚴重;壓力沒有得到有效釋放。
曾經有一檔電視節目,派記者們前往全國各地問路人同樣的問題:「你幸福嗎?」市民小王說出了大家的心願:「幸福就是工資再高一點,晚上少加班。」
更高的收入提高生活的質量,更多的假期提升心靈的幸福感。
《2018年全球幸福度報告》中排名第一的是北歐小國芬蘭。芬蘭有句諺語:「幸福是擁有自己的夏日小屋和一片馬鈴薯地。」
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開始遠離北上廣激烈的競爭環境,尋找自己的夏日小屋和門前的一片馬鈴薯地。他們發現了一個慢生活的世外桃源:雲南。
大理洱海的小普陀島。
01
從西裝革履到粗麻土布
1997年,《新周刊》創始人孫冕來到昆明,去跟畫家、四川美術學院教授葉永青談一筆生意。
葉永青回憶起孫冕當時的裝束:「我在陽臺上和孫冕、封新城還有傅沙第一次見面。我記得他們當時的樣子,到今天我還在嘲笑他們,太不接地氣——每個人都扎著馬尾辮,穿著西裝,是典型的廣告人。以前我們稱為文化商人。」
孫冕與葉永青一見如故,他們的生意沒有談成,卻成了一生中最好的朋友。孫冕的人生也從那時開始轉折。
葉永青是大理人,有白族血統,20年前,他帶著孫冕等人去大理。「今天已經聞名遐邇的雙廊鎮,那個時候還是一個遍地屎尿的農村。」葉永青帶孫冕去吃雲南本地小吃。有一天早上,幾個人偷偷開了朋友的車出走,葉永青對孫冕等人說:「我帶你們去吃野鴨子。」
一群人駕著車往湖那邊開去,越開越遠,卻沒有抓到一隻野鴨子,不知不覺,他們來到了麗江。
車一直開向雪山,他們在雪山下跳舞,放聲唱歌。當他們離開雪山時,孫冕身上的西裝已經不見了,他換上當地用粗麻和土布做的服裝,還背了一個金沙江邊買的臭烘烘的破皮囊。葉永青諷刺他:「你可能還要買一把獵槍。」又說:「你回去把你那輛奔馳賣了吧,開奔馳多丟人啊!」不久,孫冕果真把奔馳賣了,換了一輛大切諾基。
從麗江回來的路上,孫冕變成了「老爺子」。
後來,他在麗江做了他的第一家酒店,還跟崔健一起做了最早的雪山音樂節。
孫冕一說到雲南,就有說不完的話。他說:「後來,我經常在雲南居住。有人在廣州找我,同事們都會說,老爺子在雲南,如果他不在雲南,就在去雲南的路上。雲南給了我第二次生命,我在這裡找到了第二次真愛,在這裡找到了新的事業。」
說到孫冕性格的轉變,葉永青印象深刻:「雲南讓很多人慢慢釋放自己,原來的偽裝或者禁錮在這個地方一點點地剝落,人變得越來越本真,甚至有一點任性,回歸一種比較頑童或者童真的狀態。」
近10年來,雲南逐漸成為北上廣等一線城市精英回歸本真的旅居地。麗江、大理、騰衝、西雙版納等地,迎來了越來越多的企業家、藝術家、文化人……他們逃離高強度的職場環境,逃離嚴重的霧霾,在這裡開展自己的「第二人生」。
2018年11月,雲南騰衝原鄉客棧,當地居民在慶祝原鄉項目開盤5周年。
02
不要被「第一人生」綁架
湖北人翟朝鋒的老家是一個著名的工業城市,汙染一直困擾著他的家人。而他長期工作的廣東,生活壓力大。有幾次,他們一家人來雲南旅遊,看到透亮的天空,藍天白雲,植被茂盛,心情一下子就舒暢了。
沒想到的是,2015年翟朝鋒工作調動到雲南,開始了雲南的「第二人生」。與之前來旅遊不同,生活在雲南使他更深刻地體會到雲南人的樸實。
有一年秋天,翟朝鋒和幾個朋友在騰衝市曲石鎮的銀慄村閒逛,看到一戶人家的院子裡種有好幾棵古銀杏樹,很漂亮,就走了進去。主人家一看來了客人,熱情地招呼他們過來坐,倒水衝茶,一陣寒暄後,還拿出水果招待他們。長期在大城市生活的翟朝鋒這時起了戒心:這不會是一家農家樂吧,這麼熱情地招攬生意。後來,翟朝鋒為自己的這個想法而慚愧,因為這並不是農家樂,只是普普通通的一戶農家,他們的熱情完全出於淳樸的待客之道。
翟朝鋒說:「在騰衝,走在和順古鎮也好,或者隨便一個小村莊,看著原住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看著家家戶戶屋子裡供奉著『天地君親師』的牌位,那種淳樸的民風,非常打動人。」
雅居樂地產集團雲南區域總裁翟朝鋒在雲南享受「第二人生」。
中國人有兩種生活方式,一種是朝九晚五的擁堵,一種是陽光普照的雲南。「旅居在雲南,跟城市裡快節奏、高壓力的生活狀態,乃至心理狀態,都不一樣。對大多數人來說,城市仍然是『第一人生』,但我們也需要另外一種生活來平衡、調劑,重新給自己充電。這就是『第二人生』。旅居雲南,讓我找到了『第二人生』。」作為雅居樂地產雲南區域總裁,翟朝鋒發現,「第二人生」對都市人來說,「幾乎是一種剛需」。
「我們見過太多事業和世俗上的成功人士,但他們並沒像我們以為的那樣快樂。我記得胡潤說過,他每年發布《中國企業家財富榜》,但如果再發布一份《中國企業家幸福指數榜》,他就不確定有多少『財富榜』上的企業家能夠入圍。企業家、富豪們尚且如此,更別說普通人了。」
「第二人生」是雅居樂地產10年前策劃海南清水灣項目時提出的,最初只是一句推廣slogan,讓大家到海南清水灣過一段放鬆的生活,以調劑心靈。後來,雅居樂發現這是一種剛需。2012年,雅居樂進軍雲南,先後在騰衝、瑞麗、西雙版納、大理等地啟動多個以「第二人生」為主旨的旅居項目。位於騰衝的原鄉項目,臨近世界級自然保護區高黎貢山,擁有雪山、溼地、古鎮、村落,雅居樂在項目裡做了花海、農場、書院、文創集市……至今已有數千人不定期旅居在這裡,開展他們的「第二人生」。
位於西雙版納的「西雙語林」項目則緊靠大黑山十萬畝的熱帶雨林,是一個巨大的天然氧吧,雅居樂在項目裡配置了大量的健康、療養與運動設施,甚至還有心靈禪修之地:幾棵老樹前,有一個冥想谷,每到黎明時分,大黑山上飄著晨霧時,就會有很多人來到這兒,在樹下體會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的感覺。
翟朝鋒說:「人性是貪婪的,我們捨棄不了城市的燈紅酒綠,但我們同樣也不能缺少『第二人生』,我們要在大自然中釋放本真,重新積蓄生命的正能量,只有這樣,生活的意義和生命的價值才會完整,才不至於被『第一人生』所綁架。」
2018年11月,雲南騰衝著名的銀杏村,當地孩子捧起金黃色的銀杏葉。
03
「第二人生」應該是自我實現的人生
西方有句諺語:性格決定命運。要改變命運就要改變性格。性格由環境塑造,要改變性格就要改變環境。
在洱海追逐野鴨子,在雪山唱歌跳舞,雲南純樸天然的環境改變了孫冕的性格。他從一個西裝革履、戴著面具的文化商人,變成一個心態純真、無拘無束的詩人。在雲南,他找到了第二次愛情、第二次事業,這是他的第二次人生。
與綁架你的「第一人生」相比,「第二人生」有更多的意義、更多的幸福感,人活得更快樂。
作家龍應臺在文章中對兒子安德烈說:「對我最重要的,不是你有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樂。而在現代的生活架構裡,什麼樣的工作比較可能給你快樂?第一,它給你意義,你的工作不把你綁架,讓你做工作的俘虜;第二,它給你時間,容許你去充分體驗生活……當你的工作在你心目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
一個人在完成了生理、安全、歸屬感和尊嚴等需求以後,最後要通過自我實現來獲得成就感。真正的幸福感就來於自我實現以後的成就感。有調查顯示,大學生擇業的第一標準是工資高。正是這種向錢看的心態,使中產階層在自己不喜歡的行業工作,在一線城市為了還房貸、買奶粉而不敢辭職。這是一線城市職場人幸福感不高的重要原因。
要活得比摩洛哥人、阿爾及利亞人以及多米尼加人更有幸福感,我們要勇敢地選擇「第二人生」。
雲南騰衝高黎貢山下的原住村落。
歡迎分享文章到朋友圈
新周刊原創出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作者/鄺新華 圖編/陳曉穎